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澳门回归的歌曲
2024年音乐中考试题4

2024年音乐中考试题41.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伟人()。
A.邓小平(正确答案)。
B.毛泽东。
C.习近平。
D.孙中山。
2.纪念澳门回归的歌曲是()。
A.《东方之珠》。
B.《爱我中华》。
C.《岭南春早》。
D.《七子之歌》(正确答案)。
3.《岭南春早》是一首()韵味的歌曲。
A.湖北民歌。
B.湖南民歌。
C.广东潮汕(正确答案)。
D.陕北民歌。
4.《东方之珠》的词曲作者是()。
A.周杰伦。
B.罗大佑(正确答案)。
C.林俊杰。
D.李荣浩。
5.《七子之歌》词出自于()的组诗。
A.闻一多(正确答案)。
B.鲁迅。
C.徐志摩。
D.李白。
6.歌曲《东方之珠》描述的城市是()。
A.香港(正确答案)。
B.澳门。
C.广州湾。
D.上海。
7.《迎宾曲》的曲式结构是()。
A.前奏+A+B。
B.前奏+A+B+C。
C.前奏+A+B+C+尾声(正确答案)。
D.A+B+C+尾声。
8.《东方之珠》的曲式结构是()。
A.A+B(正确答案)。
B.A+B+C。
C.一段曲式。
D.A+B+A。
9.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歌是()。
A.《重逢》(正确答案)。
B.《落雨大》。
C.《平湖秋月》。
D.《月光光》。
10.2010年广州亚运会珠江巡游配奏的乐曲是()。
A.《迎宾曲》(正确答案)。
B.《落雨大》。
C.《月光光》。
D.《平湖秋月》。
11.《赛龙夺锦》的引子乐句采用了()武将登台亮相时的音调。
A.粤剧(正确答案)。
B.越剧。
C.京剧。
D.黄梅戏。
12.以下表达“亲情”的作品是()。
A.《常回家看看》(正确答案)。
B.《友谊地久天长》。
C.《念故乡》。
D.《阳关三叠》。
13.《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
A.苏格兰民歌(正确答案)。
B.中国民歌。
C.德国民歌。
D.匈牙利民歌。
14.《赛龙夺锦》是()音乐。
A.广东(正确答案)。
B.广西。
C.山西。
D.山东。
15.歌曲《念故乡》的旋律出自于()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
A.德沃夏克(正确答案)。
B.李斯特。
《澳门之歌》歌词 刘德华

澳门之歌
歌名:澳门之歌
歌手:刘德华
作词:李安修作曲:陈辉阳
澳门回归10周年主题曲
music~
走在大三巴洒下金色阳光
牌坊上牡丹菊花伴着圣母像
蓝天和碧海相约东望洋灯塔
让时空交汇东西交融发出了光芒
你一定要来到妈阁庙看一看天后娘妈
濠江真是顺风顺水啊
等你尝一口葡国菜香喝一口亚婆井水你会感到全身舒爽好运就来到
这朵美丽的白莲花摇曳南海上
她雍容迷人风华是我们的骄傲
这朵盛开的白莲花向全世界绽放
她不怕风她更不怕雨在母亲怀抱里茁壮走在大三巴洒下金色阳光
牌坊上牡丹菊花伴着圣母像
蓝天和碧海相约东望洋灯塔
让时空交汇东西交融发出了光芒
你一定要来到妈阁庙看一看天后娘妈
濠江真是顺风顺水啊
等你尝一口葡国菜香喝一口亚婆井水
你会感到全身舒爽好运就来到
这朵美丽的白莲花摇曳南海上
她雍容迷人风华是我们的骄傲
这朵盛开的白莲花向全世界绽放
她不怕风她更不怕雨在母亲怀抱里茁壮
世界只有这一朵唯一的这一朵
永远的这一朵白莲花
the end~
以上就是关于澳门之歌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七子之歌——澳门》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七子之歌——澳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澳门》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澳门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澳门的风土人情,理解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并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符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同时适当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感受澳门的风土人情,理解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七子之歌——澳门》,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认识一些特殊的音乐符号。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七子之歌——澳门》,感受歌曲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掌握一些特殊的音乐符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聆听:播放《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
6.拓展:讲解一些特殊的音乐符号,如顿挫、附点等,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7.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情感和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七子之歌——澳门》、创作背景、歌词中的特殊音乐符号等。
七子之歌中的历史

