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型实验中--实验表格的设计.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2.2实验现象①在滴加硫酸铜溶液后,摇匀,产生较多的黏性气泡且附着在液体表面。
液体颜色变化不深。
②在滴加Folin-酚试剂水浴加热后,除试管1为淡黄色外,其余试管均成不同的蓝色。
具体看下图:图一水浴后各试管的情况图分析:标准液的试管中(2-5)蓝色不断加深,同实际的标准液的含量多少正相关,而试管6的颜色不深,在1-2试管之间,根据实验原理初步可以判定的是:该样品液的蛋白质含量将不会在60-80g/L之间,而是在0-40g/L。
即实验存在一定的问题,详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2.3实验原始数据本次实验原始数据是在500nm的波长下,各试管混合液的吸光度值,结果见下表1表1 500nm波长吸光度值记录A测定次数各管吸光度值500图2 标准曲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线性方程:0.0062y x =•,20.9659R =将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即y 值)代入方程,可得出样品浓度(即x 值);由相关指数值2R 可看出误差大小。
0.17200.17200.006227.74/y x g mL μ==÷=血清蛋白浓度(mg/ml) = 样品蛋白质浓度×2×300故得血清蛋白浓度为16.65/g L 。
3.2结果由上数据处理可知,最后的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16.65/g L 。
而真正的正常人血清蛋白浓度范围为60~80 g/L 。
因此,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分析见3.3分析与讨论。
3.3分析与讨论首先,我们回顾了整个操作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基本都是按照要求操作,并不存在着明显的操作问题。
通过上面水浴加热后的图可以明显看到,结果的确应该在0-20g/L 之间。
同时我们与和我们一样使用试剂的组讨论后发现,他们的结果也是在10几左右;同时,很多组测出的结果都偏低,故可以初步判定结果的测量方式上不存在明原理清晰易懂。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研究方法》补修考试题库和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学电⼤《教育研究⽅法》补修考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学电⼤《教育研究⽅法》期末题库及答案《教育研究⽅法》题库及答案⼀⼀、判断题(每题3分。
合计60分)1.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三种层⾯。
( A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2.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纲,另⼀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 A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3.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 A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4.等⽐变量(⽐率变量)既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能够进⾏加减乘除运算。
( A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5.结构型访问法⼜称标准型,即事先拟好题⽬,问题次序和谈话⽤语,按⼀定的⽅式询问。
( A )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6.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的变量。
( A )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7.⼀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或进⾏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常⼀致的。
( A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8.⼆次⽂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为的⼈撰写的⽬击描述或使⽤其他⽅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 B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9.对于⾃⼰了解较多的问题,应该选择开放型访谈;⽽对于⾃⼰了解较少的问题,应该选择封闭型访谈。
(B )’A.正确 B.错误C.⽆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10.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
定量分析型实验中-实验表格的设计

06 结论与展望
实验表格设计的总结
实验表格设计在定量分析型实验中的重要性
实验表格是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工具,设计合理的实验表格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减少误 差、便于分析。
实验表格设计的基本原则
简洁明了、科学合理、规范统一。
实验表格设计的具体要求
明确表格目的、选择合适的表格形式、合理安排表格内容、注意数据精度和单位。
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确定需要收集 的数据类型和项目,如实验条件、实 验结果、误差等。
设计数据收集计划
根据需要收集的数据,设计数据收集 计划,包括数据采集的时间、频率、 方式等。
实验表格设计的技巧
使用合适的单位和量纲
在表格中使用的单位和量纲要统一、规范,以便于数据的比较和 分析。
突出关键信息
实验表格的改进方向
增加表格交互性
引入图表和图形
利用现代技术,如电子表格软件,实现表 格的交互功能,方便数据的筛选、排序和 可视化。
在表格中适当添加图表和图形,直观展示 数据变化趋势和分布情况。
标准化表格格式
强化数据完整性
