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音乐第五单元知识总结
九年级音乐苏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音乐苏教版知识点音乐是一门充满魅力和艺术的学科,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九年级的音乐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音乐苏教版的各个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
一、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由多个基本元素构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音乐形式。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理解和熟悉这些基本元素在音乐中的应用。
1. 旋律旋律是音乐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由一系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音符构成的。
乐曲中的旋律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我们需要通过练习唱歌和演奏乐器来培养对旋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它通常由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
学习节奏可以通过打拍子、演奏乐器和学习各种节奏型来实现。
在音乐中,节奏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节奏感和节奏层次,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3. 和声和声是由多个声部在时间上和谐地进行而形成的。
它在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增加音乐的丰富性和深度。
学习和声包括对和弦的了解和运用,通过和声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4. 音色音色是指音乐中不同乐器或声音的独特质感和表现力。
不同的乐器和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通过学习音色,我们能够更好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乐器和声音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5. 音乐形式音乐形式是指乐曲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呈现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音乐形式包括小调和大调,以及各种曲式和结构。
学习音乐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把握其结构和内在逻辑。
二、音乐的风格与流派音乐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和流派,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展现了不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特色。
在九年级音乐课程中,我们要学习和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培养对它们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的音乐作品,以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等形式为主。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舞台咏叹》(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第二课时课型: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1、能对歌剧、舞剧和音乐剧感兴趣,主动搜集有关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的资料。
2、聆听歌曲《扎红头绳》、《天鹅湖》、《回忆》,演唱并感受其主题片段,初步了解歌剧、舞剧及音乐剧的一般特点。
能听辨熟悉的歌剧、舞剧片段。
3、在充分的聆听与丰富的音乐实践中,发掘出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欣赏感悟《扎红头绳》、《天鹅湖》和《回忆》教学难点:探究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二、音乐欣赏:(一)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请学生介绍剧情。
2、投影介绍歌剧的起源、发展及代表作品等知识。
3、欣赏《扎红头绳》。
4、男女同学分角色唱一唱主题旋律,对比两个主题的音乐特点(曲调特征,旋律音调、节奏等)5、分析思考:a:歌剧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b:你认为此时的杨白劳和喜儿幸福吗?为什么?他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什么?c:假设你是黄世仁,你会怎样对待这一对父女俩?试试用七声徵调式创编曲调把你的想法唱出来。
6、小结。
(二)欣赏舞剧《天鹅湖》选段《天鹅》、导入欣赏(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2、欣赏《天鹅》片段3、回答问题后,了解舞剧的基本知识,再完整欣赏。
4、思考:作品是用什么乐器、什么旋律表现天鹅的形象的?5、男生哼鸣,女生随老师表演天鹅舞,感受音乐与舞蹈结合的美感。
(三)欣赏音乐剧《猫》选段《回忆》、老师语言导入音乐剧的欣赏。
(音乐剧的产生)2、欣赏《回忆》。
3、唱一唱主旋律,体会歌曲情感。
4、讲述老猫的故事,讨论探究老猫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给我们什么启示?三、对比小结:歌剧、舞剧、音乐剧的异同。
四、反馈评价:听辨几段熟悉的音乐,判断选自什么作品。
