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成物质的元素

合集下载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纯净物 (一种元素)(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无机化合物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 子考试要求: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考点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 ⑴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课题2 元 素考试要求: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 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的分类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注意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和区别考点一、元素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相对原子质量=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考点二)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元素符号(考点三)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4-5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4-5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一章第4-5节组成物质的元素;表示元素的符号(一)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出发理解物质初步分类思想。

2、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

3、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O、C、S、Si、Na、Fe、Cu、Cl、Ca、Ag、Al、I、K、P),会查阅元素符号。

4、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5、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1、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区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2、掌握常见元素符号及符号的意义3、认识元素周期表,熟记1-18号元素名称及符号4、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物和原子团的化合价5、能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

掌握单质、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知识要点1]元素1. 元素的种类和分类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

根据性质的类似,初步把元素分类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含有稀有元素)2. 物质的简单分类:元素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一切物质都由元素组成的。

(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如一杯糖水、空气。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一杯水。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一瓶氧气。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碳气体。

注意: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纯净物。

如:金刚石和石墨3.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下列是地壳、空气、人体、海水中主要元素按质量分数排列顺序:(1)地壳中:O%>Si%>Al%>Fe%>Ca%(2)空气中:N%>O%(3)人体中:O%>C%>H%(4)海水中:O%>H%>Cl%4.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5.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原子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别不表示数量的多少;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第25课 构成物质的粒子 元素

第25课 构成物质的粒子 元素

2.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 年)——实心球模型。 (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 年)——西瓜模型(原子中有电
子,电子带负电)。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 年)——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
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 (4)玻尔原子模型(1913 年)——分层模型。 (5)1927~1935 年——电子云模型。
质子和 36 个电子。
【答案】C
【类题演练 1】 (2019·上海)瓶中 CO 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
图为(“ ”表示 C 原子,“ ”表示 O 原子)
()
【解析】 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一氧
化碳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B
专题二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 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原子内,核电荷数=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N 为 7 号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5-是一种单质
B.1 个 N5-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
C.1 个 N5-中共含有 35 个质子
D.1 个 N5-中共含有 35 个电子
【解析】 氮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 7,N5-是 5 个 N
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所以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
三、物质由元素组成 1.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 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 数(核电荷数)不同。
(2)元素、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比较见下表:
2.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植物生长过程中 需要量较多的是含氮、磷、钾元素的无机盐。植物生 长缺乏氮元素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缺乏磷元素 时,植株暗绿带红;缺乏钾元素时,植株矮小,叶片 上带许多褐斑。

2022-2023学年浙江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同步精品讲义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学生版)

2022-2023学年浙江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同步精品讲义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学生版)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能从元素组成的角度认识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会描述物质形成的方法。

2.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方法,掌握从元素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初步分类。

3.知道人体、地壳、海水中含有的主要元素。

解读1 :利用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描述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构成,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适中。

解读2: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并能辨认具体物质的类别,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01 元素的种类(一)元素的种类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

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物质只是由几十种常见元素组成的。

(二)元素的分类(1)金属元素:汉字常用“”为部首(汞和金除外),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常为固体,只有汞(通常状况下为液体)除外,金属单质由 直接构成。

(2)非金属元素:通常状况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有三种状态,一是用“气”为部首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为气态(如氮气 N 2);二是用“”为部首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为液态,一般是双原子分子(如溴一Br 2);三是用“石"为部首的非金属元素, 其单质为固态,除碘(I 2)是双原子分子外,其余一般为单原子。

(三)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铜、氦气等。

(2)化合物: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3)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单质 化合物 宏观组成 同种元素 不同种元素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微观构成 同种原子或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 化学性质 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 联系它们均属于纯净物;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四)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1)纯净物:只含有 组成①单质:只含有 组成: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②化合物:含有 组成酸:HCl H 2SO 4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SO 4 ...氧化物:H 2O CaO ...(2)混合物:含有2种或以上物质组成①溶液 ②合金 ③矿山 ④空气 ......【能力拓展】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说明 物质的描写过程中“宏观与宏观”对应,“微观与微观”对应,如宏观水由氢宏观元素和氧宏观元素组成;每个水微观分子由2个氢微观原子和1个氧微观原子构成。

物质构成的奥秘【期末复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期末复习】

(2)在纯净物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 ②③⑧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①⑥⑦ 物质有 。
④⑩
12.此表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根 据此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含碘量/Kg 精制海盐、碘酸钾 20g~40g
分装日期
储藏方法 使用方法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
A.H2
B.H
C.H+
D.H2O
化合价: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1.通常正价元素写在前,负价元素写在后。 2.根据正负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 原子个数。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 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 2.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A ) A.硫酸亚铁(FeSO4)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SO4) D.氯化铜(CuCl)
蔗糖
(2) 碳酸钙
四、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求相对分子质量 2.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掌握 三种 基本 题型
1.食物在煎炸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强致癌物 质——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所以 油炸食品不宜多吃。请回答: (1)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6 。 (2)丙烯醛中C、H、O元素的质量比 是 9:1:4 。 (3)丙烯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6% 。
②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金属元素排在左 , 非金属元素排 在左边 . 如: NaCl , KCl , ZnS. 金左, 非金右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
表示化合价的 数值、正负
表示粒子 个数

