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合集下载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
但易开裂。
3-8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一)溶胶制备工艺
1、 有机途径
组成: 母体——醇盐,浓度10~50%;
溶剂——乙醇; 催化剂——盐酸、醋酸等 螯合剂——乙酰丙酮 水——用量一定要控制
特点:水、溶剂挥发,干燥龟裂;
薄膜厚度受限; 但可反复涂覆。
3-9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优缺点
A 样品的晶型结构完整,原料便宜;
B 设备简单、适于批量生产;
C 粉末易团聚,制备较为困难。
3 - 36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2) 水热法(高温水解法)
定义:指在高温(100~1000℃)高压(10~100Mpa)下,利用
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进行的合成。
水的作用:作为一种组分参与反应(即是溶剂又是矿化
研究进展:己制备出多种单质、无机化合物和复合材料超细微粉
末;目前已进入规模生产阶段,美国的MIT(麻省理工学)于1986 年已建成年产几十吨的装置。
3 - 33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4 液相法 特点:化学组成可控 → 高纯、均相 成核速度可控 → 合成温度低 形状大小可控 → 纳米颗粒
分类: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等。
3 - 34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1)沉淀-共沉淀法
定义:含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后,使离子沉淀的 方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 分类: 单组分沉淀:溶液只含一种阳离子,得到单组分沉淀。 单相共沉淀:溶液含多种阳离子,沉淀为化合物 (固溶体)。 共沉淀:溶液中含多种阳离子,沉淀产物为混合物。

纳米TiO2粉体制备方法

纳米TiO2粉体制备方法

1.纳米TiO 2粉体制备方法1.1.物理法1.1.1.气相冷凝法:预先处理为气相的样品在液氮的气氛下冷凝成核制得纳米TiO2 粉体,但该法不适于制备沸点较高的半导体氧化物1.1.2.高能球磨法:工艺简单,但制得的粉体形状不规则,颗粒尺寸分布宽,均匀性差1.2.化学法1.2.1.固相法:依靠固体颗粒之间的混合来促进反应,不适合制备微粒1.2.2.液相法:就是将钛的氯化物或醇盐先水解生成氢氧化钛(或羟基氧钛) ,再经煅烧得到TiO2. 研究最广泛。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其反应为TiCl4 + 4H2O → Ti (OH) 4 + 4HCl ,Ti (OH) 4 → TiO2 + 2H2O.以醇盐为原料,其反应为Ti (OR) 4 + 4 H2O → Ti (OH) 4 + 4 ROH ,Ti (OH) 4TiO2 + 2 H2O.−−−→煅烧主要包括硫酸法、水解法、溶胶-凝胶(Sol2gel) 法、超声雾化、热解法等。

溶胶- 凝胶法就是将钛醇盐制备成二氧化钛溶胶. 为了得到多孔催化剂,通常采用煅烧等方法将凝胶进行干燥,去除溶剂,制得干凝胶. Dagan 等[25 ]采用超临界干燥法所制得的TiO2气凝胶孔隙率为85 % ,比表面积高达600 m2·g - 1 ,晶粒尺寸为5. 0 nm ;对水杨酸的光催化氧化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比Degussa P - 25 TiO2粉末更高的催化活性.1.2.3.气相法:其核心技术是反应气体如何成核的问题. 通过四氯化钛与氧气反应或在氢氧焰中气相水解获得纳米级TiO2 ,目前德国Degussa 公司P-25 粉末光催化剂是通过该法生产的常用的化学制备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解法、喷雾热解法、水热法和氧化- 还原法等。

2.纳米TiO2薄膜制备方法:除了与粉体制备相同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热解法外,还有液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等。

2.1.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的薄膜纯度高,且制备工艺简单,易批量生产;2.2.水热合成法:通过水解钛的醇盐或氯化物前驱体得到无定形沉淀,然后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胶溶得到溶胶物质,将溶胶在高压釜中进行水热Ostwald熟化。

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

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

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制备纳米粉体的那些事儿!你可别小瞧这纳米粉体,它的用处那可老大了呢!要说制备纳米粉体,就好像是烹饪一道特别的菜肴。

物理法就像是清蒸,简单直接,把材料直接进行粉碎啥的,就能得到纳米粉体啦。

就好比把一块大肉切成小小的碎末,虽然过程不复杂,但也得掌握好火候和力度不是?化学法呢,就有点像精心调配的秘制酱料。

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让物质一点一点变成纳米级别的粉体。

这可需要耐心和技巧哦,得像个化学家一样,精确地控制各种条件,稍有不慎可能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啦。