《七子之歌》中的历史《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作品将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忘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做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这首歌又成为迎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七子之歌的历史背景《七子之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四分五裂的时期。
19世纪末,中国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国土不保。
1883年和1894年,中国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七子之歌》写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先生旅居美国。
他时时关注着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股不可遏制的激情涌上心头。
特别是当他读到帝国主义列强又一次将魔爪伸向中国领土——将中国的七块“肥肉”(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和旅顺、大连)掠夺而去时,心中更是义愤填膺。
于是,他挥笔写下了《七子之歌》这首痛彻心肺的诗篇。
七子之歌的文学价值《七子之歌》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在于诗人把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与现代象征手法融为一体,将中国传统的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技巧结合起来,构成了优美而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画卷,具有特别的艺术魅力。
其次,《七子之歌》在结构上非常独特。
全诗用一个大的序曲和七个各不相同的独唱曲构成,用“母亲”和“乳儿”来称呼这七处“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地方,意在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号召大家把被掠夺的七处“失地”从帝国主义列强铁蹄下解放出来。
其中,《澳门》一章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澳门比作一个弃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方列强对待中国的粗暴行径。
2014.11.08“一江情”庆祝澳门回归音乐会

“一江情”庆祝澳门回归音乐会
节目单
1、歌舞《小苹果》表演:湾仔红菱艺术团
2、女声独唱《把快乐给你》《wxib》演唱:李雨凡
作词:张书恒作曲:李需民
3、原创歌曲《有那么一天》,词、曲:杨德弹唱:杨德李长青
吉他弹唱《痴心绝对》演唱:杨德李长青
4、歌伴舞《中国梦》演唱:黄琳琳作词:郭崇勇作曲:李需民
编导:陈韵舞蹈:香洲区南屏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艺术团
5、男声独唱《You raise me up》《喀什葛尔女郎》演唱:谌华
《一起为祖国》作词:卢义方作曲:李需民
6、女声独唱《真爱只有一次》演唱:周超作词:肖时照作曲:铁源
7、萨克斯二重奏《JUST TWO OF US》《THE CHICKEN》演奏:李彬李朗曦
8、歌伴舞《甜蜜蜜》演唱:易敏
舞蹈:香洲区南屏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艺术团
9、女声独唱《回到祖国》演唱:梁春梅作词:黄锦萍作曲:左政华
10、男声独唱《阳光路上》演唱:周鹏
11、歌伴舞《祖国之恋》演唱:李红艳
编导:黄欣燕舞蹈:珠海市城市风景幼儿园教师艺术团
主持人:陈思杰侯蜀君
主办单位: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珠海市委社会管理工作部
承办单位:珠海市音乐家协会
协办单位:湾仔街道办珠海市九洲邮轮有限公司
演出时间:2014年11月8日
演出地点:湾仔旅游码头广场。
澳门回归之歌简谱教唱

澳门回归之歌简谱教唱
“澳门回归之歌”是一首充满着爱国热情的歌曲,发表于1999年12月20日,成为1999年澳门回归行程的象征。
歌曲的前言极具感染力,充满希望,朗朗上口:“离散千年,凝聚友谊,两地人民呼唤,澳门回归,让江山永存!”
随着弦乐的悠扬,歌手伴着明亮的声音唱起盛大的回归序章:“山水交汇见证历史,告别孤独成今朝,繁星闪烁送回归,只因千里眷恋一脉心系!”
歌曲唱出九月熠熠金光,九月天星带来奇迹,澳门回归鼓舞着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海峡之空点缀五星,嘉年华之意拉好缆!让追忆穿越江山万千,延续友谊共庆新纪!”
澳门回归歌声传遍大江南北,回归到祖国母亲怀里,歌者激昂地引着所有人一起歌唱:“大地之声奏起轻歌,依然明亮绽放朝霞;聆听回归之歌欢乐无限,我们高歌大唱效忠祖国!”
难忘竣工时刻,激情澎湃,高唱女声助兴:“慨当以慷慨祝福,欢聚一堂共兴新雅,再创辉煌在中国!”
铿锵的钢琴强烈锤炼歌者的心绪,歌词的思想痕迹,令人激动:“万籁俱寂满室明辉,共分牵挂心在一起;一日回归万众欢迎,澳门回归唱出爱的童话!”
歌曲的尾声给人以全新的安慰,重要历史性事件:“思南一线绵延到尽头,让友谊诉说未曾改变;凝心聚力回归月台,光辉澳门铸新征程!”
那首歌曲旗开得胜,激荡出一股力量,激发出澳门回归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
关于澳门回归的歌曲