物质组成和分类

物质组成和分类

(A)只有③ (C)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D)
返回
(分二类、的物依据质:的物质分的类组成、结构和性质)
一、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二、巩固练习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电解质、非电解质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综合练习
单质的冶分金类分类
金属
密度分类
黑色金属 Fe、Cr、Mn 有色金属 (其它金属)
混合物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熔沸点
纯净物
常见的纯净物有:
1、只含一种成份的物质 2、结晶水合物 3、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如冰和水混和 4、同位素的混合体,如水和重水
练习
下列物专质项中,练属习于纯—净物—的纯是 净物和混合物
1、镁元素质量分数为 60%的MgO样品
2、纯净的淀粉
3、绿矾
4、石蜡
5、冰水混和物
下一题
(巩9固1年练上海习高—考—题)物下质列的叙述分中类正确2的. 是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 (D)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 (C)
下一题
巩固练习——物质的分类 3.
(98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 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 )
络盐 (NH4)2Fe(SO4)2 ·6H2O
Na3AlF6 [Ag(NH3)2]Cl K3[Fe(SCN)6] 六硫氰合铁(Ⅲ) 酸钾
返回
巩固练习——物质的分类 1.
请指出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氢氧化铁胶体、硬脂酸甘油酯 过磷酸钙、漂白粉、福尔马林、王水 水煤气、水泥、硬水、水玻璃、玻璃 碱石灰、钢、干冰、冰醋酸、重水 水银、聚乙烯、纯净的盐酸 NO2、CuSO4·5H2O 、Fe3O4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物质的组成1、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 组成的;如醋酸钾(CH 3COOK )由 、 、 、 四种元素组成,其中原子个数比为 : : : 。

2、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 、 和 三种粒子构成,如水是由 构成,氯化钠是由 构成,铁是由 构成。

二、原子(带正电)1、原子结构 (不带电)2、在原子中存在的等量关系: = = =原子序数。

3、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进行分层运动,共分 层,越在外层的电子能量越 。

4、最外层电子数为 或为 (只有一层)的为相对稳定结构。

5、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易 电子,形成 离子。

6、非金属原最外层电子数 ,易 电子,形成 离子。

7、所以原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 。

8、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计算= + 。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 。

三、分子、原子和离子区别、联系1、共同性质: 、 、 。

2、区别:分子是 最小粒子原子是 最小粒子分子在 变化中可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

3、联系:离子 原子 分子4、练习:用符号表示下列元素、原子、分子、离子3个铁原子 ,5个二氧化硫分子 ,2个钙离子 ,2个水分子 。

氮元素 , 2个氢氧根离子 , 镁元素 , 2个氧原子5、根据下列结构图作答:其中属于金属原子的有 ,属于稀有气体原子的有 ,属于阴离子的有 ,离子符号分别是达到稳定结构的有 。

6.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当该粒子为原子时,X= ;(2)当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X 3+ 时,X= ,符号为 ;(3)当微粒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时,微粒符号为四、物质分类混合物:宏观上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微观上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物质氧化物:由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元素。

纯净物化合物酸:如:HCl H2CO3H2SO4 HNO3碱; 如:NaOH Mg(OH)2KOH Ca(OH)2盐2、将下列物质分类空气,干冰、氧气、纯净的井水、石灰水、氮气、蒸馏水、铁粉,氧化镁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写化学式)属于单质的有(写化学式)属于氧化物的有(写化学式)实验部分1、药品取用规则:三不原则(不、不不);节约原则(不规定用量时,固体药品一般取;液体药品一般取);环保原则。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结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 质相同,不同种物 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分子的性质巧记
•固态氢和液态氢都具有可燃性 •氢具有可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不具有可燃 性
两小一动一间隔;分子相同性相同
三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 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 质是一致的。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原子的概念及性质 a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的基本性质: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原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四 相对原子质量
概念: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 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r)=
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kg) 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kg)X1/12
单位: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说说生活中的那 些物质是分别由 原子、分子、离 子构成的?
元素
定义: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概念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 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包 含几种原子。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 讲个数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 不同种原子,质子数不相 同。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也 讲个数
三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的写法: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等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 二个字母要小写,如Na,Mg等 元素符号的含义: 从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微观上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 原子。 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单 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
1、单质和化合物
纯净物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例:氧气 氧化物
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混合物 例:水 混合物 :如空气、天然水、盐酸 、所有的溶液 其它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比较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的区别
3、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
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
总称为元素。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分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组成物质(单质和化
合物)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构成分子,也直接构成物质
使用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联系元素是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的核电
荷数(质子数)决定
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的。

4元素的分布
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含意最多的是铝,其次是铁。

②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碳和氢。

铁、碘、锌等为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应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③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含量较高的还有氯元素和钠元素。

④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