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接触网平面设计

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马恒(1)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 班级:城轨供电11A2 学号:110223205 学生姓名:马恒 指导教师:张桂林 2014 年03 月

论文编号:110223205 长沙供电段娄底供电区间 接触网平面设计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 班级:城轨供电11A2 学号:110223205 学生姓名:马恒 指导教师:张桂林 2014 年03 月

目录 摘要 1 接触网的结构和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接触网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接触网的装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接触网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平面设计的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设计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设计目的及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触网的基本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原始材料------------------------------------------------------------------------错 误!未定义书签。 3.2 基本设计------------------------------------------------------------------------错 误!未定义书签。 3.3 气候条件--------------------------------------------------------------------------------3- 3.4 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4.1设计概况-----------------------------------------------4 4.2设计程序-----------------------------------------------4 4.3放图---------------------------------------------------4 4.4划分锚段-----------------------------------------------4 4.5支柱布置-----------------------------------------------4 4.5确定拉出值---------------------------------------------4 5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触网平面图图例

接触网施工图例 接触网施工图是接触网工程的重要文件,由设计部门通过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来完成。它体现了接触网的技术特点和性能、设备种类和型号、工程数量、零件构造及材料等。施工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依据,也是运营管理的重要资料。 接触网施工图包括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安装图、接触网零件图等。平面图上标出了接触网支持装置、设备、附加悬挂(回流线、架空地线等)等的安装图号,从相应的安装图中可查出安装形式、使用的零、部件名称及规格,零、部件的具体形状结构及规格从零件图中能够确定。 一、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主要依据,它以图例的形式,反映了接触网布置情况,铁路线路情况,沿线地质情况,接触网设备的种类、类型、数量及其安装位置等。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由接触网布置平面图、表格栏、材料统计表、说明、图标等部分内容,如附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为站场平面布置图、区间平面布置图、隧道平面布置图。 二、接触网图例 在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将铁路线路及设备、接触网布置等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来表示,其内容如表4-1-1所示。 接触网图例 表4-1-1 1、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的站场及区间接触网平面; 2、本标准采用的线条宽度规定为以下三种: (1)粗型宽度为0.9mm (2)中型宽度为0.6mm (3)细型宽度为0.3mm 3、符号中所注尺寸均以mm计,适用于比例尺1:1000及1:2000的接触网平面; 4、规定符号见下表。 序号名称符号 1 电化的正线(区间图中允许用中型线条) 2 电化的站线及段管线等 3 非电化既有线路 序号名称符号

4 预留线路 5 接触悬挂非工作支,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 6 加强线 7 回流线 8 正馈线(AF线) 9 保护线(PW线) 10 架空地线(GW线) 11 接触线硬锚,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下锚 12 承力索硬锚 13 接触线补偿下锚 14 承力索补偿下锚 15 链形悬挂硬锚 16 半补偿链形悬挂下锚 17 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 18 加强线下锚 19 回流线下锚 20 正馈线(AF线)下锚 21 保护线(PW线)下锚 22 架空地线(GW线)下锚 23 区间曲线及头尾: 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

基于CAD技术的接触网平面设计-福厦城际A站毕业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唐科)

西南交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CAD技术的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福厦城际A站) STA TION'S PLANE DESIGN OF CA TENARY BASED ON CAD TECHNOLOGY (THE FUXIA INTERCITY A STA TION) 年级: 2007级 学号: 20077877 姓名: 唐科 专业: 铁道电气化 指导老师: 杨艳王毅非 2011年 6 月

