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教案 人教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教案 人教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教案 人教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

重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

读图总结分析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的省区范围。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区域地理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教师:可见,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和地势。

二、讲授新课

教师: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

学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说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学生:从景观图中可看出,我国有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教师: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地形类型齐全。

过渡: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学生:从图中的比例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平原占12%,丘陵占10%,盆地占19%。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教师: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过渡:地形类型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利用图2.4和图2.5,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

探究活动: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分组找一找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

读图时注意:注记文字与山脉走向一致,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均匀分布于山体上。引导学生找出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所有山脉,每找出一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所在的行政区位置。学生展示查找的结果。

第一组:山脉组

(1)东西向的山脉主要有:北部的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部的昆仑山脉一秦岭,南部的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3)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3列: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教师: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各山脉之间有许多的高原、平原、盆

地等地形区。

第二组:地形区组

教师引导:请用铅笔在自备的图上,将走向一致的山脉首尾相连。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图。整个中国就好像被一张网所覆盖,问:这张网有什么奇妙之处吗?

教师引导讲述:(1)指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2)指出昆仑山、祁连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3)指出昆仑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4)指出祁连山、秦岭、太行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5)指出阿尔泰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6)指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每指一个网格,学生都可能会说出一个地形区名称,若有问题,教师给予补充。使学生明白每个网格中都有一个地形区,引导学生讨论山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展示所找的地形区,主要有: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教师:动手画一画。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东侧

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南侧

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接力赛游戏:绘制中国轮廓图,同时让学生描绘一张教材中的中国轮廓图。绘好后,教师提出一些要求,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学生按照要求挑选写有山脉名称的纸条,粘贴在板图的正确位置。没到黑板前做练习的学生按要求在自己描绘的图上写上山脉名称。

三、课堂小结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0多一点。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现有耕地,积极开垦荒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人民提供更为充足、丰富的农产品。

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各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3.学会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图,了解我国地势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地势特征,了解我国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重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特点。

难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镶嵌着众多的地形区。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读我国地势分布图,分析我国地势有何特点。

二、讲授新课

读图讨论:读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讨论以下问题:

(1)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2)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

(3)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派代表展示讨论的成果。

学生: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西部的海拔高,东部的海拔较低,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的地势特点。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教师用学生的教材展示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过渡:如何用图更好地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沿北纬36?线所作的中国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剖面图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

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

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我国地势的特点。

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联系前面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思考: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线又在何处呢?

学生:第一级阶梯上主要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上主要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等。

学生: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教师绘制中国轮廓板图,在板图上填绘阶梯分界处的山脉,请一名学生说出山脉的名称,其他学生将山脉名称在书上画出。

组织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28页的“活动”1、2题。

过渡: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线,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

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图,结合“中国地形的分布”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类型和海拔。绘制简图说明,最后把成果填写在表格中。

三级阶梯概况如下表所示:

名称及界线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平均4000米

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多在1000~

2000米之间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原、云贵高原、塔里木

盆地、准噶尔盆地、四

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

丘陵、山东丘陵、东南

丘陵

理环境的其他要素有没有影响?

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河流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各组学生代表发言。

气候组: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河流组: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大河多滚滚东流,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交通组:江河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教师归纳总结: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古诗云“大江东去”,又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大优势。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通过读图分析、探究讨论,大家掌握了读图的方法,理解了我国地势的特点。

第二节气候

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2.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知道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3.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了解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增强竞争及合作意识。

重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难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教材图2.12“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观察我国哈尔滨冰灯节与广州花市,对比两个城市景观差异。同是春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和景观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读图讨论:阅读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学生:哈尔滨与广州1月气温相差近32?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我们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

教师:结合已学过的等温线的知识,我们继续观察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找一找,说一说。

(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2)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4)观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这说明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还是小?

(5)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交流,同桌互相合作学习,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1: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28摄氏度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以上,我国南北相差44摄氏度左右。这说明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学生2:我国1月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学生3: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过渡:通过读图分析,我们知道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提问(可要求学生依据读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

(1)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2)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

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C 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气温为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C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教师:阅读“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各在哪里?

