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史简介

中国现代史简介

中国现代史概况(1949——现在)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956)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2、巩固政权的斗争:(1)解放祖国大陆(1951西藏和平解放)(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3)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4)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5)“三反”“五反”运动(1951)3、恢复国民经济(1)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长期战争的影响;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括(2)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3)结果:1952的年底,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三大改造的完成(3)一五计划及其完成(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5、统一战线的发展(1)初步建立:1949(2)发展:1956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三大改造的完成(3)一五计划及其完成(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5、统一战线的发展(1)初步建立:1949(2)发展:1956(3)发展到新阶段:改革开放后,1982年提出6、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1、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1957的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共开展了整风运动,这是中共在政治领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3、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1960年,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4、十年探索的成就与失误从总体看,成就巨大,建立起具有相当规模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重大工业和科技成就失误:一是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过于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最终导致文革的发生5、统一战线和民族团结*统一战线的完善:1956年,提出“”的方针,统一战线发展到新阶段*各族跨入社会主义(1958):新中国实行民族,1956年,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消灭剥削制度和压迫,1958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在困境中开拓外交新局面*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紧张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2版)》电子教案 第 四 章 历史知识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2版)》电子教案 第 四 章    历史知识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五、中国历史文化古迹
(一)万里长城、 大运河、 赵州桥 (二)青铜工艺及文物 (三)秦始皇陵兵马俑 (四)长沙马王堆汉墓 (五)古代园林 (六)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节 世界历史
一、世界历史沿革
(一)世界古代历史概况 (二)世界近代历史概况 (三)世界现代历史概况
二、世界文化与科技成就
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成就
(一)哲学思想
1、百家争鸣 2、“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3、 宋明理学 4、明清进步思想家
(二)史学成就
1.《史记》 2.《汉书》 3.《资治通鉴》
(三) 科技成就
科学巨 著
水利工 程
四大发 明
科技成 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天文历 法
数学成 就
农学著 作
医学成 就
四、中国历代的选才制度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历史 第二节 世界历史
第一节 中国历史
一、中国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历史概况
1. 奴隶社会时期 2. 封建制度时期
(二)中国近代历史概况
1. 清末历史概况 2. 中华民国历史概况
(三) 中国现代历史概况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一)丝绸之路 (二)海上丝绸之路 (三)唐僧印度取经 (四)郑和下西洋 (五)同朝鲜、 日本的交往
(一)古代世界文化与科技成就 (二)近代世界文化与科技成就 (三)现当代世界文化与科技成就
三、世界历史文物古迹
(一)古埃及金字塔 (二)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三) 特诺奇蒂特兰城 (四)古希腊迷宫 (五)泰姬陵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课件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课件
18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3、周朝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公元前221年 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 时期 发源与渭水流域
19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西周
定都:镐京 分封制,包括同姓国和异姓国,有1000多个 有宗法制度 祖先崇拜,制定礼(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刑 井田制度 手工业出现“百工” 国人与野人 周、召共和 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京,纪年开始 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
28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二、秦汉——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 统一中国,废分封, 立郡县,集皇权,统 一了货币,文字,度 量衡和车轨。
旧石器、用火。
➢ 直立猿人:
▪ 陕西蓝田人,80万年
▪ 北京猿人,40~50万年,具备人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制造石器、木器、骨器,有语言产生。
➢ 现代人代表:北京山顶洞人,1.8万年,骨针,人工
取火,有原始宗教观念。
3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母系氏族社会
六七千年以前,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集体劳 动、生产资料共有,,细石器时代,磨制石 器,陶器。典型的代表为河南仰韶文化和浙 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
司母戊大方鼎,
重875公斤。
酿酒、饮酒
采用十进位,
用一、二……
百、千、万记数
定都:殷
15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商朝疆域图
16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商在公元前1600 年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
17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中国历史分期概况一览表(古代部分)

中国历史分期概况一览表(古代部分)

中国历史分期概况一览表(古代部分)原始人群170万年前~18000年前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氏族公社18000年前~BC2070年母系氏族公社BC18000年~4、5千年前山顶洞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大汶口文化早期父系氏族公社4、5千年前~BC2070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期夏朝BC2070年~BC1600年都阳城(河南登封)商朝BC1600年~BC1046年屡迁都BC14C盘庚迁殷(河南安阳西北)周朝西周BC1046年~BC771年都镐(陕西长安)东周春秋BC770年~BC476年“春秋五霸”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战国BC475年~BC221年“战国七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完善秦汉时期秦朝BC221年~ BC206年都咸阳西汉BC202年~ AD8年都长安新AD9年~ AD23年都长安东汉AD25年~ AD220年都洛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北方东汉魏西晋十六国北齐200 220 265 304 316 383 386-——-439—————534东魏550 577北魏北周西魏557 581 隋(蜀208 221——263吴东晋宋齐梁陈222 280 317———————420———479 502—————557 589南方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朝581——618 都长安唐朝618——907 都长安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统一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元西夏(铁木真)1260(忽必烈)1271 1279元朝(1271--1368)12271044 金11151234北契丹国辽契丹916 947 983 1066 1125 统一全国五代澶渊之盟1005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907------923 945-----950------- 960 1126北汉(山西) 1141宋金和议南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十国南宋1127 1276后蜀南唐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明朝1368~1644 都应天(今江苏南京,1421年迁都北京)清朝1644~1840~1911 都北京。

