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础理论课程1

合集下载

玻璃生产工艺的课程设计

玻璃生产工艺的课程设计

玻璃生产工艺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玻璃的基本成分、性质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玻璃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配料、熔融、成型、退火等环节。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玻璃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玻璃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检索、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玻璃生产相关领域进行初步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玻璃工艺的热爱,激发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玻璃生产工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玻璃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玻璃的基本知识:- 玻璃的成分、性质和分类- 玻璃在生活中的应用2. 玻璃生产工艺:- 配料过程:原料的选择、配比及作用- 熔融过程:熔炉结构、熔融原理及控制参数- 成型过程:吹制、拉制、压制等成型方法- 退火过程:退火的目的、工艺及设备3. 玻璃生产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如气泡、结石等- 探讨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4. 玻璃工业发展概况:- 我国玻璃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政策- 国内外玻璃生产工艺的对比及优缺点分析5. 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培养:- 设计简单的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分析并优化现有工艺流程- 创新设计玻璃制品,培养创新意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玻璃的基本知识、应用及分类第二课时:玻璃生产工艺(配料、熔融、成型、退火)第三课时:玻璃生产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课时:玻璃工业发展概况及国内外对比第五课时: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培养教材章节关联:《技术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五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二节“玻璃及陶瓷”。

镀膜玻璃基础知识培训

镀膜玻璃基础知识培训

镀膜玻璃基础知识培训一、产品分类及产品代号1、产品分类:1)按厚度分:3,4,5,6,8,10,12mm ,15mm等类。

2)按颜色分:灰,银灰,银,金,茶,蓝,蓝绿,绿,浅蓝等颜色。

3)按等级分:优等品和合格品。

4)按基片分:透明玻璃、本体着色玻璃。

5)按原片加工方式分:普通热反射镀膜玻璃,钢化热反射镀膜玻璃和热增强热反射镀膜玻璃,离线热弯镀膜玻璃,离线钢化镀膜玻璃和离线热增强镀膜玻璃。

6)按性质分可以分为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

2、玻璃基片及其代号1)根据所用玻璃基片的不同,其基片的分类及代号如下:1 –透明浮法玻璃2 –绿色着色玻璃3 –灰色着色玻璃4 –茶色着色玻璃5 –蓝色着色玻璃6 –蓝绿色着色玻璃7 –天蓝色着色玻璃2)相同型号或颜色的玻璃基片来自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的着色原片时,在产品代号的最末加一个英文字母来区别。

3、产品代号1)产品代号为五部分的紧密排列,分别表示产品生产厂家、反射特征、基片类型、生产工艺编号和基片生产厂家或特性。

2)第一部分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C”表示南玻集团产品。

如CCS108S3)第二部分两个大写字母表示以透明玻璃为基片时,产品呈现的反射色特征及成膜性质。

4)第三部分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基片的分类。

5)第四部分数字表示产品以6mm透明玻璃为基片时,该颜色的透过率。

6)第五部分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基片的生产厂家或特性。

如S表示南玻的白玻。

F表示F绿玻。

如CSY208F中的C表示南玻产品,SY表示灰色产品。

2表示绿色着色玻璃,08表示该产品的透过率在8%。

F代表F绿原片。

二、从膜代号上怎样区分阳光控制玻璃和LOW-E镀膜玻璃?整体来讲,阳光控制玻璃的膜代号是英文字母和数字直接连在一起的,中间没有“—”符号,(但老的膜代号是不带C的英文字母+“—”+数字构成,如TBG-20)。