学生阅读后回答:冬季最冷的地方在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过渡: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阅读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1)我国共划分为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结合前面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的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他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不要求和教材上说法完全一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把讨论的结论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填图:请同学们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填在填充图上。

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33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例子,联系生活实际,补充一些资料,说明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学生1:不同的温度带,植被不同,例如:暖温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不同。

学生2:不同的温度带内,人们的服饰也有差异。例如,北方服装多厚重,保暖性强。我国东北人大多穿厚厚的棉衣、棉帽,商店、公交车都开放暖气。而生活在南方热带地区的人们则大多穿短衣、短裤、凉鞋,有利于身体透气散热。

教师也可补充:不同的温度带内,人们的交通工具也有区别。同是较湿润地区,北方因为气温低,冬季降水多以降雪为主,河流封冻,人们出行大多以雪橇为主,溜冰活动也十分火热。南方气温较高,河网密布,交通多以船为主,人们大多喜欢游泳。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农作物。如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北方中温带;甘蔗喜高温,分布在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内等。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普遍高温。

了解这些知识便于我们掌握规律,趋利避害,让大自然能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技能。

2.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加强竞争及合作意识。

重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划分为五个温度带,那么我国降水有何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这里什么季节降水较多?降水多的季节盛行什么方向的风?

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1:我们这里夏季降水最多,夏季一般盛行东南风。

学生2:东南风温暖湿润,所以降水多。

教师:大家说得没错。下面请同学们先来阅读图 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对照左下角图例中的数值,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匀吗?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多少毫米?

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约为1600毫米,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大约为50毫米以下。

教师:观察降水量数值的分布规律,请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过渡: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

读图讨论:读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比较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过渡: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又怎样呢?读图 2.21“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北京各年份的降水有何特点?

学生:从图中可看出北京降水各年份不同,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年际变化也很大。

总结:由于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年际变化也很大,我国划分了干湿区。

读图讨论:读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划分干湿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我国划分干湿区的依据是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我国划分了几个干湿区?结合图中景观图及文字资料,讨论各干湿区的特点。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下列表格中:

干湿区

分类特点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

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耕地大多是旱地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答案。

1.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图2.23中房顶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屋,浙江绍兴市的砖墙斜顶屋。甘肃夏河县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节约材料,土墙平顶不易被风损坏;浙江绍兴市年降水量较大,斜顶屋利于排水。

2.不同的干湿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同。阅读下面的资料,请你补充更多的事例。

学生: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由干湿状况联想到与水果的关系,与经济作物的关系,与房屋建筑、交通、体育活动的关系等。如:房屋建筑:湿润地区为了防潮,多住高层竹楼;黄土高原地区干旱,人们多就地取材建窑洞。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知道了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年际变化大。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气候的特征,培养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2.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我国的海陆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

重点

读图分析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一、导入新课

回顾前面所学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冬夏季节有何特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有何规律?我国划分为几个温度带?几个干湿区?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时指导总结)这些说明了我国气候的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二、讲授新课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我国气温和干湿状况的空间差异大,这说明我国气候的什么特征呢?

学生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由于我国山地较多,地势高低悬殊,更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

教师:读图2.25“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说说我国山地地区气候有何特点。

学生读图,阅读左上角的文字,分析讨论。

学生:在一些高大的山地地区,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设问:请同学们解释,为什么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学生:因为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地势垂直高低悬殊。从山下到山顶出现热带森林到高山寒带的不同景观。

读图:阅读图2.24“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对照图例中的气候类型,说说我国气候有几种气候类型,各分布在哪些地区。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注意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气候类型。

学生1:我国主要有5种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学生2:除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外,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教师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活动,认识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的特点。

1.对照图2.24,说出图2.27中四个地方的气候类型名称。

学生读图2.24“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结合图例中各气候类型的名称,查找各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吐鲁番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五道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2.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并填在图2.27中的横线上。

学生结合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高低,分析出海口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吐鲁番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五道梁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凉,降水集中在夏季。

3.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它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由于漠河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寒冬季节冰封雪飘,漠河可以充分发挥“大冰雪”的资源优势,发展滑雪、冰雕等一系列活动。海口由于全年气温高、降水多,可以借助多水、气温高来开展游泳、划船等项目。

过渡: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那么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教师:我国南北跨纬度50多度,会不会影响我国的气候?

