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影响港口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港口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一、港口经济的概念及现状(一)港口经济的概念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沿海地区面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经济发展最活跃、海洋运输最繁忙、世界经济核心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为我国沿海地区利用本区域的港口优势发挥港口具有的辐射带动作用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利用国际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看我国沿海地区的迅速繁荣与港口经济的促进作用密不可分。
(二)港口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发展经济学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
在一个时期经济的增长往往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或地区这些产业或地区就是经济增长极。
近几年我国沿海地区港口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港口经济以及依托港口而发展的现代物流业无疑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需要加大力度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实现管理体制创新整合港口资源加快港口城市以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同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为我国港口及港口城市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中国将成为世界港口经济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国家之一。
二、影响港口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港口经济的提升必须是全面的只有各方面进步才能跨出一大步。
制约港口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腹地港口经济发展依赖其与广大经济腹地的联动发展。
经济腹地是指经济中心辐射和直接影响的地域范围其范围受交通条件、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港口经济腹地的大小不仅与港口所在的区位相关同时和港口与内地之间的贸易和运输联系的紧密度相关;此因素反过来又决定了港口过境货物的流量、流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港口的规模和地位。
鹿特丹、香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区位比较

展 , 个 国 际 航 运 中 心 的 发 展 是 需 要 一 个历 史 的 积 累 和积 淀 。 一
深 入 研 究 各 航 运 中 心 的 区位 优 势 可 以 更 好 的 解 读 世 界 航 运
位 优 势 , 运 与 海 运 的 结 合 加 速 了港 口商 品 的 周 转 , 增 加 了 相 应 河 也 的 业 务 量 。 见 。 靠 繁 忙 的 海 运航 线 可 以 大 大 促 进 国 际 航 运 中 心 可 依
了便 利 的 条 件 .现 代 化 的 港 口设 施 也 使得 上海 早早 步人 国 际航 运
家 发展 和世 界 航 运 的发 展 。 以下 分 别 就 航 运 中心 的 区位 优 势 分 析 鹿特丹 、 香港 和上 海 三 大航 运 中 心 。 地 理 位 置 是 航 运 中心 的一 个 重 要 的 区 位 因 素 . 海 使 得 各 大 沿
荷 兰 中世 纪 自由 城 市联 邦 制 使得 城 市 的发 展 有 相 对 自由性 , 贸易 管制 较 少 , 因此 成 为 往 来 商 人 集 散 货 物 的 首 选 ; 治 的开 放 性 使 得 政
鹿特 丹航 运更 加 自由 , 其 成 为 自 由的 国际 航 运 中心 提供 了条 件 。 为
中 心发 展 的兴 盛 。 当一 个 经 济 腹 地 广 阔 市 场 潜 力 巨大 的港 口城 市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0、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二)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港口布局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读图分析:图中A、B、C、 D到处,建港条件最佳旳 是何处,为何?
区位选择:C处。
答案: ①海水较深,地处天然港湾,航行、停泊 条件好; ②地势平坦、开阔,筑港条件好; ③离市区较近 ,便客、货流旳集散。
港口建设旳区位条件和选 址原则
陆域 供旅客和货
品集散
水域 供船舶出 入和停泊
港口旳区位条件
平原 地形
陆 筑港条件
域 条
城市条件
件 腹地条件
港口
港阔、水深、风浪小
航行条件 水 域 条
停泊条件 件
腹地范围广
自然原因决定港口旳位置;经济腹地决定港 口旳兴衰;城市决定港口旳发展。
港口旳选址原则:
•自然条件: (1)良好旳水域 :港阔、水深、风浪小,不 淤不冻 (2)良好旳陆域:地形平坦开阔 •社会经济条件: (1)依托大城市,经济腹地广阔 (2)与其他交通干线联络以便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交通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由良到差)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投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生产效率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运费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连续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稳定性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1、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⑤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①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②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②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③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②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③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

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 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1. 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 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

