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一模数学质量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一模质量分析(数学) PPT

中考一模质量分析(数学) PPT

试卷质量分析的基本要求
• 一、试卷综述: • 要求:试卷的结构和难易程度 • 二、试题特点: • 三、考点分析: • 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将试卷中考察的知识点分成若干板块,
统计每一板块在整张试卷中所占百分比以及每一板块学生 的得分率。 • 例:统计与概率18%,得分率52.8% • 四、失分点分析: • 要求:对得分率低于0.6的板块进行分析,找出失分原因。 • 五、教学反思 • 要求: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后期教学应对的措施。
二、试卷特点:
试卷以课标和教材为纲,考查了数学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 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 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着眼于考查学生的 数学素养。
三、考点分布
• 区分度
•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 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应 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取值 介于-1.00—+1.00之间,值越大,区分效 果越好,如果是负数,说明实际水平高的得 了低分,实际水平低的得了高分。
米东区中考一模数学质量分析
教育研究室 骆艳
科目:数学
• 测试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所有教学内容 和要求。
• 试卷分值:150分 • 测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难度
• 试题分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 • 容易题:难度在0.7以上 • 中等题:难度在0.4~0.7之间 • 难 题:难度在0.2~0.4之间 • 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所占分值
由于基础知识分布得很散,而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 是逐步实现的,因此学生对基础知识就难免形不成系统, 没有整体的认识。对于此,我认为应该在进行中考总复习 的过程中加强知识系统性的梳理,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 解数学的基础知识。

初三一模数学公开课:相似三角形专题1PPT

初三一模数学公开课:相似三角形专题1PPT

千万记住: DE AE BC AC
DE // BC
第一类:混淆定理
混淆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卢湾区、黄浦区2011一模第6题) 6. 如果点D、E分别在三角形ABC的边AB 和AC上, 那么不能判定DE//BC的比例式是( ) A. AD:DB=AE:EC B. BD:AB=CE:AC C. DE:BC=AD:AB D. AB:AC=AD:AE
易错点总结
1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判定定理
DE AE BC AC
DE // BC
2
已知三条平行线,两条线段上所截线段的比例关系 无法直接得到平行线段的关系! 常用解决方法:添平行线构造"8"字和"A"字
祝大家期中考出好成绩!
典型考题:四线相交问题
实质 添加平行线 ,构造“A"字和"8"字 目的
使已知线段的比得以转化
具体操作 找出与题干和结论都无关的那条“线” 找出不在这条线上的节点 过该节点向这条直线作平行线
比例中的易错点
第一类:混淆定理
混淆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4
基本图形的使用
两个基本图形
相关定理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及推论
“A”字型
“8”字型
用途:有了”A"字和“8”字,线段之比没问题 核心:在于“平行”!
A字8字常常考,得分关键在于找
典型考题:隐藏在平行四边形中的 "A"字、"8"字
(浦东新区2012一模第23题) 23. 已知:如图,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 AC上一点,射线BE与AD交于点F,与CD的延长 线交于点G (1)求证:BE是EF和EG的比例中项

2024版新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主题班会PPT课件

2024版新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主题班会PPT课件

目的和背景分析新期中考试成绩,总结学习成果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新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探讨学习方法分享与经验交流下一阶段学习目标与计划制定班会主题01参考人数本次考试共有50名学生参加。

02平均分全年级平均分为85分。

03最高分和最低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60分。

参考人数及平均分0102本次考试及格率为90%,即有45名学生成绩达到及格线以上。

优秀率为40%,即有20名学生成绩达到90分以上。

及格率优秀率及格率与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分布70-79分5人,占比10% 80-89分15人,占比30%90-100分20人,占比40%60-69分5人,占比10%不及格(60分以下)5人,占比10%03本次考试语文平均分与上次考试对比,观察是否有显著变化。

平均分对比统计各分数段人数,了解学生在语文科目上的整体表现。

分数段分布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典型错题分析本次考试数学平均分与上次考试对比,观察是否有显著变化。

平均分对比知识点掌握情况解题能力分析通过分析试卷中不同知识点的得分情况,评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针对考试中出现的难题和易错题,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策略,提出改进建议。

03020103词汇和语法掌握情况通过分析试卷中词汇和语法的得分情况,评估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01平均分对比本次考试英语平均分与上次考试对比,观察是否有显著变化。

