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平面直角坐标系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思考: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到共识:
原点O的横,纵坐标都是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投影书P48图6.1-5.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 Ⅳ四个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成以下问题:
各象限上的点有何特点?
学生交流后得到共识:
第一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正数;
第二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
第三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负数;
第四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三、巩固练习
P68练习1,P68习题7。1
四、小结
本课作业
课本第68—69页习题5.1第3、4、9、12题。
二、选择题:
1.已知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在()
A.x轴正半轴上B。x轴负半轴上; C.y轴正半轴上D。y轴负半轴上
2。点M(a,b)的坐标ab=0,那么M(a,b)位置在( )
A。y轴上B.x轴上;C.x轴或y轴上D.原点
板书设计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
多媒体展示P47图6.1—4.
教师进一步指出:我们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 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 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了,例如: 图6.1-4中,由点A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M在x同上的坐标是3,垂足N到y 轴上的坐标是4,我们说A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3,4),类似地,请你根据书P47图6.1—4,写出点B、C、D的坐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全套

有序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 识 点 二
如图是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如果用 (5,1)表示学校大门的位置,那么运动场表 宿舍楼 (6,8) ,(8,5)表示的场所是_____. 示为_____
有序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 识 点 二
如图3,甲处表示2街与5巷的十字路口,乙处表 示5街与2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处的位 置,那么“(2,5)→(3,5) →(4,5) →(5,5) →(5,4) →(5,3) →(5,2)”表示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请 你用 这种形式写出两种从甲处到乙处的最短路线.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相关概念的内容。
2、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____、原点____的数轴, 垂直 重合 横轴 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____或____, x轴 y轴 习惯上取向_____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___ 右 _或____,取向____为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_ 上 纵轴 ___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 交点 y轴
D
-4 -3 -2 -1 -1 4 3 2 1
y A
O1
2 3
4
x
C
-2 -3
B
4、如图所示,在第三象限的点是(C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1)
学习目标
1
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坐 标系;
2
通过点的位置关系探索坐标之间 的关系及根据坐标之间的关系探 索点的位置关系.
讲授新课
认真阅读课本第67至68页的内容,
分别为:A( 0,0 ),B(6,0),C(6,6 ),D(0,6). y 2、若以线段DC所在的直线为x轴,纵轴(y 轴)位置不变,则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6,0 ), A( 0,-6),B( 6,-6 ),C( D( 0,0 ).
教学设计4: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过程;2、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关概念;3、探索象限内点的特征与坐标轴上点的特征。
(二)【技能目标】1、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够根据坐标指出点的位置,并且已知点的位置写出它对应的坐标;(三)【情感目标】1、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之用;2、培养学生严谨朴实的科学态度和勤奋自强的探索精神,以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之实。
3、让学生得到尝试、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能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求出坐标,由坐标描出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例:我们的教室共有56个座位,自前向后分为7排,自左向右分为8列,每位学生对应了一个座位,我们来玩个“点将”游戏,你们是“将”,由我来点,点到的同学说出自己的座位号几排几列)。
同时演示“点将”游戏,游戏规则:(1)老师报到学生姓名,学生起立并说出座位号;(2)老师说出座位号,对应的学生起立。
奖励:同学们的掌声。
再提问你如何来确定自己的座位?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学生可以归纳出:要确定一个学生的座位必须有两个数,一个是排数,一个是列数。
那么再问2排3列与3排2列是否是同一个座位?由此你认为表示座位与两个数的顺序有关吗?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可以发现:一个“将”的座位应该由一对有序的数组构成的。
(二)构建数学模型由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学生的座位是由一对有序的数组构成的,那么就我们已有的数学知识而言,我们能否将其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呢?教师在这个时间可以先提问一个数是如何来确定它的位置的,学生马上可以想到有关数轴的知识。
再利用教室的座位安排情况,同时特别要注意排与列之间的位置关系,由此学生可以有如下的发现:1、排与列之间是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习题课件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解得 m=2.
∴m+2=4.
∴点 P 的坐标是(4,0).
*6. (2020·邵阳) 已知 a+b>0,ab>0,则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
角坐标系中,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是( )
A.(a,b)
B.(-a,b)
C.(-a,-b) D.(a,-b)
【点拨】∵a+b>0,ab>0, ∴a>0,b>0. A.(a,b)在第一象限,但小手盖住的点在第二象限,故此选项 不符合题意; B.(-a,b)在第二象限,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 C.(-a,-b)在第三象限,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a,-b)在第四象限,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__原__点__重__合____的数轴,组成 _平__面__直__角__坐__标__系___.水平的数轴称为_x_轴__或__横__轴____,习惯上 取向右为__正__方__向__;竖直的数轴称为_y_轴__或__纵__轴__,取向上为 __正__方__向__;两坐标轴的交点为__平__面__直__角__坐__标__系__的__原__点___.
