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同文中学优秀教师风采录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颗耀眼的星星 ——记北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家祥校友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颗耀眼的星星——记北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家祥校友“我今天所取得的知识、能力,都是母校给我的。
我就算忘记了我自己,也不能忘记我的母校。
”——姚家祥“1938年12月22号,在江苏省镇江市,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又增添了一颗幼小的心脏,并强有力地跳动着。
”这是1957年,姚家祥高考作文的开头。
那一年,全国招收近十万名大学生,他就是其中的一员——一位从历史悠久的江苏镇江北固山来到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年轻学子。
从北固山到丽娃河谈起20世纪50年代的师大,姚家祥无限怀念地说:“那会儿师大真是美极了!校园北部也是小桥流水,那个河面上可以划船,可美啦!”话语中充满了幸福感。
当时华师大在上海另有一个别称,叫做“师大公园”。
如今砖砌的围墙,那时都是竹子做的篱笆。
丽娃河也比现在长一些,学生们泛一叶扁舟,在河中徜徉,真是赏心乐事。
矛盾曾在小说《子夜》中描述它“绿荫如幔,芳草如茵”,情景之美令诗意的青年联想起塞纳河畔的旖旎风光。
1957年至1961年,是多事之秋。
当年的中文系虽然年轻,却有着施蛰存、程俊英、许杰、钱谷融、徐中玉等大家,然而没有被打成右派的就只有程俊英先生。
姚家祥说,他们能好好读点书的时间就是从1957年刚进校到1958年年初。
那会儿晚饭吃得慢了点,去图书馆阅览室就没位置了。
当时教授先秦两汉文学的老师是金立初(元宪),从外面聘的。
他对着一页纸的提纲就能讲半天,板书均是文言文,引文都是记在心里的。
程俊英先生讲《诗经》,《诗经》里的诗歌她就一首一首地背出来。
姚家祥说:“先生们这种治学的功夫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许杰那会儿被打成右派,不能上课。
1958年春,许先生在文史楼前参加劳动,蹲在楼前草坪上拔草,他就这么见过他一次。
那么施蛰存先生是怎么见到的呢?这事比较戏剧化。
1958年,全国搞大跃进,各行各业“放卫星”。
姚家祥同他的同学被分配去修订辞海,每人分一些条目。
文史楼专设了资料室,他们就在那儿写。
北京同文中学2020高考喜报

北京同文中学2020高考喜报摘要:一、引言1.北京同文中学2020年高考成绩概述2.高考成绩在全市的排名及提高情况二、高分考生情况1.理科高分考生人数及成绩2.文科高分考生人数及成绩三、一本上线率1.理科一本上线率及排名2.文科一本上线率及排名四、本科上线率1.理科本科上线率及排名2.文科本科上线率及排名五、艺术、体育特长生高考成绩1.艺术特长生高考成绩及录取情况2.体育特长生高考成绩及录取情况六、结论1.北京同文中学2020年高考成绩总体表现2.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正文:北京同文中学2020高考喜报在2020年全国高考中,北京同文中学再创佳绩,各项指标在全市范围内表现优异。
本文将对该校2020年高考成绩进行详细报道。
一、引言北京同文中学在2020年高考中成绩斐然,为全市教育界瞩目。
学校理科和文科考生在高考中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均排名靠前。
二、高分考生情况1.理科高分考生北京同文中学2020年理科高分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成绩在650分以上的考生共有25人,相较于2019年增长10人。
其中,最高分为710分,位列全市理科前十名。
2.文科高分考生在文科方面,北京同文中学2020年高考成绩同样喜人。
文科高分考生人数达到30人,最高分为680分,名列全市文科前五名。
三、一本上线率1.理科一本上线率北京同文中学2020年理科一本上线率达到85%,较2019年提高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理科一本上线率排名第二。
2.文科一本上线率文科一本上线率方面,北京同文中学2020年达到78%,较2019年提高8个百分点,排名全市文科一本上线率第四。
四、本科上线率1.理科本科上线率2020年,北京同文中学理科本科上线率达到98%,较2019年提高1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理科本科上线率第五。
2.文科本科上线率文科本科上线率方面,北京同文中学2020年达到95%,较2019年提高3个百分点,排名全市文科本科上线率第七。
典型人物报道范文

典型人物报道范文篇一:人物通讯例文一篇附:人物通讯例文一篇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文/黄佳熹顾秀阳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放弃了在青春葱笼的雅致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她用才学、能力、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
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想象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在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想要什么。
虽然教师之路并非万平的初衷,但从教之后,她真正认识到:自己如此热爱孩子,热爱教学,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
然而在28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万平付出了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与艰辛。
1981年,万平开始从教,在朝阳区劲松二小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全校各班上百名小干部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所有的班会队会大队会、广播、晚会、庆典??都是她和孩子们一同策划组织。
1987年,万平到了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及新月合唱团指挥工作。
带领学校新月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区、市、全国一系列合唱比赛的一等奖。
作为指挥,她先后登台于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民族文化宫、北京音乐厅??并在1993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吴灵芬教授,修习合唱指挥??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年纪轻轻的万平连续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是万平人生的转折期。
这一年,她被调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主动要求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从“零”开始学习语文教学。
从组课到校级优课,从接待课到研究课以至于区课、市课,大型活动展示课,从首届东兴杯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市小学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语文学科一、二等奖,以至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北京市同文中学优秀教师

