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系列课件模板-未雨绸缪
【成语故事】未雨绸缪

【成语故事】未雨绸缪《未雨绸缪》是一个成语,意为事先做好准备,未雨绸缪是预防性准备的一种表现,就是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传古代有个国家的国王非常喜爱打猎,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出色的射手。
他却经常发现自己打猎的时候因为没有带上足够的箭矢而无法射击。
这让国王非常苦恼,他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大意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王决定请一位智者给他出一条解决之道。
于是,他召集百官,逐一向他们请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思考,也没有一个提出可行的办法。
国王几经思索,决定亲自前往山中,寻找一位以数学闻名的巫师,请他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巫师听完国王的苦衷之后,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他说:“陛下,您只需要在射箭前,将您每天要打猎的箭矢都数清楚,并嘱咐侍卫们准备足够的箭矢即可。
”国王听后恍然大悟,觉得这个办法确实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
从此之后,每次出行打猎,国王都会亲自数清楚箭矢的数量,并嘱咐侍卫们准备足够的箭矢。
这样一来,他就能够在遭遇猎物时,立即进行射击,而不再担心没有足够的箭矢的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国王之所以喜欢打猎,是因为他对狩猎的技巧和乐趣非常着迷。
他在猎场上总是遇到箭矢不够的问题,无法充分享受打猎的乐趣。
而通过数清楚箭矢的数量,他得以事先准备足够的箭矢,解决了这个问题,并能够更好地享受打猎的乐趣。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事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足够的准备,就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无法顺利完成自己的事业。
这就像国王打猎时没有预先准备足够的箭矢一样,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国王一样,学会未雨绸缪。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其他方面,我们都应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患于未然。
只有做到事前的充分准备,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取得更好的成果。
未雨绸缪-运筹帷幄PPT课件

.
6
成功举办油工订货会的前提四
• 制定对油工有吸引力的奖励政策二
– 订货政策:要让经销商明白,随着销量的增加,毛利额的增 长比例一定低于销量的增长比例,这样才有空间给油工更多的奖 励
– 比如某油工正常从经销商拿货是1万元,经销商的毛利率是50%, 即毛利额为5000元;假设通过订货会该油工承诺拿货2万时,那 么经销商就应该从该2万元销量的1万元毛利额中适当让利给油工, 比如给3千。这样在该2万元销量中,经销商的毛利额是7千,毛利 率是35%,毛利额增长比例是40%,销量的增长比例是100%,而 油工除了应得的奖金之外,还得到了3千元(15%)的现金返利。 因此通过订货会,经销商不仅销量增加了,收入也比原先正常销 量所得到的毛利多了2千元,而油工也比原来正常奖金之外多了3 千元收入。退一步讲,即使该油工没有完成订货额度的销量,经 销商也没有任何利润上的损失。
.
7
订货会的“禁忌”
• 下列形式的订货会都无法起到“捆绑”的 作用,不要陷入这样的误区
– 聚餐会 – 促销会 – 宣讲会
.
8
合理的订货会人数
• 80人左右,尽量不要超过100人,特别是避 免超大型的400人的
• 80人左右可以找到合适的场地及实惠的场 租
• 80人左右便于经销商的业务人员现场带队、 控制自己的所管理的油工
.
9
亮点案例一
• 吉林市的阶梯奖励政策可以捆绑更多的油工
• 比如完成3万元销量后,可以额外得到4%=1200 元的现金奖励,完成10万元销量后,可以得到 10%=10000万的现金奖励,因此那些估计自己只 能做3万的油工,就找来两个自己的同行老乡,让 他们不要或者少做其他品牌,大家一起来完成10 万的销量,拿到10000元现金后三人平分每人 3300元,这样就比单独一个人做了3万拿到的 1200元多了2100元。3万元相当于60桶或组的产 品,得到上述现金后,相当于每桶除了正常的奖 金之外,还可以多拿50元,相当惊人。
1000个成语积累课件

