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DNA子的结构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

第2节DNA的结构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1.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2.通过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过程的交流和讨论,认同交流合作、多学科交叉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①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③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2.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即A+G=T+C。

3.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DNA的任何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

[主干知识梳理]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构建历程3.新模型的特点及意义二、DNA的结构项目特点整体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配对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目的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2.制作程序[边角知识发掘]1.下图为DNA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相应序号表示的物质或结构:①胸腺嘧啶;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⑤胞嘧啶;⑥腺嘌呤_;⑦鸟嘌呤;⑧胞嘧啶。

(2)脱氧核糖中的1′C是指与碱基相连的碳,5′C是指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

(3)从图中看出DNA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依据是:从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的,另一条单链则是从3′端到5′端的。

2.在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借鉴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提示:①当时科学界已发现的证据;②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③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DNA的分子结构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DNA的分子结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分别是: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胸腺嘧啶(T) 和 胞嘧啶(C) 。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也有 四 种。 二、DNA双螺旋结构 1.提出者: 沃森和克里克 。 2.结构特点 (1)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 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向右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结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DNA分子的特点 (1)稳定性:DNA分子呈现 右手双螺旋结构 。 (2)多样性:碱基对的 排列方法 在理论上几乎是无限的。 (3)特异性:碱基对的 特定排列顺序 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讨] 探讨1:一分子DNA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与含氮碱基的数量是否相 等? 提示:相等,因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 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探讨2:DNA彻底水解会得到几种物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每个DNA片段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各在两条链的其中一端。 (2)氢键数目计算:A与T间可构成2个氢键,G与C间可形成3个氢键,故G—C 对比例越大的DNA分子,其氢键数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 (3)氢键:可用解旋酶和加热法将其断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DNA分子中碱基计算常用规律
A1+T1=A2+T2,G1+C1=G2+C2(1、2分别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下同)。 规律4: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数量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数的比例等于DNA
分子两条链中这两种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比例,即
A1+T1 A1+T1+G1+C1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 2 节 DNA 分子的结构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 2 节 DNA 分子的结构

第 2 节 DNA 分子的结构学习目标定位:1、描述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2、概率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探究主题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自主学习】1、 构建者:2、 构建过程【合作探究】1 .结合教材 P47 — P48 的资料,分析并思考:( l )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2 )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讨论交流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2 .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

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探究主题 DNA 分子的结构2、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由 脱氧核苷酸链按照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由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与T (胸腺嘧啶)配对;G (鸟嘌呤)一定与 配对。

【 合作探究 】1 .思考在整个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总数是否等于嘧啶总数?在 DNA 分子一条单链1、DNA 的结构层次基本组成元素: 等↓基本组成物质:磷酸、 、含氮碱基↓基本组成单位: (4种)↓DNA 单链:脱氧核苷酸链↓两条DNA 双链:DNA 结构中呢?2 .仔细分析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你认为两条长度相同的双链DNA 分子,其结构上的差异体现在哪里?3 .试总结DNA 分子结构稳定性的原因。

4 .认真观察教材P49 图3—11 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图,你认为DNA 分子同一条链和两条链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结构有何不同?典型例题导学【例1】如图为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

请据图回答:(1)从主链上看,两条链平行;从建基关系看,两条单链(2)和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3)图中有种碱基,种碱基对。

(新课)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新课)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课堂反馈】
4.下面是DNA的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 的名称。
10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5. 脱氧核糖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8
G
1
T
2
C
9
3
A
4 7
5
6
DNA中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
A
T
T
A
T
A
C
G
A
T
G
C
T
A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 基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 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反向平行 (1)DNA分子是有 2 条链组成, 盘 旋成 双螺旋 结构。
(2 碱基对 排列在内侧。 (3)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并遵 循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3、DNA分子的特性:
①稳定性: 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 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原 则不变。(即结构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 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有4000个碱基对,可 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4000种。
③特异性: 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脱氧 核糖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脱氧 核糖
C
脱氧 核糖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1928—)和英 国科学家克里克(1916—2004),共同提出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苏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2节 DNA的结构和复制