02听力、阅读、写作各项能力分析分别评估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表现,找出薄弱环节。

其他科目成绩分析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成绩概述01简要介绍其他科目的考试情况和成绩分布。

与年级均分对比02将班级成绩与年级均分进行对比,了解班级在年级中的相对位置。

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03针对成绩波动较大或成绩较差的学生群体,提出个性化的辅导和改进措施。

01列出全班最高分和最低分,并对比两者之间的差距02分析最高分和最低分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得分高低的原因03针对最低分学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最高分与最低分比较列出进步最大的学生和退步最大的学生名单分析进步生和退步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找出进步或退步的原因针对退步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进步生与退步生名单分析偏科生和均衡生的学习特点和优势,找出偏科或均衡的原因针对偏科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如加强薄弱科目的学习,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等。

九年级质量分析 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2【精选】

九年级质量分析 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2【精选】

物 理:
本试题难度值为0.57,属适中范围。体现了以下 几个特点:1.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考察。2.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学期内容,覆 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而且各知识点在 基础题和提高题中都有恰当的体现。3.试卷比较注重 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 边,对他们是有用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 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试题赋分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也 较为合理,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5.从 整体来看,凡属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 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 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6.试题难易程 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有常规题,也有创新题, 对中考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52.86
38.99
61.1 2
59.7 5
56.82
48.43
43.74
14.47
57.97
47.80
56.3 3
40.88
65.8 8
61.64
全县合计
62.36
59.69
62.7 1
62.4 2

46.02
48.53
27.52
60.63
51.54
57.4 1
45.96
62.0 0
53.61
率%
永定中学 64.60 64.49
平均 分
61.8 5
及格 率%
60.4 8
平均 及格

率%
56.12 45.53
平均 及格率 平均 及格

%

率%
47.04 24.26 62.51 56.48

初三一模质量分析新ppt课件

初三一模质量分析新ppt课件
源自662AA
A
A+
A+
611 645 636 692 665
676
A
A
A
A+
A+
563 710 694 639 665
675
B+
A+
A+
A
A+
606 729 630 714 634
701
A
A+
A
A+
A
611 626 591 751 684
685
A
A
A
A+
A+
521 571 683 692 684
651
黄浚炜 3
596 617 574 635 539 611
43
陈淑斌 3
539 600 611 628 555 603
52
14
600分目标生未达生
共14人
姓名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社会 总分 排名
李智茗 4
493 591 547 681 584 598
61
许成建 3
572 680 511 598 565 597
科学 555.3 552.3
65 69 24.3% 28.5% 133 115 49.6% 47.5% 4 11 268 242
历社 553.7 540.3
75 39 28.0% 16.1% 132 112 49.3% 46.3% 8 7 268 242 6
三、班级对比
班别
语文
班级标准分对比
数学
英语
16
五、反应存在的问题
就整体来说,我们的尖子生还不够突出,强势 科目不强!偏科问题一直存在!

中考一模质量分析数学

中考一模质量分析数学

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 题三部分,其中选择题占30%, 填空题占25%,解答题占45%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了学生对基 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答题则重 点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深
度。
试卷整体结构清晰,各部分分值 设置合理,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
数学水平。
试题难度
试题难度适中,符合中考数学考试要求。其中基础题占60%,中档题占 30%,难题占10%。
及格率
及格率较往年略有提高, 但仍需努力提升,特别是 关注中下游学生的数学成 绩。
失分情况
选择题失分
部分学生在选择题上失分 较多,主要是对基础知识 掌握不牢固,导致判断错 误。
填空题失分
填空题失分主要集中在计 算错误和概念理解不清两 个方面。
解答题失分
解答题失分较为严重,部 分学生存在解题思路不清 晰、方法选择不当等问题 。
中考一模质量分析数学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 录
• 引言 • 试卷整体分析 •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教师教学情况反思 • 改进措施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分析中考一模数学考试的质量,了解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
促进学校对数学教学的改进和优化, 提高中考成绩。
基础知识巩固
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特别是对于易错、易混知识点要进 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思维能力提升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归纳分类、化归等 思想方法的应用。
解题技巧训练
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快 速、准确的解题习惯。
寄语与鼓励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中考的压力和挑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好成绩。

