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一个高性能计算机档

合集下载

电脑建档案操作流程

电脑建档案操作流程

电脑建档案操作流程
电脑建档案操作流程简述如下:
1. 打开软件:启动计算机并打开相应的文档管理软件,如Windows自带的文件资源管理器或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

2. 新建文件夹:在指定位置创建一个新文件夹,作为档案的存储容器,命名应反映档案内容和类别。

3. 录入信息:在文件夹内创建电子文档(如Word、Excel等格式),详细记录档案的各项具体内容,包括标题、日期、责任人、正文等信息。

4. 归档整理:将相关的电子资料保存到对应的文件夹中,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排序,确保查找方便。

5. 设置权限:根据需要设置文件及文件夹访问权限,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备份与更新: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备份,并随着档案内容的变化及时更新文件内容。

7. 建立索引:如有必要,可以建立电子索引或使用搜索功能,以便快速检索所需档案。

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优化

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优化

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优化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优化是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和计算机用户共同关注的重点。

一个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数据处理速度,改善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

一、硬件优化1. 选择合适的硬件:对于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选择高速、大容量的内存、处理器和硬盘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配置硬件,可以提升系统运行速度和响应能力。

2. 硬盘优化:使用固态硬盘(SSD)代替传统机械硬盘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读写速度。

此外,定期清理无用的文件和碎片,以确保硬盘的顺畅运行和快速响应。

3. 内存管理:合理利用内存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

在使用大型应用程序时,尽量避免过度的内存交换(swap),降低系统的负载。

二、软件优化1. 操作系统优化:定期更新和升级操作系统,安装最新的补丁和驱动程序,以确保系统的顺畅运行和安全性。

优化系统的启动和关闭过程,减少不必要的后台服务和进程。

2. 应用程序优化:合理选择和使用应用程序是提升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关键。

尽量避免同时打开过多的应用程序,关闭不需要的后台进程和插件。

优化应用程序的设置,如减少图形效果和动画,降低应用程序的资源消耗。

3. 数据库优化:对于需要频繁读写数据库的系统,优化数据库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性能。

通过创建索引、优化查询语句和合理分配数据库资源等方法,可以加快数据库的访问速度和响应能力。

三、代码优化1. 代码审查: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性能问题。

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代码,优化算法和数据结构,减少资源消耗和运行时间。

2. 并行和并发:合理使用并行和并发的技术,如多线程和分布式计算,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能力。

使用线程池和任务队列来管理并发操作,避免资源竞争和死锁等问题。

3. 编译优化:选择优化的编译器和编译选项,使用内联函数和循环展开等技术,可以改善代码的执行效率。

四、系统监控与调优1. 系统监控:通过使用性能监控工具,不断跟踪和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瓶颈和问题。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是指能够快速高效地运行计算任务,并且能够满足大规模复杂计算的需求的计算机系统。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计算任务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探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优化。

一、硬件架构设计和优化(一)内存架构设计与优化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内存架构对于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内存的架构方面,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架构:共享内存和分布式内存。

共享内存架构指的是多个处理器共享同一块内存,处理器之间共享数据。

而分布式内存架构则意味着不同处理器之间有自己的内存,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在内存的优化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内存带宽:通过增加内存带宽提高内存的传输速度,以确保在大型复杂计算任务中能够快速高效地传递数据。

2.优化内存访问:通过优化内存访问,可以避免因为不必要的内存访问导致的性能下降。

3.增加内存容量:通过增加内存容量,可以避免因为内存不足导致的性能下降。

(二)处理器架构设计与优化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架构对于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处理器架构主要包括两方面:单个处理器的性能和多个处理器之间的协同效应。

在处理器的性能设计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处理器的核数:通过增加处理器的核数提高系统的并行计算能力,以确保在大型复杂计算任务中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数据。

2.增加处理器的运算速度:通过增加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提高单个处理器的计算能力,以确保在单个处理器的计算任务中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数据。

在处理器之间的协同效应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通过优化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可以提高处理器之间的协同效应。

2.增加处理器的互连方式:通过增加处理器之间互连的带宽和速度,可以提高处理器之间通信的效率,以提高系统的协同效应。

(三)存储器架构设计与优化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架构对于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优化Excel计算性能的高级设置

优化Excel计算性能的高级设置

优化Excel计算性能的高级设置在当今数字化办公的时代,Excel 无疑是处理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得力工具。

