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基础知识(1)全解
1实验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操作

实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远程配置方式Telnet方式Telnet协议是一种远程访问协议,可以用它登录到远程计算机、网络设备或专用TCP/IP网络。
Windows 95/98及其以后的Windows系统、UNIX/Linux等系统中都内置有Telnet客户端程序,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实现与远程交换机的通信。
在使用Telnet连接至交换机前,应当确认已经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在用于管理的计算机中安装有TCP/IP协议,并配置好了IP地址信息。
·在被管理的交换机上已经配置好IP地址信息。
如果尚未配置IP地址信息,则必须通过Console端口进行设置。
·在被管理的交换机上建立了具有管理权限的用户帐户。
如果没有建立新的帐户,则Cisco交换机默认的管理员帐户为”Admin“。
连接交换机a.先启动交换机,等待OK灯不闪烁;b.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输入“telnet 192.168.10*.10”,连接到不同的交换机上。
c.所需密码均为“cisco”。
在此步骤中思考以下问题:1、交换机的型号是什么?2、交换机的以太网地址是什么?3、交换机上有些什么样的端口?交换机配置模式及帮助交换机配置模式是用于不同级别的命令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同时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规范性。
对于几种配置模式的学习,需要不断的使用才可掌握。
几种配置模式如下:普通用户模式:开机直接进入普通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只能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如版本号(show version)。
提示信息:switch>特权用户模式: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 命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和调试信息等等。
提示信息:switch#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 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全局参数的配置。
提示信息:switch(config)#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interface-list 即可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接口参数的配置。
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张世勇 01第1章 网络基础知识

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第一节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或专门的外部设备(如手机)用通信线路(包括有线和无线的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一、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指的是:通过通讯线路使计算机之间产生的一种信息交换方式。
根据传输媒介的不同,分为有线数据通讯和无线数据通信。
优势:比传统方法更高效更节省资源。
二、资源共享共享就是大家一起享用。
资源就是我们需要共享的硬件(打印机、磁盘)或者软件(程序、电影等)。
优势:共享资源的目的是避免重复的投资和劳动,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使系统的整体性能价格比得到提高。
三、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个系统内,单个部件和计算机的暂时失效必须通过替换资源的办法来维持系统的持续运行。
但在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资源可以分别存放在多个地点,而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访问网络内部的每个资源。
优势:避免了单点失效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四、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分布式指的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下,互连的计算机可以互相协调工作,把多个分散节点的工作站通过网络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也可以这么解释:采用分布式计算结构,可以把原来系统内中央处理器处理的任务分散给相应的处理器,实现不同功能的各个处理器相互协调,共享系统的外设与软件。
这样就加快了系统的处理速度,简化了主机的逻辑结构。
而负载均衡是说:把多台计算机连接成网络后,各个计算机之间的忙闲程度是不均匀的,在同一网络内可以通过协同操作和并行处理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使网络内各个计算机实现负载均衡。
第三节 TCP/IP五层参考模型TCP/IP图 TCP/IP五层模型结构一、物理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也称为一层,这一层的处理单位是比特(bit),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节点之间比特(bit)的传输。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任务1 交换机及配置基础

(3)消除回路
消除数据库不稳定性
服务器 /主机X 单播 单播 交换机A 端口1 端口0
路由器Y
端口0 端口1
1.什么是交换机
交换机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 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 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设备统称。
2.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根据MAC地址,通过一种确定性的方法在 接口之间转发数据帧。数据帧的封装中必不可少 的信息有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高层协议 标识、错误检测信息。 交换机通过源MAC地址来获得与特定接口相连的 设备的地址,并根据目的MAC地址来决定如何处 理这个数据帧
学习目标
熟悉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熟悉交换机的访问方式 理解交换机端口的相关技术 熟悉VLAN技术 掌握三层交换机原理 熟悉生成树协议与快速生成树协议 掌握DHCP工作原理 能够进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学习目标
能够进行交换机端口的配置 能够对交换机进行VLAN的配置 能够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通信 能够使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通信 能够进行STP的配置 能够进行端口聚合的配置 能够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DHCP服务 能够使用DHCP中继代理实现DHCP服务
◆泛洪是一种通过交换机传输数据的低效方法,因 此它将数据帧传输到了不需要的网段,浪费了带宽。
◆因为交换机同时处理多个网段的通信量,交换机 执行内存缓冲以致能独立接收、传输每一个端口或 网段的数据帧。
(1)地址学习
程控交换机原理(1)

