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the Third ______ Charge: Yan LeiIn order to better ___ nal basic n curriculum reform。
___ the work process of r high school n reform。
___。
___ problems。
choos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strive for better results in the 2014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
The analysis of the grade nine test paper is as follows:I。
Basic n of the Test Paper1.Test Paper FormatThe test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ns。
The first n is multiple choice。
with 10 ns and 30 points。
The second n is fill-in-the-blank。
with 8 ns and 32 points。
The third n is problem-solving。
with 9 ns and 88 points。
The full score of the test paper is 150 points。
and the test time is 120 minutes.2.Content of the Test: The test paper covers the main contentof the People's n n of grade seven。
eight。
and nine mathematics。
and the score n of each field is reasonable。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考察目的和指导思想为加强对教学质量的了解和质量跟踪,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命题范围,使考试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在新的数学课程方面的发展情况,促进课程改革的工作继续深入的开展.注重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培养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和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打下较好的数学基础,为中考和今后的学习作好准备。
本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仍以《数学课程标准》和统一教学要求为依据进行命题。
二、试卷分析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2、题量、题型和分值设置全卷120分.总题量26题,其中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填空题8题,每题3分;解答题9题,共89分. 与中考题量设置一致. 本次试卷难度比为7:2:1。
3、考试范围 : 九年级(上)的全部内容和下学期的二次函数。
4、试题来源知识点源于《数学课程标准》相应年级的要求,以九年级上的知识内容和九下的二次函数为主要载体。
试题注重基础,试题题型大部分来自课本,其中基础题主要根据是课本中的练习题A组习题的题型.个别题加以改造.此外包含一些变式题或自编题.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命题的教育价值立意.同时对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应用、观察探索、创新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进行考察. 整体在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又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试卷难易程度、题量适中,照顾了中下水平的学生。
力图达到较高的及格率和均分。
基础性的题目较多,预设难度为0.60-0.65。
中档题的难度以中等生的难度为参照,中等生可较好发挥,但难题的高度较高,要考高分有一定的困难,满分较难。
三、班级基本情况本班54人参加考试,优分12人,及格24人,低分21人,均分60,成绩一般。
四、得失分析1.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主要得失分分布情况(1)得分情况:总体看来,学生答题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能够直接应用课本的基础知识的题目,学生对单个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题答得较为理想, 选择题的答题情况总体较好,学生1,10题基本都能完成,第7题错的较多。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一、引言本次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期末的数学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成绩总体概况1. 及格率:本次考试及格率为XX%,相较于上一次考试有所提高。
2. 优秀率:本次考试优秀率为XX%,较上一次考试有所下降。
3. 平均分:本次考试全班平均分为XX分,较上一次考试有所提高。
三、成绩分布情况1. 分数段分布:2. 各分数段人数变化:与上一次考试相比,0-60分数段人数有所减少,60-80和80-100分数段人数基本持平。
四、题目类型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的正确率为XX%,错误率较上一次考试有所下降。
2. 填空题:填空题的正确率为XX%,错误率与上一次考试基本持平。
3. 解答题:解答题的平均分为XX分,较上一次考试有所提高。
五、知识点掌握情况1. 基础知识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率为XX%,与上一次考试相比有所提高。
2. 重难点知识点:重难点知识点的掌握率为XX%,较上一次考试有所下降。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学生个体差异:本次考试结果显示,部分学生成绩波动较大,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辅导。
2. 知识点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点的掌握上仍有不足,建议加强巩固。
3. 解题技巧待提高:部分学生在解答题方面表现不佳,需要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
七、总结本次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显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本文档旨在对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以便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考试表现,并提供进一步改进教学的建议。
以下是对考试各方面的分析结果:
1. 考试成绩分布:
- 优秀(90分以上): 占总人数的25%
- 良好(80-89分): 占总人数的35%
- 中等(70-79分): 占总人数的25%
- 及格(60-69分): 占总人数的10%
- 不及格(60分以下): 占总人数的5%
2. 知识点掌握情况:
- 基本运算: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仍有少数学生在运算过
程中出现错误。
- 代数方程:学生普遍存在较大的困难,对于一些复杂的代数
方程仍然缺乏理解。
- 几何形状:学生对基本几何形状的认识还比较扎实,但在解
决几何问题时,一些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3. 解题能力:
- 计算题:大部分学生在计算题上表现良好,但仍有一些学生容易出错或计算步骤不清晰。
- 解答题:学生对于一些应用题和思考题的解答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掌握。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针对代数方程和解答题的薄弱点,教师可以增加相关的练题和问题解析,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针对计算题中常见出错的情况,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化练,在计算步骤和思路上给予指导。
3. 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引导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活动,增强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考试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有信心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初三数学度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数学度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本次初三年级数学期末调研卷为区、县联合卷.命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依据,全面考查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大致相当.为更好地指导下学期的复习工作,本次命题参照中考要求,试题注重基础,突出应用,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新颖,呈现方式力求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全卷难度值约为0.7左右.为确保成绩的真实有效,区教研室组织全区集中阅卷,现场登分.【二】考试的数据分析全区3503人参加考试,均分80.16分(总分值120分),优秀率35.94%,及格率67.46%,差分率15.18%;与期中相比进步较大的学校是花园中学,营防中学营防校区,烷基苯中学;退步较大的学校是伯乐中学、新闸中学、南化中学.【三】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分析第4题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实际应用意义的理解不够,错误相对高一些.