苏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2节 DNA的结构和复制

巩固练习:
4.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有(G+A)/(C+T)= 4/5, 那么,在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该DNA分子中 (G+A)/(C+T)的值分别是( B ) A.4/5、1 B.5/4、1 C.1、1 D.5/4、4/5 5.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叙述是不正确的( D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 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 为C的0.5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 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DNA的结构和复制
一、DNA的结构 4、DNA分子的空间结构:
---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左)和英国生 物物理学家克里克(右)提出DNA分子的双螺 旋结构模型
DNA的结构和复制
一、DNA的结构 4、DNA分子的空间结构: 结构特点: 稳定性; 多样性; 特异性。
巩固练习:
6.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D ) A.二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二分子含氮碱基 B.三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四分子含氮碱基 C.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四分子含氮碱基 D.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7.DNA不仅具有一定的化学结构,还具有特殊的空间 结构,这种空间结构是( C ) A.两个DNA分子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B.两个DNA 分子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巩固练习:
4 .(2006北京理综)用35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 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 ,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5P标记的染色 体条数分别是( A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必修2 第3章 第2节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

必修2 第3章 第2节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

所以, C 2=G 1=11 12 G2 = 24% = 1 A 2 +T 2 +G 2 +C 2 2 ×100 G+C G1+C 1 = 46%. = 46% 所以 总 1/2总 C1 所以 1/2总 = 46%–22%= 24% 所以 G 2 = 24% 1/2总
= 54%, 则
G 1 = 22% 1/2总
脱氧核苷酸 = 含氮碱基 + 脱氧核糖 + 磷酸
1、DNA的化学组成 DNA的化学组成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G C A T
胸腺嘧啶 胞嘧啶 鸟嘌呤 腺嘌呤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四种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脱氧核苷
5、DNA的复制是在细胞的 有丝 分裂和 减数 第一次分裂前的 间 期 、 的复制是在细胞的
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分子的过程。 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 子代 分子 进行的。 进行的。复制是指以 亲代 亲代DNA分子一条链 分子一条链 复制特点是 边解旋边 。复制过程必需以 亲代
为模
为原料、 板、 脱氧核苷酸 为原料、 ATP 件,
3、某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54%, 其中一条链上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求另一条链上G占其所 在链碱基总数的百分含量。 24% 解析一: 设DNA分子碱基总数为100. 所以,G1+C 1 =G 2 +C 2 =23
1 2 ×100×22%=11
已知:A+T=54,则G+C=46 已知:G 1 = 则: G 2=23–11=12 解析二: 已知 已知 A+T 总

第2、3节 DNA分子的结构 & DNA的复制

第2、3节   DNA分子的结构 & DNA的复制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注意:本节内容整合了教材第2节和第4节知识梳理一DNA 结构模型的构建1951年前,科学界:DNA分子是以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四种碱基。

1951年,威尔金斯: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1952年,查哥夫:DNA分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核酸的分子结构——》1962年,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和交替连接,排列在,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通过连接成,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

三DNA中的遗传信息(1)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之中;(2)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性。

(3)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四基因和DNA的关系(1)研究表明,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有着特定的。

因此,基因可定义为。

(2)每一个特定的基因,从功能上来说具有特定的,从分子结构上来说具有特定的。

小结:关于“基因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是近150年来,数几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过程。

1866年,孟德尔首次提出生物体内存在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1909年,摩尔根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1944年,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也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如今,我们终于弄清楚了基因的本质——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础练习:教材P51《练习》,教材58页《练习》提升训练:《学习评价》P38页第2节、P42页第4节课外作业: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第3节DNA的复制知识梳理一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概念: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课标要求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复习重难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点基础知识疏理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2.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模型?最后得到什么重要信息后,才成功了?3.他们如何对待和纠正过程中的错误呢?4."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1)回答DNA结构方面的问题:DNA分子的结构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_______ 条链组成的,________ 方式盘旋成结构。

(2)DNA分子中的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_______ 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________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_______,且按________原则配对。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配对。

结构特点:稳定性:①.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

②.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特异性:每种DNA有区别于其它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规律:DNA双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相等。

(A+G)/(T+C)=(A+C)/(T+G)=1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比率之和占总数的50%。

