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历史经济文化概况
滁州

滁州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作。
考古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
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沿淮“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华夏文明。
春秋战国诸候争霸,攻战频繁,这里曾为吴国、楚国分据,所谓“吴头楚尾”。
秦统一中国又亡于暴政,接着楚汉相争,江淮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和“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
三国鼎立时期,滁州成为魏吴交兵的战场。
西晋“八王之乱”时,琅琊王司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此而得名。
经历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争战,到隋唐时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
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始称滁州。
唐代名宦李幼卿、韦应物、李绅、李德裕等先后任过滁州刺史,留下了一系列文物、古迹,诗词和史话。
北宋欧阳修贬任滁州,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描述滁州山水之美和民风之淳,苏轼又将“两记”写成了碑贴,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扬四海,声播古今。
南宋时期,江淮一带成为宋金对峙的前沿,抗金名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整军抵御金兵,滁州面貌为之一新。
宋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对滁州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朝后期,凤阳县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起兵反元,经过十几年南征北战,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
凤阳府曾一度营造明代开国皇帝的都城,滁州曾直隶于京师。
如今凤阳皇城遗址和皇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滁州产生了许多学有功名的人物,如天长状元戴兰芬,卓有成就的女学者王贞仪,全椒“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吴氏宗族等,在滁州历史上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全椒人吴敬梓于贫病交加中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300多年来,这本名著以各种文本传播世界。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江北皖东一线成为太平军与清王朝军队反复争夺的重要战场,1858年爆发了有名的乌衣之战。
滁州简介

滁洲的科技力量
• 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 工业的发展带动着经济的发 天,交通变的更加重 展。滁洲开发的矿产业— —盐矿, 要,滁洲高铁的建立, 开始迈向世界 标志着滁洲架起了通 向世界的桥梁。
滁洲的历史人物
野 渡 无 人 舟 自 横 。 , 急 。 来 鸣 , 晚 树 生 雨 深 边 物 带 鹂 涧 应 涧 潮 黄 草 韦 溪 春 有 幽 洲 上 怜 滁 独
编辑人:侯荣伟
展现滁洲风采
•滁洲的文化底蕴 •滁洲的科技力量 •滁洲的历史人文
滁洲的文化底蕴 滁洲的文化底蕴
滁洲有着悠久的文化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 生活在这片美丽的热土上,欧阳修被贬滁洲 时,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名篇《醉翁亭记》和 《丰乐亭记》,描述了滁洲山水之美和民风 之淳朴。 孕育了许多对中国有影响力的人物。如大明 开国皇帝朱元璋,抗倭将领郑成功等。 滁洲的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美丽城市
滁 洲 宋 城 美 食 街 , 传 承 文 化 经 典 , 活 生 受 享 食 美
用
用戏曲相约经典,用文化穿越时空
幽亭——碧水 与君共饮
诗意滁洲, 好客滁
滁州历史及民俗文化

滁州,古州名,州名缘于涂水(滁河)。
存在于公元583年(开皇三年)至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辖域覆盖现在的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明光市张八岭以南地区、南京市浦口区西部地区。
1982年,在原滁州清流县(滁县)基础上,建立了滁州市。
1992年,滁州市与滁县地区合并,形成了现在的滁州市。
滁州是古都金陵的江北屏障,号称“开天首郡,金陵锁钥”。
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皖江城市带”北翼城市,是一座以家电设计制造及硅能技术研发为特色产业的新兴工业贸易城市。
1.基本概况滔滔长江,奔流不息,千百年来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这座依江带淮的淮东文化名城—滁州。
滁州西涧1.1 历史文化滁州,古称“清流”、“涂中”,最早属于扬州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
滁州市,又称“皖东”,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遥望。
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
这里临江近海,物富文昌,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知滁州,作“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著《醉翁亭记》流传千古,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滁州抗金,更发出“烽火扬州路”之感喟。
滁州自古为西吴湖熟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和淮扬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熠熠生辉。
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夙冠淮东”。
