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沪教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10张PPT)

沪教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10张PPT)

为什么只在棉线附近有火焰?
石蜡
液态石蜡
气态石蜡 固体石蜡
石蜡 点燃 水和二氧化碳 石蜡 液态石蜡 气态石蜡
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B
1 融化
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
D
C
3
化学变化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6:21:0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12021/8/312021/8/31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12021/8/312021/8/31Tuesday, Au铁生锈
水果榨汁
• 汽油挥发 汽油燃烧 水果腐烂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木头制成木椅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 度、密度、气味、味道、导电性、导热性、 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活性炭的吸附 性
•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 原性、酸性、碱性、活泼性、稳定性、毒 性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1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2021/8/312021/8/312021/8/3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12021/8/31August 31,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12021/8/312021/8/312021/8/31

沪教版九年级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什么

沪教版九年级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什么

回顾 化学研究些什么学习主题 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问题导引】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分别包括哪些类型?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有什么关系?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

①概念: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常见变化形式:a._____的改变;b._____的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形状状态(2)化学变化。

①概念: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常伴随的现象:_____、_____、_____、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有新物质生成放热发光变色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的现象。

那么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提示:物质发生变化时,若出现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等现象,只是说明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最终还需通过验证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确定。

如灯泡通电时也会发光、放热,但由于灯丝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_________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颜色状态气味化学变化1.“物质的物理性质需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

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物质本来就有,不需通过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有的物理性质如硬度、熔沸点等需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2.“钢铁生锈”和“钢铁易生锈”分别描述的是钢铁发生的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由此分析,用语言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提示:物质的变化往往用表示物质动态的词语表示,如“生成”“变成”等;物质的性质常用“易”“以”“能”“会”等表示物质能力的词语表示。

学习主题 二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问题导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是什么?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1)实验装置(如图)。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章第二节-课件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章第二节-课件
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具 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详细描述
化学元素按照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排列 ,形成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学 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可以预测 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行为。
化学式和化合价
总结词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表现出的 性质。
04
实验操作和安全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前准备
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整洁,检查 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实验操作顺序
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不 得随意更改或跳过。
实验观察与记录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 数据和结果,不得伪造或篡改 数据。
实验后处理
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室安 全卫生。
实验安全知识
01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 食和喧哗。
THANK YOU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例如 ,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物质的分类
01
02
03
04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 氧气、水等。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物质,如空气、溶液等。
单质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铁等。
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但溶液质量增加。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1
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综合练习2
请分析以下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将一块表面有氧 化膜的铝片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综合练习3
请解释以下实验结果: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 入食盐,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再加入食盐,搅拌后仍得 到饱和溶液,但溶液质量不变。

化学: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沪教版九年级上).ppt

化学: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沪教版九年级上).ppt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再见
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有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 组成和结构。源自金刚石晶体氯化钠晶体
水分子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中草药的药理和药效的深入研究 由已知原料合成新物质
连线练习 化学变化
酒精容易挥发 天然气燃烧 植物的光合作用 石蜡熔化 加热碳酸氢铵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水结成冰
〖观察思考〗
火焰内外颜色相同吗?温度相同吗? 你观察到石蜡由固→液→固→汽的变化吗? 石蜡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怎样设计实验加以 验证? 〖表达与交流〗 〖结论与解释〗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石蜡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什么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 观看动画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金刚石发生了什么变化?具有什么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 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两点”、“两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变化的现象和特征
化学变化的现象
如: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的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为什么水不能变成油,铁不能变成金?
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有的由一种元素组成 (氧气、铁等),有的由多种元素组成(碳铵等)。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1化学变化是指,也叫。

物理变化是指。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等现象。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还会伴随着。

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的释放或吸收。

4.镁带燃烧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

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6.化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和物质。

7.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从微观角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等微粒。

从宏观角度,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如: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1个水分子又是由个和个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和组成的。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 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质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

3.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包括、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1.药品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拿:,不闻:,不尝。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取 ml,固体只需要盖满。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要,也不要,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内。

2.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3.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药品使用或;取用块状药品使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量多时,直接用试剂瓶倾倒,倾倒时,取下瓶塞,放在实验桌上,试剂瓶口试管口,标签手心,缓缓倾倒;量少时,用滴加,滴加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更不能伸入试管。

