四年级语文:以《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教案文本)
关于燕子说课稿范文

关于燕子说课稿范文《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图画和课文都是以燕子从南方飞来为主要内容今天小编整理了燕子说课稿这篇燕子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相信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一起来看看一、说教材1、说教材((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2、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九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3、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二、说教法学法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三、说教学流程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实到实处我想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研读第一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2——4自然段感受春光的美丽体会燕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下面我想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本课时共分4大板块分别是:一、谈话引导积累二、学第2段感悟春天的美丽三、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静态之美四、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第一板块导入新课引导积累——首先激情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季节美好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一下你想起了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背一背通过背诵春天的诗歌顺势引导:课文中个部分也写了春天的美景?【本环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储备让学生去摸触文本另一方面使课堂拥有浓浓的语文味】第二板块——学习第2自然段感悟春天的美丽出示“微风吹拂着的春天”这三句话不止向我们展现一个静止的画面还有一种生机微风在动柔柳在动草、花也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为再现春天生动而热烈的景象同时积累语言我这样安排:先让学生读读这三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1、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的、细细的2、微风在柔柔地吹拂柳丝黄而嫩等等)当学生说道:他们赶集似的聚拢来我追问“赶集明白?”很多学生会说“蒲歧九月的时候很多人到集市上买东西那就是赶集”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对蒲歧九月印象特别深刻让学生联系实际很容易理解赶集接着想象说话:还有谁去赶集呢?看课件出示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当学生看完图片后我问: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高兴、欣喜再让学生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在此基础上课件放出燕子的叫声小燕子来了读读文中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这个句子不需要老师讲解只要让学生读后给予情景性评价如:真是一只伶俐可爱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我以上的句子朗读指导尽可能做到品之有味让学生进入情景有感而发而不是给予机械的朗读技巧的指导】第三板块——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教师引入:“燕子为春天增添了些生机?请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那个句子写得特别有趣就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这里的设计先让学生找准研究点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然后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别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新的认识整个对话过程就会充满创造色彩】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交流过程中对下面两处重点语句我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我想分成两个小板块进行教学第一小板块:“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我打算这样展开:请同学们读读这几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找到掠过一转眼沾着横掠等词对于斜、唧掠过、一转眼这四个词只要学生有所感悟并且言之有理我就给予肯定不作充分展开主要是“沾”这个词学生理解到沾是点了一下肯定没问题我想引导学生感悟到燕子的调皮有趣似乎在跟水波做游戏所以给予情景性评价读如:沾的太重了我水波都被你弄疼了轻一点燕子你真调皮燕子我还想跟你玩再让学生想象说话:燕子又飞到什么地方?当它们遇到自己的伙伴小花小草小树时会说些什么?接着:指导朗读:这么可爱的小燕子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最后回读:怪不得说燕子(学生齐读:——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二小板块:研读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学生讨论引导:你可不可以画五线谱来说明他们的相似之处接着小结后想象:有些燕子落在第一条线上有些落在第二条线上就像不同的音符落在表示不同音高的五线谱上这些燕子一动起来就好象钢琴家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曲子你猜想他们会唱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唱《小燕子》现在他们没动所以说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齐读这个句子回读:这份宁静和悠闲这份静态下的多姿怪不得作者这样说燕子读——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如果说上面是动态之美这又是怎样的画面(静态)这样的想法叫动静结合板书:动静态【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以一个大问题为学习背景让学生在画读悟想象的过程中尽情地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品味几痕让学生感悟宁静和悠闲理解五线谱的比喻欣赏静态的多姿意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创造潜能】第四板块——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出示句子: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老师引导:这样一只富有生趣的燕子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你想说什么?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如:燕子你就是春天的使者美的化身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唧唧的叫声轻盈的身姿永远留在我的心目中最后老师深情朗读(我心中的燕子)你想对燕子说什么让学生尽情诉说自己的独特心声整个教学营造一种和谐的情境洋溢着感性气息第五板块——作业超市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背诵: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话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第一题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至用举一反三第二题体现语言的积累过程第三题诗歌也感悟相结合诗即是画画也成诗四、说板书设计:飞行的美(动)停着的美(静)掠几痕细线唧几个小黑点沾象正待演奏的曲谱。
《燕子》第一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第一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要点:
指导看图;学习生字新词;初步学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学生释题。
二、指导看图。
1、图上重点画的是什么飞鸟?