然而,当我们处理大规模数据或复杂的计算时,Excel 可能会出现卡顿、计算缓慢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

别担心,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系列优化 Excel 计算性能的高级设置,帮助您提升工作效率,让Excel 飞起来!一、数据格式与类型的优化首先,要确保数据的格式和类型正确无误。

对于数字数据,应根据其实际用途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例如,如果是整数且数值范围较小,可选择“短整数”或“长整数”类型;如果是带有小数的数值,且精度要求较高,选择“双精度浮点数”类型。

避免在一个单元格中混合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这会增加 Excel 的计算负担。

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文本格式来存储数字,因为 Excel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先将文本转换为数字,这会耗费额外的时间。

对于日期数据,使用 Excel 内置的日期格式,这样 Excel 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日期相关的计算和排序。

二、减少公式的复杂性复杂的公式往往是导致计算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简化公式。

例如,使用查找和引用函数(如 VLOOKUP、INDEX 和 MATCH)时,要确保查找范围尽量小且有序,以提高查找速度。

避免在一个公式中嵌套过多的函数,因为每增加一层嵌套,计算量都会大幅增加。

如果一个复杂的计算可以分解为多个简单的步骤,那么可以将其分别计算,然后再汇总结果。

三、启用自动计算与手动计算默认情况下,Excel 处于自动计算模式,即每当数据发生更改时,它会立即重新计算所有相关的公式。

在处理大型工作表或复杂计算时,这可能会导致明显的延迟。

您可以切换到手动计算模式。

在“公式”选项卡中,点击“计算选项”,选择“手动”。

这样,只有在您按下“F9”键或保存工作簿时,Excel 才会进行计算。

在进行大量数据输入或修改时,手动计算可以显著提高操作速度。

但请记得在完成操作后手动计算以获取最新的结果。

如何优化Excel电子表格的性能

如何优化Excel电子表格的性能

如何优化Excel电子表格的性能在现代商业活动中,Excel电子表格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

然而,随着表格数据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复杂化,很多用户发现Excel的性能逐渐变得缓慢,甚至导致卡顿和崩溃。

为了提高Excel电子表格的性能,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第一章:优化数据结构优化数据结构是提高Excel性能的首要步骤。

首先,应确保数据有效性和一致性。

删除空行、空列以及重复数据可以减少文件大小,提高数据的加载速度。

其次,应将数据合并到一个单一的工作表中,避免使用多个工作表,因为每个工作表都需要额外的内存和处理时间。

此外,可以使用数据透视表等功能,根据实际需要提取和分析数据,避免对大量无用数据进行操作。

第二章:优化计算公式Excel电子表格中的复杂计算公式常常是导致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编写和使用计算公式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尽量避免使用全列和全行的引用,而是定义具体的数据范围。

其次,在使用函数时,选择最适合的函数,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函数链式调用。

还可以使用数组公式或者借助VBA宏来优化计算过程。

此外,及时清理无用的公式和格式,以减少计算负担。

第三章:运用筛选和排序功能筛选和排序是Excel电子表格非常常用的功能,然而,当表格数据量较大时,筛选和排序往往变得缓慢。

为了优化该功能的性能,可以在筛选之前先冻结窗格,用于显示需要筛选的数据,避免频繁的滚动操作。

此外,合理利用排序的预览和自定义排序的功能,选择合适的排序方式和排序字段,避免对整个表格进行排序,以提高排序效率。

第四章:使用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快速透视、汇总和分析大量数据。

通过合理使用数据透视表,可以避免直接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计算和筛选,从而提高Excel电子表格的性能。

在使用数据透视表时,应注意设置透视表的缓存范围,避免包括无关数据,减少透视表的计算负担。

同时,可以使用报表筛选器来缩小透视表的范围,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筛选条件,提高透视表的执行效率。

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我们可以从硬件、软件以及系统优化等多个方面入手。

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以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一、硬件优化1.升级硬件组件:首先,我们可以考虑升级计算机的硬件组件。

例如,将低容量的内存条升级为更大容量的内存条,这样可以增加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更换处理器、显卡等硬件设备,也能够明显提升计算机的性能。

2.优化硬盘性能:硬盘的速度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优化硬盘性能:(1)使用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相比传统机械硬盘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能够大幅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启动速度。

