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层建筑分层式热水采暖系统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形式的探讨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形式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热水采暖系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目前高层建筑常用采暖系统形式及系统形式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形式,探讨前言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高层建筑被大范围的建设。
为了满足高层建筑中居民的生活需求,对高层建筑的热水采暖系统形式以及选择跟普通的建筑相比,存在许多的差别。
因此,我们需要对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进行热水采暖系统的选择。
热水采暖系统概述循环热水采暖是以循环水泵微循环为动力,不受锅炉房位置高低及作用半径闲置的一个闭式循环热水网络,在该系统中循环泵的压力完全消耗在克服系统阻力上,在系统循环中应该特别注意系统的“水力平衡”和“空气的排除”。
系统的水力平衡是热水采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系统使用效果的好坏,如果系统不平衡。
必然会造成采暖系统上热下冷的情况。
因此在布置室内外管网、划分系统时应从水力平衡方面着眼。
合理选择各支、立干管的管径。
准确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使其达到各关联环路的水力平衡,用以保证各用户散热器系统中的水流量。
空气是热水采暖系统中最有害的因素。
当管道中有空气积存时,往往影响正常的热水循环,会产生大量噪音并造成部分不热。
空气中含有的氧气是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重视排除空气的问题。
据调查统计,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采暖系统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就我国供暖现状,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在确保供热质量的情况下,如何减少浪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已经成为工程设计人员和运行管理方面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采暖系统根据热媒的不同,可分为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
由于热水采暖系统的热能利用率较高,输送时无效损失较小,散热设备不易腐蚀,使用周期长,且散热设备表面温度低,符合卫生要求,系统操作方便,运行安全,易于实现供水温度的集中调节,系统蓄热能力高,散热均衡,适于远距离输送。
分层供热系统设计方案

分层供热系统设计方案
分层供热系统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将热能输送到各个用户的供热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个分层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案。
首先,分层供热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结构。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将整个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生产层、传输层和用户层。
在生产层,我们可以使用燃煤锅炉或天然气锅炉等方式进行热能的生产。
在传输层,我们可以使用供热管道进行热能的传输。
在用户层,我们可以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每个用户。
其次,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供热管道的规划。
供热管道的规划需要考虑热能的传输距离,管道的材料以及绝热层的设计等因素。
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可以选择高效的材料,并增加绝热层的厚度。
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管道的布置,将管道尽量靠近用户,以减少管道的长度。
再次,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热交换器的选择。
热交换器是将热能传递给用户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热交换器时,需要考虑其换热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可以选择高效的板式热交换器或螺旋板热交换器等设备。
最后,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控制方式。
可以采用集中控制或分散控制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控制。
集中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统一调度和优化控制,但是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
分散控制方式相对简单,但是对系统的控制能力有所限制。
总之,分层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生产层、传输层和用户层的规划,选择合适的供热管道和热交换器,并合理选择系统的控制方式。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选择,可以使分层供热系统更加高效、可靠和节能。
高层住宅采暖技术分析

高层住宅采暖技术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城市。
高层住宅的采暖问题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能源消耗,因此,对高层住宅采暖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住宅采暖技术进行分析:采暖方式、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设备及节能措施。
二、采暖方式1.集中供暖:集中供暖是通过热电厂或锅炉房产生的热能,通过热水或蒸汽管道输送到各个住宅单元。
这种方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较为广泛。