九年级一模数学质量分析

九年级一模数学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 2017年3月28日
一分值: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9道题共45分 6道题共30分 7道题共75分
题型试卷呈现形式:闭卷
二、试卷特点及总体评价
1、试卷来源: 2、试卷总体评价:
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知识覆盖率高。
2、各班整体情况 双语班
3.1.1、各班选择题平均得分情况
汉 语 班
双 语 班
3.1.2、选择题得分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汉语班
得分率 64% 84% 69% 57% 58% 86% 70% 59% 65%
满分人数 零分人数 224 124 294 54 241 107 202 146 201 147 298 50 243 105 204 144 227 121
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审题; 4 、让学生多做中考试题。
五、今后提升成绩的措施
5.2 教师方面: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2、提高教师基本功; 3、多听课,多交流.
47%
75% 55% 18%
15
142
206
41%
3.2.2、填空题得分率
题号 满分人数
双语班
零分人数 得分率
10
11 12 13 14
68
51 78 58 23
43
60 33 53 88
61%
46% 70% 52% 21%
15
34
77
31%
3.2.3、典型题分析
汉语班
双语班
3.2.3、典型题分析
汉语班
四、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4.1 改卷中出现的问题,改卷老师分析

初三年级质量分析汇报PPT课件

初三年级质量分析汇报PPT课件
第5页/共18页
表3: 月考与期末考试前50名、100名各班分布表
班级
三年一班 三年二班 三年三班 三年四班 三年五班 三年六班 三年七班 三年八班 三年九班 三年十班 三年十一班 三年十二班
月考 前50名
2 4 2 4 5 3 6 5 13 2 3 2
初二期末 前50名
1 2 2 8 4 1 4 5 16 4 4 1
1 白春锐 91.5 103 112.5 63 42 54 60 526 132
1 杜先起 94 97 107.5 65 46 55 60 524.5 140
第15页/共18页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集体备课一定到位 2、注重实效 3、重点学生心理有数 4、薄弱科目相关教师一定跟踪到位 5、试题讲解到位
9 4
5 4
4 4
7 5
8 5
3 6
368 2 10 7
8 3
1 2
6
2
5 4
优秀率名次 5 平均分名次 5
8 12 11 4 8 9 11 1
9 10 11 11 3 11 7 1 9 11 4 3 11 6
9
10
10 10
优秀率名次 7 平均分名次 6
9 2
8 10 5 874
4 3
2 4
2 3
班级 历史月考 历史期末 变化
1
7
43
2
10
82
3
11
11 0
4
9
90
5
13
11 2
6
10
73
7
5
8 -3
8
11
13 -2
9
13
20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祝:
我们的孩子们在六月 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 绩!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三个班分数段情况比较
分数段
一班
二班
三班
110-120
0
0
1
100-109
2
0
3
90-99
7
5
6
80-89
12
10
13
70-79
1
5
7
60-69
2
3
1
50-59
3
3
0
40-49
2
2
0
30-3901 Nhomakorabea0
20-29
1
0
各班分数段分布图
从折线图可以看出3个班的高分段人数没 有凸显,110-120全年级共有1个,100-109 全 年级共有5个,90-99共有18个,80-89共有35 个,70-79共有6个,60-69共有3个,50-59分 共有5个,40-49分共有4个,30-39分1个,2029分1个,这两个都在2班。。
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质量分



一、试卷基本结构:
卷面分值 120分,时间120 分钟 题型与分值: 一、填空题 6道题共18分 二、选择题 8道题共32分 三、解答题 9道题共70分
二、试卷特点及总体评价
1、试卷来源:县教研室 2、试卷总体评价:
注重基础,基本上能突出重点。知识覆盖率较高。 试题整体难度适中。但几何证明题难度较大,圆的内 接四边形的判定新教材已经弱化,这张试卷把它作为 大题出现了。本章试卷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与应用能力。
各班填空题题平均得分情况
各班选择题平均得分情况
从上表各题的分值和各班的得分情况可以
看出,学生选择题完成相对较好(特别是8题 三视图,12题统计基本概念,12题图形变换这 3个题得分率100%,期中9题三班做的也好); 14题2、3班相对较差。填空题的第5题(1班有 5个、2班有3个、3班有8个做对),第6题(2 班有2个、3班有5个)准确率极低;解答题中 的19、22、23、完成的较差外,其它基础题完
3、解答题:第19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的应用,第2 问做的差,语言文字与数学符号的转换不过关,分析问题不 全面,解题步骤不规范;第22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但是要用到圆内接四边形判定方法,这个知识点新教材没有 涉及到,已经淡化,所以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做对;第23 题压轴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仍是学生的弱势环节,全年 级只有李铭宇一个人做对,第一问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计 算能力过关的三个班的同学都能做对,第2问考查的是三角函 数正弦值,找不到转化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第3问考查是点的 存在的问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二、试卷特点及总体评价
3、各领域分值的分布: 数与代数:61分;