三国东吴智囊、大都督鲁肃,宋代画家崔白,二十四孝子之朱寿昌,《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滁阳王郭子兴,大明天宁翼元帅何文辉,清代著名女学者王贞仪,上海市委书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复旦大学校长章益,著名书法家黄学江,两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陆元九,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俊,教育家、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近代杰出建筑师吕彦直,江苏巡抚吴棠,还有诸如范常、胡松、方俊颐、吕本元、张远等等名人贤士。
安徽滁州介绍

帝国简介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习惯上称为“皖东”。
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
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及清流河贯通境内,通江达海,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
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 滁州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安徽省东向发展和对接长三角的前沿节点城市。
还是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十大安全宜居价值城市、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帝国山水人在帝国,放眼望去,确实为群山所围。
诸山之中,最负盛名,要数琅琊山。
大滁帝国——山水醉城:安徽滁州山顶眺望琅琊山琅琊山是皖东第一名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 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4大文化名山之一,中华百座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
风景区内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关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独厚。
境内大小山峰九九八十一座,层峦起伏,沟谷深邃,溪流潺湲,森林茂密。
其高可眺、邃可隐、清可濯、幽可憩、芳可采、丽可咏的自然景观,逐渐形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琅琊山“八名”(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文化胜境。
醉翁亭醉翁亭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户喻晓。
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称“醉翁九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欧阳修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琅琊山闻名,全靠醉翁亭,以及宋朝时期欧阳修在此写下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滁州西涧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介绍-滁州简介PPT(经典版)

滁州
安徽省省辖市,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 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 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皖东区域中心城市, 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 滁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 东部,苏皖交汇地区。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滁州城市概况
别 名 :涂中、清流、新昌、永阳 ;下辖地区: 2个市辖区、4个县、2个县级市;面 积: 13398平方公里 ;人 口: 45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2909.1亿元。
周岗雪枣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的著名传统特 色小吃。是以面粉、糯米为主料、配上白糖、 黄豆、菜油等原料制作而成。
食之酥脆可口,入口即化,和益脾胃。
池河梅白鱼
鱼肉的肉质十分的鲜嫩,采用当地传统的烹饪 技术以后,色、香、味俱全,是十分受当地人 喜爱的一道菜,当地的梅白鱼真的十分的鲜嫩, 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定远餐饮业最为火爆的季 节,客人都从四面八方前来,只是为了一场梅 白鱼的鲜美!
谢谢大家
4
美食文化
庐州烤鸭
庐州烤鸭了,庐州烤鸭是合肥的传统小吃了, 滁州离合肥很近,所以庐州烤鸭在当地也十分 的受欢迎,听当地放老百姓说,庐州烤鸭还是 古时候宫廷御膳类的美食,到明朝时期才流传 到民间,庐州烤鸭的做工严谨,香气浓郁,肥 而不腻。
天长甘露饼
安徽滁州天长市的著名传统特色小吃。甘露饼 以精面粉为主料,配以糯米粉、白糖、猪油、 鸡蛋、苏打粉、猪肉、冬菇、笋片等原料制作 而成。
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明皇 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 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始建,洪武十二年竣工。 明末以来,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 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国务院列 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滁州简介

旅游景点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 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 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 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 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
物产资源