LOW-E镀膜玻璃的膜代号是英文字母+数字+“—”+数字构成,如CEF16-49S/TS。

玻璃盖板技术培训讲课文档

玻璃盖板技术培训讲课文档
星轮带动,截面受力,清洗物理空化作用,声波压力。这些力时在整个工艺过程中进行管控;而其他的 力不受管控,如碰撞,运输起伏,插架摩擦,架子夹压,治具支撑,挤压这些都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 因素。如何管控这些因素?
工序
开料 CNC 斜抛 平磨 2.5D抛光 强化 清洗 后研磨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管控关键
➢ 例如CNC时出现边缘暗裂,运输时撞击暗裂,超声波对产品内部作用不均,形成断层。另一种及时 强化前后产品预热,退火冷热冲击造成内部拉裂,这种是产品受瞬时热冲击或冷却冲击,产品在 热胀冷缩原理下,分子间范德华力遭到破坏,出现力不均匀现象。
➢ 玻璃的强度:落球,四轴弯曲,ROR,静压,铅笔硬度与产品的外观是息息相关的,而其中重点是微裂纹的扩
展(沙边,崩边,细划伤,裂),下面就介绍如何减少产品表面缺陷。
微裂纹
第十五页,共39页。
减少、消除玻璃表面缺陷
➢ 形成表面压应力——淬冷(物理钢化)、表面离子交换(化学增强),RLD公司使用的化学强化,产 品表面离子交换,如下图所示
GP1
36.33
LRA1
A
GL1
25.00
GL2
26.60
72.67
W1
L2
W2
PL11
B
72.67
B
15.323
.755.0±0H5W 1 HP.864 2
W3
72.67
HL1
15.80± 0.05
RH3R.731
A 36.33
HP1
0.55± 0.05T1 2.54LRH1
次要原则——玻璃的性能
预热
强化
工序时间
第三原则——外观品质
• 外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产品缺损类(如崩边,划伤,裂片,凹陷等产品缺陷)一种是 产品附加类(如大小边,凸点,凹点,白点,发蒙,水印等产品不良)

单向玻璃原理

单向玻璃原理

单向玻璃原理单向玻璃,又称反光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它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透光性。

在一侧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单向玻璃呈现出反光效果,使得外部的人无法透过玻璃看到室内的情况,而在室内的人却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外部的景象。

这种神奇的原理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单向玻璃的原理。

单向玻璃的原理主要依靠光的折射和反射来实现。

在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会发生折射,即改变传播方向。

而当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光线又会发生反射,即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玻璃内部,一部分光线透过玻璃继续向前传播。

这种折射和反射的现象使得单向玻璃在不同侧面呈现出不同的透光性,从而实现了单向透光的效果。

具体来说,当外部光线较强时,单向玻璃的外侧会发生反射,使得外部的人无法透过玻璃看到室内的情况。

而在室内的人透过玻璃看外部时,由于室内光线相对较弱,玻璃内侧的反射较小,因此室内的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部的景象。

这种原理使得单向玻璃在保证室内私密性的同时,又能够让室内的人观察外部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除了以上的光学原理外,单向玻璃的反光效果还与玻璃表面的特殊处理有关。

通常情况下,单向玻璃的外侧会涂覆一层特殊的金属薄膜,这种薄膜能够有效地增加玻璃的反射率,从而实现更好的反光效果。

同时,这种金属薄膜还能够起到隔热、隔音的作用,提高玻璃的性能。

总的来说,单向玻璃是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以及表面特殊处理来实现反光效果的。

它不仅在建筑装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一些特殊场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警务、监狱等。

通过对单向玻璃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神奇材料的工作原理,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也可以启发我们在光学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中不断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玻璃窑课程设计

玻璃窑课程设计

玻璃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玻璃窑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玻璃窑的燃料选择、燃烧过程及热效率的影响因素。

3. 学生能够了解玻璃窑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玻璃窑的运行数据,评估其性能和效率。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易的玻璃窑模型,展示其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方法和科技手段,对玻璃窑的燃烧过程进行简单的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玻璃窑及工业生产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关注玻璃窑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玻璃窑的构造、原理和应用,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兴趣,为我国玻璃工业领域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玻璃窑的基本概念:玻璃窑的构造、分类及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介绍玻璃窑的组成、不同类型的窑炉结构、工作原理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 玻璃窑燃料与燃烧过程:燃料的选择、燃烧设备及其热效率。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内容:探讨玻璃窑燃料的种类、燃烧设备的设计、燃烧过程中热量传递与热效率的关系。