王超老师2012年加入同文大家庭,已经六个年头了。
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努力让自己成为班级文化的设计师,引领着班级前进。
他以“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的工作态度,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在他的带领下,班级是温馨的,氛围是融洽的。
他认为,师生关系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大家亲切称其为“超哥”。
一、让学生树立一个理念:愿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快乐。
班级是个大家庭,每个人应该为班集体添砖加瓦,培养孩子们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而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之改变,因你的存在别人感受到快乐。
主动帮助同学,班干部帮忙管理班级,课代表做好老师的小帮手,总之,做一个乐于助人,乐于参与,因你的存在别人感到幸福,自己就有了存在的幸福感。
二、让班级形成一种氛围:集体活动中互助友爱亲善。
尽可能开展一些活动去促进同学们之间关系发展,增进彼此之间感情,让同学们有来到班级就有家的感觉。
开学两周就会让大家互相默写全班同学名字,小时候照片来认识现在的同学,每个学期带同学们出去游玩一次,集体生日会,一起布置班级文化墙等等,用班级文化去感染每一个人。
三、让自己坚持一个原则: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不区别对待,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珍珠,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不会因为成绩好就多表扬,不会因为成绩差就另眼相看。
班上每个孩子都“挨过揍”“挨过骂”。
给学生的评价唯一依据就是日常表现,表现好的就应该多表扬。
四、让进步成为一种常态:多重举措促进班集体发展。
学习永远是高中主旋律。
成绩差最主要原因就是自主性差,针对成绩不好的同学采取师徒结对方式一对一进行辅导,并每天检查作业,课堂笔记情况。
为了形成学习上良好竞争,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进行小组PK。
针对优生磨尖治拐,班级成绩稳中有升。
每次都会找学生谈心,分析成绩查找不足,鼓励他,给予信心。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个技术活,需要细心,耐心,爱心,王超老师会在班主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用他的睿智,用他的执着陪每个孩子渡过难忘的三年高中生活。
赋予教育质朴的本真

赋予教育质朴的本真——严彩莉同志先进事迹严彩莉,首都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在读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现任初三年级主任。
投身教育工作二十五年来,严彩莉同志担任班主任十九年,年级主任六年。
虽然教育岗位几经变换,但她始终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多年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灵活的、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至今撰写了几十余篇教育和教学论文,在国家和市区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部分论文发表在《人民教育》等刊物。
2003年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2005年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现担任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评委和北京市教委承办网上家长学校特约讲师。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1997年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今天无疑是成功的。
那么镜头的背后他又是怎样的奋斗和付出呢?一、创新教学,专业成长在教学上,严老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
用自己的一生去备好每一节课,刻苦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程。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他最大可能的发展。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创新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
在长期的教科研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三个准则:一求实;二创新;三学习。
(一)求实: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写好教学设计,搞好课堂有效研究。
1:针对知识层面和学生层面的特点,首先是对教学设计的做下面的全面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1)教学设计是把教与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侧重于在问题求解中寻求方案并作出决策。
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课标和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生现有水平与要达到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目标)。
教材内容分析、(分析学生该学习什分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甚至在教学的哪个环节需要的方法以及策略都应有效。
高萍:人格魅力将平凡变卓越

高萍,女,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
担任教育部质量监测中心的命题专家,被聘为北京市的兼职教研员和质量监测命题专家,系北京市小学数学教育学会理事、朝阳区教育学会理事。
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出版《小学生数学学习手册》《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小学数学万向思维法》《小学入学准备》等专著。
荣获“北京市劳模”“北京市先进教师”“北京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获得“朝阳区人民教师奖”“朝阳区名师”“朝阳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64·EDUCATOR·发现未来教育家FaXianWeiLaiJiaoYuJia我走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太多人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扶持。
我从实习开始就由教研员亲自带领,当时我区教研室数学组的全体教研员都指导过我,这样的指导一直持续了12年。