提示:先观察它的外行,再观察活动情况。
2、从图上看到燕子是什么样的?
(鸟里的羽毛,俊俏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
3、观察燕子的活动情况。
提示:由近及远。
(一队燕子正从这边稻田飞到那边的柔柳之下。
一队燕子掠过湖面,平静的湖水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远处有几队燕子落在电线上,远看象几个小黑点。
)
4、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春天的景色?(燕子、柔柳、青草、绿叶、花。
)
5、看了彩图后你有什么感觉?(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使人有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
)
三、初步学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俊俏”、“眉眼”“伶俐”、“生趣”、“偶尔”等词。
2、听范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把观察到的情况记下来的?(先写燕子的外形,然后写春天的特色,再写燕子活动的情况,最后写燕子休息时的情况。
)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词。
2、朗读课文。
《燕子》教案

《燕子》教案《燕子》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燕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燕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某些工具的相似之处,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通过阅读绘本,初步了解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的关系。
3.激发阅读科学绘本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PPT课件,大图书一本,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小燕子》音乐三、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引发兴趣1.幼儿欣赏歌曲《小燕子》,引出小燕子。
2.说说小燕子。
(二)观看视频,引出绘本。
1.观看视频(2-4页),视听结合,进一步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
2.引出绘本,观察封面,了解书名。
(三)阅读绘本,认识小燕子和它的朋友。
1.提出阅读要求。
2.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集体阅读,提升经验。
●将各种鸟类的'图片放在同一画面,引导幼儿从自己认识的、感兴趣的说起。
●关键问题:你想介绍小燕子的哪个朋友?它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用处?(追问:它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可以将生活在树林里的啄木鸟和山雀,生活在河边的鹭鸶、水鸟和鸭子,放在一起观察、比较、讲述。
4.幼儿翻阅图书,完整欣赏故事。
(四)激发了解更多的动物朋友的兴趣。
教学反思:幼儿预期表现能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仔细观察图片。
《燕子》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不分昼夜”、“疲倦”、“崇敬”、“沉重”等词意。
②住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③句式:初步掌握三句话合成一句话练习。
④能正确找出一句话中的三对反义词。
⑤知道文中第三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理解课文,感受课文及说话、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文章、说话的能力。
【教育资料】《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学习专用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如何使用好看图学文这种教材,使学生在看图和学文的过程中,既学得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又发展了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看图学文的第一步应该是看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步是学文,通过学文,从文中抽象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第三步,用得到的方法再回到看图,用以指导观察实践,增强对图的理解,提高观察能力。
下面以《燕子》这课为例,试谈具体教法。
第一步:各观所见,自我感受。
观察是在大脑神经参与下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活动。
由于感觉器官素质的差异、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虽是观察同一事物,往往各人的观察方法和想象活动不尽相同。
学生观察图画,应该允许他们这样观察,这样想象,也应该允许学生那样观察,那样想象,这样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能力。
如果教师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把课文的全部内容,硬是要他们看出来,照书上的话一句一句地讲出来,这样做显然是不妥当的。
这不但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学文也十分不利。
课文里的话,学生已经都讲出来,看图后再去学文,前后重复,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我认为这一步可本着“各观所见,自我感受”的方法安排教学活动。
就拿《燕子》这课来说,开始不妨要学生看看图上都画的什么,这些东西(燕子、青草、野花、柳树、稻田、湖水等)都处于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变化,等等,要他们各观所见,培养他们的能力。
当学生观察到春季大自然的变化时,可以再追问一下:你们看到春天里万物都在变化,有什么想法或感触?这时可要求学生围绕本课的题目《燕子》,看看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时的形态特点,把燕子的“来”“飞”和大自然的变化联系起来,抓住题目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既指给学生思路,又不拘于书上文字的框框,要学生各观所见,各谈自我感受,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019年关于燕子说课稿范文

2019年关于燕子说课稿范文《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
图画和课文都是以燕子从南方飞来为主要内容。
今天整理了燕子说课稿,这篇燕子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信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一起来看看。
一、说教材1、说教材((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
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
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2、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九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3、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二、说教法学法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