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自动化 年级 2007级姓名唐科 题目基于CAD技术的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福厦城际A站) 指导教师 评语 指导教师 (签章) 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 (签章) 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电气2007级1班学生姓名唐科学号20077877 发题日期:2011年2月28日完成日期:2011年6月24日 题目基于CAD技术的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福厦城际A站)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要供电装置,接触网平面设计特 别是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是施工设计的重要内容。从现场设计、施工等部门来看,接 触网平面设计占用了大量人力,花费过多精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CAD 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等部门普遍采用CAD技术进行辅助设计,节约 了大量人力及精力,为该领域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高速电气化铁路近年来飞速发展 的需求,对电化专业而言掌握高速接触网平面设计及相关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论 文的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掌握高速接触网平面设计及CAD技术的应用。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①完成指定车站(福厦城际A站)站场平面设计所需的必要计算。 ②完成应用CAD技术的站场平面布置图。 ③完成一跨距吊弦长度计算 ④完成CAD原始图纸的整理工作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7 周) 第一部分收集相关资料文献,掌握AUTO CAD应用。 ( 3 周) 第二部分掌握高速铁路站场平面设计方法。 ( 4 周) 第三部分相关计算。 ( 3 周) 第四部分站场平面布置图。 ( 3 周) 第五部分完成论文写作及整理。 ( 3 周) 评阅及答辩审定、装订,答辩。 ( 2 周) 论文整改整改 ( 1 周) 备注计算原始条件如下: 一、线路条件:按站场线路实际条件考虑。

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高速电气化铁路建设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现有电气化铁路的运行质量,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子项目,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和设计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基础。合理的接触网设计,能够提高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保证铁路生产的正常运行。本设计在概述接触网基本组成的基础上,以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基本原理为核心,论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设计流程和结构特征,并给出了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技术原则,对其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并系统的阐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支持装置、结构特征、供电方式等,并着重论述了高速接触网的设计原理及设计内容。 本设计依照接触网的设计规范,确定了设计中所必需的各种技术参数,完成由水定至霍尔果斯区间接触网的平面设计,确定高速接触网悬挂模式,根据气象条件,进行设计计算,选取相关主要设备、材料,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对接触网进行调整,并应用CAD绘制水定至霍尔果斯区间的接触网的平面设计图。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平面设计;结构特征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ur country i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grea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xisting electrified railway, overhead line system is a subproject of electrified railway,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overhead line technology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overhead line system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overhead line system,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overhead line system.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 of overhead line system, this thesis was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technical theories of overhead line system in high-speed railway,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roces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contact systems, provides the technological principles for the graphic design of the overhead line system, and expatiates its design procedure. Bsides,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supporting equipments, structure features and power way of high-speed overhead line system, emphasizes on the principle and contents of design. This design wa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overhead line system, determine the various technical parameters that required in design, determine the overhead line system suspens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calculation the date and selected the maj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besides mad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mparison and do the adjustments of overhead line system, at last , the graphic design of the overhead line system between Shuiding and Huoerguosi was drawn by CAD software. Key Words: Electrified railway, Overhead line, The plane design, Structural features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实施办法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实施办法讲义 在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通过几年高速铁路的运行总结的基础上,总公司运输局从2016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铁总运(2015)363号,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检修模式开始新的探讨。下面根据363号文件一起学习。本办法共分8章,内容主要在前7章,37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性能和状态管理,规范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确保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在总结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接触网精测精修是指通过检测动态条件下的弓网作用参数,测量静态条件下的接触网几何位置,检验零部件质量状态,依据检测、检验分析结果,全面调整接触网静态几何参数、更换失效或接近预期寿命的零部件和设备、更换局部磨耗接近限界的接触导线,恢复接触网标准状态。 接触网精测精修包括精确检测、零部件检验、分析诊断与设计、精确修理、验收等工作。 第三条标准状态资料至少包括相关设计文件、接触网平面竣工图、“一杆一档”数据和非接触测量的完整数据(含波形图)以及接触网零部件预期寿命状态等资料。 第四条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应参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等文件执行。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200km/h及以上的铁路和200km/h以下仅运行

动车组列车的铁路。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六条正常情况下,一般运行7年或弓架次达到50万次以上应安排进行一次精测精修。 遇有动态检测发现弓网动态作用特性成区段持续不良;接触网超标值增多或故障多发且分析后认为有必要实施精测精修,以及线路纵断面发生调整的区段,应在规定时间内提报精测精修计划。 第七条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执行铁路营运线施工有关规定,安排在天窗时间内进行,接触网精测精修天窗时间一般不少于4小时,一个任务周期内,天窗日计划原则上应逐日安排连续进行。 第八条铁路总公司监督、检查、指导全路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实施情况。各铁路局负责编制接触网精测精修计划,组织审批设计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和竣工验收。 第三章精确检测 第九条接触网精确检测和分析工作一般应由具有高速铁路接触网综合检测设备、具备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数据和设备质量分析诊断能力的专业单位承担,如需要外部单位承担,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相应业绩的专业单位。 第十条精确检测一般由综合检测列车、高铁接触网检测车或者其他能够完成精确检测任务的设备实施。精测设备应经过标定且在合格的周期内,通过精测前的现场测试验证,满足精度要求。 第十一条精确检测一般采用非接触检测和接触检测两种方式。非接触检测主要用于测量接触网几何位置。接触检测主要用于测量弓网动态性能参数。 第十二条动态检测可结合综合检测车检测工作周期统筹安排。根据

