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含氮杂环化合物

含氮杂环化合物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氮原子并且构成环状结构。
这类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润滑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很大,其中包括咪唑、吡啶、吡咯、噻吩等多种结构。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因此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包含多种含氮杂环结构的化合物如贝拉巴因、喹诺酮、吗啉等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制备中。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多种多样,常用的合成方法包括环化反应、氮杂环合成和芳香环化等。
通过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
近年来,随着合成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层出不穷,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
以吡咯啉为代表的一系列含氮杂环化合物被用作抗疟疾药物,有效地控制了疟疾的传播。
含嘧啶环的化合物是广谱抗菌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含有吡嘧啶结构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制备中,其作用机制多样,可以用于治疗癌症、痛风等疾病。
在农药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也被广泛应用。
以三唑啉为代表的一类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多种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含有未定异唑环结构的农药对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的病虫害防治中。
除了医药和农药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在染料、润滑剂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噻吩为代表的一类化合物是有效的染料原料,可以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
含有哌嗪环结构的化合物是有效的润滑剂,可以提高机器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第二篇示例: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物研究价值的有机化合物。
其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与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常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包括吡啶、吡咯、吡嗪等。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活性上。
含氮杂环化合物

苯稠杂环- 苯环与杂环稠合
稠杂环
杂稠杂环-杂环与杂环稠合
O
常见的母体 杂环 五元杂环
N
S
呋喃
噻吩
吡咯
(fS uran) (thiopN hene)
(pyrrole)
H
噻唑
咪唑
吡唑N
(thiazole) (imidazN ole)
( pN y r a z o l e )
N
H
H
六元杂环
N
O 吡喃
N2 H 01
N ON
H
02
胞嘧啶
尿嘧O 啶
胸腺嘧啶 O
HN
HN C3 H
ON H
ON H
(2-氧-4氨基嘧啶) (2,4-二氧嘧啶) (5-甲基-2, 4-二氧嘧啶)
(六)嘌呤及其衍生物
嘌呤是由1个嘧啶环和1个咪唑环稠合而成的。 嘌呤为两性化合物,有弱碱性又有弱酸性,既能与无机 强酸成盐又能与强碱成盐。
节 (
(β ) (β )CH3- 3
一 (α ) N H
(α 甲)
基 吡 咯
)
只有1个杂 原子的杂 环常用希 腊字母α、 β、γ来编 号,靠近 杂原子的 碳原子为 α-位,其 次为β位…等。
另 照外特,定12有的N 几顺N6 个序45 N稠编N9 杂号87 环。,例必如须:按
3H
嘧啶及其衍生物
嘧啶是无色结晶固体,熔点22℃,易溶于水,有弱碱性。具有嘧 啶环结构的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甚广。如胞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 啶等,三者都是构成核酸的成分。
(pyrane)
N吡啶
(pyridine)
嘧啶N
(pyrimidine)
稠杂环
有机合成中的氮含杂环化合物研究

有机合成中的氮含杂环化合物研究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氮含杂环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合成方法以及在生物化学、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有机合成中,氮含杂环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一个氮原子,并通过与碳原子相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结合能力很强,其含杂环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染料以及功能材料等方面。