程控交换机原理1. 引言程控交换机是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电话交换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话交换功能。
本文将介绍程控交换机的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等方面。
2. 程控交换机的组成部分程控交换机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2.1 控制器程控交换机的控制器是实现交换机控制功能的核心部件。
它通常由一块主板和多块子板组成,主板上集成了程序运行和控制处理器,子板用于连接用户线路。
2.2 交换矩阵交换矩阵是程控交换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负责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将呼叫从一个用户线路切换到另一个用户线路。
交换矩阵通常分为时分矩阵和空分矩阵两种类型,根据具体的交换模式选择合适的矩阵。
2.3 接口电路接口电路是程控交换机与用户线路之间的连接部分。
它主要负责信号处理、电平匹配、阻抗适配等功能,确保交换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2.4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交换机的程序、控制数据以及呼叫记录等信息。
它包括控制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两部分,控制存储器存储程序代码,数据存储器存储交换机需要的数据。
3. 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呼叫建立当用户拨号发起呼叫时,程控交换机的控制器接收到呼叫请求并进行呼叫建立流程处理。
这个过程包括信号检测、号码解析、用户鉴权等环节,确保呼叫请求的合法性。
3.2 呼叫路由在呼叫建立成功后,程控交换机根据呼叫目的地的地址信息进行呼叫路由。
这一步骤涉及到交换矩阵的使用,通过矩阵的切换功能将呼叫从一个用户线路切换到另一个用户线路。
3.3 呼叫连接呼叫路由完成后,程控交换机将呼叫连接到目的终端设备上。
这需要通过接口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和匹配,确保通信质量。
3.4 呼叫清除当呼叫结束时,程控交换机会进行呼叫清除处理,释放相关资源,并将交换机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以便接收新的呼叫请求。
4. 程控交换机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人工交换机,程控交换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自动化程度高:程控交换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呼叫处理,大大减轻了运维压力。
交换机功能概述(核心和接入)(1)

交换机功能概述(核心和接入)(1)1.1.1.1 锐捷核心交换机产品概述RG-S5750-H系列交换机是锐捷网络新推出的高性能、强安全、集成多业务的新一代以太网交换机,该系列交换机采用业界超前硬件架构设计,搭载锐捷网络新的RGOS11.X模块化操作系统,提供更大的表项规格、更快的硬件处理性能、更便捷的操作使用体验。
RG-S5750-H系列提供灵活的千兆接入及高密度的万兆端口扩展能力,全系列交换机均固化4端口万兆光,采用双扩展槽设计,支持高密、高性能端口上行能力。
充分满足用户高密度接入和高性能汇聚的需求。
RG-S5750-H系列交换机以极高的性价比为大型网络汇聚、中小型网络核心、数据中心服务器接入提供了高性能、完善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灵活丰富的安全设置,最大化满足高速、安全、智能的企业网需求。
RG-S5750-H系列交换机具备内置AC功能,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集成,最大可管理256个AP,同时支持集群功能,在主AC故障后可以切换到备AC,当主AC故障恢复后可切换回主AC。
产品特性高性能、高扩展性RG-S5750-H系列交换机固化4端口万兆光,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选择不同数量的万兆光口,完全满足大型企业园区网汇聚或中小型网络核心部署需求。
可支持高达64K的MAC地址容量IPv4/IPv6双协议栈多层交换硬件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多层线速交换,硬件区分和处理IPv4、IPv6协议报文,可根据IPv6网络的需求规划网络或者维持网络现状,提供灵活的IPv6网络通信方案。
支持丰富的IPv4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RIP、OSPFv2、IS-ISv4、BGP4等,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中用户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灵活组建网络。
同时支持丰富的IPv6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RIPng、OSPFv3、IS-ISv6、BGP4+等,不论是在升级现有网络至IPv6网络,还是新建IPv6网络,都可灵活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组建网络。
路由与交换技术(华为设备)第一讲---交换网络技术

前言:常见的以太网设备包括Hub、交换机等。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有效地隔离了以太网中的冲突域,极大地提升了以太网的性能。
交换机: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是对于共享工作模式的改进。
交换机是一种存储转发设备,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或直通技术来实现信息帧的转发,也称为交换式集线器。
交换机的分类:从广义上来看,交换机分为两种: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
而局域网交换机则用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
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可以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交换机。
从规模应用上又可以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
基础知识: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转发数据帧。
交换机的转发行为:泛洪(Flooding)、转发(Forwarding)、丢弃(Discarding)。
交换机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下,交换机MAC地址表为空。
学习MAC地址:交换机将收到的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和对应接口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转发数据帧:当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表中,或者目的MAC地址为广播地址时,交换机会泛洪该帧。
目标主机回复: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将目标主机的回复信息单播转发给源主机。
实验:(基本配置)实验拓补图PC配置IP:配置完成别忘记点击“应用”。
LSW1配置:<Huawei><Huawei>sys[Huawei]undo in e---关闭日志信息[Huawei]sysname SWA---更改交换机名称[SWA]int e0/0/1---进端口[SWA-Ethernet0/0/1]undo negotiation auto---关闭自动协商[SWA-Ethernet0/0/1]speed 100---配置速率[SWA-Ethernet0/0/1]duplex full---配置双工模式(全双工模式)[SWA-Ethernet0/0/1]q---退出每个端口都要做相同的配置,这里就不再写了。
交换机专业名词解释

