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旅游业研究数据分析报告(3篇)

旅游业研究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我国旅游业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本报告通过对旅游业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1. 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数据,2019年全球旅游业的产值约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4%。

旅游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

2.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

我国旅游业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 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尽管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旅游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环境问题突出等。

三、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问题。

2. 数据分析法:收集和分析旅游业相关数据,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消费等。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业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四、数据分析1. 旅游人数及收入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

从数据来看,我国旅游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2. 旅游消费结构从旅游消费结构来看,我国旅游业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逐渐兴起。

其中,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

2019年杭州旅游市场大数据统计分析

2019年杭州旅游市场大数据统计分析
三、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2019年,杭州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9803.9万人次,同比增长32%;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827108.66万元,同比增长33%。萧山湘湖、拱墅康桥、余杭径山、桐庐荻蒲打造了各具特色的花海,成为假日休闲的网红打卡地;淳安县因杭黄高铁开通,旅游人数持续推高;建德市假日期间推出“多彩建德 17(一起)为祖国喝彩”系列活动,红色新安江水电站、古色梅城古镇、蓝色航空小镇等迎来了旅游客流高峰,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余杭区、临安区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一、旅游客源结构数据
从过夜游客客源结构来看,以省外游客为主,占国内过夜游客的比例达到81.6%,省内游客(除杭州本地居民)占18.4%。
省外客源中,安徽、江苏、河南、上海,江西居列前五,占据“半壁江山”,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趋势明显,杭州周边游市场效应进一步扩大。
二、文化旅游娱乐消费受青睐
西湖、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三大文化景区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充分彰显世界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白天观景、晚上看戏”在杭州得到了生动演绎,《宋城千古情》《最忆是杭州》演出依然受欢迎,新推出的太阳马戏《X绮幻之境》,为观众打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场沉浸式体验的奇幻秀;暑假期间的研学游、市民游客文化需求旺盛,逛一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成为市民游客假日休闲的时尚元素;各大热门景区纷纷推出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文化演出、表演和展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文化、旅游、健康、信息等新兴消费快速增长。杭州市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576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支出增速最快,人均支出3107元,增长17.2%。
2019年杭州旅游市场大数据统计分析

中国青岛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青岛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青岛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中国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风景如画景致的海滨城市。

青岛的旅游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岛的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调查,2019年青岛接待旅游者总数超过了1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内旅游者是主要的客源,海外游客占比较小,但呈上升趋势。

三、旅游产品青岛的旅游产品主要分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自然风光包括青岛的海域、沙滩、温泉等,而人文景观则包括了青岛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以及传统节庆等。

在自然风光方面,青岛的海域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

青岛拥有着壮丽的海岸线,而且海域水质优良,适宜海滩嬉水和海钓。

此外,青岛还有一些著名的海滩,如崂山、金沙滩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人文景观方面,青岛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文化。

青岛市区有许多西洋建筑,如德国总督府、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司令部等。

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青岛的历史,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青岛还有一些重要的文化景点,如八大关、五四广场等,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历史迷。

四、发展动力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多方面因素。

首先,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是青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鼓励旅游投资、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出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游客。

其次,青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青岛拥有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多种交通工具,方便了游客的到达。

而且青岛还是山东半岛的门户城市,往来于青岛和周边城市间的交通非常便捷。

再者,青岛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都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五、发展障碍尽管青岛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障碍。

首先,旅游产品的单一性成为发展的一大难题。

目前,青岛的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海滩和文化景点等方面,缺乏一些创新性和多样化的产品供给。

中国文旅财务报告分析(3篇)

中国文旅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旅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揭示文旅产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旅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旅产业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我国文旅财务报告,近年来文旅产业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64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旅游营业收入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3%;文化营业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9%。

这表明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 利润分析从利润角度来看,文旅产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2019年,文旅产业利润总额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旅游利润总额0.84万亿元,同比增长9.4%;文化利润总额0.31万亿元,同比增长8.6%。

这表明文旅产业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资产负债分析从资产负债角度来看,文旅产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

2019年,文旅产业资产负债率为54.2%,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这表明文旅产业财务状况较为稳健,负债风险较低。

三、文旅产业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文旅产业毛利率相对较高。

2019年,文旅产业毛利率为18.3%,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其中,旅游毛利率为16.2%,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毛利率为23.6%,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这表明文旅产业盈利能力较强。

2. 净利率分析文旅产业净利率也相对较高。

2019年,文旅产业净利率为15.1%,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旅游业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旅游业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旅游业行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旨在揭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财务风险及盈利能力,为投资者、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述旅游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以旅游服务为载体,以旅游产品为对象的产业。

旅游业涉及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行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市场。

三、行业财务状况分析1. 行业收入分析(1)收入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7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9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入境旅游收入5665亿元,同比增长3.4%;出境旅游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收入结构从收入结构来看,国内旅游收入占比最高,达到86.2%,其次是出境旅游收入,占比20.2%,入境旅游收入占比最少,为3.6%。

