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题技巧【中考必备】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技巧与方法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技巧与方法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技巧与方法在中考历史考试中,答题技巧和方法的运用对于考生的成绩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历史题目,本文将介绍中考历史答题的模板使用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答题模板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正确率对于考生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适用于选择题的答题模板:1. 先通读试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理解问题的主旨。

2. 根据关键词,在大脑中迅速回顾相关知识,筛选出可能的答案。

3. 根据选项的差异性,使用排除法,先划掉明显错误的选项。

4. 针对剩下的选项,仔细权衡,再做选择。

5. 确定答案之后,在答题卡上将选项圈出。

以上模板主要用于解决选择题中的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题。

通过有序的思考和合理的排除法,可以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二、解答题答题模板在历史考试中,解答题占据了重要的比重。

解答题需要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并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

下面是一个适用于解答题的答题模板:1. 阅读题目,明确问题要求,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2. 根据问题要求,在大脑中构建一个框架,决定文章结构的主要框架。

3. 根据框架,有序地展开论述,用几个主要观点或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4. 结合历史知识,引用必要的例子或事件,加强论据的说服力。

5. 引入对立观点,通过对比和对立进一步展开自己的观点。

6. 结尾可以概括总结,强调自己的论点,并给出自己的个人见解。

以上模板可以帮助考生在解答题时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通过明确的结构和合理的逻辑,使得回答更加系统、严谨、有说服力。

三、图表题答题模板历史考试中常出现图表题,包括表格、流程图、地图等,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下面是一个适用的答题模板:1. 仔细观察图表,理解图表内容和信息,通读图表上方的问题。

2. 根据问题指导,一步步解析图表,逐个解决问题。

3. 如果是表格题,可以先找到关键数据,通过比较和总结找到答案。

4. 如果是流程图题,可以按照流程图的顺序,逐步回答问题。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一、答题时间中考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划分答题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对历史试卷的答题时间进行合理规划,那么有可能导致中考考生将一些该得到的分数丢掉,节省答题时间首先是答题速度要快,但是中考考生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多快的速度,中考考生要仔细阅读历史试题,以免因为审题失误而丢分。

二、规范答题在中考历史试卷中,非选择题是按照具体的知识点划分的,如果某一历史非选择题分值为5分,那么这一历史试题考察的知识点为五个。

而且中考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排版,书写过乱也可能是中考考生丢分的原因。

三、选择题中考历史选择题考查的东西比较广,主要考查中考考生的知识结构、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考生在解决中考历史选择题时有非常多的技巧,如排除法。

所以中考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并且要根据在审题时得到的信息进行解答。

四、非选择题由于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的类型不同,所需要的答题技巧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1、填空题:历史填空题相比较选择题而言是要简单的,虽然也是考察中考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因为答案时唯一的,只要中考考生基础知识过关,在答题时认真审题就可以回答出来。

2、材料解析:这一类型试题主要是为了考察各位中考考生解决问题与文字表达的能力,不论中考历史试卷中所给出的材料是教材里的还是其他的,但是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书中的知识。

所以在这类历史试题时只要认真审题就可以了。

3、图片类:这类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是考察中考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历史试题的答题技巧就是:先观察、在分析。

然后答题。

中考考生在回答中考历史试题时一定要消除自己的急躁心情,而且如果在答完题还有剩余时间一定要进行检查,在做题时应该先易后难,以免使中考考生丢失一些该得的分数。

中考历史的答题技巧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1.评价型问题:应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注意要从史实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说明型问题:应按照题目的要求,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表述。

3.论证型问题:论点要鲜明正确,论据要详实可靠,条理要分明,表达要准确。

4.叙述型问题:要注意史论结合,抓住题目要求,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5.图画型问题:要认真观察图画,找出图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材料型问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7.图表型问题:要认真阅读图表,理解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8.比较型问题:要注意比较不同点,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9.归纳型问题:要注意归纳总结,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回答。