4.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火焰分为、和。

取下灯帽,用点燃酒精灯;用温度较高的给物质加热;用盖灭酒精灯。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酒精灯内添加的酒精量一般控制在酒精灯容量的至。

不能用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试管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教案沪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教案沪教版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

(3)初步识记几种常见的元素的符号。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则。

(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3)通过元素符号学习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重点: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方法。

难点:由实验结论进行物质组成的分析、元素符号的识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化学符号创立是为了研究和描述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方便,它是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1.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途径。

2.化学实验有哪些用途?为什么要进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等。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将会出现浑浊现象。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活动1:投影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少量(1mL—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刨眼睛)。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章第二节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章第二节
油脂的结构决定其性质: 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具 有酯的性质——能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水解; 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所生成的油脂还具有烯烃 的性质。 2.油脂中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 其熔点越高,影响着油脂的存在状态 性质决定用途:
1、氢化:制人造奶油
2、酸性水解:甘油、高级脂肪酸
营养物质 葡萄糖 蛋白质 油脂
能量
17.2 kJ/g 18 kJ/g 39.3 kJ/g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 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酯,叫做甘 油三脂。
油脂的结构Oຫໍສະໝຸດ (1)R1、R2、R3可以代表 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R1 C O O
R2 C O O
R3 C O
v.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
(1)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合成 洗涤剂使用不受限制;
(2)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用于 洗衣机使用;
(3)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便宜。 (4)合成洗涤剂的危害:由于其稳定性,
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细菌分解,造成水体污染。 尤其含磷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
课堂小结:
多为液态的油;当高级脂肪酸中烷 烃基多时,大多为固态的脂肪。
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脂 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固态,如动物油
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 在室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
二、油脂在体内发生的什么变化
油脂在人体中主要被小肠消化吸收
水解
高级脂肪酸甘油脂
高级脂肪酸 + 甘油

氧化
二氧化碳 + 水 +热量
CH2 (2)如果R1、R2、R3相同,
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
CH
如果R1、R2、R3不相同,称 为混甘油酯。

化学九年级上册每章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每章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每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到各个领域。

下面将逐章介绍九年级上册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和物质的变化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变化。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粒子组成,可以进一步分为化合物和元素;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粒子混合而成。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的组成,而化学变化会形成新的物质。

第二章:溶液和溶剂这一章介绍了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物质的介质。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溶解度规律,例如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

第三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一章主要讲解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离子,而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会电离。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第四章:空气的成分和组成这一章介绍了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我们还学习了几种常见的气体实验室实验方法,例如气体的收集和气体的净化。

第五章:溶液的浓度和溶度这一章主要讲述了溶液的浓度和溶度两个概念。

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中溶质的含量,而溶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计算浓度和溶度的方法,例如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等。

第六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周期性这一章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规律。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按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它按照元素的属性将元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我们还学习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例如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等。

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章主要讲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或共享,它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并学会了判断化学方程式中元素的氧化数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是老师,教会我做人的道理。人活在世界上,不能那么自私,为了自己而伤害了他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森林水泥中,多少人迷失了自己,看不清方向,找不到回归正途的路。利 益是把刀,一时的快感也许会换来终生的遗憾,最终受到惩罚的就是自己。但愿,那些在刀尖上行走的人们,赶快停下危险的脚步,浪子回头曳生姿,在时光里傲然绽放。在文海中,一篇篇美文映入眼帘。朱自清的《河塘月色》,吐露着醉人的淡淡芬芳,迷蒙的轻雾里,金色的月光下,赏花人该是一种 怎样的宁静与惬意。他的《春》也写得极好极美:“冬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花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没有生僻晦涩的 字眼,没有极尽华丽的辞藻,笔调轻松愉快,语言柔美跳跃,用一个个短句,将文章绘画成一幅使人身临其境的春色图。字虽简单,但意境优美、文风清新自然、格调高尚。
365现金足球网 青春时光悄悄流走,人到中年,工作的压力,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使我积聚已久的痛苦、矛盾、悲伤似泻了闸的洪流,奔涌而出,化作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文字,不管写得怎么样,从这时候起,我
觉得自己越来越依赖文字,它就是我的朋友,时而聆听我的呢喃细语,时而感受我的多愁善感,时而忍受我的愤怒,时而抚摸我的悲伤,时而感慨我的温柔,时而陪着我渡过寂寞的时光,时而陪我难过 陪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