气相法呢,就如同在云端创造奇迹。

让气体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或者凝聚,从而形成纳米粉体。

这感觉就像是在天空中绘制一幅神奇的画卷,需要对气流、温度等把握得恰到好处。

溶胶-凝胶法呀,就像是在制作一种特别的胶水。

先把材料变成溶胶,再慢慢变成凝胶,最后经过处理就得到纳米粉体啦。

这过程就像一场奇妙的变化之旅,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还有水热法,仿佛是在一个神秘的温泉里培育宝贝。

在高温高压的水中,让物质发生反应和结晶,从而得到纳米粉体。

就好像温泉能滋养出独特的矿物质一样,水热法也能创造出特别的纳米粉体呢。

咱在制备纳米粉体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呀!得像个细心的工匠一样,精心雕琢每一个步骤。

不然,怎么能得到高质量的纳米粉体呢?这可不是随便玩玩就能搞定的事儿呀!想想看,如果不认真对待,那不是浪费了材料和时间嘛,多可惜呀!而且呀,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呢。

就像人无完人一样,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无缺的。

有的可能成本高,有的可能工艺复杂,有的可能对环境有一定要求。

那我们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呀,不能瞎搞一通,对吧?所以说呀,制备纳米粉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去尝试,肯定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做出最棒的纳米粉体来!这就好比爬山,虽然过程辛苦,但当你登上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时,一切都值了!不是吗?。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原理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原理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原理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的原理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利用水分子和溶剂分子的高度活跃性,使得反应物中的离子在水热反应的过程中重新排列和结合,最终形成目标产物。

具体原理如下:
1. 水热环境:水热反应一般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典型的反应条件是温度在100-200摄氏度之间,压力在1-3 MPa左右。

这样的环境使得反应物能够在水分子的催化下更快地进行反应。

2. 溶解反应物:将所需的反应物,如钛酸铅和钡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反应物溶液。

溶剂通常选择对反应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如酸、碱或氢氧化钠等。

3. 反应:将制备好的反应物溶液加入到高压釜中,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发生迁移和重排,形成新的晶体。

4. 沉淀: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将高压釜冷却至室温,产物会经历一个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这是因为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导致产物退火结晶生成固态的BaTiO3纳米粉体。

通过水热法制备的BaTiO3纳米粉体具有高度纯净性、均匀性好、粒径小等优点,适用于丰富光电、催化及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纳米粉体制备》课件

《纳米粉体制备》课件

纳米粉体制备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增强材料性能
纳米粉体可以增强材料的 力学、热学、电学等性能 ,如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 和韧性,改善塑料的耐热
性和阻隔性。
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通过纳米粉体制备技术, 可以将不同性质的纳米粒 子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制 备出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发展新型功能材料
利用纳米粉体制备技术, 可以开发出新型的功能材 料,如光催化材料、超导
生物法制备纳米粉体的优缺点
• 生物法制备纳米粉体具有环保、高效、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同时能够制备出结构独特、性能优异的纳米粉体。然而,生物 法制备纳米粉体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生产成本高、产品批次间 稳定性差、反应条件难以控制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 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05
纳米粉体制备的应用与前景
《纳米粉体制备》PPT课件
CONTENTS
• 纳米粉体制备概述 • 物理法制备纳米粉体 • 化学法制备纳米粉体 • 生物法制备纳米粉体 • 纳米粉体制备的应用与前景
01
纳米粉体制备概述
纳米粉体的定义与特性
纳米粉体定义
纳米粉体是一种粒径在纳米级别 (1-100纳米)的粉末材料,具 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
机械研磨法
总结词
通过球磨或振动研磨的方式,使原料在 机械力的作用下破碎成纳米级颗粒,通 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如热处理 或化学处理。
VS
详细描述
机械研磨法是一种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 其中原料在球磨或振动研磨的作用下被破 碎成纳米级颗粒。该方法通常需要与其他 方法结合使用,如热处理或化学处理,以 进一步优化纳米粉体的性能。机械研磨法 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但制备的纳米粉体粒径分布较宽。

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

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

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材料研1203 Z1205020 石南起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诞生并迅速发展和渗透到各学科领域的一门崭新的高科技。

由于它在21世纪产业革命中具有战略地位,因而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

有人说,70年代微电子学产生了世界性的信息革命,那么纳米科技将是21世纪信息革命的核心。

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而纳米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纳米粉体的制备。

1.纳米粉体的制备要使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纳米粉末的制备是关键。

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高能球磨法。

1.1物理法物理法中较重要的是气体中蒸发法,在惰性气体中蒸发金属,急冷生成纳米粉体。

如在容器中导入低压的氩或氦等惰性气体,通过发热体使金属熔化、蒸发,蒸发的金属原子和气体分子碰撞,使金属原子凝聚成纳米颗粒。

通过蒸发温度、气体种类和压力控制颗粒大小,一般制得颗粒的粒径为10nm左右。

比较重要的物理法还有溅射法、金属蒸气合成法及流动油上真空蒸发法等。

1.2化学法化学法制备纳米粉可分气相反应法和液相反应法。

1.2.1气相反应法气相反应法是利用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1)原料化合物具有挥发性,提纯比较容易,生成物纯度高,不需要粉碎。