1.Dying Gasp顾名思义,死前喘口气Dying gasp 信号是指:在系统输入电压无法满足系统正常工作的时候。
系统会自动发一个信号给头端。
告诉头端,CPE端可能要无法正常工作。
掉电告警功能:支持dying-gasp将自身掉电事件发送Trap给网管主机2.MDI和MDI-X一种双绞线连接方式。
MDI提供终端到网络中继设备物理和电路连接。
MDIX提供同种设备(终端到终端)的连接,一般情况下,同类设备互联用交叉线,异类设备互联用直通线,现在大部分设备接口都支持这两种规格自适应。
3.SWAP按钮Linux中Swap(即:交换分区),类似于Windows的虚拟内存,就是当内存不足的时候,把一部分硬盘空间虚拟成内存使用,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的情况。
4.POE供电针脚POE功率:65WPOE脚位:1,2+/3,6-与4,5+/7,8-,4线对供电5.GVRPGVRP可以实现VLAN的动态配置学习。
GVRP、VTP协议和Trunk技术三者之间有很多的相似性:它们都属于二层协议或二层技术;在这三者的具体配置命令中,涉及最多的配置就是VLAN方面的配置;三者的广泛应用都是为了精简网络维护人员在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时,对命令频繁和大量的使用。
GVRP(GARP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GARP VLAN注册协议)是GARP(Generic Attribute Registration Protocol,通用属性注册协议)的一种应用。
GARP的应用主要包括GMRP和GVRP,其中GMRP(GARP Multicast Registration Protocol,GARP组播注册协议)是基于GARP的一个组播注册协议。
用于维护交换机中的组播注册信息。
而GVRP 维护设备中的VLAN 动态注册信息,并传播该信息到其它的设备中。
设备启动GVRP 特性后,能够接收来自其它设备的VLAN 注册信息,并动态更新本地的VLAN 注册信息,包括当前的VLAN 成员、这些VLAN 成员可以通过哪个端口到达等。
华为交换机学习指南(心得一)

