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六章时间序列作业试题及答案 (2)

第六章时间序列作业试题及答案 (2)

第六章动态数列一、判断题二、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三、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

()四、3.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五、4.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六、5.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2、×3、√4、√5、√。

七、单项选择题八、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九、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十、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HA12GAGGAGAGGAFFFFAFAF十一、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十二、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十三、 3.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十四、十五、AHA12GAGGAGAGGAFFFFAFAF4.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5.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财务管理·课后作业·基础班第6章

财务管理·课后作业·基础班第6章

第六章营运资金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

A.交易性、预防性、收益性需要B.交易性、投机性、收益性需要C.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需要D.预防性、收益性、投机性需要2.下列项目中属于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的是()。

A.现金管理人员工资B.现金安全措施费用C.现金被盗损失D.现金的再投资收益3.成本分析模式下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以下各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

A.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B.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C.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D.持有成本、短缺成本和转换成本4.在现金管理成本中,与现金转换成本呈线性相关的是()。

A.商品周转次数B.应收账款周转次数C.证券变现次数D.应收票据变现次数5.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全年的现金需要量为200000元,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

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全年机会成本是()元。

A.1000B.2000C.3000D.40006.对应收账款信用期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用期限越长,企业坏账风险越小B.信用期限越长,表明客户享受的信用条件越优越C.延长信用期限,不利于销售收入的扩大D.信用期限越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越低7.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赊销额为20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45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8%,一年按360天计,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万元。

A.250B.200C.15D.12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采用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坏账损失增加B.应收账款投资增加C.收账费用增加D.平均收账期延长9.某企业全年必要现金支付额500万元,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100万元,应收账款总计金额800万元,其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为()。

A.50%B.75%C.62.5%D.12.5%10.在允许缺货的情况下,经济进货批量是使()的进货批量。

A.进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小B.进货费用等于储存成本C.进货费用、储存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D.进货成本等于储存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11.在存货的管理中与建立保险储备量无关的因素是()。

第6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6章作业参考答案
3
1.12 两台 机通过其串行口直接通信时,通常只使用 两台PC机通过其串行口直接通信时 机通过其串行口直接通信时, 三 根信号线。( 。(A) 根信号线。( ) A. TXD、RXD和GND B. TXD、CTS和GND 、 和 、 和 C. DSR、CTS和GND D. DTR、RTS和GND 、 和 、 和 1.13 在通用微机中普遍采用的串行接口标准是。 (D) 在通用微机中普遍采用的串行接口标准是。 ) A. RS485 B. RS423 C. RS-422 D. RS-232C 1.14 一装置采用 一装置采用8251A进行串行同步通信,当选定通信速率 进行串行同步通信, 进行串行同步通信 波特时, 芯片的TXD及RXD引脚上的时钟 为9600波特时,施加于 波特时 施加于8251A芯片的 芯片的 及 引脚上的时钟 信号频率为 。 (C) ) A. 4800HZ B.2400HZ C. 9600HZ D. 19200HZ 1.15 RS-232C接口采用的信号电平范围是 接口采用的信号电平范围是 。 (C) ) A. 0~+5V B. -5V~+5V C. -15V~+15V D. 0~+15V 1.16 异步串行通信中,常采用波特率的 倍频作为接收时钟, 异步串行通信中,常采用波特率的16倍频作为接收时钟 倍频作为接收时钟, 其目的是 。 (B) ) A. 提高采样精度 B. 识别正确的起始位 C. 提高接收速率 4
。 (C) ) 之间的数据传输
(A) )
2
1.9 异步串行通信的主要特点是 。(A) 。( ) A. 传送的每个字符是独立发送的 B. 通信双方不需要同步 C. 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应相同 D. 传送的数据中不含有控制信息 1.10 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以下说明中正确的 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 是 。 (B) ) A.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字符数 B.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C. 波特率也称为波特率因子 D. 通常收/发时钟频率等于波特率 通常收/ 1.11 下列关于串行通信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 串行通信只需一根导线 B. 半双工就是串口只工作一半工作时间 C. 异步串行通讯是以字符为单位逐个发送和接收的 D. 同步串行通讯的发、收双方可使用各自独立的局部时钟 同步串行通讯的发、

第6章 糖代谢 作业答案习题

第6章 糖代谢 作业答案习题

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糖酵解是指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是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的共同分解途径。

2.氧化磷酸化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至氧生成水时,产生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氧化磷酸化作用。

3.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TP的形成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中间代谢物(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偶联的作用。

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时产生的ATP,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时释放的能量用于生成GTP,GTP可转变为ATP。