(2)气相物质浓度小,生成的粉末凝聚较小。

(3)控制生成条件,容易制得粒径分布窄,粒径小的微粒。

(4)气氛容易控制,除氧化物外,用液相法直接合成困难的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均可合成。

气相合成中除了反应原料均为挥发性物外,也可用电弧、等离子体、激光加热固体使其挥发,再与活性气体反应生成化合物纳米粉体。

1.2.2液相反应法液相反应法作为一种制备超细粉体的方法成为各国材料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它具有无需高真空等苛刻物理条件、易放大的特点,并且得到的粉体性能比较优越。

常用的液相反应法有共沉淀法、水解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反应法等。

共沉淀法是利用各种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经反应成不溶解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醋酸盐等,再经加热分解生成高纯度的超微粉料。

第八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

第八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

• 5 陈化时间的影响 凝胶在陈化的过程中, 凝胶在陈化的过程中,由于粒子接触时的曲率半径不 导致它们的溶解度产生区别。另外, 同,导致它们的溶解度产生区别。另外,在陈化过程中凝 胶还会发生Ostward熟化,即大小粒子因溶解度的不同而 熟化, 胶还会发生 熟化 造成的平均粒径的增加。陈化时间过短, 造成的平均粒径的增加。陈化时间过短,颗粒尺寸分布不 均匀;时间过长,粒子长大、团聚,不易形成超细结构, 均匀;时间过长,粒子长大、团聚,不易形成超细结构, 因此陈化时间的选择对粉体的微观结构非常重要。 因此陈化时间的选择对粉体的微观结构非常重要。随陈化 时间的增加,在一段时间以内,粒子缓慢生长, 时间的增加,在一段时间以内,粒子缓慢生长,随陈化时 间的延长,粉体的粒径显著增大。 间的延长,粉体的粒径显著增大。 • 6 凝胶干燥条件的影响 凝胶经过干燥才能够得到所需的颗粒粉体。 凝胶经过干燥才能够得到所需的颗粒粉体。与普通粉 体干燥有所不同的是Gel干燥阶段体积收缩会导致组织结 体干燥有所不同的是 干燥阶段体积收缩会导致组织结 构损坏并影响超细颗粒的性能。 构损坏并影响超细颗粒的性能。
粉体名称 SiO2, Al2O3 TiO2, ZrO2 BaTiO3, LiNbO3, SnO2 α-Fe2O3 ZnO SiC 羟基磷灰石(HAP) 羟基磷灰石 YBa2Cu3O7-δ LaCoO3 3A12O3·2SiO2 La0 .8 Sr0 .2 FeO3 ZnS, CdS , (Pb,La) (Zr,Ti)O3 , , 主要用途 光纤、陶瓷、玻璃、 光纤、陶瓷、玻璃、催化剂载体等 陶瓷、光纤、 陶瓷、光纤、催化剂等 电容器、 电容器、铁电材料等 气敏材料 磁粉 导电材料、 导电材料、发光材料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磨具等 陶瓷粉体, 陶瓷粉体,生物活性材料 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 气敏材料, 气敏材料,催化剂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添加剂 气敏材料 半导体 光敏阀门, 光敏阀门,光电显示器

以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一)

以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一)

以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一)以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简介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材料的几种常见方法。

四氧化三铁(Fe3O4)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磁性颗粒、磁性液体以及磁性传感器等。

方法一:共沉淀法1.准备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含氢氧化钠的溶液。

2.将两种溶液缓慢加入反应容器中,同时搅拌。

3.调节反应条件,如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4.反应结束后,通过离心将沉淀物分离出来。

5.将沉淀物洗涤干净,并进行干燥。

方法二:热分解法1.将硫酸亚铁放入高温炉中,并进行加热处理。

2.根据热分解曲线,通过调整温度和时间,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热分解。

3.确保反应容器密封良好,以防止杂质的进入。

4.等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取出,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

方法三:水热法1.将硫酸亚铁加入适量的水中,并搅拌均匀。

2.调整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时间,用高温高压的水热反应条件来制备纳米粉体材料。

3.等待反应结束后,用离心等方法将产物分离出来。

4.对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以去除杂质。

方法四:溶剂热法1.准备硫酸亚铁和有机溶剂。

2.将硫酸亚铁和溶剂混合,得到反应溶液。

3.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和反应时间,在一定压力下进行反应。

4.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将产物分离。

5.将产物洗涤、干燥,以得到纯净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材料。

结论以上是以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材料的四种常见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可以得到高纯度、均匀分散的纳米粉体材料,为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一、纳米粉体应具备的特性
1、化学成分配比准确:尽量符合化学计量,避免烧结出现液相或阻碍烧结;
2、纯度高:出现液相或影响电性能;
3、成分分布均匀:尤其微量掺杂;
4、粒度要细,尺寸分布范围要窄;结构均匀,密度高;
5、无团聚体:软团聚,硬团聚。