学生:由于我国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纬度因素。

教师: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离印度洋也较近,由于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风向有规律改变的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

学生:与季节有关。

教师:联系生活中的自身体验,说说我国冬季、夏季各刮什么风。

学生:我们这里冬天经常刮偏北风,夏天经常刮偏南风。

教师:读图2.28“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讨论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风向及影响情况,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学生1: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吹来的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学生2: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学生3: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越少。

过渡: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外,地形对我国气候是不是也有影响呢?

教师:我国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我国有很多高大山脉,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或生活体验,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1: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学生2:前面我们讲的横断山区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分布。

教师: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教材活动,讨论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阅读图2.29,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想想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气候差别却很大。因为我国背靠世界最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受海陆因素、太阳辐射、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但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成为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阿拉伯半岛则因位于大陆西部,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东北信风带的影响下,气候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呈现热带荒漠景观。

2.阅读表2.3,分析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表2.3中国与世界上其他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

气温/?C 7月平均

气温/?C 气温年

较差/?C

齐齐哈尔

巴黎47?23'N

48?58'N -19.2

3.5 22.8

18.4 42

14.9

北京

纽约39?54'N

40?40'N -4.3

-0.4 25.9

24.2 30.2

24.6

(1)1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低多少?

(2)7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

(4)归纳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

(1)1月齐齐哈尔比巴黎低22.7摄氏度,北京比纽约低3.9摄氏度。

(2)7月齐齐哈尔比巴黎高4.4摄氏度,北京比纽约高1.7摄氏度。

(3)齐齐哈尔比巴黎的气温年较差大27.1摄氏度,北京比纽约的气温年较差大5.6摄氏度。

(4)根据计算的结果可知:由于我国冬夏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比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冷,夏季比同纬度地区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也大。

三、课堂小结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差异大,使得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多样,高低悬殊,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特征—

?

?

?复杂多样—

??

?

??跨纬度广—纬度位置

地形复杂多样—地形

季风气候显著—海陆差异大—海陆位置

第三节河流

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

知识与技能

1.读图熟悉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2.学会分析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众多的河流,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理解正确的人地关系。

重点

读图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一、导入新课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首《好汉歌》中的“大河向东流”给我们启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注入海洋,这些河流对人类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河流。

二、讲授新课

教师:结合身边的事实,说说河流对我们的影响。

学生1:我们家用河流水灌溉农田。

学生2:京杭运河为北京、天津提供黄河的淡水资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总结。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找一找:让学生阅读图 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提问:这些大河各位于我国什么地方?分别注入哪个海洋?

学生: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位于我国东部地区,都注入了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注入了印度洋,额尔齐斯河位于我国新疆西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

提问:在图中找到塔里木河,仔细观察这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学生: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内,河流最终没流入海洋,在半途消失了。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继续读图2.30,观察图中外流区、内流区界线,对照前面所讲的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及山脉的分布图,说说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多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或以什么山脉为界。

学生: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教师:对照图中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多少?

学生: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水量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提问:联系前面所学的降水的知识,分析: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生:东部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水量大;西部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量、水位、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探究讨论: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读图2.31“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1)图中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

(2)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大、水位高?

(3)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小、水位低?

(4)北方的松花江、黄河与南方的长江、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

学生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派代表回答讨论结果。

学生:图中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河流流量,图中这几条河流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小,水位低。

过渡:为什么我国外流河有这样共同的水文特征呢?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看法。

总结: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当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夏季风逐渐减弱,降水减少,水位逐渐下降。当冬季风盛行时,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北方的一些中小河流甚至断流。

过渡: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不仅在汛期长短、水量大小上有差别,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总结:冬季秦岭—淮河以南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河流无结冰期;越往北越冷,辽河、海河、黄河冬季结冰期短,黑龙江及其支流冬季结冰期长。

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中的题目,认识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同桌互相交流学习成果,最后展示说明。

阅读图2.30,并结合“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和图2.24:

1.找出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学生:打开图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在图中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西南有怒江、雅鲁藏布江;西北有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2.在这些河流中,哪些是外流河?各自注入哪个大洋?哪些是内流河?有些河段用虚线表示,为什么?

