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23操作系统概论重难点串讲整理(张琼声版)
操作系统概论02323 - 第一章 操作系统简介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ISBN 978 – 7 – 111 – 58185 – 7本书分为六章,重点阐述操作系统内核设计和实现的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核作为一种复杂软件涉及的硬件,数据结构,算法,策略。
第一章阐述操作的作用、功能、发展、特征、指令的执行过程。
附录部分,给出了部分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科)的指定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及专科相关的专业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目录第一章操作系统简介第一节什么是操作系统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发展第三节操作系统的特征第四节操作系统功能第五节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第六节指令的执行第一章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的工作者理解计算机工作基本原理、深入认识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等不同角度简要介绍操作系统。
目的是使读者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能做什么,为什么计算机系统中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的内容,在本章的最后一节还将介绍指令的执行过程。
第一节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一种负责的系统软件,是不同程序代码、数据结构、数据初始化文件的集合,可执行。
例如,常用的Linux、Windows7和Windows10等。
通常所说的装“系统”,就是指装“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提供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
操作系统本身并不向用户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功能,一台仅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对用户而言几乎是没用的,但是它为用户可直接使用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提供了环境,并为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平台,使应用程序的简单和高效。
操作系统是覆盖在计算机上的第一层软件,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他应用程序都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操作系统为这些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重点难点分析

操作系统的重点与难点目录第一章操作系统绪论 (4)一、 OS 的引入和发展 (4)二、 OS 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5)三、分层式结构和微内核结构 (6)第二章进程管理 (7)一、进程的基本概念 (7)二、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8)三、信号量机制及其应用 (9)四、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10)五、消息传递通信机制 (11)六、线程的基本概念 (11)七、内核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 (12)八、优先权调度和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 (13)十、死锁的基本概念 (14)十一、预防死锁的方法 (14)十二、利用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 (15)第三章存储器管理 (16)一、重定位的基本概念 (16)二、动态分区分配方式 (17)三、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17)四、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18)五、请求分页系统的基本原理 (19)第四章设备管理 (20)一、 I/O 控制方式 (20)二、缓冲管理 (21)三、设备独立性 (21)四、虚拟设备和 SPOOLing 技术 (22)五、设备处理 (23)六、磁盘调度 (23)七、磁盘高速缓存和廉价磁盘冗余阵列 RAID (24)第五章文件管理 (24)二、连续分配、链接分配和索引分配 (25)三、位示图法和成组链接法 (26)四、目录管理 (27)五、文件共享方式 (28)六、文件保护 (28)七、磁盘容错技术 (29)八、文件系统的数据一致性 (29)第六章操作系统接口 (30)一、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接口 (31)二、系统调用的基本概念 (31)三、系统调用中的参数传递形式 (32)第一章操作系统绪论本章的学习目的是要建立起 OS 的基本概念。
学生应对以下几个重点、难点问题作认真的学习,切实掌握 OS 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OS 的引入和发展由于OS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由简单变为复杂,由低级变为高级,故在学习“OS 的引入和发展”时,应对下述几个问题有较清晰的认真:(1)早期无OS 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着所谓的“人机矛盾”和“CPU-I/O 设备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操作系统概论-02323-新编模拟试题3

1.单选题1.1避免大材小用,能提高内存利用率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算法b循环首次适应算法c最佳适应算法d以上都是首次适应算法先分配低地址部分的内存空间,容易使低地址部分留下小分区,而高地址部分大空闲区较多。
当进程请求大空间时,要找到合适的空闲分区,时间开销大。
而低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反复被划分,可能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很小的空闲分区,这种小空闲区被称为外部碎片或外碎片。
故不选A和D。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的优点是:空闲区分布均匀,查找开销较小。
缺点是容易使系统缺乏大空闲区。
故不选B。
最佳适应算法的优点是避免大材小用,能提高内存利用率。
故选C。
1.2如果程序需要的数据存储在高速缓存中,程序执行期间需要()个周期访问它们。
a0~9b0~10c1~9d1~10如果程序需要的数据存储在高速缓存中,程序执行期间需要1~10个周期访问它们。
故选D。
1.3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每次从链首开始查找合适的空闲分区,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算法b循环首次适应算法c最佳适应算法d以上都是首次适应算法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进程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
故不选A和D。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每次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到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并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的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进程。
故选B。
最佳适应算法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总是把大小与进程所请求的内存空间大小最接近的空闲分区分配给进程。
故不选C。
1.4编译程序事先已知程序在内存中的驻留位置的装入方式是()。
a绝对装入方式b可重定位装入方式c静态重定位装入方式d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编译程序事先已知程序在内存中的驻留位置,编译时产生物理地址的目标代码,绝对装入程序按照装入模块的物理地址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
02323操作系统概论资料

