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因素
农户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析影响农户消费的诸方面 因素 . 于提高农户消费 水平和 消 对
费效率 , 进而改善农户生活水平意义萤大 。
一
收八 是影 响 消 费的最 直接最 主要 因素
设滞后 . 到各级的商业 网点不方 便 ; 五是服务 网点少 、 维修 不
方便 。我国绝 大多数农村地 区的基 础设施薄 弱 ,在数量 、 布 局、 规模 、 档次 、 质量等 方面都与城市 差距较大 。这些问题的 存在严重限制 了农户 的消费 。
问题 。据统计 , 在近期不打算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被访 问者中 ,
中有 l%处于闲置状 态 , 以电冰箱 、 2 尤 洗衣机等家 电品严重 。
例如 ,江苏省徐 州市 丰县 的农 民因发展规模养鸡 比较富裕 , 已有 2 ∞ 农户安装 了空调 。 ∞ 但因供 电容量不足 , 有近 1 _ 3万 农 户的 空调 根本无 法启 动 ,原 因就是农 村的基础设 施不配
相关的税费负担 。而 事实上 , 着近 几年国家陆续取消农业 随 税 , 民的这部分负担明显减轻。据调查 , 农 农户现在承受的最 大负担莫过于子女的教 育负担。 目前 , 独生子女和 双生子女
家庭 占农村家庭的相 当比例 。 这为父 母供养子女 上学创造了
品鱼 龙混杂 , 由于市 场交易 中信息不 对称 存在 , 形成 逆 向选
省 ( 河南、 如 湖南等 ) 民人均纯收 入已连续 5年低于全 国平 农
均水平 , 年均增 幅只有 2 3 7 %。没有收入 的支撑 , 必然形 不成 相应的购买力 , 消费难以实现 。第二 , 农民收入 的不均衡性带 动消费倾 向下降 。随 着贫者愈贫 、 富者愈富 的“ 马太效应 ” 的 出现 。 使得有消费 欲望 的低 收入 阶层无力 购买所 需品 , 高收 入层叉无消费欲望 , P A C出现递减趋势 。就全 国而言 , 东部 与 中西部此种表现尤为突 出。
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已经饱和的耐用消费品, 恰好可以被农村居民继续进 在 60 以上为贫困, 50% ) 60% 为温饱, 30% ) 40% 为富
行消费, 但由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农村居民受收入因 裕, 30% 以下为极富裕。资料显示, 受收入等因素的影
收稿日期: 2002- 12- 22 作者简介: 张志敏( 1964- ) , 女, 内蒙古人,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 研究方向: 政府经济职能和消费经济。 基金项目: 国家社 科基金课题, 项目编号( 01BJl008)
# 2#
商业研究
2003/ 24
表1
改革开放以来 GDP、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基本情况
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揭示影响居民消费变化的深层和复杂原因, 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基础和依据 。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126. 1
文献标识码: A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Inlabitants Consumption Since 1978
1985
8 192. 1
5 773. 0
64. 4
51. 2
13. 4
1986
10 132. 8
6 452. 0
64. 1
50. 7
12. 5
1987
11 784. 7
7 451. 2
62. 3
49. 8
11. 6
1988
14 704. 0
9 360. 1
62. 7
51. 1
12. 0
1989
16 466. 0
46. 8
11. 7
2021公需课当前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答案

2021公需课当前经济形势与⾼质量发展答案1.2019年⼀季度,我国就业市场求⼈倍率是()。
(4.0分)A.1.12B.1.32C.1.38D.1.512.2019年⼀季度,我国全国规模以上⼯业增加值同⽐增长()。
(4.0分)A.6.5%B.6.8%C.7.2%D.7.5%3.2019年⼀季度,我国空⽓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例为()。
(4.0分)A.68.6%B.70.5%C.72.4%D.76.9%4.2019年⼀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增长()。
(4.0分)B.7.6%C.7.9%D.8.3%5.2019年3⽉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4.0分)A.50.1%B.50.5%C.51.3%D.51.5%6.2019年⼀季度,我国⼯业⾼技术产业增加值同⽐增长()。
(4.0分)A.8.4%B.7.8%C.7.3%D.6.9%7.2019年⼀季度,我国⽇均新登记市场主体是()户。
(4.0分)A.4.8万B.5.3万D.5.9万8.2019年⼀季度,我国全国居民⼈均可⽀配收⼊同⽐名义增长()。
(4.0分)A.9.2%B.8.7%C.7.4%D.6.5%9.2019年4⽉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4.0分)A.48.4%B.49.3%C.50.1%D.50.5%10.2019年⼀季度,我国GDP同⽐增长多少?(4.0分)A.5.8%B.6.1%C.6.4%D.6.9%1.我国推进⾼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哪些关系?(3.0分))A.要处理好制造业质量提升和服务业质量提升的关系B.要着⼒完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环境C.要着⼒构建优质优价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D.要进⼀步完善促进创新的制度环境2.我国要切实加快对⽀撑⾼质量发展⾄关重要且具有基础性作⽤的⼀些重⼤或者重点的改⾰,包括哪些⽅⾯?(3.0分))A.⼲部制度B.⼟地制度C.国资国企D.社会保障3.为什么2019年⼀季度以来我国市场信⼼和社会预期在好转?(3.0分))A.2019年⼀季度,GDP、⼯业、投资、消费等增速下降的实际值⽐预期值要好B.2019年政府⼯作报告公布了⼀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利好消息C.前⼀阶段中美贸易战按下了“暂停键”D.我国消费增速⾼位运⾏的态势已持续很长时间4.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有哪些特点?(3.0分))A.经济下⾏压⼒不⼩B.经济呈现滞涨态势C.经济放缓态势明显D.经济积极因素增多5.我国推进⾼质量发展需要深化改⾰,需要做哪些事情?(3.0分))A.要切实加快对⽀撑⾼质量发展⾄关重要且具有基础性作⽤的⼀些重⼤或者重点的改⾰B.要着⼒完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环境C.要着⼒构建优质优价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D.要进⼀步完善促进创新的制度环境1.2019年⼀季度,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6.6%,增速⽐上年全年回落4.3个百分点。
