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说明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说明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说明一、引言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和建筑的扩展,同时也带来了道路的拓宽和交通的繁忙。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说明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方法和相关要点,以期为城市的美化和居民的舒适提供指导。

二、设计目标1.提供休闲娱乐空间:街头绿地应该设有适宜的座椅和休闲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2.改善城市环境:绿化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增加城市景观:街头绿地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和布置景观来增加城市的美感。

4.促进社交和交流:街头绿地可以成为居民和游客交流的场所,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三、设计要点1.绿化种植选择:街头绿地应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包括树木、花草等。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抗污染性和观赏价值。

2.空间布局:街头绿地的空间布局应符合人们活动和休息的需要,通常包括休憩区、活动区和景观区,合理划分这几个区域有利于提高使用效益和空间利用率。

3.设施设置:街头绿地应设有适宜的座椅、休闲设施和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以便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

4.照明设计:照明设施的设置能够增强夜间绿化的观赏效果,并提供安全性和舒适感。

5.绿地维护:对于街头绿地的维护应加强,包括定期修剪植物、清理垃圾和水培等,确保绿地始终保持整洁和美观。

四、实施步骤1.规划设计阶段:通过对城市街头绿地的规划,确定空间布局、植物种植和设施设置等要点,并绘制相应的效果图和草图。

2.施工阶段:按照设计草图,进行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景观绿化的实施工作,包括种植植物和安装设施。

3.管理维护阶段:绿地建成后,需要加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对植物进行养护和修剪,确保绿地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五、设计实例以下是一个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实例:1.空间布局:将街头绿地划分为休憩区、活动区和景观区,休憩区设有适宜的座位和休闲设施,活动区设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们进行各类运动和娱乐活动,景观区通过种植花草树木和布置景观来增加美感。

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绿化工程是创造处景色如画,健康文明的绿化景观,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条例》2、《公园设计规范》3、交通部公路发包(1995)1036号文《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4、交通部发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河北省园林绿化有关规定7、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的107国道该路段施工图8、现场勘察测绘资料二、设计理念:1、提高公路绿化层次的差异,从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高落差的绿化格局。

2、多栽乔木,少栽甚至不栽草,实现从“路边有绿化,到道路从森领中穿过”设计理念的跨越,实现公路绿化带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3、提高绿化种植密度(三年后可以移植),极大地提高道路绿化地含绿量,重要路段力求工程竣工时即有很好地效果4、根据道路绿化的管理难度,本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在城市外围、绿岛、交通转盘,进行重彩浓墨的刻画。

三、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景观美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品种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本路段所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使绿化苗木成活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

为此,我们继续遵循“适地适树”绿化建设基本原则,加强树木花草生态学特性的考察和研究,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应注意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应用经过试验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引种树。

107国道绿化的总体目标是:以绿为主,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植物选择应考虑生物学特性、公路结构特点、立地条件、管理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具体有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抗逆性强,要求耐干旱,抗污水,病虫害少,便于管理。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道路绿化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化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

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

标签: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措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交通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作为交通依托,不能只考虑运输功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增添交通景观艺术性的同时,改善了交通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1、以人为本,功能优先。

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兼顾考虑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感及舒适性。

针对驾驶员的需求,主要是保证安全,既要考虑快速行车时的视距要求,又要确保道路路口视线的通透性。

行人主要考虑道路遮荫和降噪除尘所带来舒适性的同时,也要避免使用易产生污染物或对人体有害的植物品种。

2、丰富层次,加大绿量过分强调形式和美感而不注重绿地质量的设计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对生态和功能等多方面的要求。

应多运用乔、灌、草、地被复层种植形式,增加道路绿量,注重配置比例和品种的选择,以增加绿地的生态效益。

一些绿地面积较为局促的道路或是立交桥要做到见缝插绿、垂直增绿。

3、突出地域,表现特色要突出地域特征以及立地特点,多种植可以体现当地环境、历史的特色树种。

4、强调节点,精细配置在一些重要的路口节点可以采用软硬结合的手法进行植物配置,体现绿化效果,形成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增强路口的标示性。

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城市道路绿地依附于道路结构,因此植物在栽植时应充分考虑道路沿线的地上、地下物,将原有建筑,市政管线、地形地貌、植物等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以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

