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合成机油介绍
全合成机油生产工艺

全合成机油生产工艺
全合成机油采用特殊结构酯类和PAO全合成基础油为原料,以及全球最新复合添加剂技术成果,经先进调和工艺调制而成,是全球顶级的汽油发动机油。
全合成机油是一种人工制造的机油,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了各种天然物质进行化学分解,然后又和其它各种物质进行合成,最后才生产出合成机油。
全合成机油生产厂家根据用户要求生产各类合成机油。
全合成机油中矿物油的含量:全合成机油里面一点矿物油的成分都没有。
全合成机油的特点:全合成机油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有更长的换油周期;适合更恶劣的车况。
全合成机油的用途:全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半合成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
恒护亚系0w20参数

恒护亚系0w20参数
恒护亚系0W20全合成机油的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粘度:0W20表示的是机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范围在5.3-9.3之间。
这种粘度范
围的机油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低温启动性能。
2. 基础油:恒护亚系0W20机油采用四类或五类基础油,这类基础油具有较高的润滑
性能和抗磨损性能。
3. 添加剂:0W20机油中含有多种添加剂,如抗磨剂、抗氧化剂、清洁剂等,有助于
提高机油的性能和保护性。
4. 性能指标:0W20机油在高温高剪切力(HTHS)方面的表现较好,HTHS值越高,说
明机油在高温高负荷条件下的油膜强度越高。
此外,0W20机油还具有较好的碱值、倾点、闪点等性能指标。
5. 适用车型:0W20机油适用于各种车型,特别是对低温性能要求较高的车型。
德系
车和欧系车较适合使用高粘度机油,如0W20、0W30等。
需要注意的是,0W20机油只是机油的一个分类,具体性能和品质还需参考其他参数和添
加剂。
在选择机油时,应根据车辆说明书推荐的机油类型和性能指标进行选择。
同时,考虑机油的品牌、价格、适用车型等因素,确保选购到适合自己车辆的机油。
全合成机油

机油粘度标号大解析在机油的外包装上,我们都经常会看到SAE和API。
其中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协会的简称,API是美国石油协会的简称。
SAE后边的标号标明机油的粘度值,而API后边的标号则标明机油的质量级别。
10W-40就是它的SAE标准粘度值,这个粘度值首先表示这个机油是复级润滑油(现在民用领域已经基本没有单级润滑油了),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数字是代表倾点温度,简单来说就是结冰点温度。
10W的机油对应的结冰点温度是-25℃,其它常见的0W 是-35℃,5W是-30℃,15W是-20℃。
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值越高说明粘度越高。
40代表100摄氏度时运动粘度标准为12.5mm2/s到16.3mm2/s之间,绝对不是某些坊间说法所称可以在40℃之下使用。
要知道,发动机运转时的温度不一定是取决于环境气温的,长时间高转行车发动机温度轻易就可以到达100℃,可我们目前还没有100标号的润滑油。
全合成机油一般都采用优质的基础油,但提炼合成技术会有差别,下面小编根据市场认可度和用户反应为大家推荐几款性能优良的全合成机油。
金装美孚1号全合成机油壳牌Shell灰喜力全合成机油道达尔快驰9000全合成机油一、金装美孚1号全合成机油价格指数:性能指数:热销指数:酷炫总评分:89分(编者注:评比标准:总评分=基础分+指数分,基础分60分,指数分30分,15颗指数星代表30分,每颗星代表2分)推荐理由:卓越的品牌,广大的用户群,良好的用户体验,能为发动机提供良好保护。
产品特点:1、采用优质基础油制成;2、怠速安静、高低速声音细腻;3、优越的低温启动性能;4、Mobil低燃油消耗配方;5、美孚机油系列中真正的顶级产品。
二、壳牌Shell灰喜力全合成机油价格指数:性能指数:热销指数:酷炫总评分:87分推荐理由:世界著名品牌,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提炼出的基础油相对较好,高端赛车也可用此润滑油。
全合成机油等级