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提升的因素和对策

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提升的因素和对策[摘要]:扩大内需,应从激活消费市场着手,带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
本文从收入、未来预期、产品结构、体制、消费信贷等方面对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消费需求原因对策一、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因素1.收入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需求增长举步维艰。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下岗职工日益增多,消费品市场出现萎缩,农副产品价格跌落,农民负担过重,乡镇企业生产滑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减慢。
收入差别大,消费需求不均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另一方面,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他们手中有钱,但已达较高消费水平,而真正需要更多地进行基础消费的中低收入者恰恰没钱。
出现了“想买东西的没钱,有钱的却不想买东西”的现象。
2.未来预期因素。
从收入预期看,大量工人下岗,国企亏损加大,使居民对未来收入上升持悲观态度,影响现期消费减少。
从支出预期看,随着我国医疗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城市居民深切感受到过去那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会再有了。
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深化,增添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使得个人收入与支出模式作出相应调整。
居民未来消费支出预期增加,造成了储蓄倾向增加而消费倾向下降。
3.产品结构因素。
在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总量矛盾已趋缓解,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各地重复建设,数量大为膨胀,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趋同化,造成过度竞争,导致商品短缺与积压并存,资金、资源的紧张与浪费同在,相当部分社会生产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造成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库存积压严重;另一方面,我国当前供需结构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结构的不适应,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结构升级滞后是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4.体制因素(1)国有单位中“公款消费”现象带来隐形社会分配不公,造成巨额财税收入流失,对个人消费产生了巨大的抑制作用。
政治月考试卷6.1

高一政治(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济南某公司到浙江一茶叶公司购买了一批价值为500万元的茶叶,由于茶叶公司等钱用,济南该公司应采取的付款方式是 ( ) A.现金支付 B.转账支票 C.信用卡 D.汇票2.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421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同比增收8597.65亿元,其中2008年个人所得税完成3722.19亿元,同比增长16.8%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也在不断调整。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 ( ) ①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②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③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促进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3.下列银行中,经营货币存贷款业务,已经或可能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有 ( ) ①中国人民银行 ②中国农业银行 ③深圳发展银行 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4.右图中商品经营者的行为属于( ) A .骗税 B .欠税C.偷税 D .抗税5.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是 ( ) A .吸收存款B .发行股票C .发放贷款D .办理结算6.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 ) A .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B .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C .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D .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7.截至09年3月底,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0亿户。
我国居民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电信行业蓬勃发展。
说明 ( ) A .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 .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 .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8.能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 A .食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B .居民收入的增长 C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D .国家经济的大发展9.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是 ( ) A .调整利率 B .发行国债 C .调节税收 D .出台粮食保护价10.“劳动者在本企业劳动,发生工伤事故、死伤,一概由工人本人负责,企业一概不负责任。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分析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人口状况、文化传统、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这些因素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些准则作为行动的指南。