(A+G)=(T+C)=(A+C)=(T+G)=50%DNA中一条链上的非互补碱基对之和的比值是另一条互补链的这个比值的倒数。

DNA中互补碱基对之和的比率与任一条单链中同样的两个碱基之和的比率相等。

重难热点归纳一、DNA分子中各种碱基的数量关系(1)最根本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DNA 分子的结构【典例导悟】1】如图为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

请据图回答:相间排列,构成了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 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 260个。

请回答:【规范解答】(1)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是反向平行的; 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图中涉及到4种碱基,4种碱基之间的配对方式有两种,但碱基对的种类有(3) 4 4 (4 )◎ 40 60②G 与 C【互动探究】(1)图中的A 与ATP 中的A 有何不同?(2)该图中的DNA 片段最多可形成几种?提示:(1)图中A 为腺嘌呤,而ATP 中的A 为腺苷。

(2) 44 种。

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A1.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 【典例 图中有种碱基,种碱基对。

(4)①该 DNA 片段中共有腺嘌呤 .个,C 和G 构成的碱基对共对。

②在 DNA 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碱基对的比例越高, DNA 分子稳定性越高。

(2) 4 种,即 A — T 、T — A 、G—C 、C — Go (4) 假设该DNA 片段只有A 、T 两种碱基,则200个碱基,100个碱基对, 含有200个氢键,而实际上有260个氢键,即G —C 或C — G 碱基对共60个,所以该DNA 中腺嘌呤数为X( 200-2 X 60) =40 个。

C 和G 共60对,由于G 与C 之间有三个氢键,A 与T 之间有两个氢键,因此,G 与C 构成的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 分子稳定性越高。

答案:(1)反向 碱基互补配对(2)脱氧核糖 磷酸【规律方法】DNA结构的“五、四、三”记忆五种元素: C、H、0、N、P;四种碱基: A、G、C、T,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种物质: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两条长链: 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一种螺旋: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般情况下,每个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等于磷酸数等于脱氧核苷酸数等于脱氧核糖数C.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30个胞嘧啶,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D.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解析】选D。

结合DNA分子结构平面图,不难看出,大多数情况为一个脱氧核糖与一个碱基和两个磷酸基团相连,一个磷酸与两个脱氧核糖相连。

【典例2】(2010 •龙岩模拟)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35%B.29%C.28%D.21%【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工一希链上所有纖星的比例之莉为I。

②整牛I 爪分子中A —T所占比例与•年一& 链上A ■T占该彼窝基总敢的比例栩爹.g —圣番上r所占比例与互补養上右占该链【自主解答】选A。

整个DNA中的A+T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44%,则G+C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56%, 又因为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所以与G对应的互补链(b)上的C占B链碱基总数的21%,则G (a链上)+C (b链上)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1%。

因为总的G+C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56%,所以G (b链上)+C(a链上)占DNA整个分子碱基总数的35%,推得G占B链碱基总数的35%,所以答案选A。

【互动探究】(1 )该DNA分子中腺嘌呤占的比例是多少?(2)若将该题改为“互补链上的G占该DNA碱基总数的比例”,应为多少?提示:(1)22%。

(2)17.5%。

【解析】选B。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整个DNA分子中,因A=T,G=C所以(A+G)/(T+C)比值为1.0。

A+G)/(T+C)与另一条链上(T+C)/(A+G)相等为0.4,因而互补链中(A+G)/(T+C)=2.5,互为倒数。

【典例3】(2009 •福州高一检测)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

圆代A.方形可能代表A、T、C、U四种含氮碱基C.别针(代表共价键)应连结在一个核苷酸的五边形和另一个核苷酸的圆上D.如果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别位于链的两侧,两个模型方向相同【规范解答】选C。

方形表示的是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没有U,圆表示的是磷酸,五边形表示的是脱氧核糖,在DNA单链中,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即别针应连接在一个核苷酸的五边形和另一个核苷酸的圆上,而不是两个圆之间,两条【学业达标训练】1.下列哪项不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过的模型(A.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同种碱基配对的三螺旋结构模型C.碱基在外侧的三螺旋结构模型D.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解析】选B。

沃森和克里克最先提出了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后来又提出了碱基在内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且同种碱基配对。