125、吮痈舐痔 无耻的谄媚巴结。
ppt课件.
25
126、道高一尺 1、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
,魔高一丈
新的更大的困难,遇到的障碍会越大。 2、说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127、师出无名 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的理由。有贬义。
128、夸父逐日 1、比喻人有大志,决心大。
2、也比喻自不量力。
129、众目睽睽 指当众公然做坏事。
140、细水长流
1、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 缺。
2、比喻ppt课一件.点一滴地做某件事,总不间28 断。
141、泥古不化 拘泥于陈规旧说,不会变通。 142、言不由衷 形容虚伪敷衍,说的不是内心的真话。 143、南腔北调 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言。 144、草长莺飞 江南暮春美好的景象。
145、贻人口实 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
不言语。(多指该说而不说)
78、百口莫辩 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
冤屈,被怀疑的情况。)
79、不识之无 指不识字。
80、出尔反尔
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ppt课件.
16
81、不名一文 一个钱也没有。 82、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定,不能变更。
83、从善如流 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
165、如法炮制 按老办法做事。
ppt课件.
33
166、拔山扛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167、拿腔拿调 指说话时故意装出某种语气的声音。
168、不肖子孙 169、素不相能
1、品行不好。 2、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 出息的子孙。
向来不友好。
170、待价而沽
等到有好价钱再出售。旧比喻等待
153、封妻荫子 妻子因丈夫,儿子因父亲而受到封赏,
成语故事(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未雨而 绸缪;毋(wú)临渴而掘井。”
未
雨
绸
缪
【成语释义】绸缪:紧密
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 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
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
事发生。
【故事内容】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死 后,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 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 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 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鸮》(chī xiāo)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 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 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 【包含成语的句子】 1、为了迎战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未雨绸缪,加紧训练。 2、本着未雨绸缪的宗旨,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高中语文课件-成语积累

1、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补房屋 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 并不真爱好。(贬义词) 3、满目疮痍: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形 容受到了严重破坏的景况。(只能用来形 容国土家园。) 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 团圆。 5、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12月5日
1、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 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2、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3、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4、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 5、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多用于长 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褒义词)
12月6日
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 影响。 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 出来。 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在句子中使用时, 不能与“笑”字重复。 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壶,药壶也, 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 5、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 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12月1日
1、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 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 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3、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 乏味,也不火爆。(注意使用的对象) 4、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 义。 5、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 上解决。
11月29日
1、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 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2、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 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 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3、捉襟见肘: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 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 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 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 是个贬义词。
未雨绸缪成语

未雨绸缪成语未雨绸缪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指的是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防止或减轻可能的困难。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国家的国王养了一只鹿,每当下雨时,鹿就会躲进一个村庄里的屋檐下。
因为鹿的智慧和预见力,它在雨前采取了适当的行动,从而免受雨水的困扰。
因此,人们就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来形容在事前采取防范措施的智慧行为。
未雨绸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慧行为,它可以应用到各个方面的生活中。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环境,只要我们能够提前思考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就能够避免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个人生活方面,未雨绸缪的意义非常明显。
比如,我们可以早早预约一些重要的事务,避免过多等待或者时间冲突的问题。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医药物品、食品、灯具等,以备不时之需。
可以提前规划旅行路线和交通方式,避免堵车和迟到。
可以预先学习一些必要的技能,如急救、游泳、烹饪等,以应对突发状况。
可以提前制定个人目标和计划,有针对性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在工作环境中,未雨绸缪同样非常重要。
比如,企业可以提前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从而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
可以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系统,确保物资的充足和及时性。
可以提前开展危机管理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可以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应对未来变化的能力。
可以定期进行业务和财务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未雨绸缪的智慧不仅适用于个人和企业,也适用于政府和社会组织。
在政府层面,可以提前进行长远规划和政策制定,以应对人口增长、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可以建立完善的灾害防控系统,及时预警和响应自然灾害。
可以加强社会安全和法治建设,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在社会组织方面,可以提前规划和组织公益活动,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可以培养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和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可以提前制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紧急事态的策略和措施。
【成语故事】未雨绸缪

