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教案: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2节 怎样描述力-精选教学文档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力的三要素。
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等力的大小有具体的感受。
3.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简记口诀:力的效果有两点,改变状态和形变,影响效果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施力亦受力。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自主阅读教材P105~10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图(a)、(b)、(c)、(d)所示的形变,其中F1=F3=F4>F2,那么:方法指导:画力的示意图时,首先确定受力物体,其次确定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的中心,然后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在线段内),并在旁边标明力的名称和大小。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
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1)比较图(a)和图(b),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2)比较图(a)和图(c),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3)比较图(a)和图(d),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4)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如图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则甲种情况效果好;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点有关。
3.下列各项中用力约为1N的是(B)A.扛起50kg的大米所用的力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C.一头牛对地面的压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知识板块二力的示意图自主阅读教材P10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如图所示,用5N向右的水平推力推木箱,试画出推力的示意图。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上:第六章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第一标设置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知道力的三要素以及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会画力的示意图。
【第二标我的任务】活动1:用大小不同的力以同样的方式试着拉开同一个拉力器。
女生力气小,很_____拉开弹簧,男生力气大,很_____拉开弹簧(选填“容易”或“难”)此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_有关。
活动2:用大约同样的力作用在弹簧的同一个位置使弹簧发生形变。
向下压弹簧,弹簧会变_____;向上拉弹簧,弹簧会变______。
(选填长或短)此实验说明: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
活动3:在铁片的不同位置用同样方向和大小的力使铁片发生形变。
(1)将手指放在铁片上端的A处,很______使铁片发生形变。
(选填:容易、难)(2)将手指放在铁片下端的B处,很______使铁片发生形变。
(选填:容易、难)此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力的___________有关。
活动1 活动2 活动3结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________。
活动4: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拿起一个苹果的力约是_________N,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_________N,托起你的物理课本,估测一下这个力约为_________N,托起一瓶矿泉水的力大约为_______N。
(2)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在这个________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第三标反馈目标】1、小明用力向上提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A、完全相同B、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2、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陷,这是力作用在沙发上产生的效果,但大人和小孩坐同样的沙发时,沙发的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HK精品课件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2节 怎样描述力

•____(_1_)由__图__可__知__,。薄钢条受力产生的作用效果钢条是发:生形变 • (2)由图(a)和图(b)可以得到的结力论的是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_• ___(_3_)由__图__(_a_)_和__图__(c_)_可__以__得__到。结力论的是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作用• 点影(4)响由力图的(a作)和用图效(d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___(_5_)在__探__究__过__程__中__所__用__方__法__控是__制:。变_量__法_________。 • (6)通过对上述的分析可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力的大_小__、__力__的_方__向__和__力__的__作__用__点__________。
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上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她用一
只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方式在竖直面内进行操作,感受A端
对左手手指以及B端对手腕的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
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6.如图,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 桌面平稳地移动;用等大的水平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这 作用说或点明“力作用的点作”用)效,果“与翻_了__”__,__说_的明有力关改(变选了填瓶“子大的小_”__“__方__向__”_。
•有关 • A.力的作用点
A( ) B.力的大小
•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
• 3.如图所示,A、B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主要是体现了力 的力作的用作效用果点与____________有关(填力的“三要素”的名称)。
• 知识点2 力的单位
•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米
HK沪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备课素材)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教材分析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课标的基本要求1.了解力的三要素。
2.知道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认识。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内容分析本节学习三个问题: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力的示意图。
示意图就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因此,认识力的三要素是学习示意图的基础。
课本首先在第一节介绍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自己身边熟悉的一些事例“交流和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
然后,从量度力的大小出发,引出和介绍力的单位“牛顿”,并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具体感知1N的大小。
最后,介绍力的示意图,完成“如何描述力”这个主题。
本节的重点是力的三要素,难点是三要素中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由于课本当前不涉及转动问题,对作用点的影响不必过分展开讲。
只要学生通过开关门,使用扳手、推木箱等实例明白作用点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可以了。
到第八章讲杠杆、高中讲牛顿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时,将会逐渐加深对作用点的认识,不用在这里讲的很多。
画示意图是学物理的重要方法和技能,也是本节的一个训练重点。
教学建议教学时,应着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就“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交流和讨论,除课本图5-7、图5-8和图5-9所呈现的图景外,还应引导学生再举一些事例来丰富有关力的三要素的认识,一定要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不要由一两个事例就得出结论。
1.对于力的单位,一是要强化一下单位意识,即第二章第二节中的“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二是要让学生对1N 力的大小形成具体的印象。
除了课本图5-10所给出的一些例子外,还可以再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比如物理课本大约3N,一瓶矿泉水(600mL)重12N,总之,围绕1kg的物体重10N等多举些数据,一方面增加了对1N大小的感性印象,一方面又为讲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作了些铺垫。
2.关于力的示意图的教学,老师们可以先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对学生作些指导。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章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力的示意图来描述力的三要素,以及掌握力的作用相互性。
具体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相互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用力的示意图来描述力的三要素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力的作用相互性,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的绘制,力的作用相互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力的示意图示例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力的作用现象,如拉扯、推动、提升等,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力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些力的示意图,练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5. 力的作用相互性:讲解力的作用相互性,让学生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相互性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力的示意图,表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力的作用情景。
(1)力是什么?(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3)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4)力的作用是否相互?请举例说明。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怎样描述力)熟悉而陌生的力课件

