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一节 科学探究:第一牛顿定律

5.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 的作用是( D )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 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 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课堂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
科学探究:牛顿 第一定律
定义
斜面滑块实验:方法、现象、结论、推论 内容 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
(2)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让同一滑块每次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的水平面上运动,并记录滑块在不同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接触面
粗糙 比较光滑 很光滑
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的 大小(大、较小、小)
大 较小 小
滑块在水平面上 运动的距离s/m
0.3 0.5 1
4.分析与认证 (1)现象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前进的 距离就越远。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释惯性现象 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会落下?
惯性与社会生活
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 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 部要保持原来运动的状态, 因此身体会前倾。
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 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 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因 此身体会向后仰。
生活中对惯性的利用
投篮
扔铅球
踢足球
生活中对惯性的利用
锤头和锤柄共同向下运动,锤柄受到撞击 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运动变为静 止;锤头没有受到撞击力,由于惯性,运 动状态不改变,仍保持原来向下运动的状 态,这样反复多次后,锤头就套紧了。
生活中对惯性的利用
衣物和灰尘共同静止,衣物受到拍打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 灰尘没有受到拍打,由于惯性,运动状态不改变,仍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就 会与衣物分离而脱落。
6.1力及其描述 课件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归纳小结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不 同物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必然受到后者对它的 作用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 生形变。
形状改变
想一想:把一本书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桌面会发生形变吗?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形变有的很明显, 有的很微小。
力的作用效果: 2.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N F=2N
作业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球拍的形状都发 生了改变。这说明什么?网球拍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发生了变化,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
渔翁拉起渔网
运动员举起杠铃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橡胶棒吸引 纸屑
我们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排斥、 吸引等都叫做物体之间的作用。
推土机推走泥土 象压跷跷板
渔翁拉起渔网
运动员举起杠铃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橡胶棒吸引 纸屑
一个物体
推土机
作用
推
另一个物体
土
渔翁
拉
渔网
运动员
举
杠铃
象
压
跷跷板
沪科版 八年级 力与运动习题

1、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和车厢底面的,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__________,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_______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出现上述现象。
2、北方冬天,人们常用狗拉雪橇。
一条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2000N的雪橇在雪面上匀速向东前进,雪橇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方向是。
此时,雪橇受到的重力和是一对平衡力,这个力的大小为 N,方向是。
3、用一个弹簧秤拉一个物体,使物体沿水平方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是10N,则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方向是,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如果把拉力的大小增加到20N,则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方向;如果把拉力撤掉,在车没有停下来以前,合力为。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重为50N的物体以0.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_ N;若该物体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则受到的合力为____ N,受到的摩擦力为_ N。
5、、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是6、一起重机以3m/s的速度匀速将重2000N的物体吊起,钢丝绳上的拉力是,在空中又是以2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在此过程中钢丝绳上拉力是,最后以5m/s速度匀速下降,钢丝绳上拉力是。
7、伞兵从飞机舱跳出,未开伞时,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受到作用的缘故;开伞一段时间后匀速下落,如图6-1所示,是因为受到一对力作用的缘故。
8、如图6-2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被200N的水平力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00N,此时物体刚好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9、在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小车从同一斜度及同一高度下滑,在不同材料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图示位置上,则:(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测试题(精华)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测试题(精华)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测试卷(沪科版)一、选择题1.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
于是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2.氢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匀速上升,若细线突然断裂,则重物将()A.不再受力B.保持原速度一直上升C.立即下落D.先上升后下落3.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为其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其中可能的是()A、只有甲B、只有乙、丙C、只有甲、丙D、甲乙丙均有可能3题图4题图4.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B.两物体都受不平衡力作用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D.甲受不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5.如图所示,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Kg的货物悬吊着往下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升机所吊货色的重量是9×103NB.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4N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D.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6.用弹簧测力计拉侧重8N的物体在程度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即是8N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7.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XXX一人获得三枚金牌,并突破世界纪录如图.以下论说错误的是()A.XXX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的原因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C.XXX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XXX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8.以下征象中,不能用惯性常识说明的是()A.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C.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9.火车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面向行驶方向坐在车厢里的乘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苹果,根据惯性定律,我们可以判断出苹果下落时()A.一定会落到乘客的后面B.一定会落到乘客的前面C.必然会落到乘客的侧面D.会落回乘客的手中10.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进行。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8

