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含氮化合物碱性强弱变化规律
有机化学第17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PhCHO + CH3NO2
NaOH
PhCHCH2NO2
-H2O
PhCH=CHNO2
3、还原
在酸性介质中用金属(如铁、锡)还原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或催化氢化, 直接生成相应的胺。
脂肪族伯胺或仲胺作为亲核试剂,可以与酰卤、酸酐及酯等 収生酰基化反应,生成N-叐代酰胺或N,N-二叐代酰胺。
O CH3C-Cl + NH2R R2NH + (CH3CO)2O O CH3C-NHR + HCl CH3CONR2 + CH3COOH
芳胺只能被酰卤、酸酐所酰化,不能和酯类反应。
NH2 + CH3COCl NHCOCH3 CH3 COCH3
Pt-H2 C2H5OH
NO2
SnCl2 HCl
NH2
CHO NO2 Zn , NaOH
CHO
NH NH NHOH
碱性 弱酸性
Na , EtOH 或 Fe , HCl
NH2
NO2 Zn , NH Cl 4 H2O
9
金属钠或铵的硫化物、硫氢化物或多硫化物,如硫化钠、硫 化铵、硫氢化钠、硫氢化铵等,以及氯化亚锡和盐酸,在适 当的条件下,可以选择性的将多硝基化合物中的一个硝基还 原成氨基。
CH3CH2CH2NO2 CH3CH2CH3 HNO3 400oC CH3CHCH3 NO2 CH3CH2NO2 CH3NO2
2、芳烃的硝化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脂肪族硝 基化合物。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一般是由芳烃及其衍生物直接硝化制得。 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混酸)。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CH3 N(C2H5)2 N,N- dimethyl-3-methyl-2-pentanaime
CH3CH2CH CHCH3
N,N-二乙基-3-甲基-2-戊胺
CF3 NH2
CF3 2,5-bis(trifluoromethyl)benzenamine
2,5-双(三氟甲基)苯胺
NH3HSO4 H2O
NHSO 3H 180℃
NH2 SO3H
NH3 SO2O
(四)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 、氨的烷基化(卤代烷的取代,SN2 机理)
RX
NH3(过量)
R NH2 +
RX
NH4X
R
R
R NH R + R N R + R N R X
R
• 伴有多取代产物,分离可能有困难
• 仲卤代物和叔卤代物伴有消除产物
3、结构
O N O(由一个N=O和一个N→O配位键组成)
物理测试表明,两个N—O键键长相等,这说明硝基为一P-π 共轭体系(N原子是以sp2杂化成键的,其结构表示如下:
O
RN O
O RN
O
O RNOBiblioteka (二)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是无色有香味的液体。芳香 族硝基化合物多为淡黄色固体,有杏仁儿气味 并有毒。硝基化合物比重大于一,硝基越多比 重越大;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分子的极 性较大,沸点较高。多硝基化合物受热时以分 解爆炸。
R NH2 +
CO2
6、Gabriel 伯胺合成法
O NH
O 邻苯二甲酰亚胺
KOH
or K2CO3
* 与强碱作用
1、胺的碱性和胺盐的生成
有机含氮化合物

1授课内容 Chapter 9 有机含氮化合物 学时数 6掌握比较含氮化合物碱性强弱的方法、胺与HNO 2的反应、重氮盐的放氮及偶联反应;理解杂环的芳香性及反应活性顺序; 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性质。
第一节 胺 Amines(胺的碱性、胺与HNO 2的反应); 第二节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Diazo and Azo Compounds (放氮和偶联反应); 第三节 酰胺Amides (酸碱性、缩二脲反应)第四节 含氮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es (反应活性比较) 第五节 生物碱AlkaloidsP250/1, 4, 11, 15教材:《有机化学》张生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Organic Chemistry 》Stephen J. et al. Academic Press3.《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 》(美)John McMurry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教学目的(含重点,难点)主 要 内 容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教 材 教研室意见2教 学 内 容时间分配媒体选择第九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 主要指分子中的氮原子和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也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含氮的官能团所取代的衍生物。