2.分散供暖:分散供暖是指在每个住宅单元或楼栋内设置独立的采暖设备,如燃气壁挂炉、电暖器等。
这种方式灵活性较强,可根据居民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混合供暖:混合供暖是将集中供暖和分散供暖相结合的一种方式,通过在住宅小区内设置集中供暖设施,同时允许居民根据需求选择分散供暖设备。
4.天然气:天然气供暖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采暖方式。
通过燃气壁挂炉等设备将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或水,实现供暖。
5.电力:电力供暖包括电暖器、热泵等方式。
电暖器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泵则通过吸收外部热量来实现供暖。
6.地热能:地热能供暖利用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具有清洁、稳定、高效等特点。
适用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7.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供暖是通过燃烧生物质燃料(如木材、生物质颗粒等)产生热量进行供暖。
四、输配系统1.热水输配系统:通过热水管道将热源产生的热水输送到各个住宅单元,适用于集中供暖和混合供暖方式。
2.蒸汽输配系统:通过蒸汽管道将热源产生的蒸汽输送到各个住宅单元,适用于集中供暖方式。
3.热空气输配系统:通过风道将热空气输送到各个住宅单元,适用于分散供暖方式。
五、末端设备1.散热器:散热器是采暖系统的末端设备,通过空气对流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
2.地暖:地暖是通过地面铺设绝热材料和热水管道,将热量通过热辐射方式传递给室内空气。
3.暖风机:暖风机通过电能或燃料燃烧产生热风,直接加热室内空气。
4.热泵:热泵通过吸收外部热量,将低温热量转化为高温热量,实现供暖。
简析高层建筑分层式热水采暖系统

简析高层建筑分层式热水采暖系统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加热的分层式采暖系统、双水箱及单水箱分层式采暖系统,以及本文提到的加压泵,减压泵装置分层式采暖系统运行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各种系统的优缺点、适用场合。
最后,建议在供热热媒为低温水的场合下,优先选用加压泵、减压泵装置分层式采暖系统。
关键词高层建筑分层加热采暖系统供热外网由于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媒参数不同,而决定了高层建筑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连接形式的不同,对于高层建筑在垂直方向上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采暖系统,也就是分层式采暖系统而言,通常是低层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直接连接,且采暖系统的高度取决于供热外网的供水压力和散热器的承压能力,而高层采暖系统,由于其静水位高于供热外网的供水压力,所以此系统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既能保证高层采暖系统的正常供暖,又能保护低层采暖系统散热器不因超压而被压破。
目前,对于高层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连接形式有如下几种:一、热交换器分层式采暖系统系统形式见图一。
图中:1是城市供热给水管网,2是供热回水管网,3是热交换器,4是高层采暖系统循环水泵,5是高层采暖系统补水泵,6是自动跑风。
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供热热媒通过热交换器加热高层采暖系统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泵使之循环,而达到采暖的目的。
系统形式的特点:一是使高层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彻底隔绝,从而在高层采暖系统运行或者停止运行时,都不影响供热外网的水力工况,采暖系统运行可靠。
二是这种系统无论是高层系统还是低层系统的散热器均可选用承压力较低的。
但是这种系统仅仅适用于供热热媒为高温水或者是蒸汽热源的场合,对于目前一些集中供热热媒为低温水,有的供水温度仅为70℃。
80℃的城市而言,这种系统是不可能采用的。
其原因是因为供热热水温度低时,若再经过二次换热,势必造成高层系统循环水温度更低,从而使散热器用量加大,热交换器也会庞大,使系统投资加大,在经济上显然是不太合理的,同时也容易因散热器增多而造成散热器布置不下的困难。
12.高层建筑供暖

3、上层系统--利用两个水箱与外网相隔 绝(替代了水加热器所起的隔绝压力 作 用)。简化了入口设备,降低了系统造价。 4、上层系统--采用开式水箱,易使空气 进入系统,造成系统的腐蚀。
5、下层系统--通常与室外网路直接连接。 其系统高度取决于1)室外网路的压力工况。 2)散热器的承压能力。
实行集中供热后:一方面减少了燃煤量, 相应地减少了污染物总的排放量;另一方 面,用大型锅炉代替了众多的小型锅炉, 便于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烟气的净化处理。 如,采用高效的除尘器;有条件加高烟囱, 使烟气高空排放,稀释有害物。 ◆实行集中供热后,一个集中热源代替好 几个分散的小锅炉房,减少煤、灰运输量, 节约占地,节约劳动力,管理方便,易于 实现自动化等。
区域供热系统的热源是热电厂或区域锅炉 房(大型)锅炉房,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
(二)区域(集中)热水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有:供暖、通风、 热水供应、空气调节、生产工艺等。 下面分别介绍集中热水供热系统的热网与 供暖、通风、热水供应等热用户的连接方 式。
1、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型式。
锅炉的工作过程见下图。
(二)锅炉房位置的确定及对建筑设计的 要求
燃煤锅炉房须单独建设;燃油和燃气锅炉 房可在主体建筑中,但须有泄爆空间;电 锅炉房可在主体建筑中。
建筑面积10000~50000m2,占建筑面积 2~3%; 建筑面积10000m2以下,占建筑 面积4%; 高度4.0~7.5m;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多年来主要采用 直接连接方式。但由于用户系统漏水量太 大,影响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和经济性。 近年来,一些城市新建的大型热水供热系 统大多采用间接连接供暖方式。
周静--3高层建筑采暖的特点及系统形式

本节内容小结
概念
特点
型式
高
层
建 筑
➢高层建筑 的定义
➢风速增大 ➢冷空气
➢分区式 ➢双线式
采
渗透量增大
水平双线式
暖
➢静压问题
垂直双线式
➢垂直失调 ➢单双管混合式
课后思考
1
看看身边有哪些高层建筑?