制定统一的表格格式标准,确保不同实验 和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通过多种手段,如数据验证和校验,确保 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定量分析型实验Βιβλιοθήκη -实验表格的设 计目录• 引言 • 实验表格的种类与选择 • 实验表格的设计方法 • 实验表格的应用与实例 • 实验表格的优化与改进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实验表格设计的意义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表格是记录实验数据的工具,设 计合理的表格有助于准确记录实验过 程中的各项数据。
数据分析
定量分析型实验中-实验表格的设计

生产过程监控与质量检测
实验目的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设计要点
表格应包含产品名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关键信息,以便于 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调整。
市场调研数据分析
实验目的
用于收集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定量分析型实验中-实验表格的设 计
目 录
• 实验表格设计概述 • 实验表格的设计步骤 • 实验表格的实例分析 • 实验表格的优化建议 • 实验表格的应用场景 • 实验表格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01
实验表格设计概述
实验表格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实验表格是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整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的 工具。
THANK YOU
数据分析表格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 析和解释。
详细描述
数据分析表格主要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以得出科学结论。表格中应包含数据 集、统计量、误差和置信区间等列,以便于 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分析表格的设计 应根据具体实验和研究目的而定,以确保准
确记录和分析数据。
04
实验表格的优化建议
提高表格的可读性
总结词
确定数据表达方式与单位是实验表格设计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详细描述
根据实验变量的性质和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表达方式,如数值、图表等。同时,应明确数据的单位,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表格中标注数据单位能够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并有助于避免因单位不统一而引起的误 差和混淆。
选择合适的表格形式
总结词
根据实验目的和变量选择合适的表格形 式,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呈现实验数据。
《管理系统定量分析报告》实验指导书

《管理定量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要求一、实验报告要求格式符合规范、文字书写工整、版面整洁、言简意明;二、实验报告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要求2、实验操作要点3、实验数据记录4、实验分析和使用说明目录实验一预测分析技术实验二模拟运算表实验三线性规划求解实验一:预测分析技术一、实验目的:1、学会运用Excel进行线性回归预测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
2、学会运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二、实验要求:1、掌握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相关系数分析。
2、掌握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三、实验步骤:(一)线性回归分析1、如图1,在Excel工作表中输入我国1987年至1997年的布匹人均产量和人均纱产量,试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
图12、选择“工具”菜单的“数据分析”子菜单,双击“回归”选项,弹出回归分析对话框。
3、按如下方式填写对话框:x值输入区域为$C$1:$C$12,y值输入区域为$B$1:$B$12,并选择“标志”和“线性拟合图”两个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结果如图2图2 4、结果说明第一部分是回归统计的结果,包括多元相关系数、可决系数、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回归标准差及样本个数;第二部分是方差分析的结果,包括可解释的离差、残差、总离差和它们的自由度以及由此计算出的F 统计量和相应的显著水平;第三部分是回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的估计值及它们的估计标准误差、t 统计量大小双边拖尾概率值,以及估计值的上下界。
回归方程为:288.18*46433.8-=x y (二)相关系数分析采用图3表中的数据,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图31、 用鼠标点击表中待分析数据的任一单元格2、 选择“工具“菜单”的“数据分析”子菜单,双击“相关系数”选项,弹出相关系数对话框3、按如下方式填写对话框:输入区域为$A$1:$C$12,并选择“标志位于第一行”复选框,在输出选项中选择输出方式,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三)移动平均法1、如图1,在Excel工作表中输入某客运站旅客运输量图12、在“工具”中的“数据分析”点击“移动平均”,输入数据区域:C2:C13,若进行三项移动平均,在“间隔”中输入:3,在“输出区域”中输入指定的区域(如D2:D13),选择“图表输出”,点击“确定”即可。
第2章--试验数据的表图表示

表外附加通常放在表格的下方,主要是一些不便列在表内 的内容,如指标注释、资料来源、不变的试验数据等
注意事项 :
(1) 表格设计应该简明合理、层次清晰,以便于 阅读和使用;
(2) 数据表的表头要列出变量的名称、符号和单 位;
(3) 要注意有效数字位数; (4) 试验数据较大或较小时,要用科学记数法来
2.2 图示法
图表是数字值的可视化表示。用于试验数 据处理的图形种类很多,EXCEL根据图形 的形状可以分为线图、柱形图、条形图、 饼图、环形图、散点图、直方图、面积图、 圆环图、雷达图、气泡图、曲面图等等。 图形的选择取决于试验数据的性质。
图表向导 举例
2.2.1 EXCEL常用图表类型介绍
1.柱形图
公式(函数式):借助于数学方法将实验数据按一 定函数形式整理成方程,即数学模型。