例如,生物碱、蛋白质、磺胺类药物等。
本章主要讨论胺(amine)、重氮化合物(diazo compound)、偶氮化合物(azo compound)、酰胺(amide)、含氮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alkaloid)。
第一节 胺Amines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Structure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一)胺的结构和分类胺: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
通式:R-NH 2,R 2NH 或R 3N ,其中R 代表烃基,它们分属于伯、仲和叔胺。
有机化学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⑵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i)芳环的特征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
邻位或对位被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物,由于强吸电子基硝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Cl
NO 2
O 2N
NO 2
2NH 3
NH 2
O 2N
NO 2
NO 2
NH 4Cl
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相连的是脂肪胺(R-NH 2),与芳香环直接相连的为芳香胺(Ar-NH 2)
按照分子中所含氨基的数目,有一元、二元或多元胺
注意“氨”、“胺”、“铵”字的用法,在表示基时,如氨基、亚氨基,用“氨”;表示NH 3的烃基衍生物时,用“胺”;而季铵类化合物则用“铵”。
-NH 2(氨基)、-NH-(亚氨基)
(CH3CH2)2NH CH3CH2NH CH3
N CH3N
CH3
CH3
①气相:(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②水溶液相:
3°2°
1°3°
2°1°原因:CH 3的+I 效应使N 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与H +
的结合力增加,碱性增强。
K b ×10
5
59.542.5 6.73 1.8
(教材错误)。
第15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25

C6H5NNCl
氯化重氮苯
C6H5NNHSO4
硫酸重氮苯
1、反应在00~5℃,以及过量的酸作用下进行; 2、重氮盐通常不从溶液中分离,而直接使用。
41
二、芳香重氮盐在合成上的应用
㈠、重氮基被取代的反应
烯+醇 + 氯代烃等
R2NH
N-亚硝基胺 黄色油状物或固体
R2N-N=O
注意: N–亚硝基胺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R3N + HNO2 R3+NHNO2- 叔胺亚硝酸盐
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或固体,叔 胺则成盐无特殊现象。据反应现象可用于区别三 种不同的胺。
28
2、芳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NH2 NaNO2-HCl 0°~5°C N N Cl
38
NO2
1. Fe/HCl 2.NaOH
NH2
97%
CH3 NO2 1. Fe/HCl 2.NaOH NO2 NH2 CH3 NH2
74%
CH3 NO2 H2 Ni ,压力 CH(CH3)2 CH(CH3)2 CH3 NH2
87~90%
39
选择性还原: 二硝基化合物可被硫化钠,硫氢化钠,硫化铵等较
26
C2H5NH2 (C2H5)2NH (C2H5)3N
Na C2H5NSO2
SO2Cl NaOH
(溶于水)
(C2H5)2NSO2
(不溶于水) (C2H5)3N (溶于酸)
27
四、与亚硝酸的反应
1、脂肪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RNH2 NaNO2~HCl 0° C ~5°
NaNO2~HCl
R+ + N2
叔胺的氧化
R3N
中南大学730有机化学考研试题答案

8
NO2
5-硝基-2-萘磺 酸
5-Nitro-naphthalene-2-sulfonic acid
9
CH2CH n COOCH3
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10
聚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acrylate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5*2=30 分)
.答案速查 题 号 答 案 1 D 2 B 3 D 4 A 5 A 6 B 7 D 8 D 9 C 10 D 11 A 12 A 13 C 14 D 15 A
.答案精解 1【考察重点】卤代反应 【精解分析】该反应的历程为烷烃的自由基历程卤代反应,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CH3 CH3CHCHCH2CH3 CH3 其名称为 2,3-二甲基戊烷,由于烷烃中氢原子的反应活性为叔氢>仲氢>伯氢,叔氢 原子有 2 类,仲氢原子有 1 类,伯氢原子有 3 类,所以可能会产生 6 种卤代烷。
版权所有 3 盗版必究
问题反馈邮箱:huashengxueyuanbgs@