2
观察采暖系统的型式。
本节结束
谢谢!
➢垂直方向 ➢分成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独立系统
膨胀水箱
隔绝式 连接
循 环 水
换热器 泵
室外 管路
供水干管 回水干管
直接 连接
集气罐 散热器
2、双线式采暖系统---垂直式
供水干管 回水干管
节流阀 排水阀
双线立管 节流孔板
2、双线式采暖系统---垂直式
双线立管
供水干管
回水干管
节流阀 排水阀
节流孔板
➢ 各层散热器平均温度近似地认为是相同的。
➢ 有利于避免高层建筑的垂直失调。
2、双线式采暖系统---水平式
双线水平管
散热设备
供水干管
截止阀
回水干管
截止阀 节流阀
➢ 在水平方向的各组散热器平均温度近似相同。
➢ 有利于避免高层建筑的水平失调。
3、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双管
特点:
❖ 单双管系统的特点兼
单管
而有之。
❖ 避免了双管系统在楼
层数过多时出现的严
重竖向失调现象。
单管
❖ 散热器还能进行局部
调节。
4、几种系统型式的比较
分区式
双线式 垂直双线式 水平双线式
混合式
优点
有利于解决水 的静压力;
4.4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PPT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
周恒涛
河南城建学院能源学院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特点
分层式供暖系统
双线式供暖系统
单、双管混合式供暖系统
专用分区供暖系统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特点
高层建筑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问题高层建筑供暖系统的型式和与室外热水网路的连接问题
分层式供暖系统
在高层建筑供暖系
统中,垂直方向分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独立系统称为分层
式供暖系统
分层式热水供暖系
分层式供暖系统
在高层建筑供暖系统
中,垂直方向分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系
统称为分层式供暖系
统
双水箱分层式供暖系统
双线式供暖系统
垂直式双线式单管系统
1-供水干管;2-回水干管;3-双线水平管;4-散热器;5-截止阀; 6-节流孔板;7-调节阀
水平式双线式双管系统
1-供水干管;2-回水干管;3-双线立管;4-散热器;5-截止阀; 6-排水阀;7-节流孔板;8-调节阀
单、双管混合式供暖系统避免了双管系统在楼层数过多时出现的严重竖向失调现象。
避免散热器支管管径过粗的缺点,散热器能进行局部调节
专用分区供暖系统
当高层建筑面积较大或是成片时,考虑将高层建筑竖向按高度分区。
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二个或多个采暖分区,分别由不同的采暖系统与设备供给,各区域供暖参数可保持一致。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有哪些分区形式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有哪些分区形式【范本一:正式风格】本文档是针对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分区形式进行详细介绍。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一.单独供应方式;二.集中供应方式;三.混合供应方式。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读者了解不同的分区形式,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合的方式。
一.单独供应方式在单独供应方式下,每个房间或每个套房都有独立的热水供应系统。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供水稳定、温度可调,但缺点是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和更多的供水设备。
同时,维护和管理也比较复杂。
该方式适用于比较高档的酒店、宾馆或大型住宅等。
1.1 系统组成单独供应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热水锅炉、加热设备、循环泵、热水管道、水箱和控制系统等。