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这些是外流河,其中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注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塔里木河是内流河。由于塔里木河流经内陆地区,降水少,河流的水量小,有时出现断流或消失,而在夏季冰雪融水或山地降水多时,河流出现,故用虚线表示。

3.归纳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生: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西南地区还有新疆北部。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4.说说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学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许多大河发源于西部,多从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只在西南有几条河流向南注入印度洋。我国气候南方多雨而北方干旱,导致我国河流南多北少。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外流区域河流水量丰富,但季节变化较大。

三、课堂小结

我国以外流河为主,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气候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文、结冰期也不同。由此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有力的数据,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学会综合分析问题。

2.通过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从图上获知长江水能丰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长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及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

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长江水能及航运特点。

一、导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这是一首什么歌?《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二、讲授新课

教师: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像一条巨龙镶嵌在祖国的南部,源远流长。请同学们读

图2.34“长江流域水系”。动手找一找,画一画。

(1)请同学们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级行政区域、注入什么海洋。

学生自主查找,准备回答。流经省市区可以参考中国政区图。

学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级行政区域,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2)请用蓝色笔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几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湘江和赣江是流经什么湖后汇入长江的呢?

学生:长江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八大支流。北岸汉江在武汉流入长江干流,嘉陵江在重庆流入长江干流,岷江在宜宾流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湘江流经洞庭湖后汇入长江干流,赣江流经鄱阳湖后汇入长江干流。

(3)请找出并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

学生动手描出,教师检查指导并适当地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用数据说明,长江为什么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学生自主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总结归纳。

学生: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长江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0%,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总结:很好,一般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进行,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思考: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

学生: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支流众多,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可见气候对河流影响很大。

教师:请同学们读图2.35“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剖面图的横坐标表示什么?纵坐标表示什么?

学生:横坐标表示长江的长度,纵坐标表示各流经地点的海拔。

算一算: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落差最大的是哪个河段?该河段的落差约为多少?

学生:上游河段落差最大,上游落差约为6300米。

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的地势特点,说说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学生: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再进入第三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教师:长江为什么被称为巨大的“水能宝库”?

学生: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故被称为巨大的“水能宝库”。

教师:请在图中找出长江干流上大的水电站。

学生:长江三峡水电站是全国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还有葛洲坝水电站等。

过渡: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也很高。阅读图 2.36“长江航运”,长江在航运方面的运量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提问: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

学生:因为干支流水量大,中下游江阔水深。干流横贯东两,宜宾以下能四季通航。干流航线和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目前长江干

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

教师:读图2.37“三峡工程”、2.38“荆江治理”,结合文字说明,谈谈国家重点对长江的哪一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

学生:国家重点对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进行了治理。

议一议: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学生:长江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综合效益。

探究活动:

学生自主完成活动中的题目,探讨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长江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近年来这个地区几乎每年都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加强全流域的生态建设,需要长江流域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协同作战。

1.将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依次填写在图2.40中。

学生:长江发源于青海省,依次流经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在上海入海。在图中依次填写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

2.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为什么?

学生: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由于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得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繁,水污染严重。

3.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问题,有的专家建议:长江源区的青海及上游流经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优先地位;中下游流经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入海口及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针对这些建议,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由于上游大量的森林、草场被破坏,致使生态防护功能下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而上游的水土流失又直接影响到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故长江源地区及上游地区应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下游地区由于大面积围湖造田、泥沙阻塞河道,再加上该区域内降水较多,为中下游洪涝灾害发生造成极大的隐患。故中下游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下游由于人口密集,污染较为严重。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的概况及水能、航运的开发利用及综合治理情况。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我国的“水能宝库”、“黄金水道”,我们应好好地保护它。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3.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从图上获知黄河水能丰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2.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难点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一、导入新课

展示黄河景观图片,再播放一段黄河景观视频,配上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教师: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

二、讲授新课

教师:李白曾吟诵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哪里?“海”又是指哪里?