五、拓展:音乐剧等离我们并不遥远,了解身边的音乐剧的创作过程,六、结束语,提升主题。
苏教版中学音乐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中学音乐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的基本概念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人类利用声音艺术地组织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2. 音乐的特征:音乐具有主观性、客观性、艺术性、社会性的特征。
3. 音乐的功能:音乐具有审美功能、表现功能、娱乐功能、情感调节功能等功能。
二、乐理基础知识1. 音符与音程:音符是音乐记谱的符号,用来表示音的高低和时间长度;音程是两个音高的距离。
2. 节奏与节拍:节奏是一段音乐中的时间分割,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感。
3. 音阶与调式:音阶是一组有规律的音符排列;调式是按照音阶建立的音乐调子体系。
4. 和声与节奏:和声是多个音同时发出,形成和谐的音响效果;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分割,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音乐的基本元素1. 旋律:由各种不同高低的音符组成,有独特的音高、音长和音乐节奏。
2. 节奏:音乐在时间上的分割和组织,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和声:多个不同音高的音符同时发出,形成和谐的音响效果。
4. 音色:不同乐器或声音的特征,是乐曲中不同音响效果的产生原因。
四、古典音乐1. 古典音乐的发展:古典音乐起源于欧洲,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四个发展阶段。
2. 古典音乐的风格特点:古典音乐以和声、旋律、节奏丰富多变,形式规范,表现力强为其主要特点。
3. 古典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著名古典音乐家的代表作。
五、民间音乐1. 民歌:是由普通百姓创作的歌曲,反映着生活、工作和情感。
2. 民乐:是民间器乐音乐,代表有二胡、琵琶、古筝等。
六、世界音乐1.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包括中国音乐、西方音乐、非洲音乐、拉丁音乐等。
2. 世界音乐风格特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展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形成独特的音乐文化。
七、音乐表演1. 乐器演奏: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
2. 声乐表演:声乐演唱技巧和表现形式。
3. 合奏与独奏:乐队、合唱团、独奏表演的特点与要求。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知识点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声音的组织与表达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九年级的音乐学习中,我们将深入学习一些重要的音乐知识点,使我们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以下是苏教版音乐九年级的重要知识点:1.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分别是旋律、节奏、音色、和声与动态。
旋律是音高的组织方式,是音乐的主线;节奏是时间上的组织,给音乐注入生命力;音色是乐器或人声的独特质感;和声是多声部的组合,创造丰富的音响效果;动态是音乐的音量和力度变化。
2. 音乐的节拍与拍子:九年级,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节拍与拍子的概念。
节拍是音乐中规律的时间单位,拍子是按照一定的节拍规则分割音乐的方式。
例如4/4拍子表示每小节有四个拍子,每个拍子为四分音符长。
3. 调性与音阶:调性是音乐中一组基本音符的有序排列,具有特定的音乐特征和情感表达。
音阶是音乐调性的基础,是一组有序的音符排列。
在九年级,我们将学习主要调式如大调和自然小调,并学习它们的音阶和调式特点。
4. 曲式与曲型:曲式是音乐中一种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则。
常见的曲式有奏鸣曲、交响曲、合唱曲等。
曲型则是曲式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如ABAC、ABA等。
5. 音乐的表现力:音乐是一门情感表达的艺术,通过不同的手法和元素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在九年级,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情绪、描绘场景和人物特征等。
6. 音乐的欣赏与评价:音乐欣赏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和评价的过程。
九年级,我们将学习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并学习如何进行评价和分析。
7. 音乐历史与音乐文化:音乐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
九年级,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音乐史实和音乐文化,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域的音乐发展和特点,培养对音乐的历史和文化意识。
以上是苏教版音乐九年级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将更好地理解音乐,并提高音乐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积极参与,用心倾听,感受音乐的魅力,欣赏美妙的旋律。
苏少版初中音乐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D.C为意大利文Da Capo的缩写,意为从头起,反复到Fine处结束。
