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大全(综合版)
建筑幕墙构造设计大全(综合版)

(四)、点支式:
组成及结 构体系:
玻璃:单层钢化、钢化夹层、钢化中空。 支撑装置:螺栓、钢爪
支撑结构
钢结构
杆件体系 索杆体系
玻璃肋:只用于高度及跨度较 小的幕墙
点式玻璃幕墙
点式玻璃幕墙的“爪” 形连接件
支撑装置:螺栓、钢爪
支撑装置:螺栓、钢爪
支撑结构: 钢结构 杆件体系
索杆体系
支撑结构: 钢结构
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 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 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 筑围护结构。
随着建筑幕墙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建筑幕墙企业间并购 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建筑幕墙生产企业愈来愈重 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 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建筑幕墙品牌迅速崛 起,逐渐成为建筑幕墙行业中的翘楚!
(1)、节点2:带副框
(一)、铝合金幕墙 2、复合铝板:
(一)、铝合金幕墙 3、蜂窝铝板:(构造原理同复合铝板)
四、金属幕墙
(二)、其它金属幕墙: 1、压型钢板、夹心板 2、不锈钢板、铜板、钛合金板等:(构造同单层铝板)
五、石材幕墙
(一)、基本组成
石材(板厚:30mm,≮25mm; 面积≯1.5m,2 短边≯1m)
3、背栓式: (1)组成
板材:(背面打孔)
连接件
锚栓 挂件
锥形螺杆 扩压环 套管
骨架:立柱、横梁
3、背栓式: (1)组成
3、背栓式: (2)节点:
3、背栓式: (2)节点:
4、石材蜂窝板幕墙:
4、石材蜂窝板幕墙: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doc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 民用建筑分类3.2 设计使用年限3.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4 建筑与环境3.5 建筑模数3.6 防灾避难4规划控制3.6 防灾避难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4.2 建筑基地4.3 建筑突出物4.4 建筑连接体4.5 建筑高度5场地设计5.2 道路与停车场5.3 竖向5.4 绿化5.5 工程管线布置6建筑物设计6.1 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6.2 平面布置6.3 层高和室内净高6.4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6.5 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6.6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和母婴室6.7 台阶、坡道和栏杆6.8 楼梯6.8 楼梯6.9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10 墙身和变形缝6.11 门窗6.13 楼地面6.14 屋面6.15 吊顶6.16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6.17 室内外装修7.4 声环境7室内环境7.1 光环境7.2 通风7.3 热湿环境7.4 声环境8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暖通空调8.3 建筑电气8.4 燃气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民用建筑设计及施工图

民用建筑设计及施工图民用建筑设计及施工图1 民用建筑方案设计要求1.1总平面设计根据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场地设计的知识,进行总平面布置,绘制总平面图。
(1)确定场地的主次入口的位置。
(2)进行场地道路布置及绿化布置。
(3)确定建筑物的位置,满足日照间距、消防间距等其他安全距离的要求。
(4)人流、车流的组织。
根据建筑方案的特点,准确表达设计构思,将相关构造绘制建筑详图。
1.2平面设计(1)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家具布置及人的活动空间要求确定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尺寸。
(2)根据使用人数确定辅助房间平面尺寸。
(3)根据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消防要求,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确定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确定垂直交通的数量及位置。
(4)根据建筑性质进行功能分析进行平面组合。
内容包括:底层建筑平面图、标准层建筑平面图、顶层建筑平面图、屋顶排水平面图、使用房间平面布置图、卫生间布置图等。
1.3剖面设计根据建筑功能及使用性质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净高,进而确定建筑层高和空间组合,根据图纸的表达情况绘制l~2个剖面图。
1.4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运用建筑美学的原理及处理手法确定建筑立面造型,根据建筑所处位置及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绘制2~4个立面图(正立面、侧立面等)。
2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要求2.1施工图首页建筑施工图首页一般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门窗表、装修及工程做法表等。
总说明主要是对图样上无法表明的和未能详细注明的用料和做法等内容作具体的文字说明。
总平面图主要是表示出新建房屋的形状、位置、朝向、与原有房屋及周围道路、绿化等地形、地物的关系。
可看出与新建房屋室内、底层地坪的设计标高士o.000相当的绝对标高,单位为米。
2.3建筑平面图应标注如下内容:(1)外部尺寸:建筑物四周均要求标注尺寸。
外部尺寸一般分三道标注:最外面的一道是外包尺寸,表示房屋的总长度和总宽度:中间一道尺寸表示定位轴线间的距离;最里面一道尺寸,表示门窗洞口、门或窗间墙、墙端等细部尺寸。
民用建筑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一、基本规定(一)民用建筑分类1、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2、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民用建筑等级分类划分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基地应选择在无地质灾害或洪水淹没等危险的安全地段;(2)建筑总体布局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不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3)建筑物周围应具有能获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的卫生条件;(4)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应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确保卫生安全的环境;(5)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应进行处理,并应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应引起公害;(6)建筑整体造型与色彩处理应与周围环境协调;(7)建筑基地应做绿化、美化环境设计,完善室外环境设施。
(三)建筑无障碍设施1、居住区道路、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相连接。
2、设置电梯的民用建筑的公共交通部位应设无障碍设施。
3、残疾人、老年人专用的建筑物应设置无障碍设施。
4、居住区及民用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实施范围和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