不会出现综合题选择/填空/简答题型为主.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S 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软件,是不同程序代码、数据结构、数据初始化文件的集合、可执行。
操作系统提供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
操作系统是覆盖在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他应用程序都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操作系统为这些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一、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接口是两个不同组成部分的交接面,分为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
计算机的所有功能最终都是由硬件的操作来实现的。
应用程序在操作系统上运行,对硬件的控制过程都封装在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中。
有操作系统对硬件的抽象,且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在操作系统上编写和运行应用程序就简单了。
操心系统屏蔽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提供了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通过这个接口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简单、高效。
操作系统必须完成两个主要目标如下:(1)与硬件部分相互作用,为包含在硬件平台上的所有底层可编程部件提供服务。
(2)为运行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应用程序提供执行环境。
二、资源的管理者现代计算机系统支持多任务,允许在同一系统内同时驻留多个应用程序。
多个应用程序共同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时,需要操作系统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处理机管理程序的执行须依靠处理机,任意时刻处理机都只能执行一个程序流。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执行多个程序流,须由操作系统的处理机调度程序来管理处理机的分配,以使多个程序共享处理机,从宏观上看多个程序能同时顺序执行。
2.内存管理在多任务系统中,内存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共同占用,如何分配内存(为多个应用程序分配内存并使不同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互不干扰),如何回收内存,以及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以上都是内存管理要完成的功能。
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主要完成接受用户的IO请求,为用户分配IO设备、管理IO缓存和驱动IO设备等功能。
自考02323《操作系统概论》真题及(2022.10)

自考02323《操作系统概论》真题及(2022.10)自考02323《操作系统概论》真题解析(2022.10)1.[单选题] 下列有关系统软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一般都要用到系统软件B.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有关,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一般都要用到系统软件C.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都不需要用到系统软件D.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有关,一些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非要用到系统软件2.[单选题]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A.程序B.作业C.资源D.进程3.[单选题]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A.可靠性和交互性B.实时性和可靠性C.吞吐能力和可靠性D.吞吐能力和设备利用率4.[单选题] 正在运行的进程发现定点操作数溢出,此时发生中断,其中断类型属于()A.程序中断B.访管中断C.输入循出中断D.外部中断5.[单选题] 下列体现了原语主要特点的是()A.并发性B.异步性C.共享性D.不可分割性6.[单选题] 按照作业进入输入井的先后次序来挑选作业的调度算法是()A.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B.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C.先来先服务算法D.优先级调度算法7.[单选题] 用于存放当前参加运算的操作数、运算结果等寄存器是()A.指令寄存器B.通用寄存器C.控制寄存器D.程序状态字寄存器8.[单选题] 在页式存储系统中,逻辑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A.页号、页内地址B.块号、块内地址C.页号、块号D.页内地址、块内地址9.[单选题] 某页式管理系统的逻辑地址采用16位,其中高6位用于页号,低10位用于页内地址。
有一个程序,访问的逻辑地址(十进制)是2058,那么它的页内地址(十进制)是()A.2058B.1058C.1034D.1010.[单选题] 文件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重要手段是()A.堆栈结构B.指针C.页表D.文件目录11.[单选题] 索引文件组织的一个主要优点是()A.不需要链接指针B.能实现物理块的动态分配C.回收实现比较简单D.用户存取方便12.[单选题] 当前目录是/usr/meng,其下属文件prog/file.c的绝对路径名是()A./usr/meng/file.cB./usr/file.cC./prog/file.cD./usr/meng/prog/file.c13.[单选题] 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以链接结构组织,假定磁盘的分块大小为每块512字节,而文件的逻辑记录的大小为每个记录250字节。
02323操作系统概论份试题真题及答案(供参考)

