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初二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北冥有鱼》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北冥有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事物大小和能力的限制?”例如,小鸟不能像飞机那样飞得高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北冥有鱼》中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笔下的鲲鹏形象。鲲鹏是庄子寓言中的巨大生物,象征着无限的潜能和力量。它提醒我们认识并突破自身的局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鲲鹏的描述。通过分析文中的夸张和比喻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鲲鹏形象和庄子笔下的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领悟庄子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理解大与小、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突破局限”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短的创意写作活动,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像鲲鹏一样突破自己的局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1 《庄子》二则教学目标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读准字音鲲(kūn)徙(xǐ)抟(tuán)南冥(mínɡ)濠梁(háo)鲦鱼(ti áo)通假字北冥有鱼(同“溟”,海)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古今异义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例句:南冥者,天池也今义:高山湖泊名)安(古义:怎么例句:安知鱼之乐今义:安全)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今义:孩子,儿子)文言句式判断句:《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北冥有鱼》【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参考译文: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手法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手法.1.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怀。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步骤预见性问题及
介绍作者应
结合背景介
绍..
有的学生背诵缺乏自信,教师要给予鼓励和信心。
明确任
务
个人探究组内互助1、找出文中的写作
手法并体会作用。
2、体会各篇文含蓄
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3、课文中哪些句子
能够引起你的情感
共鸣?谈出你的体
会.
4、
1、明确展现任
务.
2、点拨文章主
旨.
3、指导把《岳
阳楼记》中的
佳词妙句进行
积累和赏析。
结合个人经历
你从本单元大家的写作方法中都学会了一些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知识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第26课小石潭记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坻.屿.嵁.佁.然翕.忽幽邃.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卷石底以出卷:翻卷。
(3)潭中鱼可百许头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4)斗折蛇行斗:象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
(5)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6)不可久居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随从。
(8)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9)皆若空游无所依依:依托。
(10)四面竹树环合环合:环绕合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抒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灵活。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不适合久坐,于是记下了它的情景就离开了。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一段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朝)文学家。
字子厚,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柳河东。
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第27课岳阳楼记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滕.谪.守浩浩汤.汤淫.雨霏霏樯.催.岸芷.汀兰嗟.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初四教案纸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36.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第29课满井游记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
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2.古今异义:披风(柔梢披风):古: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今: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3.一词多义:①时:(冻风时作)时常;(春和景明之时)时候。
②为:(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被;(故为之文以记之)写;(人为刀,我为鱼肉是)。
③得:(欲出不得)能够;(悠然自得)得意;(得道多助)得到。
④之:(脱笼之鹄)助词,的;(如倩女之靧面)舒缓语气,不译;(郊田之外)限定关系,以;(未之知也)代词,代城居者不知郊田有春这件事。
⑤乍:(波色乍明)初,开始;(冷光乍出于匣也)突然,忽然。
⑥鳞:(鳞浪层层)像鱼鳞;(呷浪之鳞)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鱼鳞。
⑦偕:(宠辱偕忘)一起;(偕数友出东直)和,与。
4.词语活用: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
②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③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
⑤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5.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萧然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梳理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巩固重点字词、句式、文学常识等。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的记忆与运用。
2. 句式变换与修辞手法的掌握。
3. 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运用。
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中的主旨概括、人物分析、情节理解等。
2. 写作中的思路拓展、素材积累和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八年级下册已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册的重点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复习重点。
二、复习重点字词1. 列出本册重点字词,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字词的意义、读音和用法。
2.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三、句式变换与修辞手法1. 举例说明本册中常见的句式变换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进行句式变换和修辞手法的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文学常识积累1. 列出本册中的重点文学作品和作者,让学生介绍作品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2. 教师点评,补充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五、阅读理解1. 选择本册中的典型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回答问题。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六、写作训练1.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拓展写作思路,积累素材。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梳理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重点字词、句式变换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6复习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确保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避免过重的学习负担。
2.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3.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合作精神。
2.难点:
(1)词汇的拓展运用,特别是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长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采访等,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背景。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爱身边的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对Unit6的话题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图片的感受,以及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
-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Unit6的话题,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过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课本内容,讲解重点词汇和语法,如:congratulate, achieve, reward, appreciate, contribute等词汇的用法;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的区别及用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课ppt课件2

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五、写出出自本单元的成语
前醉峰皓春浩政
呼翁回月和浩通
后之路千景汤人
应意转里明汤和
不
觥 筹 交 错
在 酒
水 落 石 出
心 旷 神 怡
长 烟 一 空
气 象 万 千
百 废 具 兴
六、 一词多义。
〔代 水声〕
真挚友谊〔
〕
❖ 唐朝海陆内龟存蒙知《己别,离天》际诗假中设有比“邻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如朋
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
别则略显伤感,无妨用王勃的诗句〔 达一海种内豪存迈知的己情,怀天。际假设比邻
〕来表
❖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假设
隐假设现的诗句是〔
〕
海内存知己,天际假设比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3、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
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
〕
常相用见时来难比别喻亦难教,师东的风无工力作百,花残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
诗句〔
〕写女子春离蚕别到死后丝的方担尽,心蜡,炬含成灰有泪两始干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
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
〕
格调瀚高海阑昂干,百把丈送冰别,的愁思云念惨延淡万伸里向凝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
〔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四教案纸
两人都有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36.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第29课满井游记
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
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2.古今异义:
披风(柔梢披风):古: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今: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3.一词多义:
①时:(冻风时作)时常;(春和景明之时)时候。
②为:(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被;(故为之文以记之)写;(人为刀,我为鱼肉是)。
③得:(欲出不得)能够;(悠然自得)得意;(得道多助)得到。
④之:(脱笼之鹄)助词,的;(如倩女之靧面)舒缓语气,不译;(郊田之外)限定关系,以;(未之知也)代词,代城居者不知郊田有春这件事。
⑤乍:(波色乍明)初,开始;(冷光乍出于匣也)突然,忽然。
⑥鳞:(鳞浪层层)像鱼鳞;(呷浪之鳞)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鱼鳞。
⑦偕:(宠辱偕忘)一起;(偕数友出东直)和,与。
4.词语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
②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③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
⑤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5.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萧然者”。
译: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自然。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之”是代词,代指上文所说“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是“知”的宾语。
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
正常语序应为“未知之也”。
译: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