2.1 列表法
将试验数据列成表格,便于随时检查结果是否正 确合理,及时发现问题,利于计算和分析误差, 并在必要时对数据随时查对。通过列表法可有助 于找出有关实验因素之间的规律性,得出定量的 结论或经验公式等。列表法是图示法和公式法的 基础,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列 表法常分为: ➢ 记录表 ➢ 结果表示表
中反映出关于研究结果的完整概念。 例如:
说明:
三部分组成:表名、表头、数据资料 必要时,在表格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
表名应放在表的上方,主要用于说明表的主要内容,为了 引用的方便,还应包含表号
表头通常放在第一行,也可以放在第一列,也可称为行标 题或列标题,它主要是表示所研究问题的类别名称和指标 名称
每个数据标志相关的可能误差量。 所谓趋势线,是用图形的方式显示数据的预测趋
定量分析型实验中--实验表格的设计

表格式,请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
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 物理量 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2+ 2+ Fe 溶液体积/mL Fe 溶液体积 /mL 滴定前读数
0.1mol/L酸性KMnO4溶液体积/mL
滴定后读数 消耗体积
① ① ② ②
a a a a b1 b2 c1 c2 c1-b1 c2-b2
[针对练习3] 设计测定NaOH溶液与盐酸(两溶液密度均为 1g/mL)反应的反应热,请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 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 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答案见《选修4》 P5
[自我检测]:某同学拟用如下图装置探究固体表面积和反应物浓度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用品:0.1 mol· L-1 HCl、颗粒状CaCO3、粉末状CaCO3、蒸 馏水、量筒、秒表 ① 设计实验方案:在固体表面积或反应物浓度不同的条件下,测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等质量CO2所需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生成的 CO2的质量) (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② 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表格列数自定;列出所用试剂 的用量、待测物理量和拟定的数据;数据可用字母a、b、c等表示)
物理量
实验编号
V[0.1mol/L Fe2(SO4)3]/m V(30%H2O2) V(H2O) 收集dmLO2所需时间/S /mL /mL L a a b c
1 2
c
b
t1
t2
思考:该实验没有选用MnO2作催化剂,可能原因是什么?
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表制作

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表制作化学实验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过程,而数据处理和表制作是实验数据分析和展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表制作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有效地处理和展示实验数据。
一、数据处理方法1. 平均值计算:在实验中常常需要重复测量同一物理量,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计算平均值时,首先将所有测量值相加,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得到平均值。
2. 不确定度评定:实验数据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评定不确定度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常见的评定方法包括仪器精度、人为误差和观察误差等。
3. 数据比较:化学实验中常需要对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它们是否显著不同。
统计学方法如t检验和方差分析可以帮助进行数据比较和判断。
4. 标准曲线拟合:当测量结果与浓度或其他物理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可以通过拟合标准曲线来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或其他值。
常见的拟合方法包括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和指数拟合等。
二、表制作技巧1. 表格设计:合理的表格设计可以使数据清晰、易读。
表格应该具有明确的标题,每列应有相应的单位。
表格的边框线应粗细适中,单元格内文字应居中对齐。
2. 表头标注:表格的第一行应标注每一列的内容,并使用合适的单位。
如果需要对表格进行分组,可以使用跨列或跨行的方式进行标注,避免重复的标题。
3. 数值精度:根据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合理选择数值的小数位数。
如果实验结果小数位数很多,可以适当采用四舍五入或科学计数法来减少位数,提高表格的整洁度。
4. 图表结合:在表格的基础上,有时候使用图表可以更好地展示数据。
常见的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等。
在制作图表时,需要注明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标注和单位。
结论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表制作对于正确、清晰地分析和展示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准确评定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精心制作表格和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实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体 积/mL
NaOH溶液 NaOH溶 消耗NaOH 滴定前读 液滴定后 溶液体积 /mL 数/mL 读数/mL
①
a1
②
b1
b2
b1-a1
b2-a2
c1
c2
d1
d2
d1-c1
d2-c2
a2
思考:实际操作过程中盐酸的体积一定要相同吗? 若题目中没有限定盐酸体积,表格应做何补充?