4.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时以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后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环状途径。

由于途径的第一个代谢物是柠檬酸,故称为柠檬酸循环;又由于柠檬酸含有三个羧基,故也称其为三羧酸循环。

5.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发生在胞质中,该途径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脱氢、脱羧等反应生成5-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酮糖可转变为5-磷酸核糖供RNA、DNA及多种辅酶合成的需要。

5-磷酸核酮糖经转醛和转酮反应再次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与糖酵解途径相连接。

由于该途径是产生5-磷酸戊糖的重要途径,所以称为磷酸戊糖途径,又由于反应的起始物为6-磷酸葡萄糖,故亦称其为磷酸己糖支路。

6.糖原糖原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贮存形式,是具有分支的葡萄糖多聚物,存在于肌肉中的糖原称为肌糖原,存在于肝脏中的糖原称为肝糖原。

7.Cori循环肌肉中积累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肝脏异生为葡萄糖后又回到肌肉中被利用的过程称为Cori循环。

二,填空题1.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所含葡萄糖,正常人的血糖水平是3.61-6.11 mmol/L 。

2.调节血糖升高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调节血糖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

3.糖酵解途径(EMP途径)的起始物是葡萄糖,终产物是丙酮酸。

4.糖酵解途径的调节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5.糖异生途径的调节酶是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一、选择题1.若不考虑结点的数据信息的组合情况,具有3个结点的树共有种()形态,而二叉树共有( )种形态。

A.2 B。

3C。

4 D。

52.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 ()A.n1+1B.n1+n2C.n2+1 D。

2n1+13。

已知某非空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依次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即ABC□DFE□□G□□H□□,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

G,D,B,A,F,H,C,E B。

G,B,D,A,F,H,C,EC。

B,D,G,A,F,H,C,E D.B,G,D,A,F,H,C,E4、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根的层次号为1)A.8 B.7 C.6 D.55、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B 2NC 2N+1D 2N—16、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存储结构,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A N-1B 2N-1C N+1D 2N+1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

A. 先序序列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8、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

1199、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节点个数是()A.41 B.82 C。

113 D.122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颗_____ 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进行链接存储时,其二叉链表中的指针域的总数为_____ 个,其中_____个用于链接孩子结点,_____ 个空闲着。

3、一颗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 ,一颗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的最小值为_____ ,最大值为_____ 。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6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6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相对码) (绝对码)
e 输出
0
1
1
0
1
1
0
a
t
b
t
c t
d t
e
0
1
1
0
1
1
0
(b) 图 6-30 2DPSK差分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各点时间波形
6-7 在 2ASK 系统中,已知码元传输速率 RB = 2×106B,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 n0 = 6×10-18W/Hz,接收端解调器输入信号的峰值振幅 a = 40 μV。试求:
0
1
1
0
1
1
0
a
t
b
t
c t
d t
e
1
1
0
1
1
0
1
1
f
0
1
1
0
1
1
0
(b)
图 6-29 2DPSK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
(3)差分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及其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6-30(a)和(b)所示。
a
e2
DPS K
(t)
滤 带波 通

相乘 器
c
d
滤 低波 通 器
判 抽决 样 器
b 延迟Ts
定时 脉冲
(a)
带通滤波器 2 f2
cos(2πf1t)
低通滤波器
码元定时脉冲
uo(t)
抽样判决器
低通滤波器
cos(2πf2t) 图6-24 2FSK信号的解调原理框图
(3) 2FSK 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为
B2FSK | f2 f1 | 2 fs 2000 21000 4000(Hz)

第六章作业(答案)-(3)

第六章作业(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决策哪些不属于短期决策(D)A.生产决策B.追加订货决策C.定价决策D.设备更新改造2.以下项目中不属于短期经营决策的是(D)A.在生产多种产品品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品的最优组合B.在自制零部件需要投入一定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对自制和外购方案进行选优C.寻找最佳的产品定价D.对联产品进一步加工所需要的新设备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3.下列决策那些不属于长期决策(D)A.扩建厂房B.更新设备C.新产品试制D.定价4.影响决策的因素不能肯定,且出现这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也无法确切预计,这类型决策成为(B)A.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定价决策5.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不同来分类,决策不包括(C)A.确定性决策B.风险性决策C.互斥方案决策D.不确定性决策6.某工厂经过一定工序加工后的半成品可立即出售,也可继续加工后再出售。