全合成机油等级
全合成机油等级说明
全合成机油是指把多种原油分子组合起来而成的机油,由于其采用最新技术设计制作和市场供应,相比普通油质,性能优异,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能。
因此,全合成机油常被用作汽车界的优质替代,可以起到很好的润滑、降低发动机摩擦和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全合成机油划分有很多等级,如美国有API等级、欧洲有ACEA等级。
API等级一般是用来分类汽油发动机油,如API SJ/CF等级是表示该油可以用于汽油发动机,如果是API CK-4/CJ-4等级机油既可用于汽油发动机也可用于柴油发动机,但是这几个等级一般用于柴油发动机油。
而ACEA等级是欧洲地区分级标准,一般也有汽油发动机油A产品组和柴油发动机油B产品组,例如ACEA E3/E4/E7等等,分别是汽油发动机油的C产品组和D产品组,ACEA oil standard A3/B3等等,就是柴油发动机油的C产品组。
全合成油还有一个等级标准,即ILSAC等级,它是国际汽车润滑油标准协会(ILSAC)制定的国际标准,用于区分全合成机油来源,属于国际认可符号,是全球标准油品质划分,例如ILSAC GF-2/GF-3/GF-4/GF-5等等,对汽车发动机满足更加严格的需求。
从上面可以看出,全合成机油的等级规定非常的复杂,但只要明确车辆的使用类型,晓得自己所选择机油的等级,就可以放心使用,为发动机提供更好的润滑和保护,从而更好保障汽车的行驶安全。
全合成机油国标标准

全合成机油国标标准
全合成机油是机油中的高等级油品,是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润滑液。
在中国,全合成机油的国家标准是 GB 11121-2006 汽油机油》和 GB 11122-2006 柴油机油》。
这两个标准规定了全合成机油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分类和标记、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其中,性能要求包括黏度、低温流动性、清净分散性、抗磨性、氧化安定性等指标,试验方法则包括黏度测定、低温流动性试验、清净分散性试验、抗磨性试验、氧化安定性试验等。
此外,根据机油的质量等级,GB 11121-2006 和 GB 11122-2006 还将全合成机油分为不同的级别,例如 SN、SM、SL 等,以满足不同类型发动机的需求。
总之,GB 11121-2006 和 GB 11122-2006 是中国全合成机油的国家标准,它们规定了全合成机油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分类和标记等内容,以确保机油的质量和可靠性。
机油分类

机油分类一、全合成机油:合成用官方的解释是:通过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控制下达到预期分子形态,这个过程就叫合成。
我们知道机油最大的组成部分就是基础油了,按照规格等级来划分,一共可以分为五类。
在这五类油当中,一二三类基础油称之为矿物油,只有四类五类油可以称为合成油。
这其中五类基础油为多元醇酯(POE),四类基础油为—聚a烯烃(PAO)。
所以说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用四类和五类基础油调配的机油不外加矿物油勾兑的都可以称之为全合成机油。
1、全合成机油的优势:首先矿物油在炼油时会有提不干净的石蜡和沥青成分,用这样的基础油做机油,就会在发动机内部产生积炭和油泥,其实汽油燃烧产生积炭的情况可远比机油少多了。
发动机内部大部分污垢都是由于机油产生的。
我们在一些机油广告中经常能看到很多合成机油都会打出“高清洁能力”的招牌,的确合成油是不会产生这些污垢的,自燃清洁效果也好的多。
同时全合成机油中会加入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耐磨性,更好的润滑性和更强的温度适应性上,所以说全合成机油的各方面性能都强于矿物油。
合成机油品质较好,使用起来有下列明显感觉:冷启动更加顺畅,尤其东北地方比较明显,更节省燃油;换油周期更长,相当于普通机油的1.5倍或更长。
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维修率。
2、全合成机油与半合成机油具有以下特点:(1)、全合成机油有更好的高温性能。
(2)、更长的换油周期。
(3)、适合更恶劣的车况。
3、如何区分机油种类(1)、由于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较矿物油价高,有些不法商贩将矿物油标成合成机油出售,蒙骗用户,以谋取高额利润。
如何区分这些的油品,避免上当受骗呢?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科学仪器,可通过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油品的结构,以区分是什么类型的润滑油。
对于缺乏分析手段的普通用户。
也可用以下方法鉴别:如果是酯类全合成油,可取一些油样与普通矿物油混合,由于它与矿物油不混溶,搅拌后呈现浑浊状态,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否则不是真正的酯类油。
全合成机油等级对照表