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
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
《燕子》教学设计7篇

《燕子》教学设计优秀7篇《燕子》教案篇一(第二课时)课型:看图学文教学要求: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巩固字词,重点指导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横掠、沾等。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了解燕子的特点。
2、了解春天的美和春天蕴含的无限生机。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比喻句的含义。
教具准备:配以课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景感悟法、感情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图学文《燕子》。
2、上一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课文的插图,并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初读了课文。
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根据回答板书:外形、飞来、飞行、停歇)二、学习第二段:1、观察燕子的外形进行说话训练:(大屏幕出示燕子的外形图)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小燕子的外形描述一下?2、又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羽毛、翅膀、尾巴)3、比较句子:(大屏出示:课后第二题的1小题)谁来读这句话?(指一名学生读句子)其他同学拿起笔,把文中的描述与这句话不同的地方用--标出来。
(打出原文的句子,根据回答在四个修饰语下加点)比较哪句话的表达效果更好?(文中的句子抓住了羽毛的颜色、翅膀的活动、翅膀的形状的特点把燕子的外形写的很具体,突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
)4、指导朗读:读出燕子的可爱。
5、学习写法:(大屏幕再次打出燕子的外形图)怎么没写燕子的眼睛和嘴巴呢?(燕子的眼睛和嘴巴没有翅膀和尾巴的特点突出,所以没有写。
)小结:在描景状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描写。
6、请同学们看着燕子的外形图把燕子的外形特点试着背下来。
三、学习第二段:1、(大屏幕放映不带燕子的背景图)按顺序仔细观察,这幅图上都画了春天的哪些景物?2、自己读课文第二段把景物的名称圈起来。
(雨、风、柳、草、叶、花)3、(根据学生的回答大屏幕出示课后第二题的2小题)大家读读书上的句子,比比这句话把你认为用的好的词句找出来,并想想好在哪?检查交流,引导学生谈以下体会:刚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一句中的蒙蒙和细写出了春雨雨滴细而少,轻而柔的特点。
《燕子》优秀教案范文

《燕子》优秀教案范文 《燕子》优秀教案范文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
图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图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桃 花盛开,柔柳轻扬,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
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 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还有的停在远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 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
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 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看图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 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 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 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俊俏、吹拂、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掠过、稻田、偶尔、荡漾、五线谱、音符。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看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 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 本课画面生动优美,教学时要从看图入手,使学生感受画面所表达 的思想内容。
指导看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观察顺序。
对远山、湖面、稻田等可以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对燕子可以按由 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②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
如通过观察燕子的颜色、翅膀、尾巴,抓住燕子的外形特点。
③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 并展开想象, 体会燕子给春天 带来了什么样的情趣。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还应再将图文对照,如燕子落在电线上, 多么像五线谱啊,就可以通过图文对照加深理解。
2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以及春天的生机勃 勃。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以《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以《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如何使用好看图学文这种教材,使学生在看图和学文的过程中,既学得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又发展了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看图学文的第一步应该是看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步是学文,通过学文,从文中抽象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第三步,用得到的方法再回到看图,用以指导观察实践,增强对图的理解,提高观察能力。
下面以《燕子》这课为例,试谈具体教法。
第一步:各观所见,自我感受。
观察是在大脑神经参与下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活动。
由于感觉器官素质的差异、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虽是观察同一事物,往往各人的观察方法和想象活动不尽相同。
学生观察图画,应该允许他们这样观察,这样想象,也应该允许学生那样观察,那样想象,这样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能力。
如果教师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把课文的全部内容,硬是要他们看出来,照书上的话一句一句地讲出来,这样做显然是不妥当的。
这不但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学文也十分不利。
课文里的话,学生已经都讲出来,看图后再去学文,前后重复,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我认为这一步可本着各观所见,自我感受的方法安排教学活动。