若立即出售可获利5 000元,继续加工后再出售可获利6 510元,则继续加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B)A.1 510元 B.5 000元C.6 510元D.11 510元7.下列成本中属于决策无关成本的是(B)A.机会成本B.联合成本C.可分成本D.差别成本8.当企业生产能力有剩余时,不同产量的差别成本应主要考虑(B)A.总成本B.变动成本C.付现成本D.固定成本9.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剩余时,增加生产量会使得企业利润增加或亏损减少的条件是(B)A.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边际成本B.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产品成本C.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基础生产量的销售单价D.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每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分摊数10.用统一设备生产甲产品还是乙产品的选择是通过比较甲、乙两种产品的________来进行的。

(A)A.边际贡献B.单价C.变动成本D.销售量11.对亏损的B产品是否停产,应根据下面方法来决策(C)A.看B产品亏损数是否能由盈利产品来弥补,如能弥补,继续生产B.B产品亏损数如能由盈利产品来弥补,也应停止生产C.B产品的边际贡献如为正数,不应停止生产D.B产品的边际贡献如为正数,应停止生产12.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________条件时,应当停产。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第六章 存货决策5. 在存货决策中,( B )可以不考虑。

固定订货成本C.变动订货成本A. 采购部门的折旧费7.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称 为(B )。

A. 订货成本 C.米购成本8.在储存成本中,凡总额大小取决于存货数量的多少及储存时间长短的 成本,称为(C )。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与经济订货量无关的是( D )。

A •每日消耗量B .每日供应量C .储存变动成本D .订货提前期 2 .某公司使用材料A ,一次订货成本为2000元,每单位采购成本为50元, 经济订货批量为2000个,单位资本成本为单位采购成本的10%,全年用量为 8000个。

该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中的付现成本是( B )元。

3.某商品的再订购点为680件,安全存量为200件,采购间隔日数为12 天,假设每年有300个工作日,则年度耗用量为(C )件。

A . 11000B . 10000C . 12000D . 130004. ( D )不是存货的形式。

A .原材料B .在产品C .产成品D .应收账款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订货成本的是()。

C.按存货价值计算的保险费 差旅费变动储存成本 A.订货成本 检验费.缺货成本 .储存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 当采购批量增加时,(AD )。

A.变动储存成本增加 B .变动储存成本减少 C •变动订货成本增加D.变动订货成本减少2. 按存货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当订货批量为经济批量时, (ABCD )。

A.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变动订货成本B.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C. 变动订货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D. 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3. 计算经济订购批量时,不需用的项目是( BD )。

A.全年需要量 B .固定储存成本 C.每次订货成本D.安全存量4. 在存货经济订购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下确定经济订购批量,下列表述 中正确的有(ABC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作业1、说明定时器T0的四种工作方式。

(P.145 第6题)2、假设单片机晶振fosc=6MHz,若要求定时分别为0.1ms , 1ms , 10ms,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0、方式1、方式2时,其初值应为多少?晶振fosc=6MHz,则机器周期为2us定时0.1ms时的初始值:50=110010 B模式0:(213-50)=(8192-50)=8142=1111 1110 0 1110 BTH0=#FEH0 ; TL0=#0EH模式1:(216-50)=(65536-50)=65486=1111 1111 1100 1110 BTH0=#0FFH ;TL0=#0CEH模式2:(28-50)=(256-50)=206=1100 1110 BTH0=#0CEH ; TL0=#0CEH定时1ms时的初始值:500=111110100 B模式0:(213-500)=(8192-500)=7692=1111 0000 0 1100 BTH0=#0F0H ; TL0=#0CH模式1:(216-500)=(65536-500)=65036=1111 1110 0000 1100 BTH0=#0FEH ; TL0=#0CH定时10ms时的初始值:5000=1001110001000 B模式1:(216-5000)=(65536-5000)=60536=1110 1100 0111 1000 BTH0=#0ECH ; TL0=#78H3、假设单片机晶振fosc=6MHz,请利用T0和P1.0输出矩形波,矩形波的高电平宽50us,低电平宽300us。

(P.145 第13)晶振fosc=6MHz→机器周期为2us定时器T0使之工作于模式3定时50us的初值为:256-25=231 (E7H)定时300US的初值为:256-150=106 (6AH)方法1:MOV TMOD , #00000011B ;T0工作于模式3MOV TCON ,#0 ;清TR0 , TF0MOV TL0 , #0E7H ;高电平初值。