第七章力与运动一、选择题1.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静止,这是因为()A. 汽车的惯性消失了B. 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C. 阻力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D. 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2.空军在为灾区空投物质,为了使救灾物质准确地落在投掷区,飞行员在投掷物资()A.在正上方投掷B.在飞到投掷区正上方之前投掷C.在飞过投掷区正上方之后投掷D.无论怎样投掷都能落在投掷区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C. 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D.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4.如图所示,生活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将斧头安紧在斧柄上,如图四种方法能更好地利用斧头惯性的是()A. B. C. D.5.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中哪一对是平衡力()A. 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B.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C.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D. 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6.如图,同一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斜面上匀速前进,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拉力、摩擦力分别为F1、f1,在斜面上受到的拉力、摩擦力分别为F2、f2,则()A. F1>f1,F2>f2B. F1=f1,F2=f2C. F1=f1,F2>f2D. F1=f1,F2<f27.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拉绳的力为F1,乙队拉绳的力为F2.比赛结束是甲队胜,若忽略绳的质量,甲乙两队拉力的大小相比较()A. F1=F2B. F1<F2C. F1>F2D. 无法确定8.下列现象与惯性有关的是()A. 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B. 水银的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 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为了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劂倒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B. 自行车的刹车把手实际上是—个省力杠杆C. 骑自行车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D. 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10.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书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 书所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 桌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11.最新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前、后排人员都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可以()A. 减小惯性B. 增大惯性C. 减少急刹车时造成伤害D. 减少急加速时造成伤害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A.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 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二、填空题13. 如图所示,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但没有推动,小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N,如果此时小车受到的外力都同时消失,小车将处于________ 状态.1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定律.15.列举生活中利用惯性和预防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各一例.利用:________预防:________.16.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如果他将推力增大到30N,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___N.17.人站在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人就跌向________;这是因为开车前,人和车是处于________状态的,车突然开动时,由于脚和车厢的地面的摩擦,脚的底部随车一起运动,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具有________而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18.“追尾”是高速公路上经常发生的交通事故,这是由于当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无法马上停止,撞坏前面的车.________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因此,汽车不能超载行驶.19.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20.李平在平直的公路骑车上学,他停止蹬脚踏板,自行车仍然能向前运动,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_,最后自行车将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缘故.21.物体刚脱离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时,它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22.如图所示,在图甲中,钢球从轨道滑下后靠近正对它的磁铁时,钢球速度的________发生变化;图乙中,钢球从轨道滑下后,靠近与钢球运动方向垂直放置的磁铁时,钢球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这些情况都叫做________发生变化.三、实验探究题2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把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________个.(3)________表面最粗糙,小车在________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4.如图是瑞瑞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
精品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知识归纳测试题(原卷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知识归纳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 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航天员在空间站会失去惯性B. 系安全带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惯性C. 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D. 运动员冲刺后不能马上停止是由于具有惯性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 标枪运动员掷标枪前助跑B. 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C. 将锤柄的一端撞击地面套紧锤头D. 小型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3.在校园足球比赛中,队员把足球踢出后,足球在水平地面上向前减速运动,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足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这一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 足球所受的重力做了功B. 脚一直对足球做功C. 足球受到非平衡力作用D. 地面的支持力对足球做了功4. 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A. 酒后不驾车B. 驾车须系安全带C. 行车保持一定车距D. 雨后路滑,减速慢行5.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未发生改变的是( )A. 冬冬沿不太光滑的滑梯匀速下滑B.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 赛车在弯道上匀速转弯D.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6. 如图所示,小鹏家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假如悬挂它的绳子突然断了,它将A. 匀速直线下落B. 保持静止C. 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D. 加速下落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B.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C.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D.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8. 以下安全提示中主要考虑摩擦力因素的是:A. 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B. 天干物燥,注意防火C. 雨天路滑,请小心驾驶D. 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9.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A.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B.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C.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D.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10.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A. 保持静止状态B. 继续来回摆动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做匀速圆周运动11. 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 第七章 力和运动简答题 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七章力与运动简答题练习(含答案)1.如图所示,鸡蛋静止在硬纸片上.迅速将硬纸片水平弹出,鸡蛋落入杯中,试利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小明向前跑时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他可能会向哪个方向摔倒?为什么?3.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马上停下来,而是先做减速运动,最后才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4.如图,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却落在下方的棋子上.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5.如图所示,漫画描述了未系安全带的司机高速行驶遇急刹车的情景,以此提示人们小心驾驶安全出行.请你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寻常百姓家里的代步工具.小丽的爸爸用汽车送她上学,走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向左来了一个急转弯,小丽顿时产生被向右甩出的感觉.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7.某年年新交规里规定了: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司机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的,扣2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司机系安全带的必要性.8.一天,在某段市区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两小车追尾相撞事故.交警询问时,前车司机说:“我的车速很慢,后车突然加速撞了我的车尾,当时我女儿坐在后排,撞车导致她的头撞到了前排座椅背上.”后车司机说:“前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我来不及刹车就追尾撞上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哪个司机在说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请你写出一条交通安全警示语.9.如图是某段道路对小型汽车限速的标志牌。