【成语故事】未雨绸缪在古代有一个国家叫做秦国,国王非常聪明,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一直在寻找能够保护自己国家免受战争和灾害侵害的方法。
有一天,秦国的国王听说了一个关于未雨绸缪的故事,他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有启发,能够帮助他更好地治国。
据说,在秦国的北方有一个叫做魏国的大国,魏国国王非常重视自己的国家安全。
一年,魏国的国王听说了即将来临的大旱,他非常担心国家的农田会因为缺水而无法正常耕种。
于是,魏国的国王立即下令将河流引到农田,保证农田有足够的水源。
果然,在北方其他国家饱受旱灾之时,魏国的农田依然长满了丰收的庄稼。
听完这个故事后,秦国的国王非常感动并深感启发,他决定学习魏国国王的做法,充分做好国家的各方面准备工作,以应对可能降临的战争和灾害。
国王首先下令加强了国家的边防建设,修建高墙和城堡,增加军队的战备力量,以保护国家不受外敌的侵略。
他还委派专门的官员负责情报收集和内外情况的报告,确保随时了解国家的动态,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秦国国王还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田的灌溉和排灌工程,确保丰收。
他下令修建水利工程,引水到干旱的农田,保证农民能够正常耕种。
他还实行了改革政策,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确保国家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除了加强边防和发展农业,国王还鼓励人民兴修水利工程,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他认为,只有国家和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幸福,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于是,秦国的水库、渠道和水利设施越来越多,国家的水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秦国国王的这些举措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国王将这些成就看作是未雨绸缪的结果,他深信未雨绸缪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法,也是保护国家安全的有效途径。
秦国国王继续发扬未雨绸缪的精神,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最终,秦国成为了古代中国的强大国家,令周边各国望风而逃,也使得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从此以后,未雨绸缪成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用来形容事先做好准备和预防,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危机。
【成语故事】未雨绸缪

【成语故事】未雨绸缪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年轻的村民叫李明。
李明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勤劳的人,他总是能够提前预见到事情的发展趋势,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有一年的夏天,整个村庄都被旱灾所困扰,降雨量比平常年份少了很多。
村民们的庄稼都变得干枯和枯萎,他们非常着急和担忧。
这个时候,李明就站了出来,提醒大家要及早采取行动来应对这个困境。
他组织村民们一起修建了一座水塘来储存雨水,以备不时之需。
并且他还建议大家节约用水,不要浪费任何一滴。
村民们一开始对他的建议持怀疑态度,觉得修建水塘是一种浪费时间和资源的行为。
李明却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用一系列的数据和实例来说明他的观点的重要性。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水塘修建完成了。
就在不久之后,一场长时间的降雨终于来了。
雨水灌满了村庄里的水塘,人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而那些没有修建水塘的村庄,想要从邻村借水也为时已晚。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全部死去,变成一片麻黄色。
李明因此受到了村民们的敬佩和赞许。
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智慧的人,因为他能够提前预见到旱灾的发生,并做出相应的准备。
这就是成语“未雨绸缪”的故事。
从此以后,人们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都会提前做好准备,以免陷入被动的局面。
他们认识到,只有事先做好准备,才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降低损失和风险。
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智者常常能够洞察人事,并在事前采取正确的措施。
而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困境,后悔莫及。
“未雨绸缪”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成语,它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远见,要学会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走弯路和后悔。
并且也要勤奋努力,不断钻研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见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举例: 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典故:
1.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 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 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 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 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 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 庚勾结行叛。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典故: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 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 遂写一首《鸱鸮》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 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 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 叛乱阴谋。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典故:
“鸱鸮”
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成语课件模板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解释: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 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出处: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近义词: 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谢谢!
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 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 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 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 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 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 的侵害。
成语课件:未雨绸缪
典故: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
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 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