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杂原子之一,在有机合成中,通过引入氮原子可以改变分子的电子性质,增加分子的活性以及结构的多样性。
因此,氮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氮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功法。
化学合成是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几乎可以合成各种氮含杂环化合物。
其中,有机合成化学家通过引入不同的官能团以及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在合成过程中有效地构建氮含杂环化合物的骨架。
例如,通过环化反应和氮原子的引入,可以合成各类吲哚、咪唑、咪唑啉等氮杂环。
这些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合成中就采用了多步的氮杂环化反应。
与化学合成相比,生物合成是一种相对新的合成方法,它利用微生物以及生物酶的代谢功能,通过生物催化作用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通过引入适当的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以及催化酶的特异性,从而实现特定氮含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生物合成功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氮含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吲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领域,并且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通过合成新型吲哚类化合物,可以寻找到更加有效的药物,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此外,氮含杂环化合物还广泛应用于染料、光敏材料、液晶材料等领域,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含氮有机化合物和杂环汇总

CH3NHCH2CH3 甲乙胺 (仲胺) 甲基-乙基-环丙基 H 3C N CH2CH3 胺(叔胺)
6
NHCH 3
N-甲基苯胺
邻-甲基苯胺 N-甲基-N-乙基 苯胺
7
NH 2 CH3
N CH3 CH2CH3
CH2NH 2
+ NH 3 Cl
苯甲胺(苄胺) 氯化苯铵 溴化四甲铵
-
(CH3)4N Br
31
第二节 重氮化合物 和偶氮化合物
重氮化合物 R-N=N(Ar)
偶氮化合物
R-N=N-R’ (Ar)
32
重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重氮基取代反应(放氮反应)
33
OH
+
N2
H
+
3 PO 2+ H 2O
O H2
/ △
N2
N2
N) 2 C ( u 2 C N KC
+
Cu
2X 2
+H
X
CN N2
X
+
27
(3) 叔胺和亚硝酸反应
N(CH3)2
N(CH3)2
+ HNO2
N O
28
鉴别:
伯胺 脂 肪 族 仲胺
HNO2
N2 黄色油 状物
叔胺
溶解
29
五.与医学有关的胺类
苯胺
NH 2 + 3Br2(水)
Br Br NH 2 Br + HBr
白
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
“新洁尔灭”
溴化二甲基十二烷基苄基铵,又称苯扎溴 铵(C6H5CH2N+(CH3)2C12H25Br-),商品名为 “新洁尔灭”。它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 广谱杀菌剂,杀菌力和去垢效力强,对皮肤和 组织无刺激性,对金属、橡胶制品无腐蚀作用, 不污染衣服,性质稳定,易于保存,属消毒防 腐类药物。1:1000~2000的新洁尔灭溶液广泛 用于手、皮肤、粘膜、器械等的消毒。
第九章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CH3NO2
硝基甲烷
NO 2 CH3CHCH3
2-硝基丙烷
O2N
CH 3
对硝基甲苯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R N
O O
或
R N
O O
两个N-O键的键长相等。硝基的结构可用共振结构式表示如下:
O N
+
O N
+
O
O
1
9.1 硝基化合物
9.1.1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特征
硝基化合物的异构体是亚硝酸酯,其中C原子与O原子相连:
10
9.1 硝基化合物
9.1.3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9.1.3.5 硝基对芳香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1) 硝基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
一些其它的强吸电子基也能起到硝基的作用,例如:
O CH 3 C F + (CH3)2NH O CH 3 C (96%) N(CH 3)2
离去基团可以是—X,-OR,-NO2,-CN等。这类反应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13
9.1 硝基化合物
9.1.3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9.1.3.5 硝基对芳香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1) 硝基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
只有当硝基处在离去基团L的邻对位时才对其相应的Meisenhemer络合物更有效地起到稳定化 作用。如五氟硝基苯与氨反应,只有邻、对位上的氟原子能被取代。
NO2 F F F
