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及其强化练习

合集下载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训练)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训练)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A. 使用生物降解的塑料B. 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催化剂C. 产生污染物的量越少越好D. 化学反应中原子利用率必须达到100%2、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A、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事后治理环境B、在生产工艺设计阶段消除污染和废物产生C、使用高毒性化学品以提高生产效率D、绿色产品的定义是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产品3、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以下哪种化合物的生产过程体现了“原子经济”原则?()A、硝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NOx气体B、铁矿石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Fe2O3C、以食盐(NaCl)为原料生产氯气(Cl2)D、聚乙烯(PE)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氢气(H2)4、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A、减少化学废物的排放B、使用可再生的原料C、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D、提高化学产品的利用率5、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旨在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最能体现绿色化学的原则?A、采用有毒溶剂进行化工产品的合成B、化学反应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原料C、增加化学反应的步骤数以提高产率D、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废气,提高生产效率6、为了实现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的操作应尽量在通风柜中进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B. 尽量避免使用催化剂,因为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和速率C. 最大限度利用反应物,提高原子经济性D. 采用高温高压条件,有利于提高有机反应的产率7、在绿色化学的理念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原子经济性”原则?A. 尽量减少原子的浪费B. 提高原子利用率C. 提高产品性能D. 降低生产成本8、下面哪种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A、采用催化剂提高原料的转化率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气直排大气D、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有害副产物的生成9、下列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 甲醛(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B. 氯氟烃(用作制冷剂和空气调节剂)C. 玻璃(用作建筑材料和容器)D. 尼龙(用作合成纤维)10、在绿色化学的理念中,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绿色化学的核心原则?A. 使用可再生资源B. 减少废弃物产生C. 使用催化剂D. 生产最终产品不含有害物质11、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描述中,哪一项不符合其基本原则?A、减少或消除危险废物的产生B、使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原料C、追求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以确保产品质量D、设计可降解的产品,减少对环境的长期影响12、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原子经济性”,下列化学反应符合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 CaCO3 → CaO + CO2↑B. 2H2O → 2H2↑ + O2↑C. 2H2 + O2 → 2H2OD. CH4 + 2O2 → CO2 + 2H2O + 能量13、在绿色化学理念中,以下哪种物质被认为是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材料?A. 塑料B. 涂料C. 纳米材料D. 生物质材料14、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在化学反应或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和消除使用或产生有害物质B、在化学反应或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有害物质C、在化学反应或生产过程中,尽量增加有害物质的使用D、在化学反应或生产过程中,不考虑有害物质的使用15、下列化学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的是()A. 造纸过程中使用氯气漂白B. 汽车排放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处理使用氢氧化钠溶液C. 废弃农药的化学分解处理方法D. 开发高效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生产塑料16、在绿色化学理念中,下列哪项不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原则?()A. 减量化原则B. 无毒化原则C. 循环利用原则D. 高效利用原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描述根据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设计一个简单实验以减少铅笔的废弃物,并解释这一过程如何有助于环境保护。

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章节知识总结+练习

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章节知识总结+练习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知识总结+练习一、化学与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环境保护的任务①环境监测: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可靠的数据。

①治理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①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杜绝污染物的排放,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大气污染物来源及次生污染物的形成3.污水的处理(1)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2)污水处理的常用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等。

(3)污水处理的流程①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即用格栅间、沉淀池等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

经一级处理后的水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通常将一级处理作为预处理。

①二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又称微生物法)及某些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

经二级处理后的水一般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①三级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等,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

经三级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等。

4.固体废物的处理(1)处理原则: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2)目的: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

【正误判断】(1)化学工作者进行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有可无,有污染治理就行(×)(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NO x、SO2为次生污染物(×)(3)“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4)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不大,可不必处理(×)(5)污水的一级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将难溶解的污染物除去(×)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即用格栅间、沉淀池等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

经一级处理后的水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通常将一级处理作为预处理。

1.“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

高中化学第8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3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第8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3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训练提升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还原铁粉C.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促进低碳经济D.向自来水中通入过量氯气来杀菌消毒,说明氯气无毒,为无机物,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还原铁粉能吸收氧气,防止富脂食品被氧化变质,B项正确;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促进低碳经济,C项正确;氯气有毒,自来水可用适量氯气来杀菌消毒,若Cl2过量,则自来水中余氯会影响人类健康,D项错误。

2.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C.将重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A项不符合题意;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项不符合题意;将重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燃料中的碳含量变化不大,对碳排放的减少影响不大,不利于碳中和,C项符合题意;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可减少大气中CO2的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项不符合题意。