3. 玻璃窑的环境影响与环保措施:废气、废渣处理及节能减排技术。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 内容:分析玻璃窑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处理方法,介绍节能减排技术和环保措施。

4. 玻璃窑模型的制作与实验:设计、制作简易玻璃窑模型,进行燃烧实验。

- 教材章节:实验教程第四章- 内容:分组进行玻璃窑模型的制作,进行燃烧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5. 玻璃窑运行数据分析:分析实际生产中玻璃窑的运行数据,评估性能和效率。

玻璃维护技术培训计划

玻璃维护技术培训计划

玻璃维护技术培训计划I. 培训目的玻璃维护技术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全面的培训,使参与者掌握玻璃维护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此培训,参与者将能够有效地进行玻璃维护,延长玻璃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外观和价值。

II. 培训内容1. 玻璃知识介绍- 玻璃类型及特点- 玻璃用途和应用领域2. 玻璃维护基础- 维护前的准备工作- 常见维护工具和材料- 清洁和保养技巧3. 玻璃维护方法- 玻璃表面清洁- 毛玻璃清洁- 玻璃划痕修复- 玻璃替换和安装技巧4. 玻璃安全使用- 玻璃安全标准和规范- 玻璃防护措施- 玻璃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III. 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 授课讲解玻璃知识和维护方法- 展示使用维护工具和材料的正确方法- 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2. 实操培训- 提供具体维护场景,进行维护操作示范- 学员按照示范操作,纠正错误并熟练掌握技巧- 辅导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IV. 培训计划本次玻璃维护技术培训计划预计为期两天,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 上午:玻璃知识介绍和玻璃维护基础理论培训- 下午:实操培训,包括玻璃表面清洁和毛玻璃清洁技巧的实操演练第二天:- 上午:实操培训,包括玻璃划痕修复和玻璃替换技巧的实操演练- 下午:玻璃安全使用理论培训和实操演练,以及培训总结和答疑V. 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进行培训评估。

评估方式如下:1. 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员对玻璃知识和维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表现评估:评估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运用和操作流程是否准确、熟练。

根据评估结果,将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并颁发合格证书。

VI. 培训材料和设备为了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提供以下材料和设备:1. 培训教材:包含玻璃知识和维护方法的教材资料,供学员学习和参考。

2. 实操工具和材料:提供各类玻璃清洁工具、维护材料和安全防护用品,供学员在实操中使用。

VII. 培训师资培训将由具备丰富玻璃维护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讲师,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玻璃基础理论

玻璃基础理论

第一篇玻璃基础理论第1章 玻璃结构与组成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决定于其化学组成,而且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认识玻璃的结构,掌握玻璃组成、结构、性能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有可能通过改变化学组成、热历史,或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处理方法,制取符合预定物理化学性能的玻璃材料或制品。

1.1 玻璃的定义与通性1.1.1 玻璃的定义玻璃是非晶态固体的一个分支,按照《辞海》的定义,玻璃由熔体过冷所得,并因粘度逐渐增大而具有固体机械性质的无定形物体。

习惯上常称之为“过冷的液体”。

按照《硅酸盐词典》的定义,玻璃是由熔融物而得的非晶态固体。

因此,玻璃的定义也可理解为: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晶态)的无机物,是过冷的液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玻璃(态)物质的结构、性质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形成玻璃(态)物质的范围扩大,玻璃的定义也进行了扩充,分为广义玻璃和狭义玻璃。