物产丰饶,矿藏丰富。滁州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盛产水稻、小麦、鱼虾、油菜等农产品。著名土特 产有滁菊(中华四大贡菊之首)、来安花红、南谯 贡茶(西涧春雪)、明光绿豆等,特种水产有女山 湖大闸蟹、花园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银鱼、 滁州鲫鱼、明光梅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传 统特色食品有琅琊酥糖、马厂酥笏牌、凤阳酿豆腐、 天长甘露饼、炉桥桥尾、恒裕酱品等。
扬子街道 乌衣镇 新安镇 襄河镇 定城镇
239000 8 239000 2 239200 4 239500 0 233200 6
凤阳县
天长市 明光市
1949
1770 2335
341124
341181 341182
64.49
60.28 52.27
府城镇
天长街道 明光街道
233100 1
239300 1 239400 4
滁
州
——山水醉城
目 录
滁州简介 地方语言 滁州行政区划 地理区位 地质条件 物产资源
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 交通运输 旅游景点 滁州十二景 历史名人
滁州简介
滁州市,中国安徽省省辖市,地处安徽省最 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部。是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及 “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南京市江北门 户,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皖江示范 区”北翼城市,安徽省东部政治、经济、文 化及交通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 市。郡起元徽,州建大同,名始开皇,文扬 庆历,开天首郡,逾史千年。自古有“金陵 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 淮扬”。滁州是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 业基地、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 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古今滁州

科技事业
201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 人员6.2万人,比上年增长10.7%;民营 科技企业512家,比上年末增加29家;省 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比上年增加9 家;规上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203家, 比上年增加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5 家,比上年增加38家。全年获省部级以 上科技成果42项、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 申请数7598件,比上年增加654件,全年 授权专利数3053件,比上年增加40件, 其中发明专利241件,增加91件;全年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1025亿元,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45%。
秧歌灯 秧歌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歌舞艺术。明朝末年发源于来 安县广大乡,是由劳动人民对 神灵的祈祷活动发展起来的。 起初以唱为主,伴以极简单的 动作,后来形成了秧歌灯雏形 。清代,秧歌灯歌曲曲调和演 唱内容较前丰富得多,伴奏乐 器已有笛子、二胡、四胡、琵 琶、三弦和民间锣鼓。 秧歌灯 的曲调丰富多彩,抒情悦耳, 舞蹈动作柔美朴实,轻松愉快 ,歌词通俗流畅,动人以情。 由于以上特点,秧歌灯很快流 传到滁州、全椒和江苏省六合 、江浦、浦口一带乡间。群众 自诩秧歌灯"有九腔十八调, 调调有花色,三天三夜唱不完 ,唱转 滁州的交通四通八达,京沪铁路、宁西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水蚌铁路贯穿 境内,宁洛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马滁扬高 速公路连接其中,所有县市区均可在半小时内驶 上高速。滁宁快速通道、南京长江隧道、104国道 三条快速道路不仅实现了滁州与南京的无缝对接 ,也加速了滁州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步伐。滁 州的附近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京马鞍国际机 场。水运依托滁州港,清流河、滁河航道直入长 江。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次生林木、竹、中药材资源丰富。非金属矿是 滁州市的优势矿产。石英、岩盐、芒硝、石膏、玄武岩、石油 储量居华东之冠;而岩盐矿、石膏矿是安徽省唯一的大型岩盐、 石膏矿床;膨润土、花岗岩、大理石、绢云母、钾长石等具有 较高的开发价值,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滁州旅游文案短句

滁州旅游文案短句目录:一、滁州简介二、滁州的自然风光三、滁州的历史文化四、滁州的特色美食五、滁州的传统工艺六、滁州的民俗风情七、滁州的旅游推荐一、滁州简介滁州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素有“江南第一城”之称。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魅力的城市。
二、滁州的自然风光滁州的自然风光十分独特,有着壮丽的山脉、秀美的江河以及宜人的湖泊。
无论是登临白马山,还是游览砚池湖,都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三、滁州的历史文化滁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著名的滁州学派、汉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影响都使得这座城市独具魅力。
游览滁州古城、李时中故居等历史遗迹,感受千年文化的底蕴。
四、滁州的特色美食滁州的美食多样且独特。
不容错过的有滁州小吃,如千层蛋糕、糖油帽子等,它们口感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五、滁州的传统工艺滁州的传统工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如砚台、篆刻等。
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出工匠的智慧和技艺,让人赞叹不已。
六、滁州的民俗风情滁州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不论是闹元宵的花灯游行,还是举办中元节的祭祀活动,都能让人领略到滁州独特的民俗文化。