二、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具体措施1、加强道路行道树的规划行道树是构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体,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区域的行道树的选择应更加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选择、确定。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本文从道路绿化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来展开,强调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1、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

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

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所以说,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道路景观的构成道路景观的构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三类:①实用性: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坐椅,电话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②审美性的: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③视觉传达性的: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景观设计】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景观设计】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一、道路绿地率指标1、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带设计1、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3、两侧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

5、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柳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

柳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

柳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摘要]搞好道路、广场绿化,美化城乡环境,提高道路综合效益是城建、道路、园林工作者共同工作。

搞好道路绿地建设工作关键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工作,本文结合广西柳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工程,分别从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城市道路绿地垂直绿化设计、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人文化设计、城市道路绿地公共设施色彩选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处理好道路绿地景观因素和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营造、景观组织、人文化内涵、色彩展示之间关系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道路绿地景观;垂直绿化;文化内涵;色彩运用;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1 引言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特殊空间不仅包括道路绿地和构筑物实体空间,还包括能够容纳社会公共活动的空间。

本文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作为空间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街道、巷弄、停车场、广场及道路交通岛、道路绿地相关自然和人工景观。

道路绿地景观空间突破狭义道路绿地定义,将区域范围开放空间作为改善生态积极因素纳入城市中来增强城市绿化,更好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视觉形式分解三个最基本组成要素----点、线、面。

绿地景观设计中在特殊位置进行微观细部处理好点、线、面部分景观,突出城市绿地构建功能和特色;宏观上把握点、线、面相互关系,结合具体功能有机融入到城市绿色景观设计中使道路绿地在景观上产生节奏与韵律、对比和变化等美学特性,作为有效生态联系通道连接城市景观中各种绿色斑块形成完善网络体系,增加城市各绿色斑块连接度与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连续性,促进绿色斑块间物种流动和基因交换,促进生物群体间个体交换与迁徙,有利于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

城市道路绿地系统建立由点、线、面组成网络骨架,城市广场绿地、道路中心岛绿地等位于重要结点位置,如广场绿地提供娱乐和游憩场所。

以整体观来规划,将点、线、面有机结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才能达到最优。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ppt(详细)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ppt(详细)

7、广场绿化
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 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 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2、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 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 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 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3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 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 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 面积的10%. 4、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 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 环境气氛.
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安全性 2、生态性 3、可识别性 4、可观赏性 5、舒适性 6、便利性
七、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包括了 9个部分.
1、中央隔离绿化带 2、两侧车行道分隔绿化带 3、行道树绿化 4、边坡绿化 5 、互通立交区绿化 6 、收费站,服务区绿化 7、广场 8、交通岛 9、停车场
8、交通岛绿化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 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 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 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 成装饰绿地. 3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 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 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 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 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 进行垂直绿化. 4、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 植物.
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 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 绿化;
5 、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 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 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 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
景观科 2017年1月13日
道路绿化指道路红线范围内路侧带、中间分隔带、两 侧分隔带、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 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自然条件、 城市环境等,合理地进行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2-02城市道路交通绿地设计_OK