广义的玻璃包括单质玻璃、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

狭义的玻璃仅指无机玻璃。

现较公认的广义玻璃的定义为: 结构上完全表现为长程无序的、性能上具有玻璃转变特性的非晶态固体。

也可理解为:无论是有机、无机、金属,还是何种制备技术,只要具备上述特性的都可成为玻璃。

1.1.2 玻璃的通性在自然界中固体物质存在着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状态。

所谓非晶态是以不同方法获得的以结构无序为主要特征的固体物质状态。

玻璃态是非晶态固体的一种,玻璃中的原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作远程有序排列,而近似于液体,具有近程有序排列。

玻璃像固体一样能保持一定的外形,而不像液体那样在自重作用下流动。

玻璃态物质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1)各向同性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排列是无规则的,是统计均匀的,所以,玻璃中不存在内应力时,其物理化学性质(如硬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热传导系数、折射率、导电率等)在各方向上都是相同的。

但当玻璃中存在应力时,结构均匀性就遭到破坏,玻璃就会显示各向异性,如出现明显的光程差等。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加工基础知识§1光学玻璃基本知识一.基本分类和概念光学材料分类: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光学塑料三类。

玻璃的定义:不论化学成分和固化温度范围如何,一切由熔体过冷却所得的无定形体,由于粘度逐渐增加而具有固体的机械性质的,均称为玻璃。

光学玻璃分为冕牌K和火石F两大类,火石玻璃比冕牌玻璃具有较大的折射率nd和较小的色散系数vd。

二.光学玻璃熔制过程将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高品质的,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玻璃的熔制。

玻璃的熔制,是玻璃生产中很重要的环节.,玻璃的许多缺陷都是在熔制过程中造成的, 玻璃的产量、质量、生产成本、动力消耗、熔炉寿命等都与玻璃的熔制有密切关系。

混合料加热过程发生的变化有:物理过程-----配合料的加热,吸附水的蒸发,单组分的熔融,个别组分挥发.某些组分的多晶转变。

化学过程-----固相反应,盐的分解,水化物分解,结晶水的排除,组分间的作用反应及硅酸盐的形成。

物理化学过程-----低共熔物的组分和生成物间相互溶解,玻璃与炉气介质,耐火材料相互作用等。

上述这些现象的发生过程与温度和配合料的组成性质有关.对于玻璃熔制的过程,由于在高温下的反应很复杂,尚待充分了解,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加料过程-----硅酸盐的形成2.熔化过程-----玻璃形成3.澄清过程-----消除气泡4.均化过程------消除条纹5.降温过程-------调节粘度6.出料成型过程总之,玻璃熔制的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同时,它们又是彼此互相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在实际熔制中,常常是同时或交错进行的,这主要取决于熔制的工艺制度和玻璃窑炉结构特点。

三.玻璃材料性能1.折射率nd、色散系数vd根据折射率和色散系数与标准数值的允许差值,光学玻璃可以分为五类表1-1:折射率和色散系数与标准数值的允许差值2.光学均匀性光学均匀性指同一块玻璃中折射率的渐变。