学生:“天上”指的是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因为海拔高,故形容为“天上来”,“海”是指注入的海洋——渤海。

教师:观察图2.41“黄河流域水系”,说说黄河干流像什么字。

学生:黄河干流像一个“几”字。

探究:继续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对照“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各组同学自主查找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及主要的支流。查找后同桌互相交流,展示讨论的结果。

学生1:对照“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可知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1、我国地形总特征:地形,面积广大。 2、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北列是和,中列是和,南列是 和。 南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西列是,,中列是,, 东列是。 西北—东南走向:,,。 弧形山脉:。 3、四大高原:,冰川广布,海拔最高,“世界屋脊”;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4、中国陆地最低处在盆地的艾丁湖湖底。 5、四大盆地:,我国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沙漠; ,我国纬度最高盆地; ,我国海拔最高盆地,誉为“”; ,我国纬度最低、面积最小盆地,也叫“盆地”。 6、三大平原:,我国最大平原,土肥沃; ,又称“黄淮海”平原; ,“鱼米之乡”,“水乡”。

7、三大丘陵:,,。 8、我国地势总特征:高低,呈状分布。 9、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地形种类,; 第二阶梯,平均海拔,地形种类,; 第三阶梯,平均海拔,地形种类,。 10、一、二阶梯分界线:,,,; 二、三阶梯分界线:,,,。 11、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温差,越往北气温越; 冬季气温最低出现在,气温最高在省。 1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南北温差; 夏季气温最低在高原,气温最高在盆地。 13、我国有个温度带,,,, 和一个区。 14、秦岭和淮河是我国月℃等温线分布,也是温度带中和 的分界线。 15、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是从向递减。降水最多出现在台湾省 的,降水最少出现在新疆的。 16、四种干湿地区:,,,。 17、秦岭和淮河是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布,也是干湿地区中和 的分界线。 18、我国有种气候类型,北方的气候,南方的气候 和气候,西北的气候,青藏高原的气候。 19、秦岭和淮河也是气候和气候的分界。 20、季风区内夏季盛行季风,冬季盛行季风。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 山地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百分之十九 平原百分之十二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三、季风气候显著 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重点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第一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1、中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山脉的走向: 山脉走向名称 山脉名称 备注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1)台湾山脉主峰为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2)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六盘山、贺兰山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3、中华五岳山:东岳泰山(山东中部)、西岳华山(陕西东南部)、南岳衡山(湖南中南部)、北岳恒山(山西北部)和中岳嵩山(河南中部)。 4、中国地形分布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5、我国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与河流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河流,有利于河流东流入海,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巨大的水能,可利用巨大的发电兴修水利;对于气候,有利于东部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6、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外一盆地)、三大丘陵与三大平原: 高原名称 高原特点 盆地名称 盆地之最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世界屋脊” 准口葛尔盆地

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内蒙古高原 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柴达木盆地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聚宝盆” 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川盆地 我国人口最多的盆地;“天府之国”;“紫色盆地”吐鲁蕃盆地 我国陆地最低点(-155米);我国最高气温点 丘陵名称 平原名称 辽东丘陵 东北平原 山东丘陵 华北平原 东南丘陵

2017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XX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

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x疆吐鲁番。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3、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4、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2018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整理填空