1.2 工作原理热水锅炉将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通过循环泵将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房间或套房中的加热设备中。
加热设备将热水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供应给使用。
冷水则通过管道回流到热水锅炉中进行再次加热。
二.集中供应方式在集中供应方式下,整栋建筑的热水供应由一个中央热水系统完成。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节省空间和设备成本,同时也便于管理和维护。
但缺点是可能存在供水不稳定和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该方式适用于普通住宅、办公楼等。
2.1 系统组成集中供应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热水锅炉房、热水管道、水箱、加热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2.2 工作原理热水锅炉房将水加热到设定温度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楼层的水箱中。
加热设备将水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再通过管道供应给使用。
冷水则通过管道回流到热水锅炉房进行再次加热。
三.混合供应方式混合供应方式是单独供应方式和集中供应方式的结合,根据不同的楼层或房间的需求采用不同的供水方式。
该方式的优点是兼具单独供应方式和集中供应方式的优势,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需求。
但缺点是系统配置复杂,管理和维护成本较高。
该方式适用于部分高档住宅、写字楼等。
3.1 系统组成混合供应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热水锅炉、加热设备、循环泵、热水管道、水箱和控制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高层建筑分层式热水采暖系统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加热的分层式采暖系统、双水箱及单水箱分层式采暖系统,以及本文提到的加压泵,减压泵装置分层式采暖系统运行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各种系统的优缺点、适用场合。
最后,建议在供热热媒为低温水的场合下,优先选用加压泵、减压泵装置分层式采暖系统。
关键词高层建筑分层加热采暖系统供热外网
由于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媒参数不同,而决定了高层建筑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连接形式的不同,对于高层建筑在垂直方向上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采暖系统,也就是分层式采暖系统而言,通常是低层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直接连接,且采暖系统的高度取决于供热外网的供水压力和散热器的承压能力,而高层采暖系统,由于其静水位高于供热外网的供水压力,所以此系统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既能保证高层采暖系统的正常供暖,又能保护低层采暖系统散热器不因超压而被压破。
目前,对于高层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连接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热交换器分层式采暖系统
系统形式见图一。
图中:1是城市供热给水管网,2是供热回水管网,3是热交换器,4是高层采暖系统循环水泵,5是高层采暖系统补水泵,6是自动跑风。
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供热热媒通过热交换器加热高层采暖系统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泵使之循环,而达到采暖的目的。
系统形式的特点:一是使高层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彻底隔绝,从而在高层采暖系统运行或者停止运行时,都不影响供热外网的水力工况,采暖系统运行可靠。