七、滁州的旅游推荐除了以上介绍的景点和特色,滁州还有许多值得推荐的旅游景点,如南谯双塔、颍上史能山、琅琊台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能够带给游客难忘的旅行体验。
以上是对滁州旅游的简要介绍,滁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美味的特色美食,都使得这座城市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欢迎您来到滁州,体验这座城市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历史经济文化概况滁州市为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属泛长三角合作核心区是国家建设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第一站、首选区。
滁州古为华夏九州之扬州,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淮东名镇。
全市土地面积1.3398万平方公里,人口447万。
今日的滁州辖琅琊、南谯两区,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四县,代管天长、明光两市。
滁州西与合肥市、淮南市毗邻,南与巢湖市相连,东与南京市、扬州市接壤,北与淮安市、蚌埠市交界。
1.1 历史古城,文化厚重滁州,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三国设镇,为东吴重镇,建业门户;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
西依琅琊山,东拥清流河,北揽皇甫山,南望长江。
好山好水赋予了这座城市独有的灵气。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这里留下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样著名的诗句。
这里是《醉翁亭记》、《儒林外史》的诞生地,千古名篇赋予了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积淀;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清流关堪称“金陵锁钥”,历史人文赋予了这座古城浓郁的历史气息。
1.2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滁州地理位置承东启西,属于上海四小时城市带,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滁州的交通四通八达,使得滁州拥有了相对低廉的物流成本。
境内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交织成网。
京沪高铁在滁州设两客运站,建成通车后,滁州到上海只需1小时,到北京仅需3个半小时。
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公路均在1.5小时车程内。
1.3 山水秀美,资源丰富滁州拥有琅琊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醉翁亭、明皇陵等著名自然与人文景观。
境内绢云母、岩盐、石膏、芒硝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居华东之冠,品质优良。
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占全省1/8,粮食商品量占全省1/4。
滁州拥有5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80多万名较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稳定性强。
目前,全市拥有11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其中省级开发区9个。
园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目前仅开发建成6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量大。
水、电、气等要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2.城市历史2.1 名称来源“滁”最早为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一带地区,古称“滁邑”,因有古滁水而名(今浊漳河)。
商王朝时期,尧的孙子大由就被分封于古滁邑,其族被称为“滁黎”、“黎方”。
到殷商晚期,大由的后裔传承之国被称为黎侯国,后被西伯侯所灭,周文王在先后戡灭了黎国、邗国(今河南沁阳)、崇国(今河南嵩县)等重要诸侯国,并将自己的国都自西岐迁于丰邑(今西安)之后,“以周为氏”,构成了周族对商纣王都城的直接威胁。
西周初期,黎侯国复又为周武王重设,仍由尧帝的后裔承位。
传至西周春秋时期,已经多称该地区为“黎”,渐次淡漠了“滁”之称谓。
滁州在隋朝才方有此名,很有可能是假借汉字“涂”。
这是因为滁州在未建州郡以前名为“涂中”(意即涂水中部),古代滁州兼跨涂水(唐更名“滁河”),直抵长江。
所以,并非因滁河而定名滁州,而是假借“涂水”之“涂”取名“滁州”。
2.2 建城历史滁州最早为楚国棠邑一部分。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十月癸酉,原侨置于今来安县城顿丘山上的顿丘县改治涂中镇(今滁州市区),置新昌郡,属徐州新昌郡顿丘县,这是今滁州市区建县之始。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迁郡、县(顿丘)治于涂中镇(今滁州市区)。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改新昌郡为永阳郡,并置南谯州(均治顿丘,今市区)。
.隋开皇九年(589年)“滁州”之名始出现。
此后一千多年基本保持建置,管辖清流(今滁州市区、浦口西部、明光南部)、全椒、来安三县。
民国初年降为“滁县”,不再辖县。
1949年滁县解放后,设立滁县专区,辖9县。
1982年恢复“滁州”,称滁州市。
1992年升级为地级市,辖2区6县。
1993年、1994年天长、嘉山相继撤县设市,滁州辖2区4县,代管2个县级市。
2.3 城市布局老城区:京沪铁路以西、明光路以北为老城区。
主要是疏解中小学校、市级办公和大型的商业设施。
疏通环城水系,保护老城的道路网格局。
老城主要是安排旅游、文化、休闲、居住、小型商业设施用地。
城西地区:京沪铁路以西、明光路以南、花园路以北的用地为城西地区,是居住、工业、公共设施综合片区。
城南地区:西涧路与京沪铁路、花园路与洪武路之间的用地是城南地区,主要布置市级公共设施用地,居住、工业、仓储用地。
新城市中心区布置在城南的城市双中轴线之间。
城东地区:京沪铁路以东、世纪大道以南为城东地区,是以工业为主的组团。
高速铁路站前地区:京沪高速铁路以北、洪武路以南为高速铁路站前地区,主要布置公共设施、居住用地。
城北地区:世纪大道以北、蚌宁高速公路以南为城北地区,主要布置工业、物流、居住用地。
琅琊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城市郊邑公园。