接触网课程设计孙吉汇总

题目:《接触网》课程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03级 姓名:孙吉 指导教师:万友松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07年4月20日

第1章接触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1.1 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要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直接接触,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随着电压的提高、运输量的增大、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严格要求等,使接触网的结构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架空式接触网。接触网是一种无备用的户外供电装置,经常受冰、风等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一旦损坏将中断行车,会给运输工作带来损失。所以,一个好的接触网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接触悬挂应弹性均匀、高度一致,在高速行车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能保 证正常取流。 ?接触网结构应力求简单,并保证在施工和运营检修方面具有充分的可靠 性和灵活性。 ?接触网的寿命应尽量长,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抵抗腐蚀的能力。 ?接触网的建设应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及其它贵重材料,以降低成本。 1.2 接触网的组成及分类 由馈电线、接触网、轨道回路及回流线组成的供电网络,称为牵引网。不言而喻,接触网是牵引网中的重要环节,按其结构可分为架空式和接触轨式。架空式接触网分为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种基本类型,接触轨式接触网可分为上磨式和下磨式两种。简单示意如图1-1: 一般简单接触悬挂 简单接触悬挂 弹性简单接触悬挂 架空式接触网 简单链形接触悬挂 链形接触悬挂 弹性链形接触悬挂 图1—1 架空式接触网的分类结构 1.3 接触网的基本概念 简单悬挂即是由一根或几根互相平行的直接固定到支持装置上的接触线所组成的悬挂。这种悬挂尺度较大,受电弓离线情况严重,一般允许运行速度30~50km/h。 承力索用多股铜、铁或高强度合金线绞制成的缆索,用以承受接触悬挂重量,使接触导线减小弛度。 接触导线接触网中直接与受电弓滑行接触的一种特殊形状的导线,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足够的机械强度及耐磨性,多用青铜、镉铜或其它铜合金制成。 接触轨沿铁道走行轨一侧架设的作为接触导线的一条附加钢轨,多用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0月 23日

目录 第六章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混凝土选取支柱选取与校验 软横跨中间柱容量校验 软横跨下锚容量验算 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第一章 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 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 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ρ。 3、悬挂数据: 结构高度为h=1.3m , e=4m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85,Tjm=1000kg 。 正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110,Tjm=1000kg 。 4、土壤特性: 安息角(承载力)Φ=30o , 填方地段。

第二章 负载计算 一、接触网负载计算 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 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b r ρ。 承力索JT —70:10.5c d mm =,c 0.00599g kN m =,0.85a =/1, 1.25K = K —风负载体型系数 a —风速不均匀系数 正线接触线CT —110:112.34A mm =,112.34B mm =,j10.00992g kN m = 站线接触线CT —85:210.8A mm =,210.76B mm =,j20.00769g kN m = 风速不均匀系数表 垂直负载: 1、接触线CT —110自重负载:j10.00992g kN m = 接触线CT —85 自重负载: j20.00769g kN m = 2、承力索JT —70自重负载: c 0.00599g kN m = 3、吊弦及线夹自重负载: d 0.0005g kN m = 4、接触悬挂无风无冰的自重负载 正线: 30110.009920.005990.000516.4110m j c d q g g g kN -=++=++=? 站线: 30220.007690.005990.000514.1810m j c d q g g g kN -=++=++=? 5、承力索纯冰负载

接触网零件(柔性)

