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常识教案汇总

合集下载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的固体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并分析其特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和单斜晶系。

2. 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晶胞、晶格和空间群。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讲解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和实例。

2. 展示晶体结构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晶体结构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分析给出的晶体结构图,判断其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操作情况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蒸发、熔体冷却、离子注入等。

2. 晶体生长过程:成核、生长和成熟阶段。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演示晶体生长实验: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晶体生长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析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形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四章:晶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针对高中化学选修三中的晶体常识进行深入讲解。

晶体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宏观性质。

本节课将围绕晶体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展开,旨在使学生掌握晶体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

此外,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晶体知识对他们而言仍属于新领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索和学习。

通过对晶体常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晶体的基本概念,了解晶体的分类及特点;(2)理解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晶体知识解释一些现象;(3)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实验仪器观察晶体,提高实验操作技能;(4)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方法,了解晶体制备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逻辑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晶体知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3)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晶体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2)引导学生认识到晶体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4)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5)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

三、教学策略1、以退为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教师有意识地放慢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高中化学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晶体的概念,并掌握晶体的结构和特点;
2. 掌握晶体的分类及特性;
3. 了解晶体的生长原理和条件;
4. 掌握晶体的应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内容:
1. 晶体的概念及结构;
2. 晶体的分类及特性;
3. 晶体的生长原理和条件;
4. 晶体的应用及实际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晶体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晶体,晶体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讲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介绍晶体的分类及特性,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种类的晶体有何差异。

三、实验:设计晶体的生长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晶体生长的原理和条件。

四、拓展:介绍晶体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晶体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六、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晶体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学资源:晶体样品、实验工具、课件资料等。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验结果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点晶体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晶体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图片和实例。

视频:播放晶体生长的实验过程。

1.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晶体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晶体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晶体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重要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章:晶体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晶体的分类: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3. 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晶体。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章:晶体的基本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周期性结构晶体的点阵参数晶体的对称性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对称性。

3.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基本特点。

3.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周期性结构、点阵参数和对称性。

3. 示例:展示晶体的对称性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分析晶体的对称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四章:晶体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晶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晶体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

(完整word)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案

(完整word)选修三晶体的常识教学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教案目标】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觉得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教案重点】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案难点】计算晶胞的化学式.【教案过程】[导入]走进化学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如蜡状的白磷(P4>、黄色的硫黄、紫黑色的碘(I2>和高锰酸钾(KMnO4>、蓝色的硫酸铜(CuSO4·5H20〉、白色的碳酸钙等。

放眼世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也都是固体.你一定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的固体,如金属、玻璃、陶瓷、砖瓦、水泥、塑料、橡胶、木材……b5E2RGbCAP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只有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又称玻璃体>。

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p1EanqFDPw[板书]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投影]常见的晶体<或展示实物):[思考]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投影]表3—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排列相对无序[讲解]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所谓自发过程,即自动发生的过程。

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水能白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

DXDiTa9E3d[板书]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晶体的常识 说课稿 教案

晶体的常识  说课稿  教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
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4掌握晶体和晶胞的概念
5掌握晶体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一)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二)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四、教学用品
晶胞实物模型、2铁架台、酒精灯、食盐晶体、胆矾晶体、硝酸钾晶体、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数一数钠晶胞和铜晶胞所含的原子数。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晶体的概念,了解晶体的种类和性质,掌握晶体结构及其在生活
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晶体的概念
2. 晶体的种类和性质
3. 晶体的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晶体的概念和种类,晶体的结构及应用
教学难点:晶体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示例分析,讨论互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用一段描写晶体的文字或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晶体的概念和种类
1. 老师讲解晶体的定义和性质,介绍晶体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2. 讲解晶体的几何形状和外观特征,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外观。

三、分析晶体的结构
1. 老师通过示意图或示例分析晶体的结构,说明晶体的有序排列和规则性。

2. 让学生讨论晶体的结构特点,并举例说明不同晶体的结构差异。

四、探讨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老师介绍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工业、医药领域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展示晶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总结晶体的概念、种类、结构及应用,强化学生对于晶体常识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验任务,让学生深入理解晶体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常识,通过讲解、示例分析和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应用。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晶体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他们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选修三 第1节 晶体的常识 教案

选修三 第1节 晶体的常识 教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觉得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

【教学重点】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学难点】计算晶胞的化学式。

【教学过程】[导入]走进化学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如蜡状的白磷(P4)、黄色的硫黄、紫黑色的碘(I2)和高锰酸钾(KMnO4)、蓝色的硫酸铜(CuSO4·5H20)、白色的碳酸钙等。

放眼世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也都是固体。

你一定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的固体,如金属、玻璃、陶瓷、砖瓦、水泥、塑料、橡胶、木材……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只有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又称玻璃体)。