D 个物质中最强,其亲核性最大,C 中由于 Cl 的电负性强,产生了-I 效应,碱性减弱, 中 NO2 为吸电子基,产生了-I 和-C 效应,碱性最弱。它们的亲核性大小为 B>A>C>D。 7【考察重点】还原糖、成脎反应、变旋光现象 【精解分析】还原糖类的结构式中存在有苷羟基的结构;单糖和过量苯肼发生反应 产生脎的反应成为成脎反应,只有单糖才能发生此反应,如葡糖糖、甘露糖、果糖等。 变旋光现象:糖类物质的结构式中的β式或α苷羟基,在溶液中由于变旋作用而存在α和β 式的平衡的现象,如麦芽糖、纤维二糖等。 A、B、C 为单糖,均为还原性糖,能发生成脎反应;D 为二糖,其结构式为
含氮有机化合物

(一)酰胺的结构和命名
其结构通式如下:
酰胺的命名是根据酰基和氨(或胺)基的名称而称为“某酰 某胺”,并在酸胺名称前指明氮上所连的烃基。例如:
酰胺的性质: (二)酰胺的性质: 1、酸碱性: 酰胺的碱性很弱,接近于中性。(因氮原子 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碳氧双键形成P-π共轭)。
酰亚胺(酰胺氮上的另一个氢原子也被酰基取 代)显弱酸性(例如,邻苯二甲酰亚胺,能与强碱 的水溶液生成盐)。
2-甲基-4-氨基己烷
CH3 CH3 CH3-CH-CH2-CH-N-CH2-CH3 CH2-CH3
2-甲基-4-(二乙氨基)戊烷
二、 胺的性质
(一)胺的物理性质 低级胺有氨味或鱼腥味,高级胺无味。 芳胺有毒! 溶解度:低级胺可溶于水,高级胺不溶于水。 溶解度 (氢键、R在分子中所占比重) 沸点:伯、仲胺沸点较高(氢键),叔胺沸点 沸点 较低。
+ H2O
N-甲基-N-亚硝基苯胺
。 3 胺 (CH3)2N
+ HNO2
(CH3)2N
N=O
对亚硝基-N,N-二甲苯胺
脂肪族胺与HNO2的反应可用来区别伯、仲、叔胺。
酰胺
酰胺可看作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 氨基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其官能团为酰 胺基( ),是羧酸的重要衍生物,也
是氨或胺的酰基衍生物。
尿素在农业上又是一种很好的肥料。
尿素晶体缓慢加热,则两分子尿素脱去一分子氨 而缩合成二缩脲。
二缩脲反应: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稀硫酸铜溶 液反应,能产生紫色或紫红色的配合物。
季铵盐和季铵碱
季铵盐:是氨彻底烃基化的产物。具有无机盐的性 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不溶于有机溶剂。
R3N + RX R4N X季铵盐
有机含氮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有机含氮化合物是指分子中氮原子和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物,也可看成是烃分子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含氮的官能团所取代的衍生物,前面学过的包括氨基酸、腈、酰胺,亚胺、肟、腙。
一、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后得到的化合物,常用RNO2或ArNO2表示。
根据硝基所连接烃基的不同可以分为脂肪族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根据分子中所连硝基的多少又可以分为一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
共振论的观点认为硝基化合物是两种极限式的共振杂化体。
大部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为淡黄色固体,大多数具有苦杏仁气味。
硝基对苯环有亲电取代又有亲核取代。
(一)芳核上的亲核取代反应(1)硝基对苯环上取代基特别是邻、对位取代基的性质有很大影响卤苯型化合物中的卤素卤素很不活泼。
,难以发生亲核取代.,但当卤素的邻、对位有硝基存在时,卤原子活泼型增加,硝基越多,亲核取代反应越容易进行。
有证据表明该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亲核加成,形成带负电荷的活性中间体买森海默尔配合物,第二步是离去基团卤素的离去。
在这个反应中,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中有两种分子参与,所以是双分子历程。
原因。
由于邻、对位硝基对卤素的强吸电子作用,使得与卤素相连的碳原子密度降低。
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
硝基在邻位的情况与之在对位的情况相似,如果邻对位均有硝基,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则更容易。
(二)硝基的还原反应硝基化合物易被还原,反应条件对还原产物有较大影响,在酸性介质中,以zn,Fe,或Sn 为还原剂,硝基将被还原成氨基,该反应的中间产物是亚硝基苯及羟基苯胺,但它们比硝基苯更容易还原,不容易分离出来。
,进一步还原为氨基,若以二氯化锡为还原剂,还可选择还原硝基,避免醛基得还原。
在中性或弱酸性下,主要得芳基羟胺。
在碱性介质中,主要发生双分子还原,还原剂不同,还原产物有很大差异。
,但产物经酸性条件进一步还原最终形成苯胺。
若用硫化钠,硫氢化钠,可以选择性地还原一个。
(三)缩合反应有a氢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生成负碳离子,缩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