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填空 第二章知识整理填空 1、我国西部地形以、和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高低,呈分布。 2、一、二阶梯分界线是山山山,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山山山。第一阶梯主要地形为,(有高原)第二阶梯主要地形为高原、盆地 (有高原高原高原盆地盆地盆地);第三阶梯主要地形为平原、丘陵。(有平原平原平原)(要求在图中相应位置指出各种地形) 3、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面积广大。 4、山区在发展、和等方面优势大,但是,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不便,难度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注意生态环境问题,预防避免、、、等常见山地灾害的发生。 5、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高原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崎岖不平,多梯田。 6、由于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夏季南北气温差异,除、、外,全国。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夏季最热的地方在。号称我国的三大火炉的城市是、、。 7、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个温度带,有、、、、,另外还有一个气候区,划分的主要指标是。 8、我国1月份0oC等温线大致沿一线分布,也是带和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还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所以,秦岭淮河还是区和区的分界线。 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向递减。主要受因素影响。 10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11、一个地方的干湿程度与与有关,根据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和。 12、湿润地区的自然景观(植被)是,农业以为主;半湿润地区的自然景观是,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景观,农业以为主;干旱地区的自然景观。 13、在我国,山区包括、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14、受和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 15、冬季风带来的气流。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了我国的。除青藏高原地区外,习惯上以、、、把我国划分为和。季风区受影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非季风区受、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到达,降水,全年。 16、我国五种气候类型是,总的说来,东部主要是和,西北地区主要是。 17、给我国带来降水的是季风,冬夏季风冷暖气流的交锋形成雨,雨带的移动使我国降水量多少;雨季时间长短;季风气候的优点是,这有利于我国季风区种植业的发展。但季风的不稳定也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灾害和、等灾害性天气 18、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根据其是否流入海洋分为河和外流河,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是,汛期最长的河流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最长的内流河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最大的淡水湖泊是,最长的运河; 19、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呈巨大的“”字形,流入海。 20,黄河上、中游分界是自治区的,中、下游的分界线是省的。 21、黄河上游资源丰富。利用黄河水灌溉使、成为“”。黄河中游流经,支流较多,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黄河游地区,自古多泛滥。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搞好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黄之本,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 2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注入海,有“”和“”之称,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河段,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建立了许多座水电站,有、、等水利工程。 23、湖北的到湖南的一段称为“九曲回肠”江,河道蜿蜒蛇形,多浅滩和沙洲,水流不畅易发生灾害。 24、三峡自东向西有瞿塘峡、峡、峡。 25、长江支流众多,通航里程8万多,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之称。 26、秦岭-淮河一线(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1月份0OC等温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水稻与小麦主产地的分界线,米饭和面食为主食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27、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 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P23 2.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 对河流流向的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3.落差:变大。 价值:落差变大,流速加快,蕴藏着大量的水能资源。 4.一方面沟通了东西方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60分) 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 B.成都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3.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5.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6.既属东西走向又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脉 C.长白山——武夷山 D.昆仑山 7.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A.南岭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准葛尔盆地 8.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原因是 A.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 C.冰川广布 D.河网稠密 9.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葛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0.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为主,中高周低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边缘海大陆架窄小 11.拥有我国最大沙漠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12.长江中下游平原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A.沃野千里 B.地势低平 C.开阔坦荡 D.波状起伏 13.能够“开着汽车追黄羊”的大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4.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秋季 B.夏季 C.春季 D.冬季 15.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南北温度相差不大 B.东部地区南北温度相差很大 C.全国各地普遍高温 D.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近 16.下列地区中,既在湿润区,又在亚热带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17.造成我国气候产生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18.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西南沿海向东北逐渐减少 B.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19.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长江 B. 珠江 C.黄河 D.额尔齐斯河 20.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地形类型多样指地形为5样,分别是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2.山区面积广大指山区占全国面积的2/3,山区是山地、丘陵和高原的统称。其中山地是占1/3。注意山地与山区的区分。 3.四大高原:【青藏高原】特点第一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多雪山,多冰川。【内蒙古高原】特点是第二大高原,地势平坦开阔,多草原和荒漠。【黄土高原】特点支离破碎,千沟万壑。【云贵高原】特点地形崎岖。 4.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特点面积最大,我国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特点第二大盆地,维度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特点又称紫色盆地。 5.三大平原:【东北平原】特点面积最大,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特点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长江中下游平原】特点有“鱼米之乡”’之称。

6.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7.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8.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9.第一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 10.第二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 11.第三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 12.【太行山脉】【巫山】既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行政区域的分界线。太行山脉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巫山是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13.地势西高东低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东西交通,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建水电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第一章 xx的自然环境 §2-1xx的地形 、中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xx的走向: xx走向名称 xx名称 备注 xx走向 xx——xx、xx——xx、xx (1)台湾山脉主峰为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2)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xx——xx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xx走向 xx、xx、xx xx——xx走向 xx、xx、xx※