15.如图,已知点 A(-2,3),B(4,3),C(-1,-3). (1)求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AB=4+|-2|=4+2=6. (2)求点 C 到 x 轴的距离; 解:点 C 到 x 轴的距离是|-3|=3.
(3)求三角形 ABC 的面积; 解:易知点 C 到 AB 的距离为 6,且 AB=6, 所以 S 三角形 ABC=12×6×6=18.
4.(2020·扬州)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x2+2,-3) 所在的
象限是( D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共22张PPT)

-3 -2 -1 0 1 2 3 4
A: -3; B: 2. 点C. 思考2 : 由(1)你发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什么关系?
一一对应. ①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作这个
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②反过来,知道一个数, 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就确定了.
新课导入
1596-1650
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 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 有一天, 在梦中他 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 遍地的珠 子光彩夺目, 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 忙着结网, 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 一个念 头闪过脑际: 眼前这一条条的横线和竖线不 正是自己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
5 N
A
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
4
x轴上的点的
(3, 4)
有序数对来表示了.
纵坐标为0; y 3
轴上的点的 2 C 例如, 由点 A 分别向 x 轴、横坐标为0. 1
原点O的坐标 为(0, 0)
y轴作垂线, 垂足M 在 x 轴 上的坐标3, 垂足 N 在 y 轴 -4 -3
-2
-1 O
M 1 2 3456
y
D (0, 6)
6
C(6, 6)
5
4
3
2
1
A(O) (0,10)2 3 4 5 B (6, 0)
x
新知探究
请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时正方形的顶点A, B, C, D 的坐标又分别是什么?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y
D (-3,3)
C (3,3)
A (-3,-3)
B (3,-3)
x
新知探究
由上得知, 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 则各点的坐标也 不同. 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7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解析:结合图象,根据点的坐标的意义先确定横、纵坐标的绝对
值,再由所在象限确定横、纵坐标的正、负.
答案:C
快乐预习感知
1
2
2.求坐标系中有关图形的面积 【例2】 已知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7,0),B(1,0), C(-5,4),试求此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三角形ABC的大致图象,则三角形 ABC的面积易求解. 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三角形ABC的位置,如图.
2.如图,点A的坐标是( B )
A.(3,2) C.(3,-3)
B.(3,3) D.(-3,-3)
学前温故
新课早知
快乐预习感知
3.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 Ⅱ、Ⅲ、Ⅳ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象限,分别叫 做 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三象限和 第四象限.坐标轴 上的点 不属于任何象限.
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点C在y轴左侧,在x
轴下方,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
为
.
(5,0) (0,-5) (-5,-5)
关闭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1
2
3
4
5
6
7
8
6.已知点P(0,m)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m,-m+1)在第
象
限.
