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

合集下载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维护生活质量
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老人的生活质量,如营养支持 、皮肤护理等。
心理关怀
为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帮助他们面对死亡,提高 他们的生活质量。
重症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疼痛管理
01
为重症患者提供全面的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症状控制
02
对重症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如呼吸困难、恶
心等。
家属支持
03
为重症患者的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面对和接受
亲人的病情。
05
临终关怀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问题
尊重生命
尊重患者的生命是临终关怀的首要伦理原则,包括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以及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疼痛缓解和其他必要的医疗措施。
维护尊严
维护患者的尊严是临终关怀的重要伦理要求,包括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文化和信 仰,以及避免对患者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或虐待。
THANK YOU.
提供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 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愿
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和选 择,让他们在临终关怀中感受到尊 重和关爱。
护理原则
全面评估
舒适护理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系 统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他 们的需求和状况。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包括缓解疼痛、保 持清洁、提供适当的饮食等。
跨学科合作与支持
临终关怀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支持,包括医学、护理学、社会工作、 心理学、法律等多个领域。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和协调,以满 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06
培训计划与实施
培训目标与内容
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及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终 关怀及护理服务。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信息需求
患者需要感受到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慰问。
情感需求
患者需要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减轻恐惧和不安等情绪。
心理需求
患者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引,以帮助自己面对死亡和迎接新生。
精神需求
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
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包括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等。
2023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CATALOGUE
目录
临终关怀概述临终关怀服务临终护理培训临终关怀的伦理和社会意义临终患者的心理和精神护理临终患者的疼痛和其他症状控制培训需求和建议
01
临终关怀概述
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缓解性照护服务的医疗保健系统。
它旨在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为其提供情感、精神、身体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临终关怀和护理培训的需求
01
增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意识和技能
提高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掌握相关的医疗护理技能和心理疏导能力。
02
满足患者及家庭的需求
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感和身体需求,并提供适当的临终关怀服务。
培训目标和内容建议
使医护人员了解临终关怀的定义、目的、原则和实践经验,增强对临终关怀重要性的认识。
临终患者的心理和精神护理方法
06
临终患者的疼痛和其他症状控制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和频率等方面,以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控制方案。
疼痛评估
临终患者的疼痛控制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医生会开具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非处方药、处方药等,并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药物治疗

老年人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设计与实施课件

老年人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设计与实施课件
老年人设临计终与关实怀施与课安件宁疗护的
汇报人:XXX 2023-11-24
目录
• 概述 •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设计 •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实施 • 安宁疗护的实施 •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挑战与对策 • 典型案例分享
01
概述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定义
临终关怀
为即将离世的老年人提供全面的 身心照顾,以缓解其痛苦和不安 ,并给予家属精神支持和指导。
药物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疼 痛。
非药物治疗
使用非药物方法,如按摩、热敷、冷敷等来缓解 疼痛。
症状管理
呼吸困难
确保空气流通,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恶心与呕吐
评估呕吐的原因,给予止吐药物,保持口腔清洁。
失眠
评估失眠原因,如疼痛、呼吸困难等,给予适当的药物或非药物治 疗。
促进社会和谐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体现了社会对 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有利于 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起源于欧美国家,最初由志愿者组织为贫困病人提供临终 关怀服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医疗保健领域。
现状与趋势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服务,国际学术交流 和合作日益加强,未来这一领域将更加注重专业培训、技术推广和政策研究。
安宁疗护
在临终关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心理疏导、疼痛控制和社会支持 ,旨在提高老年人在生命末期的 生命质量和尊严。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重要性
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关注老年人 在生命末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 需求,有助于缓解其痛苦,提高
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和护理》PPT课件

《临终关怀和护理》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28
整理课件ppt
29
整理课件ppt
7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生物学死亡期
是死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从大脑皮质开始 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 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机体已不能复活,但个别 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仍可有极微的代谢活动。随着 生物学死亡期的发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 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整理课件ppt
8
24
四、影响丧亲者调适的因素
1、对死者的依赖程度 2、病程长短 3、死者的年龄与家人的年龄 4、其它支持系统 5、失去亲人后的生活改变
整理课件ppt
25
四、丧亲者的护理
1、做好尸体护理 2、鼓励家属宣泄情感 3、心理疏导,精神支持 4、尽力提供生活指导、建议 5、丧亲者随访
整理课件ppt
26
结束语
临终关怀及护理
整理课件ppt
1
第一节 概述
一、濒死和死亡的定义 二、死亡的标准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整理课件ppt
2
一、濒死和死亡的概念
濒死(dying) 即临终,指病人已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
疗后,虽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 示生命即将结束。
从社会意义上讲,生命的预期寿命在6个月之 内者即谓处于临终期的临终者。
21
5.接受期
经历一段忧郁后,病人的心情得到了抒 发,面临死亡已有准备,极度疲劳衰弱,常 处于嗜睡状态,表情淡漠,却很平静。
护士应尊重病人的信仰,延长护理时间, 让病人在平和、安逸的心境中走完人生之旅。
临终病人心理活动的五个发展阶段,并非 前后相随,而是时而重合、时而提前或推后。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掌握病人千变万化的心 理活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安宁疗护》课件——死亡教育