小结: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方法
第二课时
[例2] 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
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 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 mol· L-1、0.001 mol· L-1, 催化剂的 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每次实验KMnO4酸 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 mol· L-1)的用量均为2mL。
设计实验表格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1)在表格的标题栏中要注明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
位,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之间应该用斜线隔开。数 据栏中只需记录测量的数值,无需重复书写单位。 (2)有时候确定的物理量在实验过程中不便于直接记录, 需要通过简单的处理,则还要设计相应的项目。
如:滴定实验中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便于在实验中直接 记录,则应分成始读数、终读数和实际消耗体积三列。
(表格中已含此项)
结合实验操作实际,确定实验过程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有哪些? NaOH溶液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实际消耗体积。
NaOH溶液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实际消耗体积。
物理量
实验编号
盐酸体积 /mL
NaOH 溶液体积 V/mL NaOH 溶液 消耗NaOH溶 NaOH溶液滴 滴定后读数 液体积/mL 定前读数/mL /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消耗体积
物理量
实验编号
V[0.1mol/L Fe2(SO4)3]/m V(30%H2O2) V(H2O) 收集dmLO2所需时间/S /mL /mL L a a b c
1 2
c
b
t1
t2
思考:该实验没有选用MnO2作催化剂,可能原因是什么?
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太快,成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因,不同浓度的 H2O2分解速率变化不大。
请完善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母表示)。 分析原理,求算盐酸浓度需要用到的物理量有哪些? C(HCl)= C(NaOH)×v(NaOH)÷ v(HCl) 需要用到的物理量有: C(NaOH)、v(NaOH)、 v(HCl)
(已知浓度,定值)
考题赏析:
《学习与评价》p211:广东高考2014(实验题) 与实验相关的考点: ③ 完善(补充)实验装置, ②、④实验原理及数据表格设计 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往往是实验设计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 内容,它与实验步骤的设计是一脉相承的。这项设计的难度仅
次于实验步骤的设计,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 今天我们
物理量
实验编号
V[30% V[15% V[0.1mol/L b mL(H2O 2)的浓 H2O2]/mL H2O2]/mL Fe2(SO4)3]/mL 度 /%
V(O2) 收集C mL O2所需时间 t/s / S …… /mL
C C
1 2
a a
b
30% 0 15% b
0
实验目的: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
[限时训练]: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某小 组拟在同浓度 Fe3+ 的催化下,探究H 2O2浓度对H2O 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 选试剂与仪器: 30% H2O2、 15% H2O2 、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 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 器。 收集相同体积
氧气所需时间 (要求所 (1)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 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或: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2)设计实验装置,完成下图的装置 思考:“一定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是否正确? 示意图。
X
此装置是否可行?
《选修4》P18
X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 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①
20
②
a1 a2
b1 b2
b1-a1 b2-a2
20
思考:实际操作过程中盐酸的体积一定要相同吗? 若题目中没有限定盐酸体积,表格应做何补充?
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有: 盐酸在滴定管中的始读数、终读数、实际体积; NaOH溶液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实际消耗体积。
物理量
实验编号
盐酸始读 盐酸终 数/mL 读数/mL
思考:该实验中涉及的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变量:H2O2浓度 因变量:H2O2分解速率 →直接测定的数据是什么? (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
思考:实验过程中还需控制的不变量有哪些?
不变量:反应温度、催化剂
[练习]: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 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 30% H2O2、 15% H2O2 、0.1mol∙L-1Fe2(SO4)3、蒸 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 槽、注射器。 若H2O2只有一种浓度,上述拟定实验表格,应作怎样调整?
共同来探讨这一问题。
定量分析型实验中-----
实验表格的设计
[例1]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盐酸浓度,参照下表格式,
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
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
实验编号
盐酸体积 /mL
……
①
20
②
20
[例1]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盐酸浓度,参照下表格式,
第一步,画出表格的模板。
物理量 实验编号
物理量1
物理量2
……
待测物理量
1 2 3
尽管实验各式各样,但是它们的记录表格几乎都可以套 用上面的模板,因此应熟悉此模板。
第二步,依照实验原理依次确定具体的物理量1、物理量2、 物理量3……直至最终的测量结果,这样表格的列数就得以确 定。 第三步,由实验的次数确定表格的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