玻璃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50mm,用鉴别率比值法玻璃分类如表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1、玻璃是什么及玻璃结构.2、玻璃三个主要特性.3、玻璃种类.4、玻璃粘度.5、玻璃主要成分.6、热导率.7、热膨胀和应力.8、玻璃机械强度.9、玻璃表面张力.10、有关玻璃其它方面的一些理论知识.一、.玻璃是什么及玻璃结构1、玻璃是什么?玻璃在几千年前就在自然界中被发现物质,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液体的冷却速度非常快,液体或变的很粘,不同的粒子流动性很低,这样就失去规则结构,象这样的材料称之为玻璃.(si02)玻璃是不规则的结构、非晶体并且是不均匀的.玻璃在加热后化学键在不同的时间内断开.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结构,如食盐或金属其基础结构是立方体,是规则的结构、结晶体并且是均匀的.金属在加热后化学键在相同的时间内断开.2、什么是理想的晶体结构?(也称规则结构).当结晶速度大于冷却速度时就可以形成理想的晶体结构,也称规则结构,反之就形成不理想的非晶体结构,也称不规则结构.2、玻 璃 三个主要特性1.玻璃有哪三个主要特性 ?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只有一个熔解范围.玻璃在低温下是热的不良导体.玻璃在高温下是热的良导体. 玻璃有很高的表面张力.3、玻璃种类1.玻璃的种类有哪些 ?玻璃的种类有三大类: 软料玻璃、硬料玻璃和石英玻璃或二氧化硅玻璃.软料玻璃包括:石灰料玻璃和铅玻璃.,软料玻璃膨胀系数:à=90- 100X10-7/度 硬料玻璃包括:硼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硬料玻璃膨胀系数:à=35-40 X10-7/度 石英玻璃或二氧化硅玻璃膨胀系数:à=6.5X10-7/度1--1、石灰料玻璃1.石灰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那些?71%的二氧化硅,玻璃生成体.17%的氧化钠,软化剂.5%的氧化钙,,增加化学耐用性.2.主要运用:室内光源的玻壳.(例如:GLS及TL)3.主要规格:(1)290苏打石灰料玻璃,(2)291铅玻璃,(3)203玻璃,(4)241玻璃,(5)320玻璃防风化玻璃.(由于天气因素造成腐蚀,如高的湿度弱化玻璃,使玻璃表面模糊).1---2、铅玻璃1.铅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那些?62%的二氧化硅,玻璃生成体.21%的氧化铅,增加防电解能力.7%的氧化钠和,7%的氧化钾.2.主要运用:室内光源的灯芯和汽车灯.3.主要规格: (1)01玻璃(30%氧化铅) ,(2)78玻璃(36%氧化铅),(3)291玻璃(21%氧化铅)灯泡应用中的标准玻璃.备注:由于环境因素,现在许多工厂换用360玻璃,是一种无铅玻璃里面铅的功能用钡来代替,有时指的是钡玻璃.1---3.硼硅酸盐玻璃1.硼硅酸盐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那些?72%的二氧化硅,玻璃生成体.17%的三氧化二钡,玻璃硬化剂.5%的氧化钠.2.主要运用:室外光源HID灯中使用,较低的膨胀系数可防热爆.3.主要规格: (1)8486玻璃,生产玻壳. (2)8487玻璃,生产玻管.1---4、铝硅酸盐玻璃1、铝硅酸盐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那些?60%的二氧化硅,玻璃生成体.5%的三氧化二钡.17%的三氧化二铝,玻璃硬化剂.2.主要运用:室外光源特种HID灯中使用,金卤灯和汽车灯,因为其防热爆性比硼硅酸盐玻璃更高.3.主要规格: (1)180玻璃. (2)1724玻璃. (3)1725玻璃.4、玻璃粘度1.什么是粘度?粘度是流动的阻力,可用dPa.s表示(十分之一帕.秒,或泊来表示).例如:在糖水中和在水中搅动汤勺,比较受到的阻力,粘度同流动性\成反比关系,温度越高,粘度越低.注意: 这些点的粘度值对所有的玻璃都是相同的. 对于不同的玻璃,唯一不同的是这些点所对应的温度值.应力点(屈服点):玻璃内的应力可以在数小时内消失。

<SP1014.5> 应力点以上为固态退火点:玻璃内的应力可以在数分钟内消失。

<aP1013> 过渡态飞利浦软化点:玻璃内的应力在外力的作用下数秒内消失<PSP1012.4> 过渡态美国软化点:玻璃在内力的作用下开始变形,开始有点粘<ASP107.4> 以下是液态工作点:可以在商业设备上操作<WP104>熔点:1025、玻璃成分1.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玻璃有三个主要成分:(1) 玻璃成形体(石英砂或二氧化硅) ,(2) 熔化点降低剂<软化剂> (如:苏打或氧化钠).(3) 影响玻璃性能的添加剂.6、热导率热导率:两个相差1度的单位表面上热量流过的速率。