现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

现代中国历史发展概况
⑶"一五"计划及其完成: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改造与建设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⑷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
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整风运动中,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整风运动转向反右派斗争。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产生重大影响,逐步导致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从而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⑵"反右倾"斗争:1959年,毛泽东又发动了"反右倾"斗争,错误地把彭德怀等认定为反党集团,在全国开展批判斗争。 "反右倾"斗争产生严重后果:一是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破坏党内民主生活,助长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三是中断了纠"左"进程,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危害。"反右倾"斗争毒化了党内关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956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通过《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国家领导人就职。随后,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
⑵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
①解放祖国大陆:到1950年夏,基本上歼灭了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敌和武装土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辉煌,涵盖了几千年的时间。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民在不同的朝代中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文明。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概述。

1. 夏、商、周:神话与实历中国历史的开端被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所纪录,然而真正有实证的是夏、商、周三个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以商汤和商湯的治理为代表,建立了亦真亦幻的王朝。

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2. 春秋战国:分裂与争霸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国家数量众多,势力割据。

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百家争鸣,出现了诸多的军事和文化盛世。

3. 秦汉隋唐:统一与繁荣秦朝的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中国。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期间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隋朝和唐朝则经历了一个繁荣和开放的时期,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辉煌。

4. 五代十国:动荡与割据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这个时期有许多的割据政权。

这个时期虽然经历了政治混乱,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文化和艺术的繁荣,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5. 宋辽金元:封建制度的继承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延续了封建制度,朝中实行学士科举制度,使得政治和经济都出现了繁荣。

而辽、金、元三个王朝代表着外族的入侵、统治和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 明朝清朝:朝代的更替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统治的朝代。

明代经历了盛衰的过程,但仍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

清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期较长,影响深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7. 近代中国:灾难与复兴19世纪末,中国逐渐衰弱并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

以清朝灭亡为标志,中国进入了动荡的时期。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

全国导游知识点总结

全国导游知识点总结

全国导游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全国导游,要深入了解本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同时还需要了解各个地方的特色景点和旅游资源。

因此,全国导游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

一、历史文化知识1.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以及现代史等。

要了解每个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事件,以便向游客介绍。

2. 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丝绸之路、魏晋壁画、佛教石窟、南京明城墙、荔浦山水田园等,全国导游需要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特点和价值有深刻的了解,能够为游客提供精彩的解说。

3. 民俗文化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等。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能够向游客介绍中国独特的民俗风情。

4. 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鲁迅、李白、杜甫、苏轼等。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名人的生平和作品,向游客介绍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成就。

二、地理知识1. 地理位置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个地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包括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南部热带地区、北部寒带地区等。

2. 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十分丰富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地形地貌特点,能够向游客介绍各地的自然风光。

3.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能够向游客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和资源丰富。

4. 气候环境中国的气候环境各异,有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类型。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能够向游客介绍各地的气候特点和气候旅游资源。

三、旅游知识1. 旅游资源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

中国历史概况及重要事件回顾

中国历史概况及重要事件回顾

中国历史概况及重要事件回顾中国历史悠久丰富,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众多重要事件和丰厚的历史遗产。

下面将对中国历史进行概况,并回顾一些重要事件。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的概况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

古代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明和王朝,如夏、商、周等,这些文化成就和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石。

中世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外族侵略,但始终保持了独立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系。

近代时期,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

现代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第二部分:重要事件回顾a. 夏朝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端。

据传,夏朝是由禹领导的,他成功地治理了洪水,开辟了农业,并建立了中国王朝的制度。

b.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内,中国处于诸侯相争不断的状态。

七雄争霸,百家争鸣,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墨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整合了各个地方的权力,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同时,秦始皇还修筑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重要工程,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d.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时期,这段时间内,中国分裂为三国:魏、蜀、吴。

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而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等,他们的事迹和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

e. 革命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井冈山、长征等革命斗争,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f. 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标志着中国逐渐摆脱了封闭与贫穷的状态,迎来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远古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渔猎活动,完成了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进化过程。

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发明了农业和养畜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逐步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及相应的礼仪制度,在聚落分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城堡,社会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王权政治得以强化,并不断完善。

青铜铸造达到鼎盛,辉煌灿烂。

丰富的汉字材料,记录了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

西周统治者推行的礼制,重在彰显、维护等级秩序,对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思想百花齐放。

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结束,专制主义中央集杈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时代。

新工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中外文化交流也空前繁荣。

我们的祖先在秦汉时期以其卓越的创造力,建树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无数丰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战争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

瓷器制造成就显著,青瓷制作技术精湛。

社会生活形态发生重要变化,家具、服装等出现新形式。

社会的变革和中外文化的交融,使思想文化呈现全新面貌。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

无论是隋唐前期的鼎盛局面,还是唐朝后期至五代十国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转折,其宏大的格局、开放的气势、壮阔的场面,均为前代所无法比拟。

辽宋夏金元时期(公元916年-1368年)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从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走向统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重大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文化的高度发展是这一时期的特色。

宋元海外贸易繁盛,与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王朝体系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其鼎盛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经济也呈现出超越前代的繁荣。

但中国这一农业文明古国,正与后起的工业文明大国悄然拉大差距,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