3.“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

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能耗小是该方法的一大优点②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③“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过滤、蒸发、结晶④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基本过程中有两个反应: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②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和NaOH两种,捕捉室中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Na2CO3和CaO在溶液中反应得到NaOH和CaCO3,由此可分析判断。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一、单选题1.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少使用氟氯代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酸雨B.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C.大量开采地下水,矿产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D.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2.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新闻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共商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一种弱电解质B.家庭抗击甲型流感常用“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发生水解C.黑龙江鹤岗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气是一种化石能源D.我省年底有望实施电动自行车挂牌,电动车中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3.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N2B.Cl2C.SO2D.NO4.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A.木柴B.煤气C.汽油D.氢气5.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A.水华、赤潮B.雾霾C.酸雨D.光化学烟雾6.下列物质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A.燃煤产生的SO2B.室内的建筑材料C.室外污染物D.水果散发的香味7.下列可能引起酸雨的是A.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B.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大量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D.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8.人类在未来将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不属于碳素燃料B.发展太阳能经济不利于减缓温室效应C.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属于“太阳能文明”9.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修复我们的地球”,用以鼓励自然恢复、新兴的绿色技术和能够恢复世界生态系统的创新思维。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④加聚反应⑤酯化反应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⑤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B.大量排放含氮,磷的污水会导致水质恶化C.废旧电池不会造成污染可随意丢弃D.SO2、NO2、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3.从化学看生活,你认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绿色食品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B.“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形成C.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汽油燃烧的产物D.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发电装置,其能量转化率可达100%4.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2、NO2、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NO、NO2等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C.生石灰能与SO2反应,可作煤燃烧时的脱硫剂D.汽车排气系统中的三元催化器可减少尾气(CO、NO x、碳氢化合物)污染5.下列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B.煤的气化、液化均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均是物理变化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吸收处理工业生产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物质D.将苦卤水浓缩、氧化,鼓入空气吹出溴蒸气,经SO2吸收、Cl2氧化得到产品溴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B.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NO x)C.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是由于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7.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森林遭到乱砍乱伐,破坏了生态环境B.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8.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废弃塑料的回收和利用B.污水的治理C.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D.“白色污染”物的焚烧9.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有了更严格的法律依据。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精练)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精练)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合格性测试】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答案】A【解析】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2.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答案】A【解析】A项中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不正确;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合理开发利用能源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B、C、D都正确。

3.下列有关酸雨及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pH小于7的降雨通常称为酸雨B.酸雨的形成和空气中CO2含量增多有直接关系C.大量含硫化石燃料燃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了酸雨形成【答案】C【解析】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故A错误;CO2含量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形成,故B错误;含硫化石燃烧会产生大量SO2,经过系列变化形成酸雨,故C正确;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不会形成酸雨,D错误。

4.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答案】D 【解析】A 中,CO 2对应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B 中,SO 2对应的环境问题是酸雨,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和硫酸厂排放的废气;C 中,NO 2对应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及光化学烟雾,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5.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燃料燃烧产物CO 2是温室气体之一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B【解析】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 2的大量排放,故A 正确;化石燃料含硫元素,完全燃烧会产生SO 2,会造成大气污染,故B 错误;液化石油气杂质少,燃烧更充分,产生的CO 等污染物少,可减少大气污染,故C 正确;CO 可以和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损失送氧能力,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故D 正确。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经典课强化及练习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人教版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经典课强化及练习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人教版

第2课时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三维目标思维激活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你知道洛杉矶和伦敦的烟雾事件吗?你了解绿色化学吗?自学导引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赤潮等。

2.工业“三废”问题:“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

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工业生产中废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土壤、水源的污染;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兼有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两个重要目的。

3.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思考题“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上,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A.CH2=CH2+H3C CO O OH(过氧乙酸)―→H2C CH2O+CH3COOHB.CH2=CH2+Cl2+Ca(OH)2―→H2C CH2O+CaCl2+H2OC.2 CH 2=CH 2+O 2错误!2H 2CCH 2OD.H 2CCH 2OHOH 错误!H 2C CH 2O+H 2O答案 C名师解惑一、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危 害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加速建筑物的腐蚀使皮肤发生癌变 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陆地减少,地表气温升高,气候干旱,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成 因含硫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SO 2汽车尾气、氟氯烃的大量排放CCl 2F 2错误!Cl 2O 3错误!3O 2大量CO 2气体的排放,导致大气中CO 2浓度不断上升,CO 2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使地表气温增高 防 治减少SO 2的排放,燃料脱硫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烯)塑料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污染,赤潮是由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及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的等等。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练习)(附答案)—人教版(2019)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第二册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练习)(附答案)—人教版(2019)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第二册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C.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促进低碳经济D.自来水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2.下列化学工艺属于最理想的绿色化学工艺的是()①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氯乙烯塑料②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溶于稀硫酸制硫酸铜③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④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制1,2-二氯乙烷⑤工业煅烧石灰石制CaO⑥工业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制盐酸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①③⑥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C.如图所示,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的思想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4.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

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A.CH2CH2++CH3COOHB.CH2CH2+Cl2+Ca(OH)2+CaCl2+H2OC.2CH2CH2+O2D.HOCH2CH2—O—CH2CH2OH++2H2O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B.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6.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

下列选项中的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品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7.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十三、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一、大气污染和尾气处理
1、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
①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废气、粉尘
②主要类型: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③主要危害: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工农业生产、危害天气和气候
④主要措施: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加强绿化;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
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改进燃煤技术;回收利用。

2
二、水污染和水环境保护
1、水污染
①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的使用、生活废水、重金属离子
②主要类型:重金属离子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农业废水污染、生活废水污染
③主要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水生植物动物、危害工农业生产
2、水环境保护措施:强化饮用水源的保护;加大对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治理;实现废
水的综合利用;净化处理污水等
三、土壤污染和土壤保护
1、土壤污染
①主要来源:工业废渣、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
②主要类型:无机污染、有机污染
③主要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土质、危害植
2、土壤保护措施: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
药;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等。

四、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
染。

2、绿色化学的基本措施
①选择无毒无害的原料,选择可以再生的资源。

②应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

③选择安全的生产工艺。

④选择原子经济性反应和高选择性反应,尽可能使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期望
的最终产物,即实现原子的利用率100%。

⑤应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⑦生产环境友好的产品,产品安全、能降解、可再利用。

五、强化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高于空气污染指数
2、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3、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饥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4、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应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5、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里昂
D、含汞电池
6、2004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铅
B、CO气体有毒,在生有炉火的居室中多放几盆水,可吸收CO
C、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健康有害
D、绿色食品是指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