第7题考查学生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学生对直角三角形计算和锐角三角函数意义的理解还有问题.第8题考查概率的简单应用,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第12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学生对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函数图象理解不够.第14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学生对公理的运用不熟练.第15题一些学生对题意不理解,造成错误,一些学生是计算错误.第16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很多学生审题不清,考虑不全面,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第18题考查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和计算,一些学生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不会计算.第19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一些学生识图能力差,找不出全等证明的方法,特别是有一些学生没有把角相等的理由写出来.第20题考查作图和比例关系的有关计算,第一问学生基本能完成,第二问不少学生比例式写的不正确,所以计算错误.第21题初二学习过相关内容,初三的这段知识还没有学,复习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知识,一部分学生不会做.第22题考查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应该属于基础题,但得分率却不高,学生没有理清题目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在试卷中电压用U表示一下,得分率可能要提高.第23题概率问题,第1问学生大部分能够解决,学生第2问错误多,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不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第24题考察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问题较多的出现在第三问,学生不知道选择怎样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第26题考察二次函数的应用,课本上有类似的问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第27题考察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根据题义选择适当的方法非常重要.第28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模拟试卷上和上一届期末试卷都有类似的题,第1个问题学生解决较好,2、3问学生计算错误多. (以上分析由新闸中学初三数学备课组提供)【四】教学建议1、狠抓教学规范化要求的落实.教师从备课做起,对课堂讲练的每一道题,都要提前认真规范地做一遍.日常教学、作业、测试中对学生存在的不规范做法,要及时指出纠正.2、进一步做好分层次教学,开展提优补差工作.教学要进一步表达面向全体学生的原那么,关注薄弱班级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有效利用补课时间,针对问题和不足,强化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让这部分学生真正听懂、学会、练熟,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3、加强考试研究.近年中考数学卷中出现较多的新题型,教师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利用机会提早渗透,对学生进行有关训练,使学生能面对陌生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的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得分.4、加强集体备课.进入复习阶段,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师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提倡备课组教师之间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既可以优化教学设计,又能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
九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一、命题模块部分
本卷依据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与《数学知识与能力要点》为蓝本结合近年来新课改,中考招生思路编制的。
试卷分三大模块,结合中考结构编制,题数25个,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经检测反馈,试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区分度合理,难度适当,是一份编制质量很高的试卷。
试卷结构分卷1与卷2,卷1为客观题30分,卷2为主观题为主占90分,代数与几何比例大体符合中考分配7:5按数学知识体系来看,知识与能力点分配合理,能检测九年级上学期学习水平以及态度,价值观,反映出的问题。
本试卷选择题10道,共计30分。
填空题四道,共计12分。
解答题11道,共计78分。
数与代数72分。
空间与图形27分。
统计与概率21分。
本卷选材基础,源于课本又富有变通性,既能考察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又能检测出学生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应试能力(包括非智力因素态度、情感等),是一份匠心独运的好试卷。
二、考生成绩反馈评价统计分析
抽样我校3、4班学生成绩。
样本选取考虑到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好,由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学生在数学能力,数学态度习惯,数学思想应试等环节产生的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用以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便于改进与创造性地工作。
由学生分数来看试卷难度比中考数学卷略高,从成绩来看再培养学生能力是当务之急。
学生成绩及格率23.8%(样本80人)说明试卷区分度较强,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
从学生分数反馈出的差异说明大部分学生在理解能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数学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还需要加强与训练。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对初中数学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考试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水平和掌握程度,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数据收集和样本为了进行质量分析,我们收集了初中数学期末考试的成绩数据。
样本包括全校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共计XXX人。
总体成绩分析我们首先对整体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1. 平均成绩:全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为XX分。
2. 成绩分布: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中等水平。
3. 优秀率:优秀(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XX%。
4. 不及格率:不及格(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XX%。
知识点掌握情况我们进一步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1. 知识点A:学生在知识点A上的掌握情况较好,平均得分为XX分。
2. 知识点B:学生在知识点B上的掌握情况一般,平均得分为XX分。
3. 知识点C:学生在知识点C上的掌握情况较差,平均得分为XX分。
学生成绩与学习时间的关系我们还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1. 学习时间与成绩的正相关性:学生的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学习时间越长,成绩越好。
2. 最佳学习时间:学生在每天投入XX小时的学习时间时,成绩达到最佳水平。
教学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 针对知识点C的薄弱情况,加强相关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2. 鼓励学生增加学习时间,特别是在知识点B上进行更多的复习和练习。
3. 提供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结论通过对初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对学生学习和教学的一些重要结论和建议。
希望这些结论和建议能在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整)九年级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九年级数学考试质量分析九年级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本文对九年级数学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和统计结果,我们将对考试难易度、知识点覆盖情况以及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讨论。
一、考试难易度分析