《安宁疗护》课件——死亡教育

二、生死教育内容
➢ 死亡教育主要内容:
1、即死亡的本质教育;2、死亡与濒死相关态度及情绪教育;3、死亡与濒死应对能力的教育。
➢ 具体内容包括:
死亡的基本知识、死亡与生命辩证关系、中西方死亡哲学及特殊文化中的生死观、对死亡及濒死 的态度、文学、美学、宗教等死亡文化、死亡心理学、死亡权利学、与死亡相关的伦理问题、慢 性疼痛的止痛治疗、濒死体验、安宁疗护、生命意义、生前预嘱、遗嘱处理死亡价值观的探讨、 优逝教育等,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等。
(二)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的差异 1.责任的民族与权利的民族 2.回避死亡与直面死亡
三、特殊文化中的生死观(宗教、信仰、革命精神)
生与死的问题是每一种文化的人们都极其关注的问题。由于宗教信仰和文化地域 的不同,特殊文化的人们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死观。
(一)宗教
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佛教等。宗教信仰则是指对某一种宗教的信仰,表 现为民众对某一宗教的教理、教义内容的信奉,并将其作为规范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
3、教育方式及途径 (4)讨论照护计划 (5)协助履行四道人生 (6)妥善知道预备后事
3、教育方式及途径 (1)适时病情告知 (2)引导人生回顾 (3)启发人生意义
3.口腔黏膜炎
第四节 生前预嘱
生前预嘱
3.口腔黏膜炎
一、概述
(一)生前预嘱概念
生前预嘱( living will)是指在健康和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由本人自愿签署的说 明在不可治愈的疾病处于终末期时需不需要或需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性文件 。生前预嘱的本质是公民对自己生命权的处置,是立嘱人本人对自己临终的安 排,它能使立嘱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三、生死教育方式及途径

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的区别

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的区别

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的区别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是与患者末期疾病相关的两个概念。

尽管它们都提供患者精心的照料和支持,但两者在目的、方法和时间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探讨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之间的区别。

第一节:安宁疗护的定义与目的安宁疗护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物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全面关怀,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减轻痛苦。

安宁疗护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症状控制、心理和情感支持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它旨在帮助患者与疾病和痛苦和平共处,并为他们提供安宁和舒适的环境。

第二节:安宁疗护的方法和实施安宁疗护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它涉及多个专业人员的合作,如医生、护士、社工和心理咨询师等。

这些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和执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独特需求。

安宁疗护的方法包括疼痛管理、症状缓解、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和灵性关怀等。

它注重团队护理,以确保患者全面且细致的照顾。

第三节:临终关怀的定义与目的临终关怀旨在为末期患者提供终生关怀和支持。

与安宁疗护不同,临终关怀的重点更加专注于患者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状态,以及他们的家庭支持和治疗决策。

临终关怀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找到安宁和满足感。

第四节:临终关怀的方法和实施临终关怀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模式,但它更加注重心理和情感支持。

临终关怀团队由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宗教领袖等组成,他们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情感和精神层面上的支持。

临终关怀的方法包括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和家人制定终生护理计划、协助患者处理未完成的事务等。

它着重于个体化的关怀,以满足患者和家人的需求。

结论: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都是为患者末期疾病提供的重要护理形式,它们在目的、方法和实施上存在一些区别。

安宁疗护注重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管理,提供全面的物理、心理和社会支持。

而临终关怀注重于心理和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和家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找到安宁和满足感。