最后提出了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变式训练】DNA的一条单链中(A+G)/(T+C)=0.4。

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为()A.0.4、0.6 B25、1.0C.0.4、0.4D.0.6、1.0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B.两个圆可用别针(代表共价键)连结,以形成DNA的侧链DNA单链模型的位置关系应为反向平行。

表磷酸,下列正确的是2. (2010 •南通高一检测)噬菌体①X174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的双链DNA 分子。

如果该生物 DNA 的碱基构成是:27%A ,31%G, 22%T 和20%C 那么,RF 中的碱基构 成情况是()A. 27%A , 31%G , 22%T 和 20%CB. 24.5%A , 25.5%G , 24.5%T 和 25.5%CC. 22%A 20%G, 27%T 和 31%CD. 25.5%A , 24.5%G , 25.5%T 和 24.5%C【解析】选 B 。

双链DNA 中A 与T 配对,可算出 A=T= (27%+22%)X=24.5%,那么G=C=25.5%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 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 )数占(5.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目的是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下列属于制作模型依据的是()A. 人们观察到的DNA 的空间结构B.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双螺旋结构模型C. 人们确认的DNA 的化学成分D. 人们自行确认的DNA 的分子结构【解析】选B 。

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依据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即构成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并按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由氢键相连。

6.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DNA 不同,每一种生物的 DNA 又具有特异性。

决定 DNA 遗传特异性的是()z\ BC【解析】选 Ao 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 与T 配对,G 与C 配对,A 与T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 G 与C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两条链反向平行,所以A 项正确;B 、D 两项配对方式不对;C 项两条链方向不对。

4.(2010 -巢湖高一检测)在某双链DNA 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22%,则胸腺嘧啶的分子A. 11%B. 22%C. 28%D. 44%【解析】 选C 。

双链 占所有碱基的56%,DNA 分子中, 2A=T= X 56%=28%oA=T,G=C 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22%,则胞嘧啶的分子数也占 22%,A+TDNA 分D9.下列关于DNA 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B. 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 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D.碱基排列顺序【解析】选D 。

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中。

DNA 分子上一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特定的基因,能够最终表达具有一定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所以说DNA 的遗传特异性取决于它的碱基排列顺序,正确选项是 D 。

其余选项,在不同的 DNA 片段之间没有区别,即所有 DNA 片段的脱氧核苷酸链都 是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嘌呤总数和嘧啶总数的比值都是C 配对,因此A 、B 、C 三项都不可能成为 DNA 遗传特异性的根据。

7.某双链DNA 分子中共有含氮碱基 1 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 ) / ( C+Q =25,问该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解析】选B 。

双链DNA 的一条链中,(A+T )/(G+C 与另一条互补链中(A+T )/(G+C )以及整个DNA 分子中(A+T ) /(G+C )相等。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上(A+T )/(C+G )=25,那么整个 DNA 分子中(A+T )/(C+G )=25,因此可以推导出A+T 占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2/7。

双链DNA 分子共有含氮碱基 1 400个,A=T 则DNA 分子中胸腺嘧 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个).8.下列哪项对双链 DNA 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中的A 和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中的 A 和T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中的 G 的数目为C 的2倍,则另一条链中的 G的数目为C 的0. 5倍C.若一条链中A : T : G : C=1 : 2 : 3 : 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 : 1 : 4 : 3D.若一条链中 G : T=1 : 2,则另一条链中 C : A=2 : 1【解析】选门。

本趣者査门分子中1种碱基的比例关 系 根据双链1J\A 舍予碱,&互补配時原则.DNA 分子 一条維上的碱基分别与互补链上的丁d 、---- 对■应形成碱基对a 则一条链上:值与互补链.上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是 A 、T 配对,G 、A. 150 个B. 200 个C. 300个D. 400 个的令値相等:一条链上*值与互补链上+值相等:一条9.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大多数DNA 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B. 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C.DNA 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 A 与T 配对,C 与G 配对D.DNA 的两条链反向平行【解析】选A 。

绝大多数DNA 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双螺旋结构,而不是由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核糖核苷酸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10.如图所示为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组成DNA 的基本单位是[]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