(四)停车空间1、新建、扩建的居住区应就近设置停车场(库)或将停车库附建在住宅建筑内。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应符合有关规范或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2、新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应按建筑面积或使用人数,并根据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建筑物内或在同一基地内,或统筹建设的停车场(库)内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车位。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条文汇编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条文汇编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条文汇编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符合安全、经济、美观等方面的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条文:一、布置规范:1.建筑物的布置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尽量满足社区的公共服务需求。
2.建筑物的布置应考虑周边环境、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等因素,确保安全、便利、通风。
3.建筑物布置时应遵守规定的建筑控制线,保证周边居民的日照和视线无阻碍。
二、建筑结构规范:1.建筑结构应满足抗震、防火、耐久等要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建筑结构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计算和设计,确保在正常使用和罕见事故等特殊情况下的安全。
3.建筑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三、建筑设备规范:1.建筑设备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建筑设备的布置应合理,保证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方便,同时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
3.建筑设备应具备节能、环保、智能化等特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四、建筑防水规范:1.建筑的地下部分和屋面应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渗漏。
2.建筑内设备管道的防水处理应符合相关规范,避免设备损坏和水泄漏。
3.建筑防水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使用期限。
五、建筑节能规范:1.建筑的外墙、屋面、窗户等部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2.建筑的采光、通风设备应设计合理,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减少人工能耗。
3.建筑设备的能耗应符合相关节能标准,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
六、建筑消防规范:1.建筑应配备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逃生通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灭火工作的进行。
2.建筑的消防设施和设备应经常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 民用建筑分类3.2 设计使用年限3.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4 建筑与环境3.5 建筑模数3.6 防灾避难4规划控制3.6 防灾避难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4.2 建筑基地4.3 建筑突出物4.4 建筑连接体4.5 建筑高度5场地设计5.2 道路与停车场5.3 竖向5.4 绿化5.5 工程管线布置6建筑物设计6.1 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6.2 平面布置6.3 层高和室内净高6.4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6.5 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6.6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和母婴室6.7 台阶、坡道和栏杆6.8 楼梯6.8 楼梯6.9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10 墙身和变形缝6.11 门窗6.13 楼地面6.14 屋面6.15 吊顶6.16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6.17 室内外装修7.4 声环境7室内环境7.1 光环境7.2 通风7.3 热湿环境7.4 声环境8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暖通空调8.3 建筑电气8.4 燃气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目录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 民用建筑分类3.2 设计使用年限3.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4 建筑与环境3.5 建筑模数3.6 防灾避难4规划控制3.6 防灾避难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4.2 建筑基地4.3 建筑突出物4.4 建筑连接体4.5 建筑高度5场地设计5.2 道路与停车场5.3 竖向5.4 绿化5.5 工程管线布置6建筑物设计6.1 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6.2 平面布置6.3 层高和室内净高6.4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6.5 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6.6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和母婴室6.7 台阶、坡道和栏杆6.8 楼梯6.8 楼梯6.9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10 墙身和变形缝6.11 门窗6.13 楼地面6.14 屋面6.15 吊顶6.16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6.17 室内外装修7.4 声环境7室内环境7.1 光环境7.2 通风7.3 热湿环境7.4 声环境8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暖通空调8.3 建筑电气8.4 燃气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最新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

燃气专业工程项目等级分类表
规模
气源
储备输配站
外网
应用设备
人工燃气
LPG
一级
20万立方米/日以上燃气厂
混气站
5万立方米以上
5万户以上
大型工业燃烧设备制冷空调等
二级
20万立方米/日及其以下燃气厂
强制气化站
5万立方米及其以下
1-5万户
热水器,一般工业燃烧设备
三级
并组气化站
1万户以下
一般灶具
道桥专业工程项目规模表
项目类别
桥梁
立交
道路
市政规划
大型
单跨大于100米或全长大于500米
全互通或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源自长度大于10千米或投资大于1亿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
中型
单跨大于40米或全长大于100米
部分互通或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
长度1-10千米或投资0.1-1亿
1-10平方千米
小型
单跨小于40米或全长小于100米
简易立交
长度小于1千米或投资小于0.1亿
小于1平方千米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
工程等级
特征
类型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