10.认识型问题:要注意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11.读图问答题:要认真阅读地图,理解地图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读表问答题:要认真阅读表格,理解表格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材料解析问答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问答题:要注意审题和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准确性、条理性、简洁性。

15.列举题:要按照题目要求,逐一列举史实。

16.判断题:要注意审题和判断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简洁性。

17.连线题:要根据题目要求,将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连线。

18.排序题:要根据题目要求,将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排序。

19.简答题:要注意审题和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准确性、条理性、简洁性。

素养立意 凸显能力 价值引领——2019年山西中考历史第19题解读

素养立意 凸显能力 价值引领——2019年山西中考历史第19题解读

试m分析\素养立意凸显能力价值引领—2019年山西中考历史第19题解读〇钱春霞2019年山西中考历史第19题是一道开放探究题。

试题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串联起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多样人类文明成就的对比和文明作用的解读来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史的正确认识。

试题突出学科素养立意下对学生'学科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考查,提高了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实现了试题的教育、引领功能。

试 题内容如下: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

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图一汉代二牛抬杠图图二英国蒸汽驱动的纺纱机任务二【解放思想—传承精神文明】(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主张?概 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由!多么伟大的力量....在行动上多么偈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 物的灵长!”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即democracy,赛先生即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任务三【保障民权—关注政治文明】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2019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等救命良药进医保改农村厕所、建民生工程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博物馆新需求、新功能文化+旅游纹放更大魅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安全是网约车的底线(3) 上述法律文献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4) 2019年“两会”人气话题说明了什么?任务四【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5)根据下面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以‘河•和•合”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一、看好“家门”最关键所谓看好“家门”,就是依纲据本,夯实基础。

“纲”即《历史课程标准》,“本”就是手中的课本。

综观各地的中考历史试卷,无论开卷还是闭卷,其立足点依然是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乃至历史常识。

所以要迎接开卷考试,最重要的一步仍然是夯实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书抄,简单。

其实,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

因此,我们应该对照课本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逐个板块、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进行复习。

该识记的识记,该理解的理解,该运用的运用,千万不要遗漏知识点。

切记: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

“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健。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二、适当“串门”最重要所谓适当“串门”,指既要注意把握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把握好不同时代相关历史问题的纵向分析与比较,又要注意对相关学科的能力渗透和能力迁移,注意加强历史与语文、政治、地理等科目知识的结合,形成纵向、横向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

所谓“横串门”就是要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复习,比如把发生在1861年的历史事件串联复习,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开始等,所谓“纵串门”就是要把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它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复习,比如对中国人民抗争史的复习就可以把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知识点连起来复习。

对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题要以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素材,比如关注生态环境、人口、资源、海峡两岸关系、西部开发、朝鲜问题、中东问题、美日韩关系等问题,使政史地知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起来,以提高理解、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等综合能力。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三、寻找“热门”很必要所谓“热门”,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读;题目画关键词2.联;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3.排;错误的,无关的,不完美的,绝对的。

4.规律:①没有百分百确定的答案不更改,相信一见钟情;②选择题按顺序写完,如果确实在30秒钟内没有合适的答案,选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圈试卷题号有空再去看,一定不能空。

主要是提醒自己后面来再思考在答完题目后再返回作答。

口诀;有对全优生\深(有没有添枝加叶;对不对鱼目混珠;全不全以偏概全;深不深本质或根本;优不优是否是最佳;试一试难以抉择选择把选项代入题干)二.做题材料题基本步骤1.先看题目:①题目问什么?有几问?②要从哪个材料里找答案?(怎么读材料①审什么:导语、正文、出处、注释——明确考查知识点②怎么审:有几句,材料结构,勾出关键信息(关键句子,标点,连接词),精准定位题目考查的知识点)③分值如何?(通过分值来判定答案有几点,正常情况下,每个得分点的分值是整数;每个得分点1分或2分的最为常见)2.再看材料:从材料里找答案;如果材料找不到答案就从课本里找。

3.分点作答:答:①……②……③……(怎么写答案;①顶格写问题词+冒号,标志开始作答了②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化、序号化③按设问顺序答题,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务必在答题框内答题。