全合成机油等级对照表在机油行业汽车机油级别划分是根据两大等级进行划分,分别是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
质量等级是API(美国石油协会)制定的等级标准。
API是国际上润滑油行业内最权威的机油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粘度等级采用的是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等级标准。
以下是机油的级别分类表:1:API质量等级划分API质量等级将机油分为S系列(汽油机油)和C系列(柴油机油),当S和C同时存在则表示该机油是汽柴油通用型。
S系列的表示是汽油机油,字母越往后,表示等级越高,性能更好。
目前机油届的最高级别为SP级,是美国石油协会API推出的最新机油认证标准,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SP级机油和其它级别相比有两个优势,一是解决了涡轮缸内直喷发动机低速早燃的问题,令发动机低速抗爆性更好,运转更为平滑顺利。
二是提升润滑油对发动机链条的保护。
因机油级别更高,所以SP 级机油还具备更好的抗磨性,清洁性及省油等优点。
而宝诺威润滑油N系列全线油品均已升级为SP级别,可适用于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车型。
且宝诺威润滑油核心技术已获得API国际认证,为产品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
C系列的表示是柴油机油,CA、CB、CC、CD、CD-II、CE、CF-II、CF-4、CG-4、CH-4、CI-4,字母越往后,表示等级越高。
2:SAE粘度等级划分SAE则代表油品的粘度等级,可分为冬季机油,夏季机油,冬夏季通用机油。
冬季机油的有6种,为0W、5W、10W、15W、20W、25W,前面数字越小,机油的流动性越大,适用的温度越低。
夏季机油的有5种,为20、30、40、50、60,数字越大,代表机油粘度越大,高温保护性能越强,可适用更高的温度环境。
而W则表示冬季Winter的缩写,W前的数字代表了低温时机油的流动性,其前面数值越小,机油的流动性越大,启动性能就越好。
W后的数字代表了机油在高温时的稳定性(即变稀的可能性)从0W至25W 排序,数值越大说明机油高温的稳定性就越好。
全合成机油分级