(2)分区和碎片整理:将硬盘进行分区,并定期进行碎片整理,可以提高硬盘的读写效率。

(3)定期清理无用文件:清理硬盘中的无用文件、临时文件和回收站文件等垃圾文件,能够释放硬盘空间,提高读写速度。

二、软件优化1.升级操作系统: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可以获取最新的性能优化和安全补丁,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此外,关闭不必要的系统服务和特效也能够减轻系统的负担,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优化软件配置:合理配置软件的参数和选项,能够减少资源占用,提高系统性能。

例如,可以在图形设计软件中调整图像处理选项,或在视频播放器中调整缓冲区大小,以减少卡顿和延迟。

3.选择高效的软件:选用高效的软件能够减少资源占用,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比如,选择轻量级的浏览器、压缩软件或媒体播放器,可以减少占用的内存和处理器资源。

三、系统优化1.清理注册表:计算机系统中的注册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臃肿,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可以使用一些注册表清理工具来清理无效的注册表项,提升系统性能。

2.优化启动项:系统启动时,有些程序会自动加载并运行,占用系统资源。

通过检查和禁用不必要的启动项,可以缩短系统的启动时间,提高系统性能。

3.定期清理垃圾文件:定期清理临时文件、浏览器缓存和下载文件夹等垃圾文件,可以释放磁盘空间,减少系统负担,提高系统性能。

一个详细的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

一个详细的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

一个详细的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早上起来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笔记本上。

我开始构思这个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想象着未来机房的模样,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科技感的空间。

一、机房选址与规划机房选址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考虑交通便利、环境安全、电力供应稳定等因素。

最好选在楼层较低的位置,避免上下楼带来的不便。

规划机房时,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于设备安装、维护和散热。

1.位置选择:楼层低、交通便利、环境安全2.空间规划:设备安装、维护、散热空间二、机房设备配置我们来谈谈机房设备。

根据业务需求,我们需要配置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

1.服务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服务器,支持虚拟化技术2.存储:大容量、高性能的存储设备,支持RD技术3.网络设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交换机、路由器等4.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三、机房供电与散热机房供电与散热是机房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1.供电:采用双回路电源,确保电力供应稳定2.散热:安装空调、新风系统,保持机房温度恒定四、机房网络规划网络规划是机房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我们需要考虑网络架构、IP 地址规划、网络设备配置等因素。

1.网络架构:采用星型结构,便于管理和维护2.IP地址规划:采用私有IP地址,确保内网安全3.网络设备配置:合理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提高网络性能五、机房安全防护机房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机房内设备安全。

1.物理安全:安装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等2.数据安全:采用加密技术、备份策略等3.网络安全: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六、机房运维管理机房运维管理是机房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运维管理流程,确保机房稳定运行。

1.运维人员:培训专业的运维人员,负责机房日常维护2.运维流程:制定运维管理流程,确保机房稳定运行3.监控系统: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机房运行状况七、机房装修与施工机房装修与施工也是机房设计的重要环节。

如何用Word制作专业级文档

如何用Word制作专业级文档

如何用Word制作专业级文档在当今的数字化办公环境中,熟练掌握 Word 软件的使用技巧对于制作专业级文档至关重要。

无论是撰写报告、论文、合同还是宣传材料,一个精心制作的 Word 文档都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提升工作效率和专业形象。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用 Word 制作专业级文档。

一、规划文档结构在开始动手编写之前,首先要对文档的结构进行规划。

这就像是建造房屋之前先设计蓝图一样。

确定文档的主题、目的和受众,然后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章节和段落。

例如,如果您正在撰写一份报告,可能会包括引言、背景、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都应有明确的主题和逻辑顺序,以引导读者顺畅地阅读。

二、设置页面布局接下来,设置合适的页面布局。

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卡,可以调整页面大小(如 A4、A3 等)、方向(纵向或横向)、页边距(上下左右的留白)。

合适的页边距可以让文档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同时也便于打印和装订。

一般来说,上下边距可以设置为 254 厘米,左右边距可以设置为 317 厘米。

三、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字体和字号的选择会影响文档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对于正文部分,通常使用常见的字体,如宋体、黑体、微软雅黑等,字号可以选择小四号或五号。