2、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都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
头部正直,眼睛向前平视,双手垂于体侧,小腹收缩,全身要有一种积极运动的感觉,切忌大声喊唱。
3、人声分类:人的音色可分为童声、女声、男声3类。
童声的音色与女高音相似,但带有单纯、亮脆、稚嫩的特点。
按照音区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女声还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还可以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4、音名即代表不同音高的7个基本乐音的名称。
唱名是为了便于发音的区别音级,用7个拉丁文音节代称。
在首调唱名法中,唱名的音高随定调的不同而移动。
5、音符6、板眼: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于强拍处击板称“板”,于弱拍或次强拍处以鼓签击板鼓称“眼”。
西皮:京剧唱腔。
活泼明快、刚劲有力,常为“眼起板落”,京胡定弦为6--3二黄:京剧唱腔。
稳重、深沉、抒情,常为“板起板落”,京胡定弦为5--28、附点音符:加在单纯右边的小圆点叫附点,表示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加附点的音符称附点音符。
9、变奏:为音乐展开手法之一,即将音乐主题进行变化的重复或展开。
在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中,有变奏曲式,其为AA1A2 A3、、、、10、变声期的嗓音保健:变声是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
变声期出现的声音沙哑、低沉、高音唱不上去等现象都是正常的。
变声期间应注意嗓子的保健:唱歌时音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音域不宜过宽,用气不宜过猛,以免嗓子过度疲劳而影响发声器官的正常发育。
11、民歌:是人民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产物。
它由群众集体创作而成,并在口头传唱中不断得到加工。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民歌绚丽多彩。
主要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
民间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曲都和民歌有密切关系。
12、《茉莉花》: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江苏九年级音乐知识点总结

江苏九年级音乐知识点总结在江苏九年级的音乐学科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音乐知识点,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九年级音乐知识。
一、音乐理论1. 音名与音符:掌握音名、音符的种类和不同音程的概念,如全音、半音、大三度、小三度等。
2. 节奏:了解不同的节拍类型,掌握常见的音符时值和节奏记号的意义。
3. 音阶:熟悉常见的音阶类型,如自然大调音阶、和声小调音阶等。
4. 旋律与和声:认识旋律的构成要素,理解和声概念,如和弦、和弦进行等。
5. 调式:了解常见的调式类型,如大调、小调、和声小调等。
6. 乐谱:学会读谱,包括音高、音长、节拍等信息的理解与应用。
二、音乐欣赏1. 音乐元素:了解音乐中的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能够通过听辨和分析,认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
2. 音乐形式:掌握常见的乐曲形式,如交响乐、奏鸣曲、合唱等,能够分析和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
3. 音乐家和作品:了解音乐史上的重要音乐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等,能够分析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4. 音乐文化:认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包括民歌、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等,通过欣赏和比较,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乐器演奏1. 弦乐器:了解弦乐器的种类,如小提琴、大提琴等,了解弦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 木管乐器:熟悉木管乐器的种类,如单簧管、长笛等,了解吹奏技巧和特点。
3. 铜管乐器:认识铜管乐器的种类,如小号、长号等,了解吹奏技巧和音色特点。
4. 打击乐器:了解打击乐器的分类,如定音鼓、钹等,学习打击技巧和乐器演奏的协同性。
5. 键盘乐器:掌握键盘乐器的种类,如钢琴、琴键风琴,了解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
通过掌握上述的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并能够通过演奏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苏少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悠远古风》课件

本单元以“悠远古风”为主题,选择了《阳关三叠》《但 愿人长久》两首歌曲,感受中华古老文化的悠久和深邃。并通 过欣赏《梅花三弄》《怀古》两首作品,从古朴、厚重的音韵 中,认识古曲与古代乐器,在怀古、仿古的音乐中,增加同学 们对我国古代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并对埙、编钟、古琴等中国 古代乐器有进一步的了解。
感受与欣赏学习建议
活动与创造学习建议
——活动与创造学习建议
本单元主要设计了“音乐沙龙”和“爱乐驿站”两项活动。 “音乐沙龙”活动中,同学们要了解古代乐器的分类称为 “八音”,同时能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及外形进行分类。了解 民族乐队的构成,能认识埙、编钟、古琴、二胡、竹笛、古筝 等乐器并能辨别其音色。 “爱乐驿站”的活动需要同学们运用先前积淀的知识来解答 问题,期待着同学们能有精彩的表现!