Cl NO2 OH NO2
+ OH
NaHCO3, 130 ℃
Cl NO2
OH
+ OH NO 2
Cl
NaHCO3, 100 ℃
NO2
NO 2
OH NO2
O2N
含氮杂环化合物碱性排序

含氮杂环化合物碱性排序
新近,有位朋友曾和我提到“氮杂环化合物碱性排序”这个词,对此,我们一
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它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之大。
“氮杂环化合物碱性排序”是指由多种氮杂环取代羰基等基团而成的类似化合物,在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上,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特性,因此,有关氮杂环化合物碱性排序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氮杂环化合物碱性排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某种特定的分类办法,将
它们按碱性程度进行排序,是有秩序组织和分析的过程。
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种类型:甲基环丙烷、吡咯烷等单环外极碱类,阿拉伯烷基铵等共环外极碱类,吩环烷二胺等芳环碱类,以及芳基事列等混合碱素类。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此类排序似乎涉及到的学科范围太广,但是,如果能够深
入了解“氮杂环化合物碱性排序”,一定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与此同时,它也蕴藏着诸多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生活娱乐方面,它也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氮杂环化合物碱性排序”尚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被完全把握,但关注它的重要性,让我们有机会去新的领域探索、思考,生活变得有趣而又充实有活力。
吡啶化学式

吡啶化学式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5H5N。
它是一种含有一个五元环的芳香胺,是一种常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
吡啶经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也常用于制备药物、染料、塑料等化学品。
吡啶的结构吡啶的分子结构是由一个五元环和一个氮原子组成的。
吡啶的分子式为C5H5N,它的化学式中有一个氮原子,氮原子上有一个孤对电子,因此吡啶是一种碱性化合物。
吡啶的分子中还存在着共轭双键,因此它具有很强的芳香性。
吡啶的制备吡啶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吡啶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
吡啶的制备还可以通过吡啶酮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得到。
此外,吡啶还可以通过吡啶醛和氨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
吡啶的性质吡啶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吡啶的沸点为115℃,密度为0.981g/cm3。
吡啶是一种具有良好溶解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溶解于许多有机溶剂中,如乙醇、乙醚、苯等。
吡啶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
吡啶的应用吡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吡啶的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染料、塑料等化学品的原料。
吡啶还可以用于制备染料、塑料、合成纤维等化学品。
此外,吡啶还可以用作溶剂、催化剂等。
吡啶的安全性吡啶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应该避免直接接触。
吡啶在加热或接触火源时易燃,应该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在使用吡啶时应该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结论吡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吡啶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吡啶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
吡啶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应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完整版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CH3NH2 + RBr CH3NHR + RBr CH3NR2 + RBr
CH3NH2R Br
CH3NHR + H 2O + Br
CH3NHR2 Br
CH3NR2 + H2O + Br
CH3NR3 Br 季铵盐
【注意】胺的烷基化反应,往往得到一级、二级、三级胺 和季铵盐的混合物,实验室合成意义不大。
硝基存在 N=O双键
还原反应
硝基强吸电子的 -I和-C降低芳环 电子云密度
芳环亲核取代