目录 一、悬吊零件 1 TB/T2075.1-2002 接触线吊弦线夹 JL02-89 (1) 2 TB/T2075.2-2002 承力索吊弦线夹 JL02(L)-89 (2) 3 TB/T2075.3-2002 横承力索线夹 JL23-89 (3) 4 TB/T2075.4-2002 双横承力索线夹 JL24-89 (4) 5 TB/T2075.7-2002 杵座鞍子 JL17-89 (5) 6 TB/T2075.8-2002 钩头鞍子 JL18-89 (6) 7 TB/T2075.12-2002 悬吊滑轮 JL11-96 (7) 8 TB/T2075.16-2002 定位环线夹 JL21-89 (8) 9整体吊弦 JL(GT)02-2002 (9) 二、定位零件 10 TB/T2075.13-2002 定位线夹 JL01-89 (10) 11 TB/T2075.14-2002 支持器 JL09-89 (11) 12 TB/T2075.15-2002 长支持器 JL10-89 (12) 13 TB/T2075.17-2002 定位器 JL63-89 (13) 14限位定位器 JL(GT)04-01 (14) 三、连接零件 15 TB/T2075.23-2002 双耳连接器 JL32-89 (15) 16 TB/T2075.24-2002 定位环 JL12-89 (16) 17 TB/T2075.25-2002 长定位环 JL13-89 (17) 18 TB/T2075.26-2002 套管双耳JL14-89 (18) 19 TB/T2075.27-2002 套管铰环 JL16-89 (19) 20 TB/T2075.29-2002 承力索接头线夹 JL8803-89 (20) 21组合承力索座 JL18(GT)-98 (21) 四、锚固零件 22 TB/T2075.5-2002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 JL03-89 (22) 23 TB/T2075.6-2002 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 CZM(70-120)-98 (23) 24 TB/T2075.31-2002 杵座楔型线夹 JL26-89 (24) 25 TB/T2075.32-2002 双耳楔型线夹 JL27-89 (25) 26 TB/T2075.35-2002 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 JQJL27-89 (26) 五、支撑零件 27 TB/T2075.39-2002 旋转腕臂底座 JL28-89 (27)

项目1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识别1

项目1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识别 1.所需工具: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一份 2.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主要依据,它以图例的形式,反映了接触网布置情况,铁路线路情况,沿线地质情况,接触网设备的种类、类型、数量及其安装位置等。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分为站场平面布置图、区间平面布置图、隧道平面布置图。 在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将铁路线路及设备、接触网布置等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来表示,其内容下表所示。 接触网图例 1、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的站场及区间接触网平面; 2、本标准采用的线条宽度规定为以下三种: (1)粗型宽度为0.9mm (2)中型宽度为0.6mm (3)细型宽度为0.3mm 3、符号中所注尺寸均以mm计,适用于比例尺1:1000及1:2000的接触网平面; 4、规定符号见下表。 序 名称符号 号 1 电化的正线(区间图中允许用中型线条) 2 电化的站线及段管线等 3 非电化既有线路

序号名称 4 预留线路 5 接触悬挂非工作支,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 6 加强线 7 回流线 8 正馈线(AF线) 9 保护线(PW线) 10 架空地线(GW线) 11 接触线硬锚,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下锚 12 承力索硬锚 13 接触线补偿下锚 14 承力索补偿下锚 15 链形悬挂硬锚 16 半补偿链形悬挂下锚 17 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 18 加强线下锚 19 回流线下锚 20 正馈线(AF线)下锚 21 保护线(PW线)下锚 22 架空地线(GW线)下锚 23 区间曲线及头尾: 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 符号

序号名称符号 24 站场曲线及头尾: 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 25 拉出值300mm,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也可不注“300”,用半箭头表示,箭头指向即为拉出方向 26 拉出值150mm(除“300”允许用半箭头表示,其余均应写出数值),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 27 区间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 28 区间单线腕臂钢柱 29 站场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 30 站场单线腕臂钢柱 31 站场单线定位钢筋混凝土柱 32 站场双线腕臂钢柱 33 站场钢筋混凝土柱软横跨 34 站场钢柱软横跨 35 站场钢柱硬横跨 36 非绝缘锚段关节 37 绝缘锚段关节 38 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简单悬挂中心锚结 39 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40 站场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虚线为锚结绳) 41 分段绝缘子串 42 分段绝缘器

接触网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设计题目:站场平面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铁道电气化 年级:2011级 姓名:陈浩 学号:20116687 指导教师:王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1月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陈浩学号20116687 开题日期:2014年月日完成日期:2015 年月日题目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 4.土壤特性: (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 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内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接触网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编制孙正成 审核 批准