园林规划设计2-02城市道路交通绿地设计_OK
1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
• 交叉路口、交通岛的设计
– 交通岛设计 • 俗称转盘。设在道路交叉口处。主要为组织环形交通,使 驶入交又口的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 • 一般设计为圆形,其直径的大小必须保证车辆能按一定速 度以交织方式行驶,由于受到环道上交织能力的限制,交 通岛多设在车辆流量大的主干道路或具有大量非机动车交 通、行人众多的交叉口。 • 中心岛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美 丽花坛,而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 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切忌用常缘小乔木或灌木,以免影 响视线。中心岛虽然也能构成绿岛,但比较简单,与大型 的交通广场或街心游园不同,且必须封闭
图2-15 德国柏林KU—Damm大街
32
图2-16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
图2-17 重庆步行街
3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
• 滨河路绿地设计 – 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河流、湖沼、海岸等水体的道路。其侧面临水, 空间开阔,环境优美,是城镇居民喜爱游憩的地方。如果有良好 的绿化,可吸引大量游人,特别是夏日和傍晚,其作用不亚于风 景区和公园绿地。 – 一般滨河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在建筑和水体之间设置道路绿带。 如果水面不十分宽阔,对岸又无风景时,滨河路可以布置得较为 简单,除车行道和人行道之外,临水一侧可修筑游步道,树木种 植成行;驳岸风景点较多,沿水边就应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 布置游步道、草地、花坛、座椅等园林设施。游步道应尽量靠近 水边,以满足人们近水边行走的需要。在可以观看风景的地方设 计小型广场或凸出岸边的平台,以供人们凭栏远眺或摄影。在水 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计成两层平台,以踏步联系。 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驳岸应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满足人们的 亲水感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路侧绿带
园林景观绿带
园林景观路:强调沿线绿化景观的道路。
园林景观路
交通岛:为利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一般用混凝土或砖石围砌, 高出路面10cm以上。
中心岛(转盘):设置在交叉路口中心引导行车。交通法规中规定所有驶入转盘 的车辆必须绕转盘做逆时针行驶。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所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 一般为40~60m,而小型城镇的中心岛直径为20m。
街道小游园规划设计
街头小游园是指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活动之用的小块绿地 ,又称街头休息绿地、街道小花园。它主要指沿街的一些较为集中的绿化地 段,常常被布置成“花园”的形式。它的面积大多在 l hm2以内,从几十m2 到几千m2不等。由于街头小游园不拘形式,只要街道旁有一定面积的空置地 ,均可开辟成街头休息绿地,因此,在城市的旧城改造中,发展街头绿地是 一个见缝插绿的好办法,常常可以用来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提高城市的绿 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 的30%—40%,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50%~60%。
另外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带应进行适当分段, 一般以75 -100m为宜。尽可能与人行横道、停车站 、大型商店和人流集散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出入口 相结合
人行横道与分车道示意图
在分车绿带上种植0.6-1.5m高的灌木、绿离等常绿树能有效的阻挡夜间相向行驶车辆前 照灯的眩光,大大提高了行车途中的安全系数,一般规定株距不大于冠幅的5倍。
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定义: 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水体、植 物、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 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作用: ①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社会和户外休闲场所的需求; ②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改善和重塑城市景观形象和空间品质,提高城市 环境的可识别性; ③劳动城市土地开发,提高商业零售机会
广场的主要空间由铺装场地、绿地、建筑、雕塑 、小品等要素决定。也可结合地形采用台式、下 沉式、半下沉式等特定的地形组成的广场空间。
广场绿地设计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 交通疏导设施,绿地布置形式可采用封闭式布置,面 积不大的广场也可采用半封闭形式,即周围用栏杆分 割,种植草坪、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遮阴,对于休憩 广场绿地可采用开敞式布置形式。
城市广场类型 ①市政广场:
修建在市政府和城市行政中心所在 地,是市政府与市民定期对话和组 织集会活动的场所。
上海人民广场
城市广场类型 ②宗教广场 --供信徒、游客集散、交流、休息的广场空间 --表现宗教文化氛围和宗教建筑美,通常有明显的轴线关系,景物是对称布 局,广场上的小品以宗教相关的饰物为主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街道小游园规划设计
街头小游园是指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活动之用的小 块绿地,又称街头休息绿地、街道小花园。它主要指沿街的一些较为 集中的绿化地段,常常被布置成“花园”的形式。它的面积大多在 l hm2以内,从几十m2到几千m2不等。由于街头小游园不拘形式,只要 街道旁有一定面积的空置地,均可开辟成街头休息绿地,因此,在城 市的旧城改造中,发展街头绿地是一个见缝插绿的好办法,常常可以 用来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 指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road green space
目录
城市道路绿地的原则及功能 城市道路绿地样式及绿化特点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案例
城市道路绿地的原则及功能
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人行与车辆交通 的安全要求、景观的艺术性、道路环境条件与植物生长的要 求、绿化与道路工程设施的相互影响、绿化建设的经济性等 因素,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明确定位,满足功能 保障安全,保护环境 适地适树,相伴相生 艺术构图,营造特色 远近结合,协调关系
道路绿化的概念
道路绿化 ——
指经过科学、合理、艺术的设 计,在各种不同性质、等级和类别 道路的绿地上栽植植物,达到改善 环境、辅助交通组织、美化环境景 观、创造宜人活动空间的目的,发 挥道路的综合功能的活动。按《城 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分类,道路绿 地属附属绿地中的道路绿地,是指道 路和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道路 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 车场绿地等。
5.通道坡度 (1)与广场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 (2)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严寒 地区不应大于6%。 (3)在出入口应设置纵坡缓坡段≤2%。
6.车辆类型及车身基本尺寸:
垂直式停车场 平行、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和园林建筑的 停车位应设无障碍设计。 (2)距离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3)停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位置,使乘轮椅者能直接进入人行道 到达建筑入口。 (4)停车场一侧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宽1.00M的轮椅坡道。