热传导的3种基本方式:1.传导.2.辐射.3.对流传导:一个原子比它周围原子的振动速度率大(即温度高),会撞击周围的原子,使周围原子的振动速率加快(即增加其温度)辐射:每个原子发射和接收一部分能量,当一个原子比其周围的原子温度高时,它发出的能量比接受的多,所以它会失去能量(冷却),周围的原子就获得能量(增加温度),直到达平衡。

对流:当一个振动的原子能够在结构中移动时,它会将能量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原子到达的那一点就可以看到比原来的原子振动要快(即温度高)。

玻璃在低温下是热的不良导体,在高温下是热的良导体冷玻璃是不良导体. 优点: 可以局部加热,如果需要可以手工加热.缺点: 容易产生应力.热玻璃是良导体. 优点: 有热流,可以利用,必须控制.缺点: 在其余部分不变形的情况下,很难工作在小的区域.材料热导系数J/ms oC铜: 370铸铁: 72硬橡胶: 0.035苏打石灰玻璃20℃: 0.8苏打石灰玻璃20℃: 1000oC: 30苏打石灰玻璃20℃:1200oC: 60电导率在金属中通过自由电子的迁移导电在玻璃中通过离子的迁移导电电解:◊Na+ 钠离子迁移◊改变玻璃成分◊改变膨胀系数◊引起应力◊开裂!!! ◊灯泡漏气在直流情况下,相对小的Na+离子逐步从正极向负极迁移.也就是在正极周围的Na 离子减少,在负极Na 离子增加,这就改变了两边玻璃的成分,改变了玻璃的膨胀系数,应力也就会产生.应力 开裂 漏气灯!这种现象称为“电解”,相对小的Na+离子具有最大的迁移率,因此能自由地向负极迁移.在交流情况下Na+不能从一个极向另外一个极迁移但仍会发生电解.在抽真空的灯中,电子从热钨灯丝上发射到相对冷的打扁处.打扁表面就充负电, Na+离子从电极向表面迁移.同样因为玻璃成分和膨胀系数的改变,引起开裂.温度越高,电解速度就越快.因为随着钠含量的增加电导率也会增加,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减少钠含量.然而,这样会提高熔化点,对加工带来不利的影响. 铅和钡离子比较大,可用以阻止钠离子的迁移,也就减缓了电解7、热膨胀和应力玻璃中的应力有:1. 机械应力.2. 热致应力.3. 永久应力.4. 暂时应力.5. 一种玻璃内的应力6. 两种玻璃形成的应力.7. 压应力.8. 张应力.玻璃在压应力下强度很高.玻璃在张应力下强度也很高,但: 张应力+表面损伤◊开裂!!!热致暂时应力存在的条件:1.只有在固体材料中才存在.2.只有温差存在时才存在.注意: 热的一侧是压应力8、玻璃机械强度1、玻璃机械强度定义:如果表面出现不规则,抗张强度就会大大降低.当我们在一块玻璃上施加一个拉力,在开裂点的受力可根据开裂的长度(L)乘上一个因子最大a x F.注意: a =放大因子,最大到200,主要取决于:1.刻痕长度.2.刻痕点的清晰度.9、表面张力材料都有趋向于最小的表面积/体积比◊球形10、玻璃其它方面知识1.为什么要添加额外的物质到玻璃中?答:额外的添加物加入到玻璃中是为了影响玻璃的某些特性,例如:玻璃的膨胀性能; 玻璃的熔化温度; 玻璃的软化温度; 玻璃的软化范围(长料或短料玻璃; 防止电解(加入铅).2.为什么玻璃没有熔化点?答:因为玻璃逐步从固体转化为液体.3.为什么在玻璃熔炉中要加入碎玻璃?答:为了更好地熔化,我们在玻璃熔炉中加入同样类型40%的碎玻璃.4.张应力与压应力,哪一种对玻璃更有利?答:玻璃能承受的压应力是张应力的15倍.5.什么原因造成玻璃中存在应力?答:造成玻璃中应力的原因是:加在玻璃上的外力.