02323操作系统概论份试题真题及答案(供参考)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2323)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计算机系统由A. 处理机和内存组成B.程序和数据组成C.硬件和软件组成D.处理机、内存和外围设备组成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A.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互B.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C.把源程序代码转换成目标代码D. 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通信3.在批处理系统中引人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目的是A.提高CPU和外围设备的利用率B.提高系统的可靠性C.提高实时响应速度D.增强系统交互能力4.用户要求分配一台外围设备,此时发出的中断属于A.程序中断B.访管中断C.输Ⅳ输出中断D.硬件中断5.下列步骤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是A.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B.为进程分配内存C.将进程置为就绪状态D.为进程分配CPU6.既考虑作业的执行时间又考虑作业的等待时间的调度算法是A.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B.先来先服务算法C.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D.优先级调度算法7.计算机系统中存取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A.寄存器B.主存储器C.高速缓冲存储器D.辅助存储器8.虚拟存储器是A.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B.容量扩大了的主存C.实际上不存在的存储器D.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9.如果用户的逻辑地址长度为32位,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大小为A.8GB B.4GB C.16MB D.640KB10.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他人A.窃取B.破坏C.篡改D.删除11.逻辑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组织形式与下列哪项有关?A.逻辑文件结构B.存储介质特性C.主存储器管理方式D.分配外设方式12. 用户在“读”完一个已经打开的文件后,如果要归还文件的使用权,需要调用A.“建立”操作B.“打开”操作C.“删除”操作D.“关闭”操作13.设某文件由7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的长度为508个字节。
重庆市考研计算机学科复习操作系统重点梳理

重庆市考研计算机学科复习操作系统重点梳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考研计算机学科的学习者来说,掌握操作系统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重庆市考研计算机学科的复习,对操作系统的重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桥梁,它可以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考研复习中,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是打好基础的关键。
二、操作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内核和外壳两个部分。
内核负责管理底层硬件资源、文件系统以及进程调度等关键功能,而外壳则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
在复习中,重点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协作方式。
三、进程与线程管理进程与线程是操作系统中的核心概念,用于实现程序的并发执行。
进程是指一个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实例,而线程则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
在复习中,需要理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区别以及管理与调度的方法。
四、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它负责分配和管理系统的内存资源。
在复习中,重点了解内存的层次结构、虚拟内存的概念以及分页和分段等常用的内存管理机制。
五、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和组织文件的一种机制。
它负责对文件进行存储、查找、读取和写入等操作。
在考研复习中,需要了解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文件的命名与存储方式以及常见的文件管理和保护方法。
六、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模块。
它负责实现用户与设备之间的交互,并进行设备的分配与调度。
在复习中,需要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常见的设备调度算法以及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与管理。
七、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的一种技术措施。
在复习中,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以及安全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八、操作系统实例分析通过对实际的操作系统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
自考02323《操作系统概论》串讲笔记

第1章引论考情分析本章主要内容:1.计算机系统的概念2.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和功能3.操作系统的分类4.管态、目态、特权指令、访管指令的概念5.操作系统与用户的两个接口重点:1.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2.处理器的工作状态3.程序状态字4.系统功能调用本章考试分值约为8~10分,出题形式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为主。
知识网络图串讲内容一、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
2.(1)计算机系统的最内层是硬件。
(2)计算机系统的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的人。
人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是计算机软件。
(3)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三类。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2.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1)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3)操作系统具有扩充硬件的功能。
3.(重点)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操作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三、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基本类型(重点)1.批处理操作系统:(1)“单道批处理系统”:每次只允许一个作业执行。
一批作业的程序和数据交给系统后,系统顺序控制作业的执行,当一个作业执行结束后自动转入下一个作业的执行。
(2)“多道批处理系统”:允许若干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使一个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
(3)多道批处理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使用率,但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但作业执行中发现出错,由操作系统通知用户重新修改后再次装入执行。
2.分时操作系统(简称分时系统)(1)分时操作系统是多个用户通过终端机器同时使用一台主机,这些终端机器链接在主机上,用户可以同时与主机进行交互操作而不干扰。
它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使用计算机中某一资源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