这表明我国旅游业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2.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盈利能力指标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19年旅游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0.5%,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盈利能力分析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我国旅游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如《旅游法》、《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

2)消费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旅游业收入增长。

3)创新驱动:旅游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如线上线下融合、个性化定制等,提高了行业盈利能力。

3. 行业成本分析(1)成本构成旅游业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营销成本等。

其中,人力成本占比最高,达到60%左右。

(2)成本控制为提高盈利能力,企业需加强成本控制。

旅游行业旅游景区客流量统计报告

旅游行业旅游景区客流量统计报告

旅游行业旅游景区客流量统计报告2019年5月1日至7日,本报告对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的客流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旅游景区的受欢迎程度。

通过收集各景区的客流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一、整体客流量概况根据统计数据,经过本次统计期间,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共吸引了约5000万人次的游客。

其中,城市景区客流量占比约65%,而风景名胜区和文化遗产区的客流量分别占比约20%和15%。

二、城市景区客流量排名1. 北京故宫:本次统计期间,北京故宫共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成为客流量最高的城市景区之一。

2. 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吸引了约60万人次的游客,成为客流量第二高的城市景区。

3. 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吸引了约40万人次的游客,位居客流量第三。

三、风景名胜区客流量排名1. 张家界:张家界景区在本次统计期间的客流量达到约50万人次,成为风景名胜区客流量最高的景区。

2. 黄山:黄山景区共吸引了约45万人次的游客,位列风景名胜区客流量第二。

3. 九寨沟:九寨沟景区吸引了约40万人次的游客,名列风景名胜区客流量第三。

四、文化遗产区客流量排名1. 西安兵马俑:本次统计期间,西安兵马俑景区共接待了约30万人次的游客,成为文化遗产区客流量最高的景区。

2.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景区吸引了约25万人次的游客,位居文化遗产区客流量第二。

3. 雁荡山:雁荡山景区共吸引了约20万人次的游客,名列文化遗产区客流量第三。

综上所述,本次统计报告对旅游行业的客流量进行了全面分析,可以看出城市景区的客流量相对较高,而风景名胜区和文化遗产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通过这些数据,相关旅游机构和景区可以对客流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发展策略,以提升客流量和游客的满意度,推动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旅游业市场规模分析

旅游业市场规模分析

旅游业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旅游业逐渐崛起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它不仅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选择。

本文将对旅游业市场规模进行深入分析。

一、市场规模的背景介绍旅游业是一项多元化的服务业,包括了旅游运输、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等各个方面。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市场规模的数据统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旅游业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增长迅速。

2019年,全球旅游收入达到1.6万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一倍有余。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中国游客出境人数和海外旅游总支出均位居全球前列。

三、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旅游业市场规模仍然有望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首先,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其次,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更多的人将拥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去旅游。

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国内旅游市场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旅游总人数超过6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5万亿元人民币。

尤以寒暑假、春节和国庆节等长假期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更是迅速扩大。

五、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分析出境旅游是指居民离开本国去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海外文化、风景的好奇心,出境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每年数以亿计的中国游客赴海外旅游。

六、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首先,旅游业直接刺激了交通、餐饮、住宿等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旅游业也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手工艺品、当地特色产品等。

七、旅游业面临的挑战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对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其次,旅游重要性的提升也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供独特的旅游产品成为了挑战。

文化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旅游趋势景点评价游客像等数据深度剖析

文化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旅游趋势景点评价游客像等数据深度剖析

文化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旅游趋势景点评价游客像等数据深度剖析文化旅游数据分析报告:旅游趋势、景点评价、游客画像等数据深度剖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利用现有数据,深入探析文化旅游业的当前趋势、各地旅游景点的评价和游客画像等相关内容。

一、旅游趋势分析在近几年的数据中,国内文化旅游的趋势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行成为主流旅游方式逐渐向“住民宿、走小路、看不一样”的个性化方向发展。

2019年国庆节期间,自由行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50%以上。

2. 偏爱文旅融合产品市场上文旅融合产品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欢迎,例如民俗文化体验、艺术博物馆等。

根据2019年数据,文旅融合产品已经占据总体旅游产品的55%以上。

3. 旅游消费凸显个性化游客们对于旅游消费个性化需求增加,例如更倾向于文化特色鲜明的民宿,追求更具品质感的餐饮和购物体验。

2019年旅游消费中,住宿和餐饮等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了超过20%。

二、景点评价分析以下是针对国内文化旅游景点的评价分析:1.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宫殿博物馆之一,一直以来备受游客关注。

但是,故宫博物院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人流量过大、导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民意测评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的满意度仅为60%左右。