反应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三、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 1. α-H的酸性 具有α-H的硝基化合物有较强的酸性: CH3NO2(pKa=10.2),CH3CH2NO2(pKa=8.5), CH3CH2CH2NO2(pKa=7.8) 硝基烷烃能跟NaOH作用生成盐:
二、胺的结构
第二节 胺
N
CH 3
N
CH 3
CH 3
结构 特点
反应 特性
氮原子上孤对电子
碱性和亲核 取代反应
胺中氮原子 的氧化数低
氧化反应
胺基强给电子的+C 增加芳环电子云密度
芳环亲电取代反应
第二节 胺
三、胺的化学性质 1. 碱性 胺具有孤电子对, 使OH-浓度增加, 有较强的酸性: 1) 反应
RNH 2 + HCl
NH2
Zn, NaOH ,C2H5OH
NHHN
Fe, 稀HCl
或 SnCl2 + HCl
Zn , NH4Cl , H2O
NH OH
Zn , H2O
Na2Cr2O7 H 2SO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醛酮还原胺化
•第四节 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3.腈和酰胺的还原
•4.Hofmmann降解——少一个碳原子的胺
•第四节 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4. Curtius重排和Schmidt反应——羧酸衍生物制备少一个碳原子的胺
•酰叠氮化合物 •异氰酸酯
•第四节 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第二节 胺
•一、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胺
类型
伯胺
脂肪族胺
仲胺 叔胺
芳香族胺
所含氢数目 2 1 0
实例 CH3CH2NH2 C2H5NHC2H5 C3H7CN(CH3)2
Ph-NH2
命名 乙胺 二乙胺 N,N’-二甲基丙 胺 苯胺
•二、胺的结构
•第二节 胺
结构 特点
反应 特性
氮原子上孤对电子
碱性和亲核 取代反应
还原反应
硝基强吸电子的 -I和-C降低芳环 电子云密度
芳环亲核取代
反应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三、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 •1. α-H的酸性 •具有α-H的硝基化合物有较强的酸性: •CH3NO2(pKa=10.2),CH3CH2NO2(pKa=8.5), CH3CH2CH2NO2(pKa=7.8) •硝基烷烃能跟NaOH作用生成盐:
•(3)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4)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5)
•2. 还原反应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THF
•3. 加成反应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噻吩和呋喃均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Alder反应,但吡咯一 般不发生D-A反应。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4. 吡咯的酸碱性 •吡咯中N上孤对电子已参与环状共轭大π键,故碱性很弱, •其碱性比苯胺小。
•第二节 胺
•3.亲电取代反应 •1) 卤代反应——定性及定量分析
•制取单卤代物,可将氨基转变为乙酰氨基,降低氨基定位的致活能力
•2) 磺化反应
•第二节 胺
•3) 硝化反应——需将氨基保护!
•第二节 胺
•【注意】三级胺可直接硝化:
•第二节 胺
•4)付-克反应 • 一级芳胺、二级芳胺由于N上有氢,直接酰化时,芳核和N 上都会发生酰基化。所以,必须将NH2保护。
•第四节 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5. 盖布瑞尔(Gabriel)合成法——卤代烃制取纯1°胺的方法。
•反应机理
•第四节 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NH3
•H+ or OH•H2O or ROH
•NH2-NH2 •C2H5O H
•KOH •C2H5OH
•+ RNH2
•+ RNH2
•SN2反应
•THF orDMF
•
霍夫曼产物为主
•应用:叔胺的氧化和Cope消除反应结合起来,可用于叔胺制备烯烃(端链)
•第二节 胺
•3) 与亚硝酸的反应——鉴别1°、2°、3°脂肪胺
•重 •氮 •化 •反 •应
•第二节 胺
•鉴别芳香族1o、2o、3o胺
•重氮化反应
•第二节 胺
•一、结构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
•化学性质:1. 放出氮的取代反应
•杂环胺的碱性
•第二节 胺
•3) 应用——分离提纯胺类化合物
•第二节 胺
•2. 亲核取代反应 •1) 烷基化反应——季铵化合物
• 【注意】胺的烷基化反应,往往得到一级、二级、三级胺
•
和季铵盐的混合物,实验室合成意义不大。
•❖ 相转移催化剂
•第二节 胺
•第二节 胺
•第二节 胺
•❖ 季铵碱——Hofmann消除反应(重点) •① 季铵碱的制备
胺中氮原子 的氧化数低
氧化反应
胺基强给电子的+C 增加芳环电子云密度
芳环亲电取代反应
•第二节 胺
•三、胺的化学性质 •1. 碱性 •胺具有孤电子对, 使OH-浓度增加, 有较强的酸性: •1) 反应
•2) 碱性强弱比较
•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
•
脂肪胺(2°>1°>3°)>氨>芳香胺
•【注意】氮原子上孤对电子电子云密度越大,碱性越强
•
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
•主要产物
•② β碳原子上是芳基时, Hofmann规则不适用!
•第二节 胺
•③ Hofmann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反式消除
•④Hofmann消除反应可测定胺基结构
•第二节 胺
•练习题
•完成下例反应?