就拿《燕子》这课来说,开始不妨要学生看看图上都画的什么,这些东西都处于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变化,等等,要他们各观所见,培养他们的能力。
当学生观察到春季大自然的变化时,可以再追问一下:你们看到春天里万物都在变化,有什么想法或感触?这时可要求学生围绕本课的题目《燕子》,看看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时的形态特点,把燕子的来飞和大自然的变化联系起来,抓住题目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既指给学生思路,又不拘于书上文字的框框,要学生各观所见,各谈自我感受,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四年级语文:以《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教案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四年级语文:以《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
的教学(教案文本)
如何使用好看图学文这种教材,使学生在看图和学文的过程中,既学得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又发展了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看图学文的第一步应该是看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步是学文,通过学文,从文中抽象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第三步,用得到的方法再回到看图,用以指导观察实践,增强对图的理解,提高观察能力。
下面以《燕子》这课为例,试谈具体教法。
第一步:各观所见,自我感受。
观察是在大脑神经参与下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活动。
由于感觉器官素质的差异、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虽是观察同一事物,往往各人的观察方法和想象活动不尽相同。
学生观察图画,应该允许他们这样观察,这样想象,也应该允许学生那样观察,那样想象,这样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能力。
如果教师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把课文的全部内容,硬是要他们看出来,照书上的话一句一句地讲出来,这样做显然是不妥当的。
这不但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学文也十分不利。
课文里的话,学生已经都讲出来,看图后再去学文,前后重复,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我认为这一步可本着“各观所见,自我感受”的方法安排教学活动。
就拿《燕子》这课来说,开始不妨要学生看看图上都画的什么,这些东西(燕子、青草、野花、柳树、稻田、湖水等)都处于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变化,等等,要他们各观所见,培养他们的能力。
当学生观察到春季大自然的变化时,可以再追问一下:你们看到春天里万物都在变化,有什么想法或感触?这时可要求学生围绕本课的题目《燕子》,看看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时的形态特点,把燕子的“来”“飞”和大自然的变化联系起来,抓住题目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既指给学生思路,又不拘于书上文字的框框,要学生各观所见,各谈自我感受,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二步: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这一步的图文对照,可分为文对照图和图对照文两个方面。
文对照图:(一)不懂的词语,如《燕子》这课中的“光彩夺目”等,可指导学生看图,观察图中形象进行理解。
(二)学生能够理解,但对文字的意境体会不深,如本课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这两个句子中的“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和“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仔细地看图,通过看图,体会文字的意境,加深理解。
图对照文:(一)文中有些描述,图中本来就有,而学生看图时容易马虎过去,或观察得不细。
如《燕子》这课中的“微风”“阳光”“天空”等,教师可进一步指导他们认真地看图,培养他们细心观察图的能力和写真情实感的文风。
(二)对课文中作者的想象成分,而学生看图时根本不曾想到的,如本课中的“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这两个句子中“蒙蒙的细雨”和“唧唧地叫着”,都是作者想象的成分,从图中观察不到。
读这些句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再次看图,使他们从图的意境中体会到图外的图画和图中真实生活的情与景,从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抓住图外联想理解课文能力。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这一步,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看图学文活动,这一步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思、议、看,对学生在读、思、议、看中有些把握不了的词、句、段、篇中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以恰当的讲解和必要的双基训练,切不可不闻不问,放弃主导作用。
第三步:文中学法,指导实践。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文的时候,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后,还要指导他们通过分析概括,从文中抽象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
如教学《燕子》这篇课文,应该指导学生从“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因而“活泼机灵”,抽象出这是作者抓住燕子的色彩、动作和它的外形特点观察燕子的。
从“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和“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抽象出这是作者抓住燕子的活动特点观察燕子的,同时从燕子从南方“赶来”等一系列活动与“微风”“阳光”“稻田”“柳树”“湖面”等相联系的描写,可以抽象出作者是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观察事物的,因而才具体写出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作者抓住燕子的色彩、动作和它的外形特点观察燕子,抓住燕子的活动特点观察燕子,抓住燕子的动态和大自然的静态、动静相联系相结合地观察事物,这就是从课文中抽象出来的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生抽象出这些方法后,看图学文教学就应该转入再次观
察本课的图画,运用学到本课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从而加深他们对图画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此外,为了使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课堂上或课后还可以布置一些观察性的作文,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如果图文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那么“看图学文”就徒有其名而无实,教师必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