xx 3、中华五岳山:东岳泰山(山东中部)、西岳华山(陕西东南部)、南岳衡山(湖南中南部)、北岳恒山(山西北部)和中岳嵩山(河南中部)。 4、中国地形分布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5、我国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与河流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河流,有利于河流东流入海,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巨大的水能,可利用巨大的发电兴修水利;对于气候,有利于东部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6、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外一盆地)、三大丘陵与三大平原: xx名称 xx特点 盆地名称 盆地之最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世界屋脊” 准口葛尔盆地 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内蒙古高原 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柴达木盆地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聚宝盆” 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川盆地 我国人口最多的盆地;“天府之国”; 吐鲁蕃盆地 我国陆地最低点(-155米); 我国最高气温点 丘陵名称 平原名称 辽东丘陵 东北平原“紫色盆地”山东丘陵 华北平原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2-2中国的气候 、我国的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雨热同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5.山脉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 7.要想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 ....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 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 ...... .....,是高原山地气候 11.受海陆位置 ....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降水量>800mm)、半湿润地区(400mm<降水量<800mm)、半干旱地区(200mm<降水量<400mm)、干旱地区(降水量<200mm),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在西北地区。 14.受纬度位置 ....共同影响,我国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和海陆位置

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西北部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约占全国面积的1/4 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东风 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8.长江三峡位于() A.川鄂两省交界B.川滇两省交界C.渝鄂交界D.川渝交界 9.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 A.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 B.支流东北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 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10.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发电B.灌溉C.防洪D.抗旱 12.下列省区中,煤、铁、石油储量都很丰富的是() A.吉林、四川B.辽宁、河北C.山西、湖南D.江西、山东 13.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 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14.下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A.水能B.煤炭C.石油D.铁矿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测试卷)

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同步检测(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②河流、湖泊众多③呈阶梯状分布④森林覆盖面积大⑤地形复杂多样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 3.在图2.1-8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4.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6.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 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 7.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 A.高山、高原、盆地 B.丘陵、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盆地 D.盆地、高原。平原 8.我国平原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A.1/10左右 B.1/20左右 C.1/5左右 D.1/3左右 9.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天山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 11.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义是阶梯界线的是() A.天山 B.昆仑山 C.祁连山 D.巫山

12.下列山脉是省区界线的是() A.祁连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秦岭 13.下列山脉,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A.昆仑山 B.太行山 C.武夷山 D.横断山 14.下列山脉不属于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是()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小兴安岭 D.阴山 15.既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山脉是() A.天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武夷山 16.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 A.秦岭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 D.太行山 17.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A.阴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祁连山 18.下列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横断山 B.大兴安岭 C.巫山 D.南岭 19.我国最雄伟高大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 B.大兴安岭 C.天山 D.昆仑山 20.下列省级行政单位属于秦岭分布的是() 二、连线题 1.将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对我国的影响连线: A.山区多,平原少①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B.地形多种多样②耕地资源不足 C.地势西高东低③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D.阶梯状分布④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2.将盆地与其相对应的特征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A.塔里木盆地①纬度最高 a.新疆北部 B.准噶尔盆地②海拔最高 b.新疆南部 C.柴达木盆地③面积最大 c.青海北部 D.四川盆地④人口最多 d.四川东部和重庆 三、读图分析题 1.读图 2.1一10,回答: (1)若B处为太行山,则A为高原,地面特点为,为平原。 (2)若B处为大兴安岭,则A处为高原,地表特征是,C处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②河流、湖泊众多③呈阶梯状分布④森林覆盖面积大⑤地形复杂多样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 3.在图2.1-8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4.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6.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 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 7.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 A.高山、高原、盆地 B.丘陵、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盆地 D.盆地、高原。平原 8.我国平原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A.1/10左右 B.1/20左右 C.1/5左右 D.1/3左右 9.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天山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 11.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义是阶梯界线的是() A.天山 B.昆仑山 C.祁连山 D.巫山 12.下列山脉是省区界线的是() A.祁连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秦岭 13.下列山脉,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A.昆仑山 B.太行山 C.武夷山 D.横断山 14.下列山脉不属于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是()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小兴安岭 D.阴山 15.既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山脉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西北部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约占全国面积的1/4 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东风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8.长江三峡位于() A.川鄂两省交界B.川滇两省交界C.渝鄂交界D.川渝交界9.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 A.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B.支流东北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10.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发电B.灌溉C.防洪D.抗旱 12.下列省区中,煤、铁、石油储量都很丰富的是() A.吉林、四川B.辽宁、河北C.山西、湖南D.江西、山东13.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14.下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XX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二章重要知识点归纳