•第二节 胺
•2) 酰基化反应(重点) •一、二级胺能象氨一样,作为亲核试剂跟酰氯、酸酐、酯作用生产 •酰胺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吡咯有极性N-H键,显弱酸性,其酸性比醇强,比酚弱,与NH3相当。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5,10,15,20 -四苯基卟
啉
•5. 糠醛的反应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一、六元杂环化合物结构
结构特点 反应特性
氮原子孤电子 碱性
•三、喹啉 •1. 化学性质
•【注意】 •1) 亲电取代反应 发生主要发生苯 环5-及8-位上 •2)亲核取代反应 主要发生在吡啶 环2-及4-位上 •3)苯环先氧化 •4) 吡啶环先还原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2.喹啉环的合成——Skraup法
•应用:鉴定含有α-H的伯、仲硝基化合物和叔硝基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2. 还原反应(重点)——制备苯胺方法之一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注意】1) 酸性条件下,硝基苯单分子还原成苯胺
•
2) 碱性条件下,硝基苯双分子还原成偶氮苯及其衍生物
•
3)多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一个硝基为氨基,可采用NH4HS、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第八章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
•二、胺(重点 ) •三、重氮化合物(重点 ) •四、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五、杂环化合物
•一、分类和命名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类型
伯硝基化合 物
脂肪族硝基 仲硝基化合
化合物
物
叔硝基化合 物
芳香族硝基 化合物
所含烃基 1o烃基 2o烃基 3o烃基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三、化学性质
•1. 亲电取代反应
•(1) 亲电试剂E+优先进攻杂环化合物的α-位,当α-位已有 • 取代基时,亲电试剂进攻β-位。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2) 反应活性大小次序为: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容纳正电荷的能力N > O > S >C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三级胺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不能生产酰胺
•第二节 胺
• 应用:1) 氨基的保护(小结)
•2) 药物合成
•扑热息痛(Paraspen) •非那西丁(Phenacetin)
•第二节 胺
•3) 胺的鉴定和区别——兴斯堡(Hinsberg)反应(鉴别伯、仲、叔胺)
•【注意】该鉴定方法只对六碳以下的胺适用
•酪
胺
•多巴胺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
•三、重氮甲烷——甲基化试剂
•1. 甲基化试剂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
•【注意】酸、酚、烯醇都适宜 •2. 与酰卤作用——Arndt-Eistert反应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
•Wolff重排 •3. 与醛酮反应——合成多一个碳原子的醛酮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
•普通酮主要生成环氧化合物, •醛与环酮以重排产物为主,重排时,基团的迁移能力是: • • H>CH3>RCH2>R2CH>R3C
•【注意】1. 编号从杂原子开始,并使其它杂原子位号尽可能小
•
2. 杂原子不同时,遵循O>S>NH> N的优先顺序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一、五元杂环化合物结构
结构特点 反应特性
碳原子sp2杂化,大 键 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
•二、物理性质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 呋喃遇盐酸浸湿的松木片,呈绿色,叫松木片反应。 • 吡咯遇盐酸浸湿的松木片,呈红色,叫松木片反应。 • 噻吩和靛红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蓝色反应。
•【注意】三级芳胺氮上没有H,可直接进行傅氏酰化反应
•4. 氧化反应 •1)
•第二节 胺
•应用:检验苯胺
•紫色
•第二节 胺
•2) 过氧化物氧化——Cope消除反应
•Cope消除反应机理
•Arthur C. Cope • (1909–1966)
•美国化学家
•第二节 胺
•【注意】当氧化胺的一个烃基上有两种β-H时产物以
•
(NH4)2S或多硫化铵等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4)当苯环上有醛基等易被还原的基团时,应选择较温和的条件将硝基 • 还原为氨基
•5) 硝基化合物还可采用催化加氢还原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3. 硝基对苯环上邻对位卤素的影响——亲核取代
•邻对位硝 基越多,氯 原子活泼性 越强,越容 易发生亲核 取代
•
2. 保留氮的偶联反应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
•二、取代反应——放出N2反应(重点)
• 芳香重氮盐可被-OH、 -X、-CN、-H和-NO2 取代生成相应的酚、芳基卤 、芳腈、芳烃和硝基芳烃。
•应用:通过重氮盐取代 反应,在芳环上引入多种 官能团
•第三节 重氮化合物
•1. 被卤素和氰基取代——Sandmeyer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