∵点P(0,m)在y轴的负半轴上,∴m<0, ∴-m>0,-m+1>0,∴点M在第一象限.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3)在( B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
2
快乐预习感知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符号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一、情境导入文字密码游戏:如图“家”字的位置记作(1,9),请你破解密码:(3,3),(5,5),(2,7),(2,2),(1,8) (8,7),(8,8).9家个和怎他是的去常8聪到饿日一有啊!哦7的我是发搞可了明在6确小大北京你才批不5年没定妈,爸事达方4营业女天员各合乎经3由于嘿毫力量靠孩济2仍真击歼安机麻生世1然往亲赌东门密棒暗0123456789二、讲授新知探究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问题1: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平面内的点可以用来表示,由点P 向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由点P向轴作垂线,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 .于是,点P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且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的前面,记作(-2,3).(-2,3)叫做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点P的坐标.典例精析例1.写出下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针对训练在直角坐标系中描下列各点:A(4,3),B(-2,3),C(-4,-1),D(2,-2).方法总结:由坐标找点的方法:(1)先在坐标轴上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2)然后过这两点分别作x轴与y轴的垂线;(3)垂线的交点就是该坐标对应的点.探究点2: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特征问题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两条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分成个部分,从右上的象限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坐标轴上的点任何象限(填“属于”或“不属于”)问题2: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问题3: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坐标)是什么关系?典例精析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指出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A(5,4),B(-3,4),C (-4 ,-1),D(2,-4).方法总结:两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象限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例3..设点M(a,b)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1)当a>0,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2)当a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3)当a为任意有理数,且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解析:(1)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的点在第四象限;(2)由ab>0知a,b同号,则点M在第一或第三象限;(3)由a为任意有理数,b<0,则点M在x轴下方.解:(1)点M在第四象限;(2)可能在第一象限(a>0,b>0)或者在第三象限(a<0,b<0);(3)可能在第三象限(a<0,b<0)或者第四象限(a>0,b<0)或者y轴负半轴上.方法总结: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表示第一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二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三象限内的点;(+,-)表示第四象限内的点.例4.点A(m+3,m+1)在x轴上,则A点的坐标为( )A.(0,-2) B.(2,0) C.(4,0) D.(0,-4)方法总结: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根据点所在坐标轴确定字母取值,进而求出点的坐标.针对训练1.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m-2)在第一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方法总结:求点的坐标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方法:根据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列出关于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相应字母的取值范围.2.已知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如果过点P作两坐标轴的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的正半轴上和y轴的负半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A.(2,-1)B.(1,-2)C.(-2,-1)D.(1,2)方法总结:本题的易错点有三处:①混淆距离与坐标之间的区别;②不知道“点P到x轴的距离”对应的是纵坐标,“点P到y轴的距离”对应的是横坐标;③忽略坐标的符号出现错解.若本例题只已知距离而无附加条件,则点P的坐标有四个.探究点3:建立坐标系求图形中点的坐标问题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请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B,C,D在这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问题2: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则各点的坐标也不同.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总结归纳: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要使图形上的点的坐标容易确定,例如以正方形的两条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又如以正方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同一个点会有不同的坐标,但正方形的形状和性质不会改变.典例精析例5.长方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6,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它的一个顶点的坐标为(-2,-3).请你写出另外三个顶点的坐标.针对训练右图是一个围棋棋盘(局部),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坐标是(-2,-1),白棋③的坐标是(-1,-3),则黑棋❷的坐标是________.三、课堂练习1.如图,点A的坐标为( )A.( -2,3)B.( 2,-3)C.( -2,-3)D.( 2,3)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3.在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是,在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是 .4.点 M(- 8,12)到 x轴的距离是,到 y轴的距离是 .。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D(____,____)
0
-3
例如,由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
轴上的坐标是4,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
做点A的坐标,记作A(3,4).
自学导航
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原点O的坐标为(0,0);x轴上的点的纵
所以三角形ABC的边AB=9,边AB上的高为4,
1
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9×4=18.
2
迁移应用
1三角形OAB的面积为
( C )
A.1
B.2
C.3
D.4
2. 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3,-1),B (2,-1),C(1,3),则三角
所以点C与点B的纵坐标相同,点C与点D的横坐标
相同,所以点C( 3,-5).
迁移应用
1.已知点A (m+1,-2)和点B(3,m-1),若直线AB// x轴,则m的值为( C )
A.2
B.-4
C.-1
D.3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经过点A(-2,3),B (4,3),则直线a还经过点( C )
A.(-5,4)
B.(3,-8)
C.(0,3)
D.(3,-3)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y轴,AB=5,点A的坐标为(-5,3),则点B的坐标
为( C )
A.(-5,8)
B.(0,3)
C.(-5,8)或(-5,-2)
D.(0,3)或(-10,3)
迁移应用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2),B(1,4),经过点A 的直线l//x轴,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由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3.理解每个象限及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坐标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2.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目标
经历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的过程,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
难点: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问题:什么是数轴?
教学方法:学生回忆并回答:在直线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就构成了数轴.
教师强调: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例如点A在数轴上的坐标为-4,点B在数轴上的坐标为2.反过来,知道数轴上一个点的坐标.这个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2.思考:类似于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呢?