间与图形:39分; 统计与概率:20分
板块 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
几何初步 三角形 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
分值 23
14 27 11 4 8 3
20
三、考试数据分析
1、各班整体情况分析。 2、年级组整体数学成绩情况。 3、试题分析及各班得分分析 4、考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提升成绩措施
4 、让学生多做中考试题。争取每周完成一套中考模拟题,提 高应试能力。基础题分分必争,难度题分步得分,要舍得放弃;
5、抓数学“双基”,要求“会”就要做“对”;
6、教会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算分 复习,寻找得分点、寻找突破点;
7、解题时要培养学生: ①先想后算,审清题目,避免盲目; ②多想少算,理清思路,少走弯路; ③反思巧算,解法优化,过程完整不丢分; ④难度题不说我不会,要说我会多少,分步得分,养成 有问必答的习惯;
9、规范答题格式:
( 1)、抓书写 (2)、抓答题格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写出关 键理由;
(3)、抓有问必答:特别强调统计题中的有问必答;
(4)、每个题型都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让学生按评 分标准规范答题,平时批试卷时要给过程分。
教师方面: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2、提高教师基本功; 3、多听课,多交流.
班级成绩对比
班级 参考 总分 人数
最高 最低 分分
平均分 及 格 人 数
及格率
1班 29 2313.9 100 40 79.79 22 75.9
2班 30 2196 94 28 73.2 19 63.3
3班 31 2682.1 110 66 86.52 30 96.8
三个班平均分、及格人数对比
年级组整体成绩情况(分数段人数)
8、过记忆关时可用顺口溜:如:完全平方 公式可记为:首加末的完全平方等于首方加 末方,首末积的2倍放中央;负指数幂可记 为底倒指正;方差可记为偏差的平方的平均 数;特殊角300、450、600的三角函数值可 记为正弦、余弦的分母都是2,正切的分母 都是3,它们的分子分别是根号下1、2、3, 3、2、1、,3、9、27;
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学生方面:
1、学生对基本的定义、性质的理解不到位; 2、运算能力差; 3、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 4、解题过程不规范,过程较混乱。
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教师方面:
1、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广度不够,没 有把教材、教法、 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 2、重教轻研;
3、教师对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是停留在表面,未进 行深入的反思。
4 4 4 二 10.2 3.33

3.33 3.60 2.93
2.13 2.90 5.57
4 4 三班 12.1 3.48
4 4 3.74 3.61
2.84 4.29 6.90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一班 5.13 5.79 3.62 5.83 6.76 0.66 2.53 二班 4.23 5.63 2.70 5.67 6.60 0.60 1.77 三班 5.68 6.87 3.74 5.97 7.10 0.81 3.39
成相对比较好,这充分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
解还很肤浅,没有真正将知识内化,形成自身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
1、填空题:第5题是求圆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综合应用能 力差,找不到求三角形面积的条件;第6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 几何意义,学生找不到解题的入口处,
2、选择题:第14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实际问题,还有三分之一学 生对三角函数概念没有掌握。
各题分值
题 1- 7号 6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分 数 3 4 5 7 7 8 8 7 8 8 12
各班各题平均分分情况
题号 1-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4 4 一 11.28 3.59

3.45 3.45 3.17
3.45 4.12 6.03
今后提升成绩的措施
学生方面:
1 、在复习中要注重查缺补漏: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 把每次测试的错题抄下来改正,便于复习,避免下次犯同样 的错误。收集各种错题,归类,适当进行错题测试;
2 、 规范板书, 进行个别指导, 提高学生的书写美观度;
3 、对于审题方法进行专题指导,利用圈、点、勾、画,等方 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审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