无论是安宁疗护还是临终关怀,都旨在为患者提供尊严、舒适、和善的最后阶段护理。

医学课件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

医学课件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

安寧療護(HOSPICE)
始於十二世紀,原指朝聖中途休息驛站,是供給旅客 們溫暖、養病及補充食物的地方。到了十九世紀,交 通較為發達,這種朝聖休息站已無太大意義,人們就 將HOSPICE用作專門照顧無法治癒病人的相關醫療機 構的代稱。
1879年時,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瑪莉‧艾肯亥(Mary Aitkenhead)將其修道院主辦的HOSPICE作為專門收容 癌症末期病患之場所,以愛心照顧他們。1905年時,倫敦 市另一家修女辦的聖約瑟安寧療護醫院(St. Joseph's Hospice)也改變方向為專門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二者皆 秉承基督博愛精神照顧病患,並未融入專精的醫療科技改 善病人的症狀處理。
1967年,世界第一座現代化兼具醫療科技及愛心照顧的 「聖克利斯朵夫安寧療護醫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正式於倫敦郊區建立。桑德絲醫師親自帶領醫 療團隊著手進行一連串的癌症疼痛及症狀控制的研究;很 快地,住在桑德絲醫師主辦的安寧療護醫院的病人,可以 將所有的痛苦減至最低。而病人們平安尊嚴地死亡,也成 為能實現的目標。
我也許 也許我還記得你 我也許把你忘記……
我再見不到地面的青蔭 覺不到雨露的甜蜜
我再聽不到夜鶯的歌喉 在黑夜裡傾吐悲啼
「聖克利斯朵夫安寧療護醫院」的一組醫療人員於1976 年前往美國康州,協助美國人建立了第一座安寧療護醫 院(New Haven Hospice)。從此以後,「聖克利斯朵 夫」模式的安寧療護如雨後春筍般在歐美各國建立,亞 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台灣也在九○年代開始發展 了這項服務。
安寧療護的理念
是因為他太痛苦,希望早日解脫,「安寧療護」 則減除病人痛苦,提升病人生活品質,因此沒有 必要再尋求安樂死。
我國在 2000 年 5 月立法通過,6 月由總統 公布「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其主旨也是讓國內重 症末期的病患,可有選擇安寧療護,以及選擇不接 受積極治療的權利。