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最主要的是它能够极大地影响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和消费。
特别是外贸出口产品,如果对出口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了解得不深、不透,就会影响产品销路。
(一)人口因素1.人口总数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总规模;2.人口的地理分布影响着企业的厂址选择;3.人口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社会供给结构和企业生产结构;4.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5.家庭户数及其结构的变化与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和变化趋势密切相关,因而也就影响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规模等。
(二) 价值观1.价值观是指社会公众评价各种行为的观念标准。
2.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价值观是不同的。
(三)文化传统1.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较长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
2.文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间接、潜在和持久的。
·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哲学、宗教、语言与文字、文学艺术等,它们共同构成文化系统,对企业文化有重大的影响。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整个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宗教作为文化的一个侧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对企业职工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性格、道德及审美观点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不容忽视。
(四)社会发展趋势1.近一二十年来,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日趋加快,打破了传统习惯。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追求和生活方式,穿着款式、消费倾向、业余爱好,以及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变化,从而使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计量经济学(第二版)》习题解答(1-2章)

(3) Cov( yi , y j ) 0 证:
(i j )
(1) E ( yi ) E (a bxi i ) E (a bxi ) E ( i ) a bxi (2) D( yi ) D(( a bxi i ) D( i ) 2 (因为根据古典假定, a bxi 为常量)
-4-
(2) b1、b2 的置信区间都不包含 0,其概率含义为:b1、b2 都显著地不等于 0,该推断的置信概率为 95%。
《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习题解答
第一章
1.1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 答: (1)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2)随机关系、因果关系。
1.2 试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关系。 答: (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经济学为计量经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 具体应用,同时可以实证和发展经济理论。 (2)统计数据是建立和评价计量经济模型的事实依据, 计量经济研究是对统计数据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利用。
ˆ) 。 ˆ 与 b 之间的绝对误差不会大于 t S (b 即能以 1 的概率保证: b /2
2.7 试根据置信区间的概念解释 t 检验的概率含义。即证明,对于显著水平 ,当 | ti | t / 2 时,bi 的 100(1- )%置信区间不包含 0。
ˆ t S (b ˆ ), 答:因为 bi 的 100(1- )%置信区间为: (b i /2 i
ˆ) 元回归为例) S (b
ˆ 2 / S xx 可知,两者正相关,即总体方差越小,参数估计误差越小。
(3) 随机误差项ε i 与残差项 ei 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随机误差项描述的是 y 关于总体回归方程的误差,而残差项度量的是 y 关于样本回归方 程的误差。联系:由于两者都是反映模型之外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可以将 ei 视为ε 似估计。 (4) 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所估计的模型已经使得拟合误差达到最小,为什么还要讨论模型 的拟合优度问题? 答: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只能保证模型的绝对拟合误差达到最小,而拟合优度可以度量模型的相对 拟合误差大小,即模型对数据(客观事实)的近似程度。 (5) R2 检验与 F 检验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R2 检验是关于模型对样本拟合优度的检验,F 检验是关于模型对总体显著性的检验。联 系:F 检验是关于 R2 的显著性检验。 (6) 高斯—马尔可夫定理的条件与结论;
农民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研究

一
、
引 言
中 , 购 买 行 为 要 受 到心 理 动 机 的影 响 。E gl 其 n e, Bak e 和 Mi r 则 认 为 消 费 者 购 买 行 为 是 指 l wl c l n d a
Hale Waihona Puke 近年 来我 国消 费品市 场供 给过 剩 , 内需不 足 。 虽然 扩大 内需 的各 项 措 施 和 政 策 取 得 了 显 著 成 效 , 其是 “ 电下 乡” 策 , 民普遍 感 到 满 意 , 尤 家 政 农 并且 消费 有所增 加 , 是 消费 增 长 的 速度 仍 然 比 但