256-25SETB P1.0 ;P1.0口输出高电平SETB TR0 ;启动定时器T0LOOP1: JNB TF0 , LOOP1 ;检测T0是否溢出CLR TF0 ;清除溢出标志CLR TR0 ;关闭定时器MOV TL0 , #6AH ;写低电平初值 256-150SETB TR0 ;启动定时器T0CLR P1.0 ;使P1.0输出低电平LOOP2: JNB TF0 , LOOP2 ;检测T0是否溢出CLR TF0 ;清除溢出标志CLR TR0 ;关闭定时器MOV TL0 , #0E7H ;写高电平初值 256-25SETB TR0 ;启动定时器T0SETB P1.0 ;使P1.0输出高电平SJMP LOOP1 ;重复方法2:MOV TMOD , #03H ; T0工作于模式3MOV TCON , #0 ; 清TR0 , TF0MOV TL0 , #0E7H ; 高电平初值。

256-25SETB P1.0 ; P1.0口输出高电平SETB TR0 ; 启动定时器T0LOOP: JNB TF0 , LOOP ; 检测T0是否溢出CLR TF0 ; 清除溢出标志CLR TR0 ; 关闭定时器JNB P1.0 , NEXT ; P1.0口为低电平转移,; 高电平顺序执行MOV TL0 , #6AH ; 定时器T0写入低电平的定时初值SETB TR0 ; 启动定时器T0CLR P1.0 ; P1.0口输出低电平SJMP LOOP ; 返回重复NEXT: MOV TL0 , #0E7H ; 定时器T0写入高电平的定时初值 SETB TR0 ; 启动定时器T0SETB P1.0 ; P1.0口输出高电平SJMP LOOP ; 返回重复4、假设单片机晶振fosc=12MHz,用T1定时,试编程由P1.0和P1.1引脚分别输出周期为2ms和500us的方波。

(P.145 第14题)晶振fosc=6MHz→机器周期为1us定时器T0使之工作于模式1定时250us的初值为:65536-250 = 65286 = 1111 1111 0000 0110 B = FF06 H方法一:MOV TMOD , #10H ; T1工作于模式1MOV TCON , #0 ; TR1、TF1清零MOV TH1 , #0FFH ; 65536-250=(FF06H)MOV TL1 , #05H ;MOV R7 , #4 ; 2ms是500us的4倍SETB P1.0 ; P1.0置高电平SETB P1.1 ; P1.1置高电平SETB TR1 ; 启动定时器T1LOOP: JNB TF1 , LOOP ; 定时器是否溢出?CLR TF1 ; 定时器溢出后,清除定时器溢出标志 CPL P1.1 ; 取反P1.1DJNZ R7 , NEXT ; 4倍关系是否满足?MOV R7 , #4 ; 重写4倍关系CPL P1.0 ; 取反P1.0NEXT: CLR TR1 ; 关闭定时器T1MOV TH1 , #0FFH ; 重写定时器T1的初值MOV TL1 , #06H ;SETB TR1 ; 启动定时器T1SJMP LOOP ; 返回重复方法二:MOV TMOD , #20H ; T1工作于模式2MOV TCON , #0 ; TR1、TF1清零MOV TH1 , #6 ; 定时500us的初值(256-250)=6 MOV TL1 , #6 ;MOV R7 ,#4 ; 500us与2ms是4倍的关系SETB P1.0 ; 将P1.0置高电平SETB P1.1 ; 将P1.1置高电平SETB TR1 ; 启动定时器T1LOOP: JNB TF1 , LOOP ; 定时器T1是否溢出CLR TF1 ; 清溢出标志TF1CPL P1.1 ; 取反P1.1口DJNZ R7 ,LOOP ; (R7)-1→(R7),(R7)是否为0CPL P1.0 ; 取反P1.0口MOV R7 , #4 ; 重写R7SJMP LOOP ; 返回重复5、编写程序,其功能为:当P1.2引脚的电平上跳时,对P1.1输入的脉冲进行记数;当P1.2引脚的的电平下跳时,停止记数,并将结果存入R7R6中。

(P.146 第17题)MOV TMOD , #05H ; 定时器T0工作于方式1,计数方式 MOV TCON , #0 ; 清除TF0、TR0。

MOV TH0 , #0 ; 定时器T0初始值清零MOV TL0 , #0 ;LOOP1: JNB P1.2 , LOOP1 ; P1.2的电平是否上跳SETB TR0 ; 启动定时器T0开始计数LOOP2: JB P1.2 , LOOP2 ; P1.2的电平是否下跳CLR TR0 ; 停止计数MOV A , TL0 ; 将计数结果写入R7、R6,MOV R6 , A ; R6写入低8位MOV A , TH0 ;MOV R7 , A ; R7写入高8位6、设fosc=12MHz,编写程序,其功能为:对T0进行初始化,使之工作于模式2,产生200us的定时,并用查询T0溢出标志TF0的方法,控制P1.0引脚输出周期为2ms的方波。