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支柱装配(腕臂安装、定位安装和拉线制作安装)的施工。 2. 作业准备 熟悉设计文件,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编制专项的作业指导书并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检查支柱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且已稳定,腕臂计算软件已进行初始化调试、试验和验证;以设计(或线路开通时)的线路轨道标高为基准在支柱上标注轨面红线,轨道线路中心已达标或者已取得线路中心标准交桩测量资料;支柱已按要求整正到位;配备测量人员、技术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准备好梯车、滑轮、线坠、钢卷尺、丁字尺、支柱倾斜仪、道尺、水平尺、扭矩扳手、电工工具、安全带、微机或手提电脑等工器具。所有支柱装配施工所需材料全部进场,检测合格并对绝缘子做耐压试验。 3. 技术要求 3.1电力金具、接触网零配件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通用技术条件》(TB/T2073)和《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TB/T2075)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2腕臂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

紧固力矩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紧固件要按设计要求配齐螺帽、垫片、止动垫片、弹簧垫圈等,新产品应符合该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3开口销安装后的劈开角度不应小于60°,开口后不得有裂纹、断裂现象。销钉安装时垂直放置的应钉帽在上,水平放置的两销钉头应相互倒置安装。 3.4锚柱拉线宜设在锚支的延长线上,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当地形受限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3.5板型号、抗压极限强度、埋设深度及锚板拉杆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板拉杆与拉线在一条直线上,锚板垂直于拉线。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o,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60o,但锚板埋设深度应按设计要求相应加深。 3.6拉线角钢水平,应与支柱密贴,连接件镀锌层无脱落和漏锌现象,钢绞线拉线无锈蚀现象并涂防腐油防腐。回头绑扎牢固。 3.7锚柱拉线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7规定。 表3.7 锚柱拉线允许偏差(mm)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0月 23日

目录 第六章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混凝土选取支柱选取与校验 软横跨中间柱容量校验 软横跨下锚容量验算 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第一章 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 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 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ρ。 3、悬挂数据: 结构高度为h=1.3m , e=4m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85,Tjm=1000kg 。 正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110,Tjm=1000kg 。 4、土壤特性: 安息角(承载力)Φ=30o , 填方地段。

第二章 负载计算 一、接触网负载计算 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 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b r ρ。 承力索JT —70:10.5c d mm =,c 0.00599g kN m =,0.85a =/1, 1.25K = K —风负载体型系数 a —风速不均匀系数 正线接触线CT —110:112.34A mm =,112.34B mm =,j10.00992g kN m = 站线接触线CT —85:210.8A mm =,210.76B mm =,j20.00769g kN m = 风速不均匀系数表 垂直负载: 1、接触线CT —110自重负载:j10.00992g kN m = 接触线CT —85 自重负载: j20.00769g kN m = 2、承力索JT —70自重负载: c 0.00599g kN m = 3、吊弦及线夹自重负载: d 0.0005g kN m = 4、接触悬挂无风无冰的自重负载 正线: 30110.009920.005990.000516.4110m j c d q g g g kN -=++=++=? 站线: 30220.007690.005990.000514.1810m j c d q g g g kN -=++=++=? 5、承力索纯冰负载

车站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及吊弦偏移值计算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车站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及吊弦偏移值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2015 年10月23日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院 系: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 原始资料 第二章 负载计算 3 第三章 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7

3.1 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确定(站线)................................... 7.第四章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13 4.1 计算条件 1..3. 4.2 半补偿链形悬挂张力增量及锚段长度的计算................................... 1. 4 第五章平面设计 5.1 接触网平面设计(站场)的一般次序: 1.5 5.2 设计的一般技术原则 1..5 5.3 划分锚段 1..6. 5.4 拉出值的确定 1..8. 5.5 咽喉区放大图 1..8. 5.6 站场平面表格说明 1..9 第六章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 6.1 混凝土选取支柱选取与校验 1..8 6.2 软横跨中间柱容量校验 2..0 6.3 软横跨下锚容量验算 2..3 6.4 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2..6.