思路 , 本文提 出如下 研究假 设 :
假 说 1 H a : 民购买 导 向意识 越 强 烈 , ( 1 )农 就
越能够 激发其购 买意愿 。
大于购 买导向和服务保证 ; 购买意愿和购前评价对农 民购物可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但是购买 意愿 的促 进作 用 更 大一些 ; 时状 态反 映 了农 民购物 的 满意感 , 物状 态对 购后评 价也 具有 显著 购 购
的促 进作 用。
关键词: 买导 向 ; 购 品牌 资产 ; 务 保证 ; 买意 愿 ; 前评 价 服 购 购
一
的一 系列 心理 和行 为的 活动过 程 。本文 就是基 于
此 而 开展研 究 的 。
( )研 究假设 一
1 .购 买导 向 农 民 的购 买 导 向 主 要 是 心 理 特 征 变 量 的 内
定程 度 上 反 映 了影 响 农 民 消 费 决 策 的 主 观 因
素 。研 究农 民购 买行 为 的决定 因素对 于解 决 当前
消费 者为 获取 、 使用 、 处置 消 费物 品或服 务所采 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影响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因素 (2)2.1建立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模型 (2)2.2检验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模型 (6)2.3分析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模型 (8)2.4提高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措施 (9)第3章总结............................................ (11)参考文献 (12)第1章前言在人们议论生计,议论日常生活中的开销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现在每个月吃饭用不了多少钱”。
在这种日常生活中简单判断的背后,实际上是我们这个社会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变迁----从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消费的时代到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时代。
这个转变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90年代之前,特别是在80年代之前,大多数人的工资,都是以几十元计。
这几十元的工资,几乎有着非常固定的用途。
多少钱用来购买凭粮票供应的粮食,多少钱用来购买凭布票供应的布料和衣服,多少钱用来购买同样是凭票供应的肉、油、蛋、鱼、火柴、麻酱等日用品,几乎都是固定的。
购买完这些东西之后,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所剩无几了。
这当中除了商品短缺时期的供给制特征之外,是一种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消费时代的典型图景。
在那样的时代,整个社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日用品。
人们的收入,主要用来购买这些生活必需品。
但在今天,我们正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时代。
为了研究我国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与消费趋势,我们必然要研究一下影响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因素。
本文中我们将选取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货币流通量这五方面因素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生产领域进行了计量模型的分析与预测。
并根据从模型方程中得出的结论对现实生活得出我们的建议。
第2章影响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因素2.1建立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模型为了建立关于影响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因素的模型和检验,原始数据如下表:表一其中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耐用消费品是指那些使用寿命较长,一般可多次使用的消费品。
耐用消费品由于购买次数少,因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决策较慎重。
耐用消费品的典型适用产品如:家用电器、家具、汽车等。
货币流通量是指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货币总量。
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量统计实际就是针对流通中的现金量,即M0进行统计,通常又称之为市场货币供应量。
这是一个时点指标,实际工作中往往计算报告期末的货币流通总量。
该指标的数值可以直接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综合信贷计划执行表“流通中的货币”项目获得。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在家庭总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费之外,居民可随意支配的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耐用消费品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
根据上表数据以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亿元)为Y, 我国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亿元)为X1, 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为X2,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为X3,我国货币流通量(亿元)为X4,随机变量µi,根据样本数据对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Ŷi=β0+β1X1+β2X2+β3X3+β4X4+µi用EViews软件,输入Y,X1,X2,X3,X4等数据,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回归,输出结果如下:表二查F分布表,得临界值为F0.05(4,15)=3.06,故F=333.892>3.06,回归方程显著,别计算X1 X2 X3 X4 的两两相关系数,得表三1.对Y分别关于X1,X2,X3,X4作最小二乘回归,得:(1)Ŷ= 843.424+ 0.103*X1(5.202) (31.059)R²=0.982, R¯²=0.980,DW=1.453,F=964.722(2)Ŷ= 458.938+ 33.622*X2(0.038) (0.379)R²=0.007, R¯²=0.047,DW=0.066,F=0.144(3)Ŷ=1372.844 + 0.042*X3(3.617) (11.921)R²=0.887, R¯²=0.881,DW=0.422,F=142.124(4)Ŷ= -0.222 + 0.526*X4(-0.001) (32.854)R²=0.981, R¯²=0.982,DW=1.662,F= 1079.443其中括号内的数字是t值和R²值,根据经济理论分析和回归结果,易知X1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所以选取第一个回归方程为基本回归方程。