讲授新课
例1: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F=100N
2.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200N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4.用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F=300N
讲授新课
例2:如图所示,一小球用细绳系着,紧靠竖直墙 壁,且处于静止状态,请你画出小球受到绳子的拉 力和墙壁对小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考点1 判断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
【典例1】(2012·荆州中考)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
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思路导引】解题关键:分析施加力的三要素及产生的
果。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分别推课桌 和下部,力的作用点不同,课桌运动状态不同,则力的 果不同,故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选B
讲授新课
一 力的三要素
提出问题: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进行猜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设计并进行实验:
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和身边的物品设计并进行 实验,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讲授新课
力的大小
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比如:大人和小孩提水,拉弹簧,坐沙发。
讲授新课
力的方向
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参考答案:(1)点 (2)线段 箭头 (3)长度
2.用5N的力推门边缘上一点A如图,请作出此力的示意图
提示:确定受力物体是门,作用点在门的边缘,沿力的 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头旁标出力的性质和大小。 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成对存在的。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图。
(定物、定点、画向、标大小)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如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的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等。
(3)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4)使用方法:①看:看量程和分度值,待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②调(校零):使用前要检查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③测: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④读数: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
第四节重力(G)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②计算公式:G=mg(g=9.8N/kg)。
(2)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作用点(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采用悬挂法、支撑法。
3、g=10N/k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10N。
4、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增大支承面、降低重心。
第五节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2节 怎样描述力课件

牛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 家。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与 数学领域有许多杰出贡献。他发 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 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 典物理学的基础。
知2-导
1N的力有多大呢? 它大约相当于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1 课堂讲授 2 课时流程
•力的三要素 •力的单位 •力的示意图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力的作用效果和哪 些因素有关呢?
知识点 1 力的三要素
视察与思考
图中小孩与成年人对弹簧的作用 效果谁更明显?为什么?这说明 了什么?
拉一拉
成年人作用效果更明显;成年 人的力气大很容易拉开三根弹 簧,小孩的力气小很难拉开两 根弹簧。
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2)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1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三个,它们分别是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和 力的作用点 。物理学中常把它们
称为 力的三要素
。
2 如图所示,有一本书,受到5 N 的作用力,方向向 下,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要求包含力的三要素。
知2-讲
一些力的大小:
知2-讲
知2-讲
【例2】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30 N的是( D ) 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B.拿起物理课本所用的力 C.扛起一袋50 kg化肥所用的力 D.提起一只大公鸡所用的力
知2-讲
【解析】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 N, •拿起物理课本所用的力大约为3 N, •扛起一袋50 kg化肥所用的力约为500 N, •提起一只大公鸡所用的力大约是30 N,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