(P.146 第18题)MOV TMOD , #02H ; T0工作于模式2,定时方式MOV TCON , #0 ; 清除TF0、TR0。

MOV TH0 , #56 ; (256-200)=56MOV TL0 , #56 ;MOV R7 , #5 ; 200us与1ms是5倍的关系SETB TR0 ; 启动定时器T0SETB P1.0 ; 将P1.0置高电平LOOP: JNB TF0 , LOOP ; 检测T0的溢出标志CLR TF0 ; 清除T0的溢出标志DJNZ R7 , LOOP ; 是否到5次MOV R7 , #5 ; 重新写入计数次数CPL P1.0 ; 取反P1.0口SJMP LOOP ; 循环往复7、fosc=6MHz,用模式1编程实现:以定时器T1进行外部事件计数,每计数1000个脉冲后,定时器T1转为定时工作方式,定时10ms后又转为计数方式,如此循环不止。

(P.145 第8题)MOV TCON , #0 ; 清TF1、TR1START: MOV TMOD , #50H ; T1工作于模式1,计数方式MOV TH1 , #0FCH ; (65536-1000)=FC18HMOV TL1 , #18H ;SETB TR1 ; 启动T1,计数开始LOOP1: JNB TF1 , LOOP1 ; 检测T1溢出标志CLR TF1 ; 清除T1溢出标志MOV TMOD , #10H ; T1工作于模式1,定时方式 CLR TR1 ; 关闭T1MOV TH1 , #0ECH ; (65536-5000)=EC6EHMOV TL1 , #6EH ;SETB TR1 ; 启动定时器T1LOOP2: JNB TF1 , LOOP2 ; 检测T1溢出标志CLR TF1 ; 清除T1溢出标志CLR TR1 ; 关闭T1SJMP START ; 循环不止第5章参考作业及答案8、89C51单片机的P3.3口有1Hz的方波输入,P3.5口有频率介于1KHz—5KHz 的周期信号输入,试利用定时器T1的相关功能,编程计算该周期信号的频率,并将其存于片外RAM2100H单元中。

MOV TMOD , #D0H ;T1:方式1、计数、开关由TR1和P3.3联合控制 CLR TF1 ;清除溢出标志CLR TR1 ;关闭定时器MOV TH1 , #0 ;写入计数初值MOV Tl1 , #0 ;LOOP1: JNB P3.3 , LOOP1 ;等待P3.3为高电平SETB TR1 ;启动定时器T1LOOP2: JB P3.3 , LOOP2 ;等待计数结束CLR TR1 ;关闭定时器T1CLR C ;清除进位标志MOV A , TL1 ;读取计数脉冲数的低8位RLC A ;低8位×2MOV DPTR , #2100H ;片外目的数据存储器地址指针MOVX @DPTR , A ;低8位存入要求的目标地址INC DPTR ;目标地址+1MOV A ,TH1 ;读取计数脉冲数的高8位RLC A ;低8位×2MOVX @DPTR , A ;低8位存入要求的目标地址方法二:利用中断方式思路:P3.3引脚上输入1Hz的方波,即每隔1秒钟中断一次,利用中断间隔测P3.5引脚的脉冲数。

ORG 0000HSJMP Main ;转移到主程序ORG 001BHAJMP T1 ;转移到真正的中断服务程序ORG 0030HMain: MOV TMOD , #50H ;定时器T1:方式1、计数、开关由软件控制 CLR TF1 ;清除定时器溢出标志CLR TR1 ;关闭定时器T1MOV IE , #08H ;允许定时器T1中断MOV IP , #0 ;未设置中断优先级别MOV TH1 , #0 ;计数初值MOV TL1 , #0 ;CLR F0 ;清除开始计数标志SETB EA ;开中断SJMP $ ;等待中断T1: JB F0 , NEXT ;判断是否开始计数SETB TR1 ;启动计数器SETB F0 ;计数标志置1SJMP NEXT1 ;转移NEXT: CLR TR1 ;关闭计数器CLR F0 ;计数标志清0MOV DPTR , #2100H ;地址指针指向目标地址MOV A , TL1 ;读计数器的低8位MOVX @DPTR , A ;存计数器的低8位MOV A , TH1 ;读计数器的高8位INC DPTR ;地址指针加1MOVX @DPTR , A ;存计数器的高8位NEXT1: JNB P3.3 , NEXT1 ;等待P3.3引脚上出现高电平RETI ;中断返回9、当系统选用6MHz晶体振荡器时,由T0工作在方式为2,利用中断响应,产生周期为2ms(脉冲宽度为1ms)的方波序列,并由P1.0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