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板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投影]常见的晶体(或展示实物):[思考]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排列相对无序[自动发生的过程。

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白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

[板书]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投影]图3-1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讲述]最有趣的例子是天然的水晶球。

水晶球是岩浆里熔融态的Si02侵入地壳内的空洞冷却形成的。

剖开水晶球,常见它的外层是看不到晶体外形的玛瑙,内层才是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教学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晶体的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以前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学习,我们知道组成物质的质点
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质点间作用力大小的不同和质点
排列的有序或无序, 物质主要可分为三种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物质又可分为
2、有固定的熔点。
3、有各向异性。
4、当单一波长的X—射线通过晶体时,会在记录仪上看到分立的斑点或谱线。
三、晶体的制备
1、晶体制备的途径
⑴熔融态物质凝固
■⑵气态物质凝华
$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晶体的常识
第二课时
【板书】3、有各向异性。
【师】由于晶格各个方向上的排列的质点的距离不同,而导致晶体各个方向上的性质 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晶体的各向异性。
女口:云母的离解性(晶体容易沿着某一平面剥离的现象)就不同。如沿两层平面的平 行方向剥离就容易,沿着垂直于平面的方向剥离就困难得多。
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为与层平行方向上导电率的1/10000。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晶体的特点。
【板书】二、晶体的特点
1晶体内部质点和外形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师】
晶体二氧化硅非晶体二氧化硅
晶体的外形具有一定的、整齐的、规则的几何外形。如教材中所给出的几种晶体的外 观。虽然由于生成晶体的条件不同,所得到的晶体在外形上可能有些外曲,但晶体表面的夹
角(晶角)总是不变的。
晶体和非晶体(无定形体)。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有关晶体的知识。
【板书】第三章晶体和结构与性质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晶体的有关常识
【板书】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与非晶体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它们的定义。
【板书】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师】
如:NaCI、I2、金刚石等。
【板书】2、非晶体:不具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可确定晶胞的大小、形状及晶胞中原子(或离子)的位置。
【学与问】
1不是晶体。从玻璃的结构示意图来看,玻璃中粒子质点排列无序,没有自范性。
2、⑴采用X-衍射衍射实验。当X-衍射照射假宝石时,不能使X-衍射产生衍射, 只有散射效应。
⑵观察是否具有对称性。在外形上,假宝石没有相等的晶面、晶棱和顶角重复出现。
C.晶体内部粒子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排列
D•晶体尽量采用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5、将60C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g,冷却到2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溶液质量不变B.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作业】《学习与评价》Po3i课时11
【板书】
第三章晶体和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与非晶体
【总结】本节课主要给大家介绍了晶体的概念、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及晶 体的制备方法。
【随堂练习】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CD)
A.橡胶B.玻璃C.食盐D.水晶
2、 下列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C)
A.硫磺B.白磷C.松香D.胆矶
3、 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
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非晶体:不具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结构)
原子在三维空间内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结构)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4、晶体具有自范性的条件 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二、晶体的特点
1、晶体内部质点和外形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这种各向异性还表现在晶体的光学性质、热学性质及其他电学性质上。
【板书】4、当单一波长的X—射线通过晶体时,会在记录仪上看到分立的斑点或谱线。
【师】这就是X-衍射。晶体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而非晶体却X—射线只能使产生 散射。
X—射线衍射法是用来研究晶体的主要方法。一般是从衍射方向和衍射强度两个方面去
⑶用来划玻璃。真宝石硬度大,可划刻玻璃;而假宝石硬度小,不能用来刻划玻璃。
⑷加热。真宝石熔、沸点很高;而假宝石无固定熔点,在一沔温度范围内便开始熔化。
【板书】三、晶体的制备
1晶体制备的途径 ⑴熔融态物质凝固
⑵气态物质凝华
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演示】实验3—1
碘的升华与凝华
【板书】2、晶体的制备
见讲义。
【师】如:松香、蜡烛、玻璃等等。
【板书】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结构)
原子在三维空间内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结构)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4、晶体具有自范性的条件
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师】熔融态物质凝固,但如果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规则多面体外形的 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击块状物。如:
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与普通水的密度相同, 有关玻璃态水的
叙述正确的是(C)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的水一种特殊状态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凡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板书】2、有固定的熔点。
【师】加热晶体,温度达到晶体熔点时即开始熔化,在完全没有熔化之前,继续加热, 温度不现升高。这时所供给的热都用来使晶体熔化,完全熔化后,温度才开始升高。
加热非晶体,温度升高到某一程度后开始软化,流动性增强,最后变为液体。从软化 到完全熔化,中间经一定的较长的温度范围。也就是说,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的常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常识、情感经验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
部有序
情感、态度与价观
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 化学的兴趣
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