2.加入变量X4,对Y关于X1,X4作最小二乘回归,得Ŷ= 358.035 + 0.046*X1 + 0.290*X4(3.640) (2.354) (2.858)R²=0.987, R¯²=0.986,DW=1.852,F=678.673可以看出,加入X4后,拟合优度R²和R¯²均有所增加,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也正确,并且没有影响X1系数的显著性,所以在模型中保留X4。
3.加入变量X3,对Y关于X1,X4 ,X3作最小二乘回归,得Ŷ=392.096 + 0.062*X1 - 0.004*X3 + 0.258*X4(1.762) (2.362) (-0.913) (2.396)R²=0.967, R¯²=0.965,DW= 1.954,F= 448.300可以看出,加入X3后,拟合优度R²有所减少,R¯²有所减少,并且X3的系数不显著,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在模型中保留X4,略去X3。
4.加入变量X2,对Y关于X1,X4 ,X2作最小二乘回归,得Ŷ=-455.705 + 0.047*X1 + 0.002*X2 + 0.286*X4(-0.325) (2.336) (0.588) (2.759)R²=0.927, R¯²=0.915,DW=2.006,F=435.162可以看出,加入X2后,拟合优度R²有所减少,R¯²有所减少,并且X2的系数不显著,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在模型中保留X4,略去X2。
综上所述,得到Y与X1和X4的回归方程:Ŷ= 358.035 + 0.046*X1 + 0.290*X4(3.640) (2.354) (2.858)R²=0.987, R¯²=0.986,DW=1.852,F=678.6732.2检验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模型2.2.1计量检验①自相关检验LM检验法提出原假设H0 :ρ1=ρ2=……=ρn =0备择假设H1: ut存在n阶自相关用EViews软件进行LM检验,输出结果如下表:表四根据上表的LM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M=TR²=2.997因为X²0.05 (4) =9.488,LM=2.997<9.488,所以拒绝H1,说明ut不存在自相关。
②异方差检验用EViews软件中的White检验,输出结果如下表:表五H0:αi=0,i=1,2H1:α1、α2至少有一个不为零由表可知,统计量TR²的值Obs*R-squared=3.627。
在α=0.05条件下,查X²分布表,得临界值X²0.05(2)=5.991。
比较计算X²的统计量与临界值,因为TR²=3.627< X²0.05(2)=5.991,所以,此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①拟合优度检验由上表可知,R ²=0.987,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98.7%被样本回归方程解释,拟合程度是很好的。
②F 检验提出原假设 H0:β1=β2=0对立假设为 H1:这少有一个βi 不等于零(i=1,2)由上表,得 F 统计量为F-statistic=678.673,对于给定显著性水平05.0=α,在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4和n-k-1=15的临界值F0.05(4,15)=3.06。
因为F=678.673>3.06,所以拒绝H0,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即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与我国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 我国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③t 检验提出原假设 H0:βi=0 ,i=0,1,2 对立假设为 H1:βi ≠0,i=0,1,2由上表,得t 统计量为 β0的t-Statistic=3.640 β1的t-Statistic=2.354β2的t-Statistic=2.858对于给定显著性水平05.0=α,在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n-k-1=15的临界值t0.05/2(15)=2.13。
因为t0=3.640,所以∣t0∣= 3.640>t0.05/2(15)=2.13所以拒绝H0,β0显著不为零,即模型应存在常数项。
因为t1=2.354,所以∣t1∣=2.354>t0.05/2(15)=2.13所以拒绝H0,β1显著不为零,即可认为我国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对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有显著的影响。
因为t2=2.858,所以∣t2∣=2.858> t0.05/2(15)=2.13所以拒绝H0,β2显著不为零,即可认为我国货币流通量对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有显著的影响。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亿元,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会增加4.68%;我国货币流通量每增加1亿元,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会增加29%。
模型的符号,基本与经济理论和实际现象相符合。
通过相关的检验,我们得出了相关的回归模型结论:Ŷ= 358.035 + 0.046*X1 + 0.290*X4(3.640) (2.354) (2.858)R²=0.987, R¯²=0.986,DW=1.852,F=678.6732.3分析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模型2.3.1经济解释。
(1)从模型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即模型中的我国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的最显著因素。
说明我国目前消费中,我国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对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所产生的效益最大。
(2)根据先验信息,我国货币流通量应该对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有很大的影响,而我们从模型得到的结果看,我国货币流通量对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