标题部分则可以使用较大的字号和加粗、倾斜等样式来突出显示。

注意,整个文档中字体和字号的使用应保持一致,避免过于花哨和杂乱。

四、应用段落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能够使文档更加有条理。

可以通过“段落”对话框调整段落的缩进(首行缩进、悬挂缩进)、行距(单倍行距、15 倍行距、双倍行距等)和段间距(段前、段后间距)。

一般来说,正文的行距可以选择 15 倍行距,段间距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设置,以增加文档的层次感。

五、创建标题样式为了方便文档的导航和排版,创建标题样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Word 中,可以自定义标题 1、标题 2、标题 3 等样式。

例如,标题 1可以设置为二号字体、加粗、居中对齐;标题 2 可以设置为小三号字体、加粗、左对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设计一个高性能计算机1.要设计一个高性能计算机,首先我们得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运算以及运行方式。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基本计算模式:主机/终端, 客户机/服务器,服务器聚集,网格计算,云计算。

2.了解计算的基本组成后我们还要知道高性能计算机的概念,从而从一个基本计算机身上,设计出一个高性能计算机。

高性能计算机及分类,实现高性能的途径-并行平衡性, 局部性, 周期隐藏SISD, SIMD, MIMD, MISD, SPMD指令级并行, VLIW, EPIC流水线, 向量机, PVP, 数组处理机SMP, 紧偶合, 共享存储, Cache 一致性MPP, 机群,松散偶合, 分布式存储ccNUMA, 计算资源虚拟化3.获得高性能的途径提高部件性能极其限度: CPU, 内存, 磁盘, 网络并行处理, 设计优化, 性能优化开发局部性: 空间局部性, 时间局部性并行性与局部性的矛盾周期隐藏(1)计算机--从串行到并行基本的串行计算机结构(CPU)4.高性能计算机分类基于体系结构的分类基于访存模式的分类基于指令流/数据流的分类1,机群系统:IA + Linux/NT: 联想深腾1800 系列,性价比高RISC + Unix: IBM sp 系列,性价比低2,UNIX SMP 小型机:IBM 690,SUN,商务计算为主, 易编程,可扩展性差3,(传统)大规模并行机(mpp):T3E,曙光1000编程不易,曾停止发展Cray XT系列的Red Storm 重新抬头, TOP10, 原因: 大规模时体积小4,向量机(传统超级机):CRAY, 银河I不再单独发展5,向量并行机:NEC地球模拟器, Cray X1速度高,效率高, 昂贵,专用,非产品化在世界TOP500份额居第二6, ccNUMA:SGI Qrigin3000, Altix3000兼顾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7,专用机:IBM BlueGene, BlueGen/L解决规模(速度)和体积功耗矛盾5.分类基于指令流/数据流的体系结构指令流(程序流)/数据流并行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 单CPU计算机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数组处理计算机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栈计算机(无实用机)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MPP, clusterSPMD: 单程序/多数据流, MPP, clusterMPMD: 多程序流/多数据流, 高吞吐(事务处理)6.CPU 芯片发展趋势CPU 芯片最终收敛到两家:Intel, IBM理由:市场规模决定芯片生存现实:志强/安腾赶上/超过RISC芯片,单CPU 速度达到每秒100亿次IBM 采用铜连线、绝缘衬底、Low k 技术Power6速度超过80亿次/秒HP/Compaq向INTEL 靠拢,Alpha 停止发展SUN:采用志强SGI:放弃MIPS, 采用IA64做Altix 服务器最终趋势:IA 和RS6000(IBM Power) 存在和发展流水线与向量机7.流水线与向量机流水线: pipelines向量处理机: vector processor, 并行向量处理机(PVP)数组处理机: array processor内存访问流水线消息传递流水线(/message queue)8.网络计算模式1,主机(mainframe)/终端(1980年代中期年以前)直接I/O连接或互连网连接效率高,开放性,扩充性差,技术复杂2,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1980年代后期以来)基于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 AN)开放、可扩充难管理总拥有成本(TCO)高3.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结构设计规范系统设计目标: 浮点速度, 字长, 内存总容量, 磁盘总容量,点-点通信带宽, 等分带宽(bi-section) ,可扩展性, 系统均衡性系统结构: 可扩展分布式(共享?)存储, MIMD/SPMD结点机: 单/SMP, CPU种类与主频, cache, 内存, I/O接口互连网络: 高速网: mesh(2D/3D), Tree, nCUBE; 以太网结点-网络接口: 与高速网对应, 单/双卡, 带宽9.当了解了计算机与高性能计算机的原理与技术的时候,我们就可根据这些理论来进行设计一个高性能计算机。