2. 南京夫子庙南京夫子庙是江南地区最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地方之一。

然而,近年来该景点的商业化程度过高,旅游体验水平参差不齐,进一步影响了游客体验。

游客对于夫子庙的整体评价不高,满意度大约为65%左右。

3. 茅山风景区茅山风景区地处南京市六合区,是著名的文化胜地和风水宝地。

在2019年的调查中,该景区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满意度高达85%左右。

游客们普遍认为,茅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旅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开发中心
目录
1.旅游行业市场基础分析 (4)
1.1旅游行业产业间关系及供需情况 (4)
1.2旅游行业产业链 (4)
1.3旅游业发展核心驱动因素 (5)
1.4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与GDP发展关系研究 (6)
1.5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7)
1.6政策性刺激 (8)
2.宏观经济数据 (10)
2.1住宿和餐饮GDP (10)
2.2 居民行收入支出情况 (11)
2.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1)
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
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
3.旅游行业数据分析 (17)
3.1中国旅游市场规模 (17)
3.1.1全国旅游收入总额及年增长率 (17)
3.1.2全国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 (18)
3.2中国旅游收入情况 (18)
3.2.1中国旅游收入增长情况 (18)
3.2.2国内居民旅游情况 (19)
3.2.3国内游出游率 (20)
3.3入境游旅游情况 (21)
3.3.1入境旅游接待及外汇收入情况 (21)
3.3.2入境旅游接待及外汇收入情况 (24)
3.4国内居民出境旅游情况 (28)
4.景区及旅游演艺业 (29)
4.1旅游行业研究的重点 (29)
4.2旅游各子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9)
4.3景区运营模式 (31)
4.4景区价格趋势 (32)
4.5景区资源分布情况 (33)
4.6景区发展的瓶颈 (34)
4.7景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逻辑 (35)
4.8旅游演艺行业的发展 (35)
4.9旅游演艺的特点 (35)
4.10影响旅游演艺成败的四要素:产品、价格、营销和区位 (36)
5.在线旅游业 (37)
5.1在线旅游产业链 (37)
5.2在线旅游业的发展演变 (37)
5.3按环节划分的主要在线旅游运营商 (38)
5.4在线旅游市场规模 (39)
5.5各细分子行业发展情况 (40)
5.6未来演变趋势 (40)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一带一路政策的有力推行,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尽管当前面临金融经济低潮,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发生逆转,我国旅游业发展仍属于上升期。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1.旅游行业市场基础分析
1.1旅游行业产业间关系及供需情况
景区(包括自然、人文、人造景区)是旅游产业链的核心,相对掌握主动权(但运营商多数以国企为主,激励相对不足),而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要素往往需要依托于景区资源,并且围绕其展开各项业务。

游客既可以通过线上OTA方式进行要素预订和打包产品预订,也可以通过线下旅行社采购需要的旅游产品。

1.2旅游行业产业链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产业要素就是“食、住、行、游、购、娱、体、会(会议)、养(养生)、媒(媒体广告)、组(组织)、配(配套)”,他们相互交织组合,形成了以下九个类别
的行业,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
(一)游憩行业:包括景区景点、主题公园、休闲体育运动场所、产业集聚区、康疗养生区、旅游村寨、农场乐园等的经营管理和运作的行业;
(二)接待行业:旅行社、酒店、餐饮、会议等;
(三)交通行业:包括旅游区外部的公路客运、铁路客运、航运、水运等,也包括景区内部的索道等小交通;
(四)商业:集购物、观赏、休闲和娱乐等于一体的购物休闲步行街、特色商铺、创意市集等;
(五)建筑行业:园林绿化、生态恢复、设施建造、艺术装饰等;
(六)生产制造业:车船交通工具生产、游乐设施生产、土特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加工、旅游衍生品加工、信息终端及虚拟旅游等设备制造;
(七)营销行业:旅游商务行业(包括电子商务)、旅游媒介广告行业、展览、节庆等;
(八)金融业:旅行支票、旅行信用卡、旅游投融资、旅游保险、旅游衍生金融产品等;
(九)旅游智业:规划、策划、管理、投融资、景观建筑设计等咨询行业以及相关教育培训行业。

1.3旅游业发展核心驱动因素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人口结构带来旅游高消费人群基数增加,居民休闲度假时间增加、交通改善和产业政策支持都可以有效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其中收入增长、休闲时间增加、交通改善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最为关键。

1.4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与GDP发展关系研究
按照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元,观光游剧增;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休闲游骤升;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度假游逐渐旺盛。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我国旅游市场十分广阔,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广泛存在,尤其是不同省份之间,同一省份内部不同区域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的旅游发展阶段比按照人均GDP衡量滞后大约一个阶段。

换言之,考虑到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我国目前处在从休闲游向度假游逐步过渡的阶段。

其中发达地区的休闲游呈现快速发展,度假游逐步兴起的趋势,而中西部地区仍然呈现出观光游逐步向休闲游过度的趋势。

1.5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按照WTTC的预测,2011-2020年间,中国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带动产业经济产值实际增长率(剔除通胀因素以外)将达到9%,领先于印度、泰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行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口数年均复合增速将达4%,在亚洲仅此于泰国,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19。

1.6政策性刺激
近年国家支持旅游发展重要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