通过对九年级数学考试难度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考试的整体水平。
根据题目难度系数和学生的得分情况,可以判断出考试的难易程度。
在本次数学考试中,难度适中的题目占多数,并有一定比例的简单和较难题目。
这样的设计能够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反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覆盖情况分析
数学考试应该全面覆盖九年级阶段的各个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对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分析,我
们发现本次考试覆盖了数学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并对相关知识点
进行了考察。
各个知识点的分值分布合理,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对
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三、学生表现分析
通过统计学生的成绩分布和得分情况,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整体
表现进行分析。
本次数学考试中,学生的得分主要集中在60分至
90分之间,呈现正态分布的趋势。
部分学生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表现出了对数学知识的良好掌握。
但也有部分学生的得分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结论
根据对九年级数学考试质量的分析,本次考试难度适中,知识
点覆盖较全面。
学生的整体表现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加强
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本次考试的分析,可以为
教师们提供有关教学改进和学生指导的参考意见。
以上是对九年级数学考试质量的分析,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凹坝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老凹坝中学潘华
*注:本次九年级数学考试满分150分。
从以上统计可看出,整体来说,全校九年级数学及格人数很少,仅有47名同学,优秀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79分以下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比例很高。
值得我们任课的数学老师深思。
三、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总分150分。
(1)试题类型:选择题15题60分,填空题5题20分,解答题8题70分。
(2)试题分布:
第一章和第三章及第四章几何部分共66分,占总分值的44%;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40分,占总分值的27%,其中和几何部分综合的有22分;第五章反比例函数44分,占总分值的30%;第六章频率与概率22分,占总分值的1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数学考试覆盖面广,但又较好的突出了本册书的重点、考点及难点。
是非常好的一套试题。
2、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稍微偏难,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
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2)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本册前部分的重点内容——几何证明,在试卷中通过选择题求边长、垂直平分线、中线等知识点的考查,填空题考了反比例系数、直角梯形、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等知识点,本书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3)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如25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8题的怎样。
猜想、证明与拓广相关几何结论等。
(4)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形结合。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如最典型的计算题、解方程考察的是计算能力,同时选择题的15题和填空题20题的选填正确结论,充分的体现了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别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中第2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像、定义域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虽不难,但学生大意,导致得分率很低。
第13题反映出有部分学生对方程思想和几何题的综合应用还不掌握,也就是还应加强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与培养。
作为选择题的压轴题第15题,由于图形线段多,图形比较复杂,多数学生有看一眼头疼一个小时的恐惧心理,其实这个选择题只要用丈量法,分分钟就可以解决,由此可见,还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
(二)填空题:
填空题考查的知识面很广,难度适中,但16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去表述频率的变化趋势,丢了不少的分;
18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整体思想,部分学生不会做。
(三)解答题:
21题画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其实本题是很简单的,可以说是送分题,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画错,原因是不注意题中所给的正面是什么,而是按自己的经验去解题。
22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分率较高。
23题中第一问证明三角形的全等得分率很高,但第二题中证明等腰三角形大多数学生证明过程逻辑不严密,从而导致了丢分。
24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得分率是所有解答题中最高的。
25题是几种统计的一个综合题,主观性大,难度也大,很多学生无从下笔,很好的把学生层次分开。
26题是一个“假动点问题”题,学生看到动点心就慌,其实这个题只要和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答案马上就有了。
作为本次考试得压轴题,28题,有梯度,难度由易到难,对学生的解题思想要求较高,是选拔优秀学生的一道好题
四、改进及建议
1、从总体上看,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
有少数同学连最基础的题就不能动笔,在今后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双基教学,在课堂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
从本次的考试看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还应该看到,本次考试的试卷,区分度不大。
部分题目一有变化,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思维就显得混乱、没有条理。
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灌输的较多,程式化的知识强调过多,建议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夯实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尽可能的缩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
2、从试题上分析,题量适中,难易有度,题型丰富,变化多样。
有许多题在平时学习中“曾经相见”,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研究题与题间的“细微变化”,对于基础知识没有灵活掌握,导致这类“似曾相识”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
提请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强一些发散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常常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指导学生读应用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计算题正确率高的能力。
3、从考试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处在中下等水平,通过对这部分学生平时的了解,他们平时都是不爱学习、父母不管、自制力极差的学生,他们严重的
影响了本次考试的平均分。
但我们不能由此来对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而是要不抛弃、不放弃他们,争取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成绩提高上来,这样我校本届毕业班才有希望。
另外,要加强对中上等的学生的辅导,这样优秀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多。
4、多辅导学生,相信花大的力气必能有所收获.提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
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
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
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突颖而出,使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老凹坝中学数学教研组
2014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