3.出入口宽度 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其 净距宜大于10m;条件困难或停 车容量小于50个时,可设一个出 入口,但其进出通道的宽度宜采 用9-10m。
4.通道及转弯半径:
行车通道可分为单车道和双车道。 (1)一侧通道一侧停车 (2)中间通道两侧停车 (3)两侧通道中间停车 (4)环形通道四周停车 停车场通道转弯半径:
大昭寺广场
城市广场类型 纪念广场 为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主要用于纪念某些人物或 某一事件的广场。 广场中心或侧面以纪念雕塑、纪念碑、纪念物或纪念性建筑作为标志 物,主题标志应位于构图中心。
天安门广场
城市广场类型
交通广场 交通的连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 交通组织。
分车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绿化带。
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称为分车绿带,也称为隔离绿带。在车行道上设立分车带 的目的是将人流与车流分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保证不同速度的车辆安全 行驶。
分车带的宽度,依车行道的性质和街道总宽度而定,高速公路分车带的宽度 可达5-20m,一般也要4-5m,但最低宽度也不能小于1.5m。 分车绿带的种植分为封闭式种植和开敞式种植两种
交通广场
城市多种交通会合转换处的广场 城市多条干道交叉处形成的交通广场
城市广场类型 商业广场 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的广场 文化娱乐休闲广场 此类广场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行为场所,也是城市中分布最广泛、形 式最多样的广场,包括诸如花园广场、文化广场、水边广场、运动广场、雕塑 广场、游戏广场、居住区广场等类型
道路绿化的用地组成
道路绿带
分车绿带 行道树绿带
路侧绿带


绿
中心岛绿地
化 的
交通岛绿地
导向岛绿地
用 地
立体交叉绿岛


广场绿地
停车场绿地
道 路 绿 地 名 称 示 意 图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术语
道路红线:道路路幅的边界线,以红色表示。它是街道或建筑范围的法 定界线。
道路总宽度:道路用地范围,它包括红线之间的宽度。 分车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绿化带。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园林景观路:强调沿线绿化景观的道路。
生态停车场的组成部分 绿化隔离带 • 防止暴晒 • 保护车辆 • 净化空气、防尘、防噪音
环境因子结构图
城市道路绿化的意义和作用
(一)卫生防护 (二)组织交通,保障安全 (三)美化环境 (四)供市民游憩 (五)生产作用 (六)防灾及战备
城市道路的绿地率指标
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2、红线宽度大于5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红线宽度在40—5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4、红线宽度小于4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大乔木:绒毛白蜡、国槐、银中杨、旱柳、梓树、臭椿、刺槐、元宝枫、蒙古栎、油松、沈阳桧等
(1)50辆机动车停车场,可设置1个出入口。 (2)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2个出入口。 (3)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 (4)大于5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5)当停车场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m。 (6)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分开设置的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史略
据史料记载,我国于公元前 5 世纪的周 朝就在首都至洛阳的街道旁种植列树供来往 行人在树荫下休息;公元前 200 年汉代长安 城的道路两旁均植茂密行道树组成完整构图; 水湿的建康 (今南京) 有“垂柳荫御沟 ” 的 风景等。中国古代的道路在满足征战、防卫、 交往和通商的需要之外还有权势象征之意, 如秦朝的“驰道”宽 82.95m,中间天子道路 宽 7.29m, 体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 无以重威德”的思想。
道路绿化的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 遮荫、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改善 道路环境小气候、保护路面、稳固路基
交通辅助功能 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 、 标识作用、交通组织
景观组织功能 道路绿化植物和道路构成景观、衬托城 市建筑、对周围环境进行空间分割和景 观组织、遮蔽及临 时装饰美化
文化隐喻功能 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以乡土植物塑 造个性城市植物配置形象
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 因此选择品种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花期长), 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 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 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 紧密, 有浓荫;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