1.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结构设计规范(1)系统设计目标: 浮点速度, 字长, 内存总容量, 磁盘总容量,点-点通信带宽, 等分带宽(bi-section) ,可扩展性, 系统均衡性(2)系统结构: 可扩展分布式(共享?)存储, MIMD/SPMD(3)结点机: 单/SMP, CPU种类与主频, cache, 内存, I/O接口(4)互连网络: 高速网: mesh(2D/3D), Tree, nCUBE; 以太网(5)结点-网络接口: 与高速网对应, 单/双卡, 带宽2.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结构设计规范(续(1)I/O: 专用/通用结点机, PCI/专用通道, SAN/NAS外部网络连接: 前端机/客户机操作系统:结点OS(Unix/Linux/WindowsNT),并行OS (active message ), 实/虚存, 并行文件系统(2)使用模式: 批处理/交互式, 独占/多用户, client/server,直接login, 远程host, 网格(3)并行编程环境: 并行优化编译, 库函数, 调试器,PVM/MPI, HPF(4)可视化工具: 并行程序运行可视化, 运行结果可视化3.MPP结构设计规范实例系统设计目标:浮点速度: 25.6亿次/秒, 32CPU(计算)内存总容量: 1024MB, 磁盘总容量: 5GB点—点通信带宽: 80MB/秒(双); 等分带宽:480MBS可扩展性: CPU数, 内存, 磁盘, 通信, I/O系统结构: MIMD, 分布式内存结点机: 计算结点32个,单CPU, i860, 40MHz, 2指令/clock, 内存32MB;/O结点2个; 服务结点2个互连网络: 2_D mesh, wormhole 机制, 规模: 6 X 6;结点-网络接口: 双向DMA, FIFO, 带宽80MB/秒(双向) 4.MPP系统结构设计案例研究: 曙光1000典型的MPP系统: CM5, nCUBE, Paragon, T3D/E/F曙光1000系统总框图计算结点机框图计算结点总线– Mesh 接口:接收/发送FIFO, 异步收发控制, 代码校验I/O(服务)结点EISA总线—Mesh接口(图):EISA 总线端: 双向DMA(直接内存存取)Mesh端: 接收/发送FIFO, 异步收发控制,代码校验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4.MPP (Cluster)的通信系统◆ 通信流程◆ 通信网络◆ 路由机制◆ 路由(寻径)规则◆ 通信芯片及设计◆ 消息传递界面MPI◆ 通信优化 — 主动消息传送active messaging5.MPP (Cluster)的通信流程MPI 并行程序中的 发送(Send )语句状态切换( context switching): 用户态◊ OS 态Memory copy: (被传数据) 用户空间◊系统空间打包启动发送返回用户态MPI 并行程序中的 接收(Send )语句查询方式(主动)/中断方式(被动)状态切换( context switching): 用户态◊ OS 态接受, 解包Memory copy: (已接收的数据)系统空间◊用户空间返回用户态Wormhole 路由器设计问题– 异步控制逻单元(ACE)如何设计?设备 前端机2, X( Y1,异步前进: 仅当Li+1非锁存数据时, Li才能能发新的申请; 当Li+1锁存时, Li不再锁存同一数据片(往前传))判正负和零, 修改, 剥离;3, 状态机(S0, S1, S2, S3) 和控制逻辑的设计4, 路由开关设计消息竞争: 在竞争输出锁存器L3时发生.1), 被堵塞: 进入mesh 时或拐弯时;前进道路已被占领2), 随机竞争:异步逻辑无时钟同步,势必造成不确定状态.5.用户级active message 的实现基本思路:将消息发送/接收协议处理由OS空间移至用户空间2.消息包格式XY长度Tag处理程序指针参数1,2,..2,用户级处理程序发送: 用户组包并发送接收: 抓取消息包并放入计算进程6.用户级active message 的实现3, 软件层user applicationsmessage passingprotocolactive messagesnetwork interface不进操作系统核心4,用户层为了消除进出OS和内存copying的额外开销,从用户空间直接访问网络端口(I/O ports).方式:中断/查询.Ports: FIFO中断向量,...虚地址空间Mesh 屏蔽寄存器10.以上就是一个如何设计一个高性能计算机的全部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