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市级优质课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新)第六章第一节《力》课件(共13张PPT)

[找法 我还想知道……
完成同步学习88页
自主研学1.2.3
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
归纳法 : 从个别现象概括总结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
一、力是什么 思考:
1.手托实心球时,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施力
物、受力物分别是什么? 2. 观察课本P101页六幅图,说出每个力的施力物、受力 物分别是什么?
二、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2] 观察力
小组合作完成同步学习P88活动3,说出 力可以产生什么效果,并把你认为最好的实 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 (并把你的发现写在同步学习上)
原因是什么,说明了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三、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
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了力,这说 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三、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练一练]
1.撑杆跳,运动员要向下哪个方向压撑杆,为什么?
2.划船时,想使船向前运动,应该向哪个方向划水?
这应用了物理上什么道理?
3.火箭升空,要想哪个方向喷出火焰,为什么?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练一练]
图1
图2
1.图1片中的弓弦受到力了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图2片中的小孩受到 力了吗?你判断的理由是?
三、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活动3] 感受力
学生完成用手拍桌面、手拉弹簧、手按笔尖
等活动,也可利用其他器材完成。
仔细体会你有什么感觉?思考产生这种感觉的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一、力是什么
一、力是什么
[活动1] 体验力
利用身边的器材产生一些力,如手拉弹簧、手
新沪科版八年6.1《力》课件1

学以致用
2、只要有力存在,就一定( B )
A 只有一个物体存在 B 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C 只有受力物体存在 D 只有施力物体存在
初中物理课件
学以致用
3、两个鸡蛋相碰,总是一个先破碎,下
面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只有未破的鸡蛋受力
B 只有破了的鸡蛋受力 C 两只鸡蛋都受力
初中物理课件
用
向下拉手
有
什
么
特
点
?
左手给右手一个力, 右手也给左手一个力
手拉橡皮筋,橡皮筋
也在拉手
初中物理课件
手给桌子一个力,桌 子也给手一个力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分析与论证: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作用一个力时,乙物 体反过来也会对甲物体 产生力的作用。 我们通常把甲对乙的作用叫作用力,乙 对甲的作用力叫反作用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运动员 大象 渔翁 推土机
举起 压 拉起 推
物体
初中物理课件
作用
杠铃 跷跷板 鱼网 泥土
物体
结论:
力是一个 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用F表示
初中物理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人 人 人 压路机 磁铁
推 拉 提 压 吸引
车 椅子 水桶 路 铁钉
直接接触 不直接接触
物体
施力物体
初中物理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请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动词或物体名称
推土机用力 推 泥土 推土对机 作泥用土
运动员用力 举 起杠铃 初运中动物理员课对件 杠铃 作用
你
能
发
现
四
个 事
大象用力向下 压跷跷板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1《力》PPT课件(共22张PPT)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到动 ,由动到静,以及速度大小或方 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 了改变。
力 1.改变物体的形状(简称形变). 的
作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
效
果
一、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力的作用效果有: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3. 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
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D
A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4.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6.1《力》ppt课件(16页)

大量事实说明: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
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
初中物理课件
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各种力现象,你们认为可以把力的作用效 果分成哪两类?
我们发现: …… …… …… 投、接篮球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妙传射门
拉弹簧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初中物理课件
3、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力 B、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 的作用 C、没有物体就一定没有力产生 D、人对物体施力时,物体对人不会施力
初中物理课件
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是( D )
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 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挤气球
初中物理课件
在物理学中,常常把物体形状的改变简称为 形变;而把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速度 大小或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 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初中物理课件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初中物理课件
练一练
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 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__变___,二是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此外, 网拍击球过程中,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 生了变化,表明力还使物体运的动状态 发生改变。
初中物理课件
2、运动员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对 水有向后的作用力,人就能前进,那么人 体前进的推进力来自于 水 ,可见, 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一节《力》ppt课件