《但愿人长久》也有古传的琴曲,但这一首是台湾音乐人梁 弘志在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是以流行音乐风格演绎古诗词的 较成功之作。同学们在学唱过程中要用心感受古典与流行的碰 撞,尽力表现出古诗词的韵味与新解读。
表现与实践学习建议
感受与欣赏学习建议
活动与创造学习建议
——感受与欣赏学习建议
本单元欣曲为埙与乐队演奏的《怀古》以及编钟与乐队演 奏的《梅花三弄》。
作者介绍
歌曲演唱
王维 (701-761)
王维(701-761),唐朝河东蒲州(今 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 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 佛教,有“诗佛”之称。存诗400余首。
王维才华早显,既精通诗、书、画、音乐 等,又精禅理。在诗歌方面,更是有很深的 造诣。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 等,都有广为流传的佳篇。他创作的《送元 二使安西》《从军行》《观猎》《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 等作品,千百年来被口口传诵。《送元二使 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改编为乐曲,广 为传唱。
九年级音乐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打印版)

九年级音乐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
理打印版)
九年级音乐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1. 音符与节拍
- 音符的种类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
- 节拍是音符的时间分割,包括简单节拍和复杂节拍。
2. 调性与音阶
- 调性指的是以某个音为主音,并通过确定的升降音符表现出来。
- 音阶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音,包括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3. 节奏与速度
-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
- 速度指的是音乐演奏的快慢,包括行板、快板等。
4. 和声与旋律
- 和声是多个声部同时进行的音乐音响。
- 旋律指的是一段音乐中主要的、成整体的音符组合。
5. 音乐家与作品
- 音乐家是创作音乐的人,包括作曲家、演奏家等。
- 作品是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协奏曲等。
6. 音乐文化与风格
- 音乐文化是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的集合。
- 音乐风格指的是音乐作品中共同的艺术特征。
这些是九年级音乐第五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你将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音乐永相随》导学案
一、本单元重难点:
重点:1、学会演唱两首声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带给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2、能辨析演唱、演奏的不同音乐表现形式。
3、能分辨出二拍子、三拍、四拍子等不同节拍的音乐作品。
难点:1、《友谊地久天长》、《道别》、《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不同音乐表现特点。
2、视唱歌谱,基本节奏的练习,乐曲中附点节奏、三连音、十
六分音符节奏的准确性。
二、演唱作品:
1、《友谊地久天长》
作品介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源自古老的苏格兰民歌《过去的好时光》,又有《一路平安》《骊歌》等译名。
18世纪时,苏格兰诗人罗巴特·彭
斯根据当地一位老人的吟唱记录下了歌词。
歌曲以淳朴、深情的旋律
歌颂了崇高的友谊,表达了人们依依惜别的感情。
奥斯卡获奖影片《魂
断蓝桥》曾以这首歌曲作为电影的主题曲,使歌曲随着电影的播放得
到更广泛的流传。
曲式分析:歌曲为大调式,单一部曲式,由四个抑扬格乐句构成:第一乐句(起句),从低音开始,旋律以上行为主,悠扬婉转地落在六度音“la”
上;第二乐句(承句),是一个抒情的下行曲调,平稳地落在主音“do”
上;第三乐句(转句),曲调从“la”音开始,小有起伏,构成一个
色彩较为明朗的乐句,逐步将歌曲推向高潮;第四乐句(合句),从
高音开始徐缓的旋律下行,使歌曲在激情中圆满结束。
节奏型X︱X·X
X X︱X·X X 贯穿全曲,速度和力度中庸,旋律进行跌宕起伏、相互
呼应,感情真挚,深刻表现了人们对崇高友谊的执着追求。
2、《骊歌》
作品介绍:“骊歌”泛指有关离别的诗歌或歌曲。
先秦时代有一首逸诗名为《骊驹》,为古代客人离别时所唱的歌,后被人们沿用为“骊歌”。
骊歌一般较为抒情,中等偏弱的力度和速度,如李叔同的《送别》、夏威夷的《骊歌》以及类似《友谊地久天长》这样的作品。
本单元这首《骊歌》为八六拍,原唱中有一处上行大二度的转调,使得音乐情绪向更高潮推进(这一处理与本单元欣赏部分的《道别》相同)。
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我们将体会到不同的感受。
三、欣赏作品:
1、《道别》
作品介绍:《道别》是创作于1995年具有意大利歌剧风格的歌曲,表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1996年在德国的一场拳击比赛中,由意大
利盲人歌唱家波切利和被誉为“月光女神”的英国歌唱家莎拉·布莱