3.数学故事:一天,数学家笛卡尔躺在病塌上,仰望着天花板出神,只见蜘蛛正忙着在墙角落结网,它一会儿在雪白的天花板上爬来爬去,一会儿又顺着蛛丝爬上爬下,这精彩的“杂技”牢牢地把笛卡尔吸引住了,这一有趣的现象使笛卡尔受到启发,他马上联想到了那个他朝思暮想至今仍悬而未决的难题.他想:这只悬在半空中的蜘蛛不正是一个移动的点吗?能不能用两面墙的交线及墙与天花板的交线来确定它的空间位置呢?他在纸上画了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分别表示两墙的交线和墙与天花板的交线,并在空间点出一个P点代表蜘蛛,P到两墙的距离分别用x和y表示,到天花板的距离用z表示.这样x、y、z就有了准确的数值,P点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了.于是直角坐标系诞生了,尽管笛卡尔由对墙面、天花板和玩杂技般
的蜘蛛的观赏转到了对点、线、面的抽象思索,但他仍饶有兴趣,思维异常活跃,因为在数学家眼里,枯燥的点、线比活蹦乱跳的小鸟还逗人喜爱.他的这一伟大发现开辟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先河.
二、新知探究
探究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问题1阅读课本P66-67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两条数轴具备什么特征?说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数轴特征.
(2)什么是横轴?什么是纵轴?什么是坐标原点?
(3)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哪几个部分,分别对应什么象限?
问题2:建立坐标系后,如何找到某一个点的坐标?如图,由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 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4,我们说A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3,4).
类似地,请你根据课本P66图7.1-4,写出点B,C,D的坐标.
注意:表示点的坐标时,必须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
要点归纳:1.平面内画出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2.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3.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了: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点分别向x、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则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记为P(a,b).
探究点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点
问题1:在下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你能分别说出点A,B,C,D的坐标是什么吗?
问题2:从上面的问题中你有什么发现?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问题3: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问题4:对于任意的一对有序实数,你都能在坐标系内找到它的位置吗?反之,坐标系内的任意一点是否对应着唯一一对有序实数?
要点归纳:1.原点O的坐标是(0,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2.第一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正数;第二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第三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负数;第四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3.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
探究点3: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问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
(1)如果以点A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y轴在什么位置?写出正方形的顶点A,B,C,D的坐标.点C到x轴、y轴的距离是多少?
(2)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此时正方形的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3)观察:点B和点C坐标之间有什么联系?点B和点D坐标之间呢?
要点归纳:设P点坐标为(a,b),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点P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例题讲解
例1 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下列各组点:
1.(1,1);(2,2);(-3,-3);(-4,-4)
2.(1,-1);(-2,2);(3,-3);(-4,4);
思考:这些点有什么特征?经过这两组点得到的直线有什么特征?
例2 分别写出图中点A,B,C的坐标.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点A与点B关于哪一条直线对称?它们的坐标之间有什么联系?
(2)点A与点C关于哪一条直线对称?它们的坐标之间有什么联系?
(3)点B与点C呢?
例3 已知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0),B(3,6),C(14,8),D(16,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三、检测反馈
1.点A(-2,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
A.(-4,-6)
B.(-6,3)
C.(5,2)
D.(3,-4)
3.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在( )
A.原点上
B.x轴上
C.y轴上
D.坐标轴上
4.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
A.(3,3)
B.(-3,3)
C.(-3,-3)
D.(3,-3)
5.设P(x,y)是坐标平面上的任一点,根据下列条件填空:
(1)若xy>0,则点P在_______象限;
(2)若xy<0,则点P在_______象限;
(3)若y>0,则点P在_______象限或在_______上;
(4)若x<0,则点P在_______象限或在_______上;
(5)若y=0,则点P在_______上;
(6)若x=0,则点P在_______上.
6.点(-3,7)到x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到y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
7.P(m-4,1-m)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_______.
8.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第_______象限.
9.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出A,B,C,D各点的位置.
10.如图,已知A,B两个村庄的坐标分别为(2,3),(6,4),一辆汽车从原点O出发在x轴上行驶.
(1)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A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
(2)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离B村最近?写出此点的坐标.
四、本课小结
1.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有序数对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它与数轴上一个实数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有什么区别?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与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课本第69页习题7.1第2,3题
课后作业:课本第69页习题7.1第4,5,8,10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本教学设计立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原本枯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力求避免空洞的说教;立足于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让学生能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情境中理解建立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立足于知识和情感的教育,在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数学家的故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又在本课结束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同时在本设计中还力求体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及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及时地加以总结和反馈,尝试从多角度去体现课程的教学理念.
2.以探索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是本教学设计的一个特点.从探索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到探索同一个图形在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的变化,以及选择平面直角坐标系,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探究意识.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究特殊点和它们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这样安排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在教学设计中也注意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使教师的讲解恰当、到位、有效.并且紧紧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即在教学设计上始终突出点的位置与点的坐标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