例如:弯曲、拉伸、撞击等,或者是温度大于屈服点的不规则的冷却和加热造成.6指出至少五种原因,为什么灯泡制造中要使用玻璃?答:灯泡制造中使用玻璃是因为:它具有很好的透光性能;它具有足够的气密性;它具有很好的电气性能和绝缘性能;它具有很好的化学和大气影响抵抗力;它能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被加工;在加工前后能保持原来的属性;另外,玻璃也是一种最便宜的材料.7.解释为什么玻璃中有永久应力比暂时应力情况更严重?答:玻璃中有永久应力比暂时应力情况更严重有以下原因:永久应力将一直存在在产品中,如果永久应力太大,在产品使用期间的任何时候就会导致产品缺陷. 暂时应力是一种临时应力,在生产过程中它会出现,但在成品中不会存在.8.何时玻璃中完全没有应力?答:当玻璃温度大于退火点或软化点时,玻璃中完全没有应力.9.如何发觉玻壳分化?答:风化的特征是玻璃表面出现一些混浊(白点),使得玻璃不透明.10.什么原因造成玻璃分化?它经常发生在哪里?答:玻璃的分化是空气中湿气侵蚀玻璃的结果.它经常发生在玻壳的内表面上.11.为什么我们要使用退火炉?答:我们使用退火炉逐步均匀地冷却玻璃,减少温差,获得我们能接受的应力.12.玻璃粘度曲线上SP、AP、PST、AST和WT这些参考点有什么样的特征并且说出这些点的具体名称?答: SP、AP、PST、AST和WT这些参考点的特征是:SP是玻璃在此温度下4个小时后,内部应力会降至可接受的水平.AP是玻璃在此温度下15分钟左右,内部应力会降至可接受的水平.PST是玻璃在此温度下开始变形,换句话说,它是玻璃加热至不会因自重而变形之前的最高温度.AST是玻璃在此温度下迅速变形并开始与其它物体粘结,换句话说,玻璃在此温度下因为自重而迅速变形.WT是玻璃在此温度下已经很软,可以对它成型和工艺处理.13.玻璃停留在转换区域的时间越长,会有什么好处?答:玻璃通过转换区域的时间越长(在退火点和屈服点之间),温度的分布就越均匀,因此冷却后的应力就越少.这个过程中在玻璃结构发生改变之后,玻璃将不会再发生变化.14.关于应力方面,软料玻璃比硬料玻璃要求更严格吗?答:软料玻璃在应力方面比硬料玻璃要求更严格(对应力更敏感).15.从颜色的亮度和应力的分布中我们能获得什么重要信息?答:从颜色的亮度和应力的分布中我们能获得:黯淡的颜色:允许存在的应力;明亮的颜色:不允许存在的应力;窄的色带:不允许存在的明显的应力带和应力点;宽的色带:允不允许存在取决于它的亮度.这点是指应力平均分布在一个宽的玻璃面上.16.热传导是什么意思?热传递的强度取决于什么?答:当产品在一端被加热时,热传导发生;这时热量就从热的一点传递到冷的一端.热传递的强度取决于产品的热传导系数.17.膨胀系数是什么意思?答:膨胀率的意思是膨胀的程度.18.液态物质的流动性与粘度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液态物质的流动性与粘度之间的关系是:粘度小的液体容易流动(水);粘度高的物质不容易流动(蜜糖).19.永久应力仅仅存在于什么点和什么点之间?答:永久应力仅仅存在于屈服点与飞利浦软化点之间.20.玻璃建立应力,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1)膨胀系数,当温度变化时,玻璃必须能足够膨胀.(2)热传导,热量必须能流过玻璃.(3)温差,管的内外之间必须有温差.21.哪些应力引起玻璃自发开裂和破裂?答:张应力引起玻璃自发开裂和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