如果小型汽车超速行驶,紧急刹车时,不容易停下,危险性很大。
请分析说明汽车刹车后仍向前运动,并且汽车的速度越大运动越远的原因。
(假设汽车刹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大多数轿车的外形纵截面类似于飞机机翼的纵截面(俗称“流线型”)(1)流线型设计有何优点?(2)这样形状的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压力会减小,出现发飘现象.请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其原因?11.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松花湖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 第七章:力与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第七章:力与运动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能够用物理量来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够根据物体的力学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力的作用。
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够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4.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能够分解合力为正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5.理解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能够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规律。
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力与运动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力的概念与力的性质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3.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理解和计算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5.力的合成与分解6.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力的概念与力的性质1.引入:通过观察环境中的力的作用现象,引发学生对力的认识。
2.定义力: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运动或变形的作用。
3.力的特点:–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单位:牛顿(N)。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5.练习:计算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引入:回顾力的概念,提出物体是否一直需要力作用来改变运动状态的问题。
2.定义: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意义和现象。
4.举例: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现象。
5.实验:使用力计和小车,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课时: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理解和计算1.引入: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
2.定义: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与物体质量的商。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际意义和公式。
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或物体质量。
5.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小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第四课时: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1.引入:通过观察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及运动考点专训
专训1.惯性及惯性现象
对惯性的理解
1.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
③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④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中考·成都)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惯性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甲、乙两车发生相撞事故,两车司机均前额受伤,以下关于两车相撞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运动的甲、乙两车迎面相撞
B.甲、乙两车追尾相撞
C.运动的乙车及静止的甲车迎面相撞
D.运动的甲车及静止的乙车迎面相撞
(第4题)
4.小刚同学把一个熟鸡蛋和一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所示。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
判断惯性现象中物体的运动情况
5.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
6.(中考·烟台)图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6题)
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
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7.(图形信息题)如图所示为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子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专训2.平衡力
平衡力具有“同体性...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则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不具有“同体性”,从“同体”入手分析是快速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有效方法。
二力平衡时,由力的合成可知,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相当于物体不受外力。
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另一个力(如求摩擦力)是常见考查方式。
识别平衡力及相互作用力
1.(中考·连云港)一个文具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中考·长沙)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擦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
如图所示,关于粉笔擦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
A .粉笔擦所受磁力及粉笔擦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粉笔擦所受磁力及黑板对粉笔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黑板对粉笔擦的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D .粉笔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3.体育课上,小明先后进行爬杆和爬绳活动。
两种活动中,他都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向上爬动,但他觉得爬杆时比爬绳需要更大的握力。
两种活动中,关于小明手及杆或绳之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爬杆时的摩擦力较大
B.爬绳时的摩擦力较大
C.爬绳和爬杆时的摩擦力相等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中考·潍坊,多选题)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木箱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4题)
A.在0~2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
B.在0~2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
C.在20~4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
D.在20~40 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
平衡力及合力的综合
5.(中考·漳州)一个重60 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8 N
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 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 N 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 N 时,箱子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
6.(中考·成都)如图所示的装置,物块M 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
小聪用它做实验时发现:当在左盘中放100 g 的砝码、右盘中放200 g 的砝码时,物块M 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盘中的原有砝码都不变,使物块M 最终可以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 )(滑轮的摩擦不计)
(第6题)
A .在左盘中再加100 g 砝码
B .在左盘中再加200 g 砝码
C .在左盘中再加100 g 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 g 砝码
D .在左盘中再加200 g 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 g 砝码
专训3.力及运动的关系
“运动及受力”关系的考查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知受力辨状.....
态.,二是知状态析受力......。
我们可按下图进行分析:
关于力及运动的关系
1.(中考·莱芜)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中考·泉州)小鹏手握橡皮擦,突然放手后,橡皮擦将( )
A.匀速下落B.保持静止
C.向各个方向运动D.加速下落
3.(中考·潍坊)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及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
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
(第3题)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4.(中考·泰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第4题)
(第5题)
5.(中考·包头,图像信息题)如图甲所示,重为5 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
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 N
B.在0~2 s内拉力F等于7 N
C.在0~6 s内拉力F等于5 N
D.在2~6 s内拉力F等于7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