7.如图所示,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
明力能
;同时小车将向
运动,原因
是
。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特点。空气流动是 因为风扇工作的力推动空气所致,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风扇对空气有一个向左的力,那 么空气反过来会对小车有一个向右的力。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右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力的作用特点。D项中两名滑冰的同 学,只要一名同学推一下对方,就能使得两人各自向相反的方 向运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名同学推另一名同 学时,对另一名同学有一个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另一名同学 的反作用力,故其也会向后退去;A项力使球运动,力改变了 物体的运动状态;B、C项都是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探究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以下事例,讨论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a)手拍桌子,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 (b)左手拍右手,左手对右手作用一个力,右手对左手也作用 一个力;
(c)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也拉手; (d)手向上提书包,书包也向下拉手; (e)如图A弹簧拉B弹簧,B弹簧伸长,A弹簧也伸长。
考点1 力的相互性 【典例1】(2012·济宁中考)跳高运动员起跳时总是向下蹬地, 利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关键是分析物体前后状态的变化。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跳高运动员用力蹬 地时,同时地面给运动员一个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使运动员 向上跳起。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方法归纳】力的相互性的利用
力的作用是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优质课件61《力》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优质课件61《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材第六章《力》。
教学内容包括:力概念、力作用效果、力三要素、力单位及换算、力示意图画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力概念,掌握力作用效果和三要素,学会力单位及换算,能画出力示意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好奇心,培养学习物理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三要素理解,力示意图画法。
2. 教学重点:力概念,力作用效果,力单位及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力示意图挂图、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运动员举重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为什能举起这重杠铃?2. 新课导入:通过讨论,引出力概念,讲解力作用效果和三要素。
3. 例题讲解:讲解力单位及换算,示范力示意图画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几个力示意图,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力概念2. 力作用效果3. 力三要素4. 力单位及换算5. 力示意图画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答题:什是力?力作用效果有哪些?(2)计算题:一物体受到5N力,如果力方向改变,作用点不变,求新力大小。
2. 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作用,力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形状,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2)新力大小仍然是5N,因为力方向改变,但大小不变。
(3)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概念和作用效果掌握较好,但在力示意图画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下节课继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力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选择2. 力三要素理解3. 力示意图画法4. 作业设计针对性与答案准确性力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理解是本节课难点。
《力》课件1(18张PPT)(沪科版八年级)

力
的
力的作
作
用效果
用
效
果
力是什么
力
第一节 力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第一节 力
图中的力能体现力的哪些效果?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第一节 力
力
动画中又能体现力的什么效果?
的 作
用
效
果
第一节 力
力
的
3.力的作用效果
作 用
效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果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小结:
大量生活、 生产中的 例子; 大量实验 现象; 亲身体验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港上中学 王景恒
牛顿 如果说我
阿基米德
比别人看得更
给我一个支
远些,那是因 点和一根足够长
为我站在了巨 人的肩上。
的杠杆,我就能 撬动整个地球。
第一节 力
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力
是
力的作
什
用效果
么
力是什么
力
第一节 力
①①
①①车拍脚拉手踢货球物 ②②吊手起压举货书杠物本 铃 ③
分析 归纳
1.力是物体对物 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
3.力的两个作用 效果 。
试一试
1. “注意力” 、“战斗力”、“凝聚力” 是不是物理学中的“力”?为什么?
2.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为什么 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 梦?( 图解)
第一节 力
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力
是
相
互
的
力是什么
力
第一节 力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
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课件 (新版)沪科版