全合成机油分级1. 说到全合成机油,我得先吐槽一下,这玩意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它,是因为它能让我的爱车跑得更顺滑,恨它,是因为每次去4S店换油,那价格真是让人肉疼。
2. 记得上次去换油,那个技师跟我说:“哥们儿,你的车该换全合成机油了。
”我当时心里一惊,心想:“全合成?那得多少钱啊?”但转念一想,为了我的小马儿能跑得更远,咬咬牙也得换。
3. 技师看我犹豫,就给我科普了一下全合成机油的好处。
他说这玩意儿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分子结构更稳定,抗氧化性能强,能在极端温度下保护发动机。
我听着觉得挺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句:“那这全合成机油,跟半合成的有啥区别?”4. 技师笑了笑,说:“半合成机油是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混合,性能介于全合成和矿物油之间。
全合成的更纯净,换油周期更长,对发动机的保护也更好。
”我点了点头,心里开始盘算着这笔账。
5. 接着,技师又给我介绍了全合成机油的分级。
他说市面上常见的有API SN、SN Plus 和SP这几个级别。
SN级别的机油已经能满足大部分车辆的需求,但SN Plus和SP级别的机油,对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直喷发动机有更好的保护。
6. 我听得有点晕,就问:“那我这车,该用哪个级别的?”技师看了看我的车,说:“你这车是涡轮增压的,用SN Plus或者SP级别的吧,对发动机更好。
”我心想,既然都来了,那就选个好的,保护发动机嘛。
7. 换油的过程还挺快,技师动作麻利,一会儿就搞定了。
我看着那清澈透明的全合成机油缓缓流入发动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虽然价格不菲,但想到它能给我的爱车带来更好的保护,这钱花得也值。
8.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明显感觉到车子的动力更足了,发动机的声音也更平顺。
我想,这全合成机油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啊。
不过,下次换油,我得自己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品牌。
9. 经过这次换油,我对全合成机油有了更深的认识。
虽然价格高,但它能提供更好的保护,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民用车来说,PAO基础油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清洁性能和耐用度,但相比于含有一部分酯类油的民用型5类基础油时,PAO的噪音控制,提速的顺畅性和急加速时的表现都会稍逊于酯类油,对于偏爱激烈驾驶的车主来说,酯类油所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是PAO所不能给予的。
对于民用车来说,含有部分酯类的发动机油可以带来更顺滑和低沉的驾驶感觉,其他区别真的不太大,酯类油的清净性不如PAO,但也是清洁性相当不错的合成油,只是和PAO 相比,清洁性不是酯类的强项而已,酯类油的强项在于在急加速和高转速下表现优异!低速时发动机更显顺滑。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其中基础油占了95%以上的比例,所以基础油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品润滑油的性能优劣和制造成本。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品质由低到高排列)
第一类,传统溶剂精炼矿物油;
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以上两类都称为矿物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柴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再剩下就是沥青)。
就本质而言,它是运用原油中较差的成份,原油中存有几千个不同的混合物分子组成,提炼技术即使再精进,亦无法将其中不良物、杂质去除殆尽。
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此类基础油原料和前两类是一样的,是现在市场上“概念最不清晰的产品”。
代表性的就是嘉实多公司从1999年开始开始使用III类基础油VHVI (very high viscosity index)代替原来配方的PAO,贴上“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而现在国内很多品牌也照搬。
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现在在VHVI上又有了:1DW(加氢裂化—异构脱蜡),是雪佛龙公司专利;MSDW(加氢处理一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选择性脱蜡),是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XHVI(加氢异构化生产超高黏度指数),是壳牌公司专利,现在都称为合成基础油。
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半合成油基本都是使用MSDW技术,称为合成科技。
但实际上以此类基础油为主要原料的润滑油仍然处在矿物油的范畴。
第四类,聚α-烯烃(PAO);聚α-烯烃(PAO),是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利技术,系来自于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
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合成油体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许多。
目前大家在市面上见到的最多的就是以前四类基础油为主要成分的润滑油产品。
在本文最后下面大家会看到这五类基础油分别对应的国际品牌的润滑油产品,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类,其他合成油(一般指酯类合成油)就是通过提炼动、植物(生物)脂肪酸和醇化学合成的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等。
酯类本来就是油性的,具有天然的润滑性能(其他基础油(包括PAO)要通过添加剂实现这个性质)。
而且酯类本来的极向性可以使油膜分子黏附在金属表面,所以论润滑油性能,酯类润滑油是最好的。
综上所述就润滑油性能:酯类>PAO>三类基础油如:XHVI、MSDW、VHVI等各知名国际品牌润滑油基础油一览表(按基础油性能划分,由最佳开始排序)
第五类酯类基础油,代表品牌——全合成范畴
- 法国MOTUL摩特(300V,8100)
- 美国Redline 红线
- 福斯GT1 0W20
第四类基础油PAO,代表品牌——全合成范畴
- 金美孚1号
- 福斯0W30(进口)
这在里不得不说一下,有几种产品是三、四类基础油混合加专利配方的添加剂,代表产品有:
- MOTUL摩特H-TECH 100 PLUS, H-TECH MULTI STANDARD
- 普通美孚一号(银装美孚5W40,5W30)
- 灰壳Shell VX、AB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此类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半合成润滑油
第三类基础油,代表品牌——矿物油范畴
- MOTUL摩特MultiPower Plus
- Esso埃索
- Castrol 嘉实多(极护)
- Total 道达尔9000
第一、二类基础油所涵盖之产品不再赘述
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
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
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
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