第一章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第三典型气象区 t max 40 t vmax 5 C ;V max 25m S ;乂 10m S; C ;t min 10 C ; 覆冰厚度: b 5mm ;覆冰密度:900kg. m3。 3、悬挂数据:结构咼度为h=1.3m ,e=4m 站线:承力索JT70, 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 Tcmax=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4、土壤特性:安息角(承载力)①=30o,填方地段。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0月23日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 2第二章负载计算 3第三章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7 3.1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确定(站线) (7) 第四章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 11 4.1 计算条件 (11) 4.2 半补偿链形悬挂张力增量及锚段长度的计算 (12) 第五章平面设计 5.1 接触网平面设计(站场)的一般次序: (13) 5.2设计的一般技术原则 (13) 5.3划分锚段 (14) 5.4拉出值的确定 (16) 5.5咽喉区放大图 (16) 5.6站场平面表格说明 (17) 第六章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 6.1混凝土选取支柱选取与校验 (18) 6.2软横跨中间柱容量校验 (20) 6.3软横跨下锚容量验算 (23)

6.4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26)

第一章 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 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 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ρ。 3、悬挂数据: 结构高度为h=1.3m , e=4m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85,Tjm=1000kg 。 正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110,Tjm=1000kg 。 4、土壤特性: 安息角(承载力)Φ=30o, 填方地段。

第二节高速铁路接触网

第二节高速铁路接触网 一、接触悬挂形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自1964年日本开通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至今,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致力于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研究和发展。经过30多年的运行、实验,使高速电气化铁路的车速不断提高,运营速度由220 km /h 提高到270 km /h ,正向300 km /h 进。法国是目前轮轨系列车时速的世界记录保持者,它于 2007年 4月4日进行的实验运行速度达到574.8 km /h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交通工具之间为争夺市场运输份额,不断开发和引进高新技术,而提高铁路车速将给铁路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机遇。 接触网结构在机车高速运行情况下,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采取什么样的悬挂类型来适应高速铁路,一直是各发达国家研究的课题。根据国外高速电气化铁路运行经验,高速滑行的受电弓,其抬升力在空气动力和自身惯性作用下,以列车速度平方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因而使接触线产生较大的抬升量,当驶过等距支柱甚至在跨距中的等距吊弦时,会周期性激发接触线振动,它会使接触线弯曲应力增加,容易引发疲劳断线事故,同时这种振动可沿导线以一定速度传播,在遇到吊弦线夹和悬挂点时,会将波反射放大引起导线振荡,这是引起受电弓离线的主要原因,离线产生的电弧会烧伤接触线使磨耗增加,即电磨耗。当导线弯曲刚度小而张力大时,其波动速度可由下式求出: ρT C = 式中 T ——接触线张力(N ); ρ——线密度。 为了减少导线抬升量,可提高其张力,减少接触网弹性不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接触线波动传播速度,不引起导线共振使受电弓取流状态更好。 接触悬挂形式是指接触网的基本结构形式,它反映了接触网的空间结构和几何尺寸。不同的悬挂形式,在工程造价、受流性能、安全性能上均有差别,另外,对接触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也有不同的要求。 对高速接触网悬挂形式的要求是:受流性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运营要求、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工程造价低。 世界上发展高速铁路的主要国家如:日本、德国、法国的高速接触网悬挂形式是在不断改进中发展起来的,主要有三种悬挂形式:简单链形悬挂、弹性链形悬挂、复链形悬挂。各国对这三种悬挂形式有不同的认识和侧重,根据各自的国情发展自己的悬挂形式。日本的高速线路如:东海道新干线、山阳新干线、东北新于线、上越新干线均采用复链形悬挂,近几年来,日本高速铁路又采用了简单链形悬挂;法国的巴黎一里昂的东南线采用弹性链形悬挂,巴黎一勒芒/图尔的大西洋线采用接触导线带预留弛度的简单链形悬挂;德国在行车速度低于160km /h 的线路采用简单链形悬挂,在160km /h 及以上的线路采用弹性链形悬挂。下面分别介绍简单链形悬挂、弹性链形悬挂和复链形悬挂三种形式的结构和技术性能。 1、简单链形悬挂 以法国为代表的高速铁路采用此种类型,在 1990年开通的速度为300 km /h 的大西洋新干线上采用,而且认为该悬挂类型完全可以满足 330—350 km /h ,简单链形悬挂维修简单造价低,有多年成熟的运行经验。 结构形式如图2-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