活动: 举哑铃
谈谈你有什么感觉?
人们最初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 张感觉中得出来的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学习目标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 建立力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能 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通过实验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生活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 果。能解释有关力的简单现象。
)
(5)正在转弯的汽车( √
)
3、下列不属于使物体形状改变的是( D
)
A、用手将弹簧压缩
B、射箭运动员将弓拉开
C、撑竿运动员将竿压弯 D、汽车受到牵引力而加速前进
小 结:
一、力的概念: 力 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力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F2
·
手对桌子一个力F1
F1
手 是施力物体
桌子 是受力物体
同时桌子也对手一个力F2 桌子是施力物体
手 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手桌 是是 施受 力力 物物 体体 也也 是是 受施 力力 物物 体体
F2 甲手
·· F1 乙手
甲手对乙手一个力F1
甲手 是施力物体 乙手 是受力物体
同时乙手也对甲手一个力F2
交流讨论: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请举例说明
能
磁铁吸引铁钉 带静电橡胶棒吸引纸屑 苹果会落到地面上
好沉!歇会儿
好痛
合作探究:学生体验活动
1、手用力拍桌子,体会施力与受力 的感觉?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力;
采用目标导学法,使学生能 够明确目标知道这节课要研 究那些问题。以致于在听课 过程中能够把握好重、难点 有的放矢。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 3.了解力能产生哪些作用效果。
自学指导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78几幅表现力 的图片: (1)有哪些物体?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你能找出它们当中有哪些共同的 地方吗?
自学指导2: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80的文字和图片,认识力的作用可以产生 哪些效果?力的作用效果: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的例子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 都叫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堂上难以完成的活动或实验, 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以及法学社的探索欲望。帮 助学生理解知识。
第一节 力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学生活动一:请一位同学把 一桶矿泉水拿到讲台桌上
提问:有什么感觉?
人将矿泉水拿到桌子上感觉很费劲,从 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这是人对力最早 的认识。
通过提起重物要费很大的力气、双手互拍, 创设情 景教学,调动起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从简单现象 出发把学生引入探究情景,引起思考,激发兴趣, 从而进入新课讲解。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 过来了,为整节课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铺垫作用。
然后填写P79图5-2(a)(b)中的空
科学探究是学生构成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研究方法的活动。科学探究既是 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方法 。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索,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积极动手、动脑,体验解决物理问题 的喜悦,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 理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重视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物理科的科学探究应该分组进行,组内的角色分工要 明确,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既能使每个学生读得到机会均 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
大 气
谈谈你有什么感想?
解释现象 : 试一试
F1
想一想,议一议
(2)有的同学喜欢打架,你 现在能从那几方面来说服他 做个文明的学生。
尝试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注重学科渗透与联 系,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思维“碰撞”, 擦出灵感,培养学生交流沟通与语言表达能 力。
用。
物体 对_______ 物体 那么,力是_______
作用 。力通常用字母 的_______
F表示。
探究结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
练习:
体系。
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D
)
B、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施力物体:是指给研究对象力的那个物体
受 力 物 体
施 力 物 体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堂上难以完成的 活动或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a)运动员
举
杠铃
加油站:通常
(b)大象
(c)渔翁 (d)推土机
压
拉 推
排斥
吸引
将物体之间的推、 跷跷板 拉、提、压、排斥、 吸引、吊等叫做力 鱼网 的作用。
共同点:
压
拉 推
排斥
吸引
将物体之间的推、 跷跷板 拉、提、压、排斥、 吸引、吊等叫做力 鱼网 的作用。
共同点:
土
(e)磁体
(f)橡胶棒
磁体
纸屑
一、每幅图中都 有两个物体; 二、两个物体间 都发生了作用。
物体
作用
物体
结论:
我们看到与力有关的现象时, 两 个物体有关。物理学中,把 都与____ 推、拉 、提 、压、吸引等等称为作
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 现象的主要特征,使学生从常见的生活实例中,由近及远, 由浅入深的逐步理解什么是力。培养学生有初步的观察能 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分析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a)运动员
举
杠铃
加油站:通常
(b)大象
(c)渔翁 (d)推土机
这些事实说明:甲物体对 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 同时施力 体也____________ ,因 此力 相互 的。 的作用是______
F2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它也是受力物体。
A
F1
B
相互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的, 是同时 ____发生的,是_____ 相等 的.
(1) “神州六号”载人飞 火 船和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 箭 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 F2 F1的飞天梦? F2
D、没有物体就一定没有力产生。
由以上练习我们可以知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 2、力的作用过程中都至少要有两个 物体同时存在,且必须要有作用。
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 的作用(要看是否有作用 );不接触的 两个物体可能有力的作用, (要看是否 有作用)。
★受力物体:是指被确定为研究对象的物体 ★
形状
发生改
通过一些奇妙有趣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物理学 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想到日常生活 情景,注意联系实际,更能在其中联系物 理知识;学生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在学 习中主动地去学习;通过积极思考,对问 题有独立判断的能力。
习题超市:
2、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
土Hale Waihona Puke (e)磁体(f)橡胶棒
磁体
纸屑
一、每幅图中都 有两个物体; 二、两个物体间 都发生了作用。
施力物体 作 受力物体
用
练习:
请举出生活中 有力存在的实例, 说明施力物体和受 力物体。
学生活动二: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
请同学们(1)用手拍桌子,(2)两手互拍,(3) 用手拉橡皮筋,(4)用手拉弹簧,(5)用手压三 角板的一顶点,体会施力和受力的感受?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 称形变),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 生改变。
进行针对性的回顾、整理、归纳、深化,既 是对教学内容的再现,又是对课堂内容的高 度提炼,精要概括和系统整理。
习题超市:
一、填空题:
1、力可以使物体的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