全国教育专家、我的导师马芯兰老师对我更是倍加呵护,总在我教育教学生涯的重要拐点上指明方向,于是,我不敢有半点懈怠……”在芳草地小学初为人师的高萍,前三年几乎就没有休息过,每个星期日都要赶到教研员家,精心备出一周的课。
高萍累计为市、区及外省市作示范课、研究课百余节;曾三次代表朝阳区参加北京市的数学评优课活动,分获一、二等奖;所撰写的数学论文曾获北京市数学年会的一等奖。
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12年数学课堂教学的磨砺,为高萍从事教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入教研中心后高萍注意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积累,并大胆实践,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思想、业务水平走在全区小学数学教师的前列。
高萍始终坚持深入一线示范教学,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课,亲自上,以找到教学的切身感受,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并坚持下校听课,指导教学,掌握全区最前沿的教学信息。
近5年来高萍平均每学年听、评课200余节,搜集并整理了数百万字的学习资料,在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学数学全套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围绕一至十二册教材写出了12本共计28万字的教材教法辅导讲义,提出了“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并在全区十几所学校进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校展板教师风采录

学校展板教师风采录篇一:优秀教师风采录宣传材料李秀玉呕心化春雨倾情撑蓝天——记莱西市优秀教师孙受镇山后学校李秀玉十年,一段不短的岁月,十年,她把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人民事业。
十年的教育历程,她用自己的七颗爱心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为莘莘学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她热爱教育事业,是一个领导放心、同事喜欢、学生尊敬、家长称赞的好同志。
她就是2021年莱西市优秀教师——李秀玉勤奋上进铸人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
只有具备了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内容中高屋建瓴,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学校的任何一项活动,李老师总是能在整个老师群体中起到一个引领、示范作用。
她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勇挑重担。
身兼数职(班主任、语文教师、教研组长)的她,各项工作都不误,工作落实的井井有条,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学成绩全镇第一、绩效考核教师队伍中排名排位第十,班主任队伍中排名第一)除了教学自己分担的课堂教学工作之外,她还主动组建了校舞蹈队,承担了每年艺术节的舞蹈节目,并代表镇里到市里参加演出比赛,并多次得到乡镇第十名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潜心砺炼显风范?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 为了觅得那活水的根子,真正步入教育艺术的殿堂,她勇当教学教研的实验者、践行者。
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推动撰写教学论文,在教学中她一直苦苦地探求与中所探求着:怎样使孩子们上能喜欢上语文课,使课堂成为孩子们研读的乐园熟读呢?为了吃透一个教学方法,她常常找遍所有的案例、浅析,专心研究、同课异构、体会她家之长;为了设计扎实有效的训练,她常反复地斟酌。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的风风雨雨与研究中,她的专业素养急剧成长起来,急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近几年,随着改革三年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她多次到网上下载视频吴正宪、纪晓村、蔡柱权、李光树、孔企平等特级教师的课,先进的教育工作理念使之遭到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名录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名录北京宁鸿彬北京第八十中学。
1936年生,北京人。
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65年毕业(进修)于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
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
现任北京市普教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顾德希北京四中。
生,北京市人。
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9年评为特级教师。
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李裕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现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
陶伯英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赵大鹏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程汉杰北京市铁二中申士昌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室陈天敏北师大实验中学(语文组长)程翔北大附中(副校长)。
1963年生。
王大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北京市中学语文学会理事。
上海于漪(女)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
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上海扬浦中学,上海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1978年评为特级教师。
朱泳燚1940年生,上海人。
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先后中苏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常熟教师进修学校,常熟师范学校,常熟第二中学,常熟中学任教。
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
林炜彤1920年生,江苏如东人。
193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教过几年书,1939年到上海读大学,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教至1992年10月离休。
1981年评为特级教师。
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嘉定人。