曼联袂演唱了《道别》,从此该歌曲风靡世界,其单张唱片全球销量达
一千万张以上。
曲式分析:歌曲为G大调、以四四拍为主的单二部曲式。
全曲的旋律进行深情
而委婉,A部的旋律进行采用了一连串密集、环绕级进的十六分音
符,深刻地表现出倾诉般的内心独白和缠绵思念的情绪。
B部的进
行与A部旋律形成明显对比,节奏较为松弛,大量三连音以及音程
的级进和跳进的使用,使得旋律进行起伏跌宕并富有张力,强调了
“time to say goodbye”的离别之情。
最后一段提高二度转入A大调,
表现出更为高涨和激动的音乐情绪,并在最高音处“say goodbye”
的九拍长音中结束演唱。
歌手介绍:莎拉·布莱曼(1960-),英国跨界女高音歌唱家。
1981年因饰演音乐剧《猫》中的小猫“Jemima”进入公众视野。
1985年因出演韦
伯创作的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合作的《安魂曲》,获得格莱美
最佳古典女艺人奖。
1987年饰演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女主角。
1990年离开音乐剧舞台,开始对古典跨界音乐的探索。
1996年与盲
人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一曲《Time to say goodbye》创下超
过1200万张的单曲销售记录。
从此之后,莎拉的跨界音乐之路有了
傲人的发展,莎拉用她独特的发音方式结合美声,将一首首古典歌曲
通俗化,同时也将一首首流行歌曲古典化。
2、《拉德斯基进行曲》
作品介绍:《拉德斯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最初是献给当时奥地利的拉德斯基将军的。
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春音乐会也总以它为
结束曲。
曲式分析:乐曲采用大调式创作手法。
D大调、四二拍,结构为ABA’三段体。
引子部分是小军鼓和大军鼓合奏,接着就是主题一节奏音型,所有乐
器都凌空而起,把人引入到音乐的境界,由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写成
富有弹性、轻松活泼、带有战马奔腾感觉的节奏。
旋律热情而辉煌,
主题反复演奏,使音乐流露出自豪和雄伟的感觉。
主题二(从D大
调转到A大调)是一段沉稳而柔和的音乐,整个音乐的力度有所减弱,
增加了抒情色彩,富有吉普赛风格,节奏清晰流畅而富于跳跃感。
作者介绍:奥地利作曲家。
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
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
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
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
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莫过于经常被作为音
乐会压轴曲目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了。
四、音乐常识
1、常见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齐唱、轮唱、领唱、合唱以及这些演唱形式的综合表现。
演唱作品也被称为声乐作品。
2、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有:独奏、齐奏、重奏、合奏、伴奏。
独奏、齐奏、重奏、合奏作品通常被称为器乐作品。
3、进行曲:进行曲(march)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
从17世纪起,由通常伴随队伍行进或用于世俗性的礼仪活动,逐渐进入音乐会演奏以及歌剧、舞剧音乐中,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
进行曲最初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
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
4、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
如 2 / 4 、4 / 4 、3 / 4 拍等。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
5、附点节奏:附点: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带有一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
五、相关资源:
1、《骊歌》原唱小虎队(视频)
2、《我和你》2008北京奥运会会歌演唱者:莎拉布莱曼、刘欢
3、《青年圆舞曲》(视频)
作品介绍:《青年友谊圆舞曲》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波兰举办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征歌活动。
这首圆舞曲较为贴切地表现了新中国青年们的欢乐和激荡的热情,充满着青春活力。
该曲为四三拍,节奏以每拍一音为主。
但每小节经常由较低的第一个音符用一个大跳或小跳进入第二个音符,而第二、三个音是同音反复。
全曲共六句,第三、四句以小节内三个音波浪式的行进为主,节奏虽和前两句相同,旋律进行却有变化。
第五、六句则与第一、二句旋律进行相同,前后呼应,这样的旋律进行富于圆舞曲特性。
4、《船歌》:奥芬巴赫(法)6/8(音频)
5、《魂断蓝桥》主题曲(视频)
6、《祝你一路顺风》小虎队(视频)
7、《拉德斯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视频)
8、《拉德斯基进行曲》维也纳童声合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