般
公
共
建
筑
单体建筑面积
8万平方米以上
2万平方米以上至8万平方米
5千平方米以上至2万平方米
5千平方米及以下
立项投资
2亿元以上
4千万元以上至2亿元
1千万元以上至4千万元
1千万元及以下
建筑高度
100米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版)
序言
民用建筑是指非生产性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 筑,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的; 而其空间的形成,则又需要各种各样实体来组合, 而这些实体称为建筑构配件。
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楼 梯、屋顶、门窗等构配件组成,如住宅、写字楼、 幼儿园、学校、食堂、影剧院、医院、旅馆、展 览馆、商店和体育场馆等。
(2)房间高度(层高) 房间的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
的距离。 净高:楼地面到结构层底面或顶棚的下表面
之间距离。 1)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要求 2)采光、通风等卫生要求 3)空间的尺度和比例(高跨比)
(二)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主要作用:联系和分隔室内外空间和
作为通风的孔道; 窗的主要作用:采光、通风和分隔空间的。 1. 房间门的设置 (1)门的宽度和数量
(1)访问使用单位对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调查 同类建筑物实际使用情况。
(2)了解建筑材料供应和结构施工等技术要求。
(3)基地踏勘:根据当地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所 规定的建筑红线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基地和周 围环境的现状,考虑拟建建筑物总平面图布置 的可能性。
(4)了解当地传统建筑经验和生活习惯,作为 设计的借鉴。
房间的面积由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 们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三个部分组成。 房间面积的大小主要是使用要求决定的。 (1)房间容纳人数 (2)家具设备 (3)经济条件
教室及卧室中室内使用面积分析示意图
2.房间形状
确定房间的形状应主要考虑房间的使 用要求、室内空间观感以及周围环境的特 点。在大部民用建筑中通常采用矩形房 间。
民用建筑设计
• 第一节 概述 •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
• 1、设计内容
1)建筑设计: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 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房屋的空间组合设计 和细部设计,并以建筑设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结构设计:配合建筑设计选择可行的结构方案, 进行结构构件的设计和计算,并用结构设计图表 示。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 程度。在6度以下的地区,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 较小;在6度以上的地区应进行抗震设防。
5)水文条件,了解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暗河, 以便决策是否在该地建房,或采取相应的技术 对策。
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 设计程序 1、设计前的准备 1)熟悉设计任务书 (1)建设项目总的要求、用途、规模及一般说
门的数量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和具 体使用要求来确定。我国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规定:面积超过60平方米,人数超 过50人,门需设2个。
(2)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式
门的位置应与室内家具的位置相配合, 一般情况下,门的位置应当放在家具布置 的人行通道上。
门的位置不宜放在有集中荷载的承重 部位,同时应注意与窗的配合。
明; (2)建设项目的组成、单项工程的面积、房间
的组成、面积分配及使用要求; (3)建设项目的投资大小及单方的造价,土建
设备及室外工程的投资分配; (4)建设基地的大小、形状、地形,原有建筑
及道路的现状; (5)供电、供水、采暖及空调等设备方面的要
求; (6)设计期限及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要求。
2)调查研究
有些房间对音质和视线有比较明确的
要求(讲演厅、影剧院、体育馆),其平 面形状宜用矩形、钟形、扇形或其它类似 形状。
3.房间尺寸
(1)平面尺寸
平面尺寸应满足家具设备的布置及人 们生活的要求。房间的长宽尺寸宜在 1:1~1:2之间,最好能在1:1.5左右。
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都有一些可行 的常用尺寸,住宅:3300、3600用于卧室、 起居室,2700、2400开间用于厕所、厨房、 楼梯间。宿舍、办公室的开间为3900、 3600、3300、3000,中小学教室常用开间 为9000、9300mm。
• 第二节 单一建筑空间设计 一幢建筑,一般有多个供不同使用的 单一空间,按性质可分为房间和交通联系两 大组成部分。
房间分为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指建筑物中联系同层房间的 水平交通系统和联系层与层之间的垂直交通 系统,以及供室内交通集散和室内外过渡的 交通枢纽。
一、使用房间设计 (一)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1.房间面积
门的开启方式:对于公用房间(观众厅、 候车室)采用外开门;对于幼儿园、中小 学校不宜采用弹簧门;对防风沙、采暖要 求高的房间,可采用弹簧门或转门。
走道与房间门的位置关系
2.房间窗的设置
(1)窗的面积
窗的面积大小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日照 情况和房间使用对室内采光需要情况来确定。
2、建筑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 要求,进行方案的构思,绘制建筑方案 设计图。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平面、 立面、剖面图及简要说明,结构系统的 说明,采暖通风、给排水、电器照明、 煤气供应等系统说明,总概算及主要材 料用料,各项技术指标。
2)施工图阶段:初步设计被批准后,即 可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主要是 将初步设计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各专 业绘制的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必须满 足建筑材料及设备订货、施工预算和施 工组织计划的编制要求,以保证施工质 量和加快施工进度。
3)设备设计:建筑物的给排水、采暖、通风和电 器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2、设计依据
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占的空间尺度,是确 定民用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因素。
2)家具、设备尺寸及使用它们所需要活动空间 尺寸。
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
4)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建筑基地的平缓 起伏、基地的地质构成、土的特性和地基承载 力大小等,均对建筑的空间组合、结构布置和 建筑体型有影响。
一道门的宽度一般根据通行人流股数确 定。一般单股人流的宽度为 550mm~600mm,而一个人侧身通过的宽 度为300mm。
所以门的最小宽度为700mm(供单人 通行),这种门常用于厕所、浴室。为 了能携带物品通过可用800~900mm的门, 一般800mm的门常用于住宅的厨房,而 900mm的门常用于住宅的居室。公共性房 间如教室、寝室、客房、办公室等门的 宽度为1000mm(一人正面通行,一人侧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