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时代楷模毛相林事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在毛相林时代,有许多先进的楷模人物,他们以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我学习的榜样,更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启发。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对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的心得和感想。
毛相林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首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他们无私奉献,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相林等人投身到红卫兵的队伍中,积极参与革命斗争。
他们没有顾虑个人的安危,没有追求个人的利益,而是坚定地站在人民的一边,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让我深感自己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努力和提升。
其次,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让我认识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毛相林等人拥有坚定的信念,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热情。
他们的理想信念成为他们坚定前进的动力,使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地奋斗。
他们的事迹让我明白,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才能在艰难险阻中找到前进的力量。
再次,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让我领悟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毛相林等人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他们之间的团结合作。
他们彼此支持,彼此鼓励,共同面对困难,攻坚克难。
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够实现一项伟大的事业。
此外,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让我认识到了付出和奉献的重要性。
毛相林等人为了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们放下个人的私利,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付出,才能够获得回报,只有奉献,才能够成就一份伟大的事业。
最后,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让我明白了坚定信心和乐观向上的重要性。
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毛相林等人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心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他们从不被困难打倒,相反,他们能够从困难中寻找到前进的力量,从挫折中找到成长的机会。
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

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精品7篇)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精品7篇)】,供你选择借鉴。
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篇1事迹概述1997年以前,位于竹贤乡的下庄村与世隔绝,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七年,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公路。
反映他们修路的壮举的“下庄精神”图片展览在全国引起轰动。
路修通后,通过10多年的努力,烤烟、柑橘、养鱼、芝麻、西瓜等产业已在下庄村发展起来,仅烤烟、柑橘两项作物每亩都能增收3500—4000元,当年的全国贫困村将在今年实现脱贫目标。
为了缩短农产品送进城的时间,他又带领村民拓宽了通村公路,开凿出下庄人的“致富路”。
详细内容上世纪的世纪之交,曾有一群“井”底人,渴望一条通向未来的生命之路,有了用生命挑战悬崖的壮举。
这就是当时震撼了一代人的“下庄精神”。
而今,仍在下庄村,依然是这群人,为了脱去贫穷的帽子,再次拿起锄头,向悬崖宣战,将12公里的山路拓宽成一条致富大道。
时间跨度整整18年。
18年间,一直有一个人,在下庄村起着主心骨的作用。
他就是被称为“当代愚公”,现任下庄村村主任的毛相林。
毛相林,今年56岁,1992 年入党。
2012年开始任村主任。
由于他身材矮小,当地人称“毛矮子”。
英雄之路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一个巨大的天坑里,现与原两河村合并。
该村共有176户716人口。
其中,居住在天坑内的有96户、397人。
曾经的下庄,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两眼直发昏。
这首民谣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多少代。
它既是对下庄自然环境及地貌特征的形象写照,更是下庄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反秧。
村里的人要想出村,唯有徒步穿越悬崖峭壁上一条总共有108道弯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上整整三天。
在凿通这条“天路”之前,300多人的村庄有153人从未到过县城,甚至还有50人从未出过村,不知公路汽车为何物,全村数十年只出过3个高中生,下庄人做梦都想走出大山。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个人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个人先进事迹心得近年来,作为中国平民的毛相林,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敬业精神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育家、校长和思政工作者,他的先进事迹在当代中国学习时代楷模的倡议下广为人知,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毛相林自幼家境贫困,但依靠自身克服困难,多方寻找学习的机会,终于考上了大学。
开始进入教育行业后,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擅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育教学专家。
不断学习和思考,他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尝试各种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享受和提升。
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毛相林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他用每一分一秒的时间去关心学生,支持老师。
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他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带动师生不断创新、开拓,成为学校的灵魂人物。
毛相林一生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学生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勇于追求梦想和担当社会责任,传递着正能量,引领着师生不断前进。
在学习时代楷模活动中,毛相林的先进事迹,不仅仅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榜样,更是一种伟大力量的传递,激励着更多的人勇于追求梦想,积极奋斗人生。
在我看来,毛相林是一位具有极高敬业精神、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学术楷模。
他一生坚持的理念和行动,深深感染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和信仰,呼唤着每一个人都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断努力、积极进取,争取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深受毛相林的鼓舞,尤其是他在教育行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我更加感慨自己的不足,更加坚定了我走向未来的决心。
我深知,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努力争取时间和机会,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在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的先进事迹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向他看齐、向优秀教育工作者看齐,努力让自己成为像毛相林一样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
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
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
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
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
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
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
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
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精选16篇)

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精选16篇)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篇1毛相林,男,60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1997年,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20__年,改任撤并后的新村主任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当好村民修路的领头人,苦熬6年始终保持顽强拼搏的愚公精神。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
”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
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
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
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仅200余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
其中一条“大路”有3个大台阶,108道“之字拐”。
由于条件所限,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下庄人过着苦种薄收的日常生计。
1997年7月,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坐在老下庄的“井口”之上,鸟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个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如果再过些年下庄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简直就是白干了。
那时,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
要改变,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
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乡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当晚便召开群众会,掷地有声地提议修公路。
有人议论,有人摇头,有人怀疑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当时的村民没这个底气和勇气。
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扳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了细账,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下庄人终于在寒风刺骨的一个大雪天,在“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2020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2020学习了时代楷模毛相林的事迹,你会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2020”,欢迎阅读与借鉴!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
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
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
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
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
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
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
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在毛相林时代,有许多楷模先进事迹令人敬佩和感动。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了共产主义追求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力量。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时代精神,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首先,我深深被他们为人民利益不计一切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毛相林时代,我们党和国家正处于困难的时刻,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然而,这些楷模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稳定,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和奉献。
他们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到敬佩和钦佩。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成就伟大的事业。
其次,我被他们在困难环境下坚持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震撼。
面对各种艰苦和危险,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才让我们看到了真理与正义的力量。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追求真理,才能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坚定。
此外,我深受他们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所鼓舞。
在毛相林时代,团结一致是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关键。
这些楷模们始终如一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共同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他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不怕困难和风险,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和决心。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
最后,我被他们坚守原则、追求公正的精神所感召。
在艰难的时期,很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常常会违背自己的伦理准则和原则。
然而,这些楷模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追求公正和正义。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真理与正义的力量。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坚守原则,才能在任何困难和压力面前保持自己的崇高和伟大。
总的来说,毛相林时代的楷模先进事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和教训。
他们的精神和行动,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只有用心体会他们的事迹,才能更好地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永远怀念和铭记这些伟大的楷模们!。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通用9篇)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通用9篇)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篇1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
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
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
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
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
到20__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篇2壁立千仞,群山合围。
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
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上图,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
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毛相林,男,汉族,1959 年 1 月出生,重庆巫山人,中共党员,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
1997 年,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整整用了 7 年时间,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 8 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 15 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在毛相林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下庄村 216 年在巫山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19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 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13456 元),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观。
22 年 1 月 16 日,毛相林同志获得“22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毛相林以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
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们要向毛相林同志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