--医学课件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

--医学课件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
1.痛及不適的症狀減至最低,病人能忍受的程度。 2.身體及儀容整潔,以保持個人尊嚴 3.即使在疾病的限制之下,仍能保持活動性及自主性 4.儘可能滿足其情緒上及社會層面的需要 5.釋放過往的人際衝突 6.允許表達並滿全其心願 7.給予自由選擇的權利 8.保護他不受到不需要的,去人性,及無意義的醫療處置 9.滿足他的靈性需要,感受到其生命是有意義的存在 10. 給予機會安排自己的後事及向親友告別
西西理‧桑德絲女士(Cicely Saunders)在1950年代時是 聖約瑟安寧療護醫院的護士,她看到一位年輕的癌症病人 「大衛」(David Tasma)疼痛至死無法緩解,心中刻骨 銘心,大衛去世前留給她五百英鎊當作基金,勸她將來設 立一座更人性化的安寧療護醫院,能減除病人的身體痛苦, 也給予心理及靈性的照顧。
• 安寧療護的「全隊照顧」 是由一組受過良好訓練的專業人員,提供末期癌症病 患的全人及全家照顧,通常由醫師、護士、社工及宗 教人士所組成的團隊,同時訓練義工加入陣容。
• 安寧療護依經營的方式,可分為下列三種: 1. 獨立的「安寧療護醫院」(Free-standing Hospice)。 2. 醫院中劃出一個病房單位做為「安寧療護病房」
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薛岳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 總有冷落自己的舉動 但是我一定會提醒自己 如果還有明天 我們都有傷心的時候 總不在乎這種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你看出我的遲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問我 究竟有多少事沒有做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
薛 岳-【生老病死】 這次,他對自己的生命做了一次終結的表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因為他太痛苦,希望早日解脫,「安寧療護」 則減除病人痛苦,提升病人生活品質,因此沒有 必要再尋求安樂死。
我國在 2000 年 5 月立法通過,6 月由總統 公布「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其主旨也是讓國內重 症末期的病患,可有選擇安寧療護,以及選擇不接 受積極治療的權利。
不要等太久簡報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共有 15 條, 第三條中定義「末期病人」是指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無法治 療,且有醫學上的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近期內一般 認定是 3 ~ 6 個月。而為減輕或免除這類末期病人的痛苦,施予緩和性、支 持性的醫療照顧,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則是安寧緩和醫療的目標。心肺復 甦術,是指對臨終或無生命徵象的病人,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摩、 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薛 岳-【生老病死】 這次,他對自己的生命做了一次終結的表白。
這張專輯是在1990年,也就是薛岳走的那一年的夏末首次 發行。
在他生命將告終止前,在幾位好友的幫忙下,他很用心 也很辛苦地完成這張作品。看到在香港錄音室裡拍攝到薛 岳錄唱的畫面會不禁讓人動容,因被他那份努力用盡生命 中僅有力量卻有如此強大震撼力的音符而感動。
• 安寧療護的「全隊照顧」 是由一組受過良好訓練的專業人員,提供末期癌症病 患的全人及全家照顧,通常由醫師、護士、社工及宗 教人士所組成的團隊,同時訓練義工加入陣容。
• 安寧療護依經營的方式,可分為下列三種: 1. 獨立的「安寧療護醫院」(Free-standing Hospice)。 2. 醫院中劃出一個病房單位做為「安寧療護病房」
1.痛及不適的症狀減至最低,病人能忍受的程度。 2.身體及儀容整潔,以保持個人尊嚴 3.即使在疾病的限制之下,仍能保持活動性及自主性 4.儘可能滿足其情緒上及社會層面的需要 5.釋放過往的人際衝突 6.允許表達並滿全其心願 7.給予自由選擇的權利 8.保護他不受到不需要的,去人性,及無意義的醫療處置 9.滿足他的靈性需要,感受到其生命是有意義的存在 10. 給予機會安排自己的後事及向親友告別
四全照顧,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
病人是具有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各層面的需要及反應的「全 人」,因此如果在疾病無法治癒,死亡無可避免的情況下,給予病 人「全人照顧」,以成全他各層面的需要,最後,協助他平安尊嚴 的死亡。 另方面,一人生病,他的家人必也經歷一場風暴,家屬也極需協助 ,因此安寧療護提供「全家照顧」,包括家人的諮詢及協助,病人 幼年子女的哀慟照顧,以及病人去世之後遺族的哀傷輔導( Bereavement Care)。延續性的哀傷輔導即「全程照顧」。
1967年,世界第一座現代化兼具醫療科技及愛心照顧的 「聖克利斯朵夫安寧療護醫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正式於倫敦郊區建立。桑德絲醫師親自帶領醫 療團隊著手進行一連串的癌症疼痛及症狀控制的研究;很 快地,住在桑德絲醫師主辦的安寧療護醫院的病人,可以 將所有的痛苦減至最低。而病人們平安尊嚴地死亡,也成 為能實現的目標。
西西理‧桑德絲女士(Cicely Saunders)在1950年代時是 聖約瑟安寧療護醫院的護士,她看到一位年輕的癌症病人 「大衛」(David Tasma)疼痛至死無法緩解,心中刻骨 銘心,大衛去世前留給她五百英鎊當院,能減除病人的身體痛苦, 也給予心理及靈性的照顧。
第四條,則述明末期病人可以在兩個以上具完全行為能力者的在場見證,
立意願書以選擇安寧緩和醫療,並得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以書面載明
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薛岳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 總有冷落自己的舉動 但是我一定會提醒自己 如果還有明天 我們都有傷心的時候 總不在乎這種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你看出我的遲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問我 究竟有多少事沒有做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
(Hospital-based Hospice)。 3. 綜合醫院中成立一組「安寧療護小組」,協助其他專
業人員照顧散住在醫院各病房的末期病患。
• 服務類型: (1)住院療護(2)居家療護 (3)日間療護
能夠三者兼備者才算是完整理想的「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和安樂死常被混淆,有加以澄清的必要 安寧療護反對「安樂死」,病人若尋求安樂死
「聖克利斯朵夫安寧療護醫院」的一組醫療人員於1976 年前往美國康州,協助美國人建立了第一座安寧療護醫 院(New Haven Hospice)。從此以後,「聖克利斯朵 夫」模式的安寧療護如雨後春筍般在歐美各國建立,亞 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台灣也在九○年代開始發展 了這項服務。
安寧療護的理念
安寧療護(HOSPICE)
始於十二世紀,原指朝聖中途休息驛站,是供給旅客 們溫暖、養病及補充食物的地方。到了十九世紀,交 通較為發達,這種朝聖休息站已無太大意義,人們就 將HOSPICE用作專門照顧無法治癒病人的相關醫療機 構的代稱。
1879年時,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瑪莉‧艾肯亥(Mary Aitkenhead)將其修道院主辦的HOSPICE作為專門收容 癌症末期病患之場所,以愛心照顧他們。1905年時,倫敦 市另一家修女辦的聖約瑟安寧療護醫院(St. Joseph's Hospice)也改變方向為專門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二者皆 秉承基督博愛精神照顧病患,並未融入專精的醫療科技改 善病人的症狀處理。
☆如果已經沒有明天,你會…. ☆如果你是片中的先生,你會做些什麼?…會跟哪 些人說些什麼?
☆如果你因為重症住院或生命末期,緊急時會希望 醫師急救嗎?為什麼?
☆何謂善終、好死與尊嚴?你的看法是?
雷叔的生命故事-最後的禮物(影片)
西方社會對「好死」的定義,可以歸納成以下十項: (適當死亡、健康臨終、安寧與尊嚴的臨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