关于澳门回归的歌曲澳门回归:音符中的家国情怀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一曲感怀家国的交响乐。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许多音乐家以其独特的音律,为这个岛城的回归谱写了动人心弦的乐章。
这些歌曲通过旋律悠扬、歌词深沉的表达,将人们的思绪引向历史的长河,让回归之歌成为永恒的经典。
**一、《回归颂》:华彩的序曲**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回归颂》这部由著名音乐家创作的华彩之作。
这首歌曲采用宏伟的交响乐编曲,仿佛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在序曲中,交响乐团娓娓道来着澳门回归的历史,每一个音符都如同历史的记载,凝结着澳门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二、《蓝色回忆》:岁月的旋律**而当我们聆听《蓝色回忆》时,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了曾经的岁月。
这首歌曲以柔美的旋律勾勒出澳门回归前的点滴,每一个音符都是一幅时光的画卷。
歌词中融入了对故土的眷恋,使得这首歌成为了许多澳门人心中最深沉的回忆。
**三、《爱在澳门》:欢欣的舞曲**在回归之际,也有一些欢快的歌曲,如《爱在澳门》。
这是一首富有澳门特色的舞曲,歌词中充满了对自由、繁荣的向往。
在欢快的音乐中,人们尽情挥洒热爱,唤起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澳门之夜》:璀璨的交响**而当夜幕降临,一曲《澳门之夜》如同星空中的繁星,璀璨夺目。
这是一首展现澳门繁荣、活力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是城市的灯火,闪烁着激情与希望。
歌曲通过音乐的表达,向世人展现澳门回归后的璀璨之夜。
**五、《澳门颂》:永恒的誓言**最后,我们不能不提及《澳门颂》。
这是一首歌颂澳门回归的赞歌,歌词中表达了澳门人民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音符中流淌着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使这首歌成为澳门回归的永恒誓言。
在这些充满深情的音符中,澳门回归的故事得以传颂,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篇绚丽篇章。
这些歌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述说着澳门人民与祖国紧密相连的情感纽带,让回归成为一首流淌在音符中的家国赞歌。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课时:40分钟课型:音乐综合课教学对象:七年级一、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第13册第一单元的歌曲,属于简单的分节歌。
歌词选自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
这首歌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唱遍了大江南北,反映了人们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
2.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因为刚进入初中阶段,在学习上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实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
同时,逆反心理已经萌生,个性意识开始现象,对学习内容的要求逐渐提升。
所以,在教学形式上多为综合课,使其不易生厌,达到和完成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分析(1)教法:通过音乐欣赏、示范、再欣赏和情景创设、游戏比赛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下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2)学法:学生主要通过体验、模仿、参与音乐活动,在合作中实行音乐创编等探索,并结合及听、说、唱、想、演等方法实行本课的学习。
4.教学准备:钢琴,黑板,多媒体,录音机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歌词所要表达的爱国情感,并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
2.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了解澳门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
3.动作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基本上能将歌曲中的三声部唱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七子之歌》,了解歌曲背景并体验情感。
2.教学难点和谐地演唱三声部部分,并将渴望回归之情融入歌唱中。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师生问好,选用音乐形式的互动问好。
1 2 3 4 ︱5 —师:同学们好!1 5︱6 3︱5 4 3 2︱1—生:你好你好老师你好!(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课堂轻松的课堂气氛,并当发声开嗓练习)(二)复习旧课(1分):将前一节课欣赏的国歌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记得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内容吗?生:学唱国歌······师:是的,相信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吧,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老师看看你们有没有进步!生:········(学生齐唱国歌,巩固旧课,将国歌的情感联系于新课内容,且承接导入)(三)导入新课(2分):播放视频澳门回归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澳门回归的歌曲
导读:本文关于澳门回归的歌曲,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澳门回归的歌曲,欢迎查看。
关于澳门回归的歌曲《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主要表述了自晚清开始,中国屡受列强欺侮,闻一多留美时,各地阅历使其悲愤,写下《七子之歌》组诗,以寄爱国,思国之情。
由李海鹰作曲,澳门少女容韵琳领唱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
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
《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我们常听的《七子之歌·澳门》,仅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
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通译为洛林地区,位于法国东部浮士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塞和约》后归还。
在诗中,闻一多以拟
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
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
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朝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
“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
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
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
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
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
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
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
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