二是这种系统无论是高层系统还是低层系统的散热器均可选用承压力较低的。
但是这种系统仅仅适用于供热热媒为高温水或者是蒸汽热源的场合,对于目前一些集中供热热媒为低温水,有的供水温度仅为70℃。
80℃的城市而言,这种系统是不可能采用的。
其原因是因为供热热水温度低时,若再经过二次换热,势必造成高层系统循环水温度更低,从而使散热器用量加大,热交换器也会庞大,使系统投资加大,在经济上显然是不太合理的,同时也容易因散热器增多而造成散热器布置不下的困难。
二、双水箱或单水箱分层式采暖系统
系统形式见图二、图三。
图中:1是供热给水管网,2是供热回水管网,3是高层系统加压水泵,4是高层系统进水箱,5是高层系统回水箱,6是进水箱溢流管,7是水箱信号管,8是回水箱非满管溢流管,9是自动跑风。
此种系统的工作原理:由于高层系统静水位高于供热给水管网压力,因而通过加压水泵把采暖给水提升到系统给水箱,对于单水箱系统把水提升到高层系统供水水平干管最高点以上,且具有以下的压头,系统借助于给水箱和回水箱的水位差产生的压力或者通过系统最高点压头进行水循环,而回水利用回水箱非满管流动的溢流管子与供热管网回水管隔绝。
此系统的优点:一是因为没有二次热交换,所以适用于供热热媒为低温水的场合。
二是由于利用了两个水箱与外网隔绝,对于单水箱系统利用加压泵出口逆止阀和回水箱外网隔绝。
因而系统运行或者停运时,都不能影响外网水力工况。
三是简化了入口装置,在投资方面低于热交换器分层式采暖系统。
此种系统的缺点:一是由于采用了开式水箱和非满管流的溢水管,很容易使空气进入采暖循环水中,从而增加了采暖系统氧腐蚀的因素。
二是开式水箱占据了建筑物空间,减少了建筑有效利用面积。
三是供热水水温高于环境温度,散发大量的湿气,使房间易变潮。
四是进水箱设置了溢流管,如管理不善或者由于供热外网压力的波动很容易造成供热水流失。
三、加压泵、减压阀装置的分层式采暖系统
该形式系统中设有:供热给水管网、供热回水管网、加压水泵、减压阀装置、自动跑风、高层系统回水总管垂直向上倒流管(简称倒流管)、高层系统回水总管垂直返下管(简称返下管)。
此系统的工作原理:当供热外网给水管道压力低于高层系统静水压时,则在高层系统给水管路上设置了加压水泵,通过加压水泵把供热水提升到使系统水平干管最高点具有2m~5m 的水头,系统借助于该水头压力进行水循环,以达到采暖的目的。
在高层系统水循环时,由于此系统是密闭循环,则造成回水压力又远远高于供热外网回水管的压力。
为此,在系统返下管上设置了减压阀装置,通过减压使系统回水压力和外网回水管压力相平衡。
另外,此系统设置了倒流管和返下管,而二者最高点高度和采暖系统供水干管最高点高度相同,同时也在返下管最高点设置了自动跑风,设置的原因和作用是:当系统因故停止运行时,由于系统静水位产生的压力高于外网的回水管网压力,使整个系统水位下降,有把整个系统水泄空的趋势。
设置了倒流管和返下管之后,则停运时,只能是返下管中的水位下降,同时,由于自动跑风中无水压作用,则跑风中浮球靠自垂下降,跑风阀自动打开,而空气进入返下管中,则倒流管起到水封作用,把整个系统水封住而不被泄空,这样使系统再启动运行时,补水量相当少,启动运行快。
停止运行时,返下管水位下降,水是流动着的,此时,减压阀装置仍然起到减低动压的作用。
当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返下管水位的位能与外网回水管网压力相平衡时,水位下降停止,系统则通过加压泵出口端的逆止阀和返下管中上部的空气柱使整个系统与供热外网隔绝,这样隔断了高层采暖系统静压对低压采暖系统散热器的压力,从而起到了保护低层系统散热器的作用。
此系统的优点:一是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直接连接,这样能适用于供热热水温度低的场合。
二是与外网连接装置简单,降低了入口装置造价。
三是系统运行时,通过减压阀减低动压,系统停止运行时,又通过返下管7空气柱与加压水泵出口逆止阀与外网隔绝,所以无论是高层系统运行或者停运时,都能起到既能不破坏外网水力工况,又能保护低层散热器不被压破。
四是采暖系统水循环是密闭的,因此空气不能进入循环水中,减少了氧腐蚀因素。
五是取消了供、回水水箱,因此减少了供热水流失量。
六是系统运行管理方便,运行可靠。
四、结束语
从以上对几种高层分层式采暖系统形式的分析不难看出,对于某个城市或者小区供热热源为高温水或者是蒸汽时,高层采暖与供热外网连接采用热交换器分层式采暖系统是合理的。
但是,对于热源为低温水时,高层采暖系统与供热外网的连接,应采用双水箱或者单水
箱分层式采暖系统及加压泵、减压阀装置的分层式采暖系统。
同时,笔者认为,加压泵、减压泵装置系统优于双水箱式或者单水箱分层式采暖系统,建议优先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