XX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二章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1“祖国心脏”——北京 位置: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对外交往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人口: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北京的环境问题 7“东方明珠”——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我国大陆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除西南部有少量的丘陵外,全境地形坦荡,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米左右。 9“东南侨乡”——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10“祖国宝岛”——台湾省概述: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种族以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不是日本领土台湾省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现在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国家分裂法》来制止“台独”行为。地形:台湾岛是我国大岛,南北长394千米,东西最大宽度144千米,面积

35808平方千米。岛内约1/3为平原,2/3为山地。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气候与自然资源: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台湾省平均气温为22℃。台湾森林覆盖率为55%。矿产资源主要为煤、金、铜、石油、硫磺等。经济:主要城市: 台湾省的台北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台南市台湾省最早的城市。 12“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地势地形: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香港岛面积80平方千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1/6。国际经济贸易中心: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现有银行180余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发达的交通运输: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香港与内地的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与广深铁路和内地相连。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隧道,日常交通非常便利。旅游、信息和教育: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 13“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氹子岛和路环岛组成。回归: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 班次姓名 一、选择题(50分) 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 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 B.成都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3.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5.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6.既属东西走向又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脉 C.长白山——武夷山 D.昆仑山 7.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A.南岭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准葛尔盆地 8.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原因是 A.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 C.冰川广布 D.河网稠密 9.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葛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0.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为主,中高周低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边缘海大陆架窄小 11.拥有我国最大沙漠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12.长江中下游平原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A.沃野千里 B.地势低平 C.开阔坦荡 D.波状起伏 13.能够“开着汽车追黄羊”的大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4.以下省会城市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1) (范围:八年上册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1、我国的半球位置:东球和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领土最北端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我国东西时间差异大、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3、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4、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5、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内海。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12海里。 6、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云、贵、粤、台) 8、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13.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9、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0、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11、人口密度 = 某地总人口/ 该地总面积(单位:人/千米2) 1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提出者是胡焕庸。 13、我国共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55个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14、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西北部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约占全国面积的1/4 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东风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8.长江三峡位于() A.川鄂两省交界B.川滇两省交界C.渝鄂交界D.川渝交界9.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 A.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 B.支流东北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 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10.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发电B.灌溉C.防洪D.抗旱 12.下列省区中,煤、铁、石油储量都很丰富的是() A.吉林、四川B.辽宁、河北C.山西、湖南D.江西、山东13.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 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14.下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复习讲练稿 ◆复习目标 ①掌握我国地势的特征,了解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 ②掌握我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分布特点,了解其对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影响。③知道山区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难点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2、理解地形的复杂多样性。 3、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通过读图不断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一、自主学习读书归纳(完成知识体系归纳和质疑) ◆知识体系归纳总特征地势西部,东部呈状分布中国自然环境分界线对我国的影响1、气候2、河流3、交通 一、二阶梯二、三阶梯主要地形名称 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区面积广大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我的疑问(结合学习目标、重难点提示,通过读书归纳,你觉得自己在本节内容复习中还有哪些疑问?) ?? 二、合作交流重难点再突破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位置平均海拔地形类型第一阶梯分界线第二阶梯分界线第三阶梯◆地形复杂多样 (你能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中国地形图的填注呢?比比看) 23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名称山山山山山山高原高原高原高原盆地盆地盆地盆地平原平原中国地形山脉多,纵横大地相交错。雄伟壮丽多姿彩,高大绵长如龙卧。东西走向有三列,昆仑秦岭中间过。兴安太行巫雪落,弧形喜马拉雅山,印尼等国在南坡(试着把抽象的地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活化。学习地理其实很简单) 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的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在错综复杂的地形中,每一种相同地形的内部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对号入座 下面是有关我国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顺口溜”,你能找到其对应的高原名称吗?(找到后把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内) A.巍巍苍苍,冰峰千丈;百里悬河,山川相间 B.秃山荒丘,川梁相间;沟谷纵横,地表破残 C.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 D.地坦荡荡,平沙无际;风吹草低,黄羊成群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山区面积约占(),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出谋划策: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中西部山区,根据你对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利与弊的理解,你将如何帮山区人民脱贫? 三、中考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