从经济腹地来比较,上海的优势明显。发展的潜力香港也不如上海。
4.经济总量的比较
2001年,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99亿美元,人均GDP4510美元/人。上海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比上年增长10.2%,增长幅度连续第10年保持两位数水平。香港2001年国民的生产总值是1621亿美元,人均 GDP24100美元/人。过去20年 来,香港经济增长差不多三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5%的实质增长,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香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是20年前的两倍余,相等于每年平均实质增加约3.6%,2001年的数字达24,100美元,比多个西据五普资料,在上海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179.5万人,占11.4%;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337.67万人,占23.8%;接受初中教育的603.86万人,占38.2%;接受教育的310.66万人,占19.6%。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6534人上升为10940人,十年间增长67.4%,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3250人上升为5247人,增长61.4%;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由19539人上升为23018人,增长17.8%;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由31592人上升为36803人,增长16.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由22683人下降为18934人,下降16.5%。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文盲率由11.1%下降为5.4%,下降5.7个百分点。
港口区位因素

港口区位因素
港口分为陆域和水域两大部分。
港口的区位不仅受到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1)自然条件
与铁路相比,港口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如地理位置(必须是沿河或沿海)、河道或海岸条件等。
(2)经济因素
港口腹地是港口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往往是具体港址选择方案比较的重要内容之一。
港口腹地范围内的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如是综合港口还是专业港口)。
港口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3)城市依托
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存的。
港口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为港口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要发展一个大中型港口,没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为依托,是有一定困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3020 10
0 5km
B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 有A、B、C、D、E五种 方案,从港口建设的影 响因素考虑:
C
0
D
A -10
-20
E
-30
①可否选择A、E方案?
0
_否__理由 虽然水深,但是位于半岛顶端,风浪较大
鹿特丹港是欧
洲最大的港口,它 是远洋货物进出欧 洲的大门。2004年 亚洲的一些港口如 新加坡和上海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后,鹿特丹成为
世界第七大港口。鹿特丹港最重要的部分是石油工业 和一般的货物运输。它是欧洲向和从世界其它地区运 输大批量货物的主要港口。从鹿特丹货物可以装入海 轮、河轮、火车和汽车。从2000年开始一条连接鹿特 丹与德国的高速铁路开建。市区西部有很大的炼油厂。 通过马斯河和莱茵河鹿特丹与内陆的连接非常好。
(3)简述地势平坦宽阔、坡度极缓的地形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有利方面为港口设备、建筑、城市布局提供条件不利方面水流分叉多,导致
泥沙淤塞河道
(4)上海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腹地
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
(5)自然因素对港口区位选择的影响是怎样变化的?随着科技
因素示意图,回答:
C
E
提供淡水 人财物
(1)填出图中字母所
提供空间 优势
代表的区位因素名称: A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水域 D 陆域 E 城市 F 经济腹地
港口
B
为港口建设 港口兴衰
提供用地
的重要条件
D
F
(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站等是客货流的 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港口布局选择时需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 件。也要考虑经济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 (一)自然条件:陆域——地形平坦开阔;水域——港阔 水深、淤积少、风浪小 ①陆域: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②水域:港阔水深、(位于港湾)风浪小,便于船舶的航 行停泊。河流侵蚀侧河道淤积少易发展建设港口。
港口
B
为港口建设 港口兴衰
提供用地
的重要条件
D
F
(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站等是客货流的 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3)简述地势平坦宽阔、坡度极缓的地形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有利方面_______________不利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海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因素对港口区位选择的影响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三北地区通向欧亚大陆桥的最佳桥头堡
➢对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将起到“一线贯通, 两侧带动”的双重作用
港口的区位条件
陆 筑港条件
域 条
城市条件
件
腹地条件 港口
航行条件 水 域 条
停泊条件 件
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经济腹地决定港 口的兴衰;城市决定港口的发展。
港口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措施——思 路
———————————————————— (5)自然因素对港口区位选择的影响是怎样变化的?————