初中毕业后辍学,1951年到中学教美术,不久转教语文。
1980年评为特级教师。
1988年获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章。
现为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
经多年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框架,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课式的“导读”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同文中学优秀教师风采录
X老师,2002年参加工作,现任同文中学2019届高三文科零班班主任。
工作以来,他一直坚持对学生充满责任感,让集体聚满凝聚力,使班级盈满人情味。
从教16年,他坚持用爱心打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以匠心凝练高尚的育人情怀。
“与众不同、充满活力、热情爱心”是他教书育人生涯的真实写照。
虽然他的年纪已经将近不惑之年,但是学生们总爱亲切地叫他“X”,这声X 满载着学生对他的信任和爱戴,也承载着他多年教书育人的辛勤和汗水。
他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并不是止于口头,而是能做到俯下身段去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世界,让教师这一充满神圣意义的职业,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接地气、充满了人情味。
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他相信优秀的班级文化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柔韧温暖的师生关系,会给学生带来终生难忘的求学经历。
一、“文化”是班级凝聚力的灵魂
温情的班级文化是一种凝聚力,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能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晚自习时间,他会在教室一角贴心的准备好茶叶、牛奶、咖啡,帮助孩子们提神;元宵节时,孩子们由于开学的原因不能在家里过节,于是他发动班干部给全班的学生煮汤圆,让大家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元宵节;中秋节时,他会贴心地陪伴孩子赏月吃月饼,与清风和明月相伴,让宁静和快乐溢满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学生生日时,他会贴心的为学生举办生日会,让学生在生日聚会上放松身心,感受班集体带来的关心和爱护;他还会邀请以前带过的优秀学生来做交流,让班级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与正能量。
班级是一个集体,更是一个大家庭,他非常注重班集体观念。
因此,每带一届学生,他总会带头为孩子们设计制作T恤、纸杯、全家福,让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集体的意义,个性的味道,让他们在升入下一年级或者步入大学殿堂以后,对以往的班级记忆不是苍白无力的,而是鲜活灵动的。
每一年的学校运动会,他都会用相机拍下学生们在运动场上的精彩瞬间,分享给学生和家长。
每届高三,他总会雷打不动地为即将走向高考考场的高三学子制作高考加油视频,让学生的高三生活始终充满了能量和热情。
对待学生家长,他始终保持着
一颗善意而真诚的心,让很多家长都非常乐意与他做朋友,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
二、“X”是有爱好教师的名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他对学生的爱也收获了学生的爱戴和肯定。
每次打开空间,他总能收到诸如以下的留言和评论:“政治学科之王!X 带你飞!”、“X,点子王!”、“X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负责的老师之一了”、“读文科,找X”。
有一位高三毕业生来信,信中充满了对他的感恩和感谢,这位学生说自己的三观以及为人处事在高中就差不多成型了,那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独特的班主任X,后来自己成了老师之后,X的谆谆教诲已然也成为了他的信念: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信的结尾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告别X的课堂也已数年之久,但我所认为的教育最美的样子,都在高中这个阶段得以见证。
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更是学校的好教师。
自从踏入同文中学的大门,他便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踏实地耕耘,耐心地收获,无怨无悔地在教师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上奉献青春年华。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让他真正体会到了“教师”
这一工作的内涵,更让他践行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职业使命。
他明白做教师是一件良心事,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求学的孩子,需要用知识来灌溉,用耐心来等待他们的成长,教师这一角色,意味着他既是一位充满岁月洗礼的“匠人”需要用睿智去细心打磨、耐心雕刻学生,更是一位充满风霜的庄稼人需要用智慧来播种、施肥、收获。
这角色背后的匠心情怀,凝结着他对教师专业使命看似润物无声的孜孜追求,承载着他实则豪迈无私的奉献气魄。
三、“优秀”是执着教育者的追求
他非常喜欢一句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在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把自己从教学新手磨砺成为一名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
他是九江市高考复习备考专家指导组核心成员,市高考模拟考试命题组核心成员;参与编制江西省高考政治阅卷评分细则;参加江西省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工作;他多次赴县区指导交流高三备考经验;他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还多次荣获省市赛课一等奖。
然而,获得的成绩并不是
终点,他将它们看成进步的基石和阶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教育这一方园地里默默地耕耘着。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用真心换无悔,用活力催动力,用爱心凝力量。
这就是X,用春风化雨般的执着坚守滋养着一颗颗求知若渴的幼苗,用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呵护并爱着他的学生。
这就是X,在十六年教学生涯中,用自身的坚持和奉献的精神,坚守在教学一线,取得了属于他的荣誉和表彰,也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学生们的敬重。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负重前行的倦怠不安,他有的只是对学生的无私之爱和对职业的坚定信念,有的只是身为人师的责任和和坚持不懈的实干。
这就是X,他用爱心打动学生心灵,以匠心凝练育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