4.自然地理4.1 河流区域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天长明光河流清流河、沙河清流河、滁河、沙河来安河、滁河、清流河、向阳河襄河、滁河、池河、窑河、天河、蔡河、马桥河淮河、板桥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铜龙河、秦栏河淮河、护岗河、池河、南沙河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淮河流域淮河流域淮河流域4.2 湖泊、水库区域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天长明光湖泊西涧湖无无无无花园湖高邮湖、沂湖、烂泥湖、洋湖、沙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荷花池、抹山湖水库金歪桥沙河集、金歪桥、黄栗树、得胜、郎峰、刘陈、樟木山、红石沟、独山、红花桥、二郎屯仓、釜山、小山、车冲、时湾、大河桥、东寺港、陈郢、平洋、练子山、红丰、邢港黄栗树、上石坝、土桥、马厂、岱山、锥集、三湾、丰产、赵店、官渡、东风、瓦山城北、解放、大石塘、齐顾郑、双河、大俞、芝麻、孙集、蔡桥、湾孙、小李、仓东、南店、桑涧、新集、郎峰、墩子王、岱山、黄桥、青春燃灯、鹿塘、凤阳山、官沟安乐、大通、刘跳、跃进、尚武、魏桥、釜山、三墩、中坝、川桥、高峰、东风、墩子、岗陈、大涧口、官塘涧、小洼子、谕兴、官桥、大洼子石坝、林东、燕子湾、分水岭4.3 气候、地貌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
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
梅雨期长23天。
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
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
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
4.4 山脉区域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天长明光山脉琅琊山皇甫山张八岭、乌龙山神山、玉屏山无韭山、凤阳山无张八岭5.综合经济5.1 经济综述滁州市经济格局呈现“西北-东南”两级。
西北部(凤阳、定远、明光)以农业、旅游、农产品深加工、非金属深加工为主,东南部(琅琊、南谯、来安、天长、全椒)以家电、机械、模具、地板、纺织、化工为主。
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总产约占安徽省的七分之一,年调出商品粮总量约占安徽省的三分之一,商品率高达60%以上,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粮仓,有“安徽第一粮仓”之称。
滁州年产彩电、冰箱、空调等1400多万台,其中彩电产量占了安徽省的“半壁江山”、冰箱占1/3、家用空调占10%。
滁州因为聚集了一大批诸如西门子、康佳、扬子空调等国内生产基地,渐渐演变成长三角地区的家电集群。
5.5 大滁城建设大滁城地域由滁州市琅琊、南谯二区和来安、全椒两县构成,总面积为4472平方公里。
在大滁城地域统一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打造城镇密集区,提高区域竞争力。
近期规划为2008 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
大滁城整体功能定位为南京都市圈西北门户城镇密集区,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技术转移先导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后花园之一。
发展战略为“大滁城地域共建•共享•同城化”战略,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空间结构,并按照宏观控制的原则,立足市政府事权,从规划的制定、建设项目的管理、管治的重点明确大滁城地域发展宏观控制与区域空间管治。
目前市区已建设及规划的新区包括: 1.城南新区(花园路以南,滁州南站以北,京沪铁路以西,西涧路以东)滁州政务新区2.政务新区(中都大道、南谯中路一带) 3.城东新区(京沪铁路以东) 4.琅琊新区(北起世纪大道,南到清流河,西至西涧湖,东至菱溪路) 5.南谯新区(北起京沪铁路,南接全椒县,西至马滁扬高速公路,东到滁宁交界处)6.科技教育6.1 科技发展近年来滁州市以火炬计划为先导,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在火炬项目的示范、引导和推动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高效节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6.2 高等教育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科技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全椒分院6.3 重点中学滁州中学、滁州二中、滁州实验中学、全椒中学、全椒慈济中学、来安中学、天长中学、炳辉中学、凤阳中学、凤阳临淮中学、定远中学、定远二中、定远三中、明光中学7.交通运输7.1滁州地处安徽的东端,历来为合肥、南京的门户,地理位置优越。
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宁西高铁穿行而过。
境内设有五客运站:滁州站、滁州南站(在建)、全椒站、明光站、定远站(在建)。
并且还设有炉桥站、凤阳站等小型客运站。
铁路:京沪铁路、宁西铁路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在建)、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建)7.2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区域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天长明光高速公路宁洛高速、扬武高速、宁驻高速宁洛高速、扬武高速、宁驻高速宁洛高速、扬武高速沪陕高速、扬武高速京台高速、宁驻高速宁洛高速、京台高速、明徐高速长深高速、扬武高速、宁宿高速宁洛高速、明徐高速国道G104 G104 G104 无无无G205 G104省道S206、S311 S206、S311 S312 S206、S226、S331 S101、S311 S101、S307、S310 S205、S247、S312 S307、S3097.3 轨道交通预留的滁宁城际轨道通道起点设在滁州火车站,终点在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站。
项目总投资42.56亿元,该工程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从京沪高铁滁州站引出,向西延琅琊路,到高杆灯向南沿南谯路,到八中前从新安路一直向南,路过政务新区,经滁州高铁站后,向东南到乌衣,再由汊河进入南京,接入南京地铁林场站,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