)三.材料题注意事项(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1)分点列条作答(严禁“段落式”答题);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也可以另起一行作答。

(2)每个问题应有提示语或者小标题的起语。

问题中有“分别”的要求,必须标示清楚所答的是哪个内容;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

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例:问“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地位”,答:历史事件:……;地位:……。

(3)严禁在答案中出现“图示”(如“→”)性质的写法,必须用文字表示。

(4)专有名词必须特别注意书,严禁简写(如“半殖半封”“一工;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化,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初中历史中考开放性试题答题方法汇总(共十九大类)

初中历史中考开放性试题答题方法汇总(共十九大类)

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答题方法汇总一、大国崛起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1.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答案模板(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

(3)中国方面: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三、中美关系1.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2.答案模板(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四、三次科技革命1.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2.答案模板(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六、民族复兴1.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答案模板(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七、战争与和平1.常考设问: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战争2.答案模板(1)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八、民族团结1.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2.答案模板(1)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1.常考设问:如何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稳定)发展,实现祖国统一2.答案模板(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2)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3)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一中一台”等各类台独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十、改革与制度创新1.常考设问:从中外的改革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答案模板(1)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答题技巧|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

答题技巧|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

答题技巧|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法一、大国崛起二、中日关系三、中美关系四、三次科技革命五、对外交往六、民族复兴七、战争与和平八、民族团结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十、改革与制度创新十一、侵略与反抗十二、思想解放十三、党的发展历程十四、改革开放十五、民主与法制十六、经济全球化十七、世界政治格局十八、传统文化十九、三农与民生01大国崛起1. 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 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02中日关系1. 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 答案模板(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03中美关系1. 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2. 答案模板(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04三次科技革命1. 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2. 答案模板(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05对外交往1. 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 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19类开放式题答题技巧【中考必备】
初中历史材料题中的开放性问答及论述题的观点,是考生常遇的问题,如何解决?有何方法?有何记忆方式?颜老师今天通过初中历史的专题方式归纳,及常用回答格式,进行分享。

共分十九个专题式:
一、大国崛起
二、中日关系
三、中美关系
四、三次科技革命
五、对外交往
六、民族复兴
七、战争与和平
八、民族团结
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十、改革与制度创新
十一、侵略与反抗
十二、思想解放
十三、党的发展历程
十四、改革开放
十五、民主与法制
十六、经济全球化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十八、传统文化
十九、三农与民生
1大国崛起
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2中日关系
1.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答案模板
(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
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
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3中美关系
1.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
2.答案模板
(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
(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4三次科技革命
1.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
2.答案模板
(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5对外交往
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2.答案模板
(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6民族复兴
1.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答案模板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7战争与和平
1.常考设问: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战争
2.答案模板
(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防止军国主义和极右势力抬头;
(4)力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8民族团结
1.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
2.答案模板
(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3)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4)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

9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1.常考设问:如何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稳定)发展,实现祖国统一
2.答案模板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2)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强领导人对话和两岸人员往来;
(4)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一中一台”等各类台独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5)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等。

10改革与制度创新
1.常考设问:从中外的改革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答案模板
(1)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4)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1侵略与反抗
1.常考设问:对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对外开放,只有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等。

12思想解放
1.常考设问: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
(2)思想解放为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13党的发展历程
1.常考设问: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
2.答案模板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

14改革开放
1.常考设问:由中国改革开放得到的启示
2.答案模版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2)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3)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5民主与法制
1.常考设问: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不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16经济全球化
1.常考设问: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答案模板
(1)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视区域合作,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2)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重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3)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17世界政治格局
1.常考设问: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做/如何应对
2.答案模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加快自身发展,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3)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18传统文化
1.常考设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答案模板
(1)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
(3)积极宣传民族传统文化;
(4)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19三农与民生
1.常考设问: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2.答案模板
(1)重视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坚持税费改革;
(3)加强、加大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等的力度;
(4)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