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

《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七节的内容,我

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纬度作如下汇报:、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

从知识与技能上要掌握动能表达式及其相关决定因素,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应

用。

过程与方法上,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恒力功知识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义,并

深化理解第五节探究性实验中形成的结论W v2

通过例题1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优越于牛顿运动定律,在课程

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和整合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进行两种方法的相关计算,在例题1后,

要补充合力功和曲线运动中变力功的相关计算;

通过例题2的探究,理解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初步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认识功。

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上,在尝试解决程序性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科既是基于实验探

究的一门实验性学科,同时也是严密数学语言逻辑的学科,只有两种方法体系并重,才能有效地认识自然,揭示客观世界存在的物理规律。

2.内容地位

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功和动能概念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通过第六节的实验探究,认识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W V2。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堂理论探究课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

通过“动能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并在解释功能关系上有着深远

的意义。为此设计如下目标:

二、目标分析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

3.深入理解W合的物理含义;

4.知道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

2.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状态的变化量量度复杂过程量” 这一物理思想; 感受数学语言对物理过程描述的

简洁美;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加深对功、能关系的认识。

教学关键点:动能定理的推导

三、教法和学法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问题探究的过程性体验,为此,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程序化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为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三个环节:“问题驱动下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问题解决中对物理规律的深化理解”、“引申提高

中对物理规律的深化应用”。所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成为本节课重要的教学方式,同时采取精讲 释疑教学法;

学生的学法采取: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

选取多媒体展示、尝试练习题和“任务驱动问题”

布置作业。

基于旧知的复习,提出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的变化关系”,得 出了 W V 2

但具体的数学表达式应当是什么?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一问题。板书课题

【任务驱动,感知教材】给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并带着这些问题在学习小组内进 行合作性学

习,进行兵教兵,实现基本问题学生自学掌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巡回指导个学习小组的讨论与合作性学习, 以学生的身份 认真积极地参与讨论。教师要收集一些问题,为释疑解惑收集素材,进行有效地点拨服务。时 间控制在10min 内。为此设计了四个程序性问题,加强学生对教材的感知与理解。

1 .动能E K 与什么有关?等质量的两物体以相同的速率相向而行, 试比较两物体的动能? 如果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呢?

已知m i 2m 2, V i V ,甲乙两物体运动状态是否相同?动能呢?

车以速度v o 4叹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的人以相对于车1叽 向车前进的方向走动,分 别以车和地面为参照物,描述的 E K 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通过以上问题你得出什么结论?

2.动能定理推导时,如果在实际水平面上运动,摩擦力为 f ,如何推导?

如果在实际水平面上F 先作用一段时间,发生的位移L i ,尔后撤去,再运动L 2停下来, 如何表述W 合

3.试采用牛顿运动定律方法求解教材的例题 1,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4 .做正功与做负功表现的现象是什么?本质上是什么?表述你的看法。

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讨论展示学案,时间控制在 8min 内; 精讲点拨,释疑解惑】 着眼于知识内容的挖掘与适当的拓展。时间控制在 6min 内。

⑴W 合

的理解: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撤销,贝9:

0合

=F 合

l ;

本节课为一课时。

创设情境

四、教学过程

巡回指导

指导调控

设计成6个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精讲难点

任务驱动,感知教材;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精讲 总结拓展

点拨,释疑解惑;典例引领,内化反思;课堂总结,

一课堂评价

彳回忆旧知' -[自

主学习

讨论展示[ 互动交

流[ 彳[巩固应用

1 彳反思总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