二、制备方法分类
化学法
化学法是指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从分子、原子、离子出发制备纳米物质,它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冷凝法、溶胶一凝胶法、水热法、沉淀法、冷冻干燥法等。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迄今为止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个加热的衬底上,通过一种或几种气态元素或化合物产生的化学元素反应形成纳米材料的过程,该方法主要可分成热分解反应沉积和化学反应沉积。

该法具有均匀性好,可对整个基体进行沉积等优点。

其缺点是衬底温度高。

随着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由此衍生出来的许多新技术,如金属有机化学缺陷相沉积、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及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

化学气相冷凝法(CVC)主要通过有机高分子热解获得纳米粉体,具体过程是先将反应室抽到或更高真空度,然后注入惰性气体He,使气压达到几百帕斯卡,反应物和载气He从外部系统先进入前部分的热磁控溅射CVD装置由化学反应得到反应物产物的前驱体,然后通过对流达到后部分的转筒式骤冷器,用于冷却和收集合成的纳米微粒。

化学沉淀法是在金属盐类的水溶液中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反应,产生水合氧化物或难溶化合物,使溶液转化为沉淀,然后经分离、干燥或热分解而得到纳米级超微粒。

化学沉淀法可分为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共沉淀法和醇盐水解沉淀法。

物理法
早期的物理制备方法是将较粗的物质粉碎,如低温粉碎法、超声波粉碎法、冲击波粉碎法、蒸气快速冷却法、蒸气快速油面法等等。

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新的物理方法,如旋转涂层法将聚苯乙烯微球涂敷到基片上,由于转速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隙度.然后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其表面上抗积一层膜,经过热处理,即可得到纳米颗粒的阵列。

这些方法我们统称为物理凝聚法,物理凝聚法主要分为:
(1)真空蒸发靛聚法
将原料用电弧高频或等离子体等加热,使之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使之凝结成纳米微粒。

其粒径可通过改变通入惰性气体的种类、压力、蒸发速率等加以控制,粒径可达1—100nm。

具体过程是将待蒸发的材料放人容器中的柑锅中,先抽到或更高的真空度,然后注人少量的惰性气体或性2N、3NH等载气,使之形成一定的真空条件,此时加热,使原料蒸发成蒸气而凝聚在温度较低的钟罩壁上,形成纳米微粒。

(2)等离子体蒸发凝聚法
把一种或多种固体颗粒注人惰性气休的等离子体中,使之通过等离子体之间时完全蒸发,通过骤冷装置使蒸气奴聚制得纳米微粒。

通常用于制备含有高熔点金属合金的纳米微粒,如Fe-A1,Nb-Si等。

此法常以等离子体作为连续反应器制备纳米微粒。

综上所述,物理方法通常采用光、电等技术使材料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蒸发,然后使原子或分子形成纳米颗粒,它还包括球磨、喷雾等以力学过程为主的制备技术。

物理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不高,颗粒分布不均匀,形状难以控制。

物理化学方法
实践中一般不会只用物理方法或者只用化学方法,也有好多结合了物理和化学两学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

(1)热等离子体法
该法是用等离子体将金属等粉末熔融、蒸发和冷凝以制成纳米微粒,是制备高纯、均匀,粒径小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系列。

金属系列和金属台金系列纳米微粒的最有效方法。

例如用电弧法混合等离子体,这种方法法弥补了传统等离子体法存在的等离子枪寿命短、功率小、热效率低等缺点。

(2)激光加热蒸气法
以激光为快速加热热源,使气相反应物分子内部很快地吸收和传递能量,在瞬间完成气体反应的成核、长大和终止.该法可迅速生成表面洁净、粒径小于50纳米,粒度均匀可控的纳米微粒。

(3)辐射合成法
用辐射台成法制备纳米材料具有明显的特点:一般采用射线辐照较大浓度的金属盐溶液。

制备工艺简单,可在常温常压下操作,并且制备周期短,产物粒度易控制,一般可得10纳米左右的粉末,产率也较高,不仅可制备纯金属粉末,还可制备氧化物、硫化物纳米粒子及纳米复台材料,通过控制条件可制备非晶粉末所以纳米材料的辐射法制备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生物法
植物质合成的纳米粒子具有尺寸分布窄、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产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为未来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潜质。

如果可以使用一些低经济价值的农副废弃物作为合成纳米粒子的原料,变废为宝,将更具可循环经济意义。

纳米微粒的制备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新方法,如模板台成法,自组装法,有序LB膜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