——————————————————————————
读影响港口的主要区位
因素示意图,回答:
C
E
提供淡水 人财物
(1)填出图中字母所
提供空间 优势
代表的区位因素名称: A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水域 D 陆域 E 城市 F 经济腹地
提供用地
的重要条件
D———-E——--F——
D
F
(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站等是——的 集散地,是完成————的重要环节。 (3)简述地势平坦宽阔、坡度极缓的地形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有利方面——————————不利方面—————————— (4)上海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纽约港是北美洲
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亦为世界天然深水 港之一,是全美第 三大港,也是东岸 第一大港。由于纽 约位居的大西洋东 北岸为全美人口最 密集、工商业最 发达的区域,又邻近全球最繁忙的大西洋航线,在位 置上与欧洲接近;再加上港口条件优越,又以伊利运 河连接五大湖区,使得纽约港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产品 集散地,也因此奠定了其成为全球重要航运交通枢纽 及欧美交通中心的地位。
读影响港口的主要区位
因素示意图,回答:
C
E
提供淡水 人财物
(1)填出图中字母所
提供空间 优势
代表的区位因素名称: A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水域 D 陆域 E 城市 F 经济腹地
港口
B
为港口建设 港口兴衰
提供用地
的重要条件
D
F
(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站等是客货流的 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3)简述地势平坦宽阔、坡度极缓的地形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有利方面为港口设备、建筑、城市布局提供条件不利方面水流分叉多,导致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
西端,位于海河下游 及其入海口处(地理 坐标为:东经 117°42′05″、北纬 38°59′08″),是环 渤海中与华北、西北 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 的港口,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最 短的东端起点。 天津港是我国华北、西北和京津地区 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 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京哈、京沪、京津 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外接京广、京九、京包、 京承、京通、京坨、石德、石太、陇海、包兰、兰新 等干线与全国铁路联网。
这是上海港进上步发展的 用的结果
重要基础
上海市雄厚的人、财、 物优势对港口建设和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
①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 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从地形地势角度看, 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 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水文角度看上海港毗邻长江和黄浦江。 ③从气候角度看,上海港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 候区,无结冰期,便于通航(具体到其他海港,可能还 要考虑结冰期、风浪、洋流等自然条件)。 ④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上海港通过长江干 支流和铁路、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集散客货流, 这是世界上其他大港所无法比拟的。 ⑤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 财、物的优势对港 口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泥沙淤塞河道
(4)上海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因素对港口区位选择的影响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否选择B方案?_否_理由是 水较浅,不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
③相比较而言,选择__D_方案比较合理,原因是 航道较深,有利于船只航行,且港湾内风浪较小, 有利于船只停泊;陆地平坦广阔,利于建港
读图分析:图中A、B、C、 D四处,建港条件最好的是 何处,为什么?
区位选择:C处。 答案 ①海水较深(等深线数字、密集---航行条件),地处天然 港湾、风浪小(海湾内-停泊条件),航行、停泊条件好 (结论); ②地势平坦、开阔(等高线——平原——筑港条件),筑 港条件好; ③离市区较近(港口要依托城市) ,便于客、货流的集 散(结论)。
(二)大力发展完善交通,完善江/陆海联运,形成 完善交通运输网,扩大港口经济/市场腹地。
(三)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促进区域经济协作和区域 经济发展。
读影响港口的主要区位 因素示意图,回答:
C 提供淡水 提供空间
E
人财物 优势
(1)填出图中字母所 A
港口
B
代表的区位因素名称:
为港口建设 港口兴衰
A——---B——--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妃甸港口区位因素分析
一.区位和地质特征
面向大海有深槽 背靠陆地有浅滩 地下储有大油田
二.区域优势
直接腹地优势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唐山 间接腹地优势:经济实力雄厚的京津地区
三.交通优势
国际航线优势:紧贴渤海湾主航道,可以使远洋巨轮从太 平洋沿水位最深的渤海海峡进入曹妃甸港区 陆域交通优势:距唐山市80Km,距北京220Km,距天津 120Km,距秦皇岛170Km。
泥沙淤塞河道
(4)上海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腹地
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
(5)自然因素对港口区位选择的影响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影响港口的主要区位
读影响港口的主要区位
因素示意图,回答:
C
E
提供淡水 人财物
(1)填出图中字母所
提供空间 优势
代表的区位因素名称: A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水域 D 陆域 E 城市 F 经济腹地
港口
B
为港口建设 港口兴衰
提供用地
的重要条件
D
F
(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站等是客货流的 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3)简述地势平坦宽阔、坡度极缓的地形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有利方面为港口设备、建筑、城市布局提供条件不利方面水流分叉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