第一章华为园区交换机的选型和应用一、华为交换机的用户定位1、数据中心交换机根据数据中心网络规模大小和性能要求的高低,数据中心的核心层可以采用S9700、S9300或S7700系列交换机,接入层可以采用S6700或S5700系列交换机。
2、核心交换机根据数据中心网络规模大小和性能要求的高低,核心层可以采用S9700、S9300、S7700、S6700、S5700和S3700系列交换机。
3、汇聚交换机根据数据中心网络规模大小和性能要求的高低,汇聚层可以分别采用S7700、S6700、S5700、和S3700系列交换机。
4、接入交换机根据数据中心网络规模大小和性能要求的高低,接入层可以分别采用S5700、S3700、S2700和S1700系列交换机。
二、华为园区交换机的命名规则1、S1700系列机型的命名规则S 1700-8-ACA B C IS1700-28 G F R-4P-ACC D E F H IS1700-52 F R -2 T 2 P-ACC E F G H G H I2、S2700系列机型的命名规则S 27 00-26 TP-PWR-EIA B C D E F GS 27 10-52 P-SI-ACA B C D E G HS2700-52 P -EI -ACD E G HS2700-9 TP -SID E G3、S3700系列机型的命名规则S 3700-28 TP-PWR-EIA B C D E FS 3700-52 P-EI-24S -DCC D F G HS3700-28 TP -EI -MC -ACC D F I HS3700-28 TP -SI -ACC D F H4、S5700系列机型的命名规则S 57 10-28 C –EIA B C E F HS 57 00 S-52 P-LI –ACA B C D E F H JS5700-48 TP -PWR -SIE G HS5700-28C-EI -24SIS5700-28C -HIH5、S6700系列交换机命名规则S 6700 -48 –EIA B C D6、S7700/9300/9700系列交换机命名规则S 77 06A B C第二章VRP系统基础及基本使用一、VRP系统基础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通用路由平台)是华为公司数据通信产品的通用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WLAN等众多系列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模块化与固定配置
模块化交换机: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在机箱内提供一系列扩展模 块,如千兆位以太网模块、FDDI模块、ATM模块、快速以太网 模块、令牌环模块等,所以能够将具有不同协议、不同拓扑结构 的网络连接起来。但是它的价格一般也比较昂贵。模块化交换机 一般作为骨干交换机来使用。
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
达目的地址。
2.1.1 交换机简介
交换机的工作特点: • 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板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 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板总线上
• 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 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地址的网卡(NIC)挂接在哪个端 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
交换机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
● 交换机概述 ● 交换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 交换机的接口与连接方式 ● 虚拟局域网与多层交换
● 交换机产品简介
2.1 交换机概述
1. 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交换机英文名称为Switch,也称为 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 ,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 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 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 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
2.1.2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碎片丢弃(Fragmentfree)
特点: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检查数据 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 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等于64字节,则发 送该包。 优点: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 缺点:比直通式慢 适用环境:一般的通讯链路
(3) 功能强大。交换机除了转发 / 过滤的功能,还有诸多管理 功能,如网络管理协议的支持、虚拟局域网的划分等。
2.1.3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主要区别
(1)在OSI/RM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工作层次不同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更高级的交 换机可以工作在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或更高层。 (2)数据传输方式不同 集线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broadcast)方式,即所有端口 处在一个冲突域中;而交换机的数据传输一般只发生在源端口和目的 端口之间,即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处在不同的冲突域。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 集线器所有端口共享集线器的总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具 有自己独立的带宽。
2.2.2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单/多MAC地址类型
• 单MAC交换机:每个端口只有一个MAC地址
• 多MAC交换机:每个端口捆绑有多个MAC硬件地址
单MAC交换机主要用于连接最终用户、网络共享资源 或非桥接路由器,它们不能用于连接集线器或含有多个网 络设备的网段;多MAC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可以看作是一个 集线器,而多MAC交换机可以看作是集线器的集线器。
• 接入层交换机: 一般是固定配置的交换机,端口密度较大, 具有较高的接入能力,以10/100M端口为主,以固定端口或扩展 槽方式提供1000Mbps的上联端口。
核心层(core layer) 核心层交换机是整个网络的中心交 换机,具有最高的交换性能,用于连接 和汇聚各汇聚层交换机的流量。核心层
交换机一般采用高档的3层交换机,这类
(4)传输模式不同
集线器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交换机采用全双工方式来 传输数据。
2.1.3 交换机与集线器(HUB)的主要区别
总结:
交换机与集线器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在工 作层次、通讯方式、传输速度和可管理性上,都 都存在明显的差别,交换机与集线器相比具有无 与伦比的优势。目前,交换机已经成为组网中的 普遍使用的网络连接设备,而集线器已经逐渐在 退出历史舞台。
2.2.1 交换机的分类
按照交换机可否堆叠分为
可堆叠交换机
不可堆叠交换机
2.2.1 交换机的分类
从应用的角度划分,交换机又可分为:
• 电话交换机(PBX):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语音通 讯。 数据交换机(Switch): 应用于计算机网络。
•
注意:我们重点学习的是数据交换机。
2.2.2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2 交换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2.2.1 交换机的分类
从应用区域划分: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 广域网交换机: 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基础平台。
•
局域网交换机: 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 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
注意:我们重点学习的是局域网交换机。
2.2.1 交换机的分类
按组建园区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层次,可划分为:接入层交换 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层交换机。 • 核心层交换机: 一般采用机箱式模块化设计,机箱中可承载 管理模块、光端口模块、高速电口模块、电源等,具有很高的 背板容量; • 汇聚层交换机: 可以是机箱式模块化交换机,也可以是固定 配置的交换机,具有较高的接入能力和带宽,一般会包含光端 口、高速电口等端口;
设备 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地解决拥挤现象。
(3)虚拟网(Virtual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 更大 的灵活性。
(4)端口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服
务器,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客户机。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 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力成为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2.2.1 交换机的分类
按照交换机的可管理性,可分为:
• 可管理型交换机
• 不可管理型交换机
两者区别在于对SNMP、RMON等网管协议的支持。可管 理型交换机便于网络监控、流量分析,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大中型网络在汇聚层应该选择可管理型交换机,在接入 层视应用需要而定,核心层交换机则全部是可管理型交换 机。
.2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直通交换(Cut—Through)
特点:交换机只读出数据帧的前6个字节,即通过地址映 射表中查找目标地址,将数据帧传送到相应的端 口上。直通交换能够实现较少的延迟,因为在数 据帧的目的地址被读出,确定了转发端口后马上 开始转发这个数据帧。 优点:转发速率快、减少延时和提高整体吞吐率 缺点:会给整个交换网络带来许多垃圾通信包 适用环境:网络链路质量较好、错误数据包较少的网络 环境,延迟时间跟帧的大小无关。
2.2.1 交换机的分类
从规模与应用上分为
企业级交换机
部门级交换机 工作组交换机
2.2.1 交换机的分类
根据架构特点,人们还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
– 机架式
– 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
– 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
2.2.1 交换机的分类
按照OSI的七层网络模型,交换机又可以分为:
– 第二层交换机
– 第三层交换机
固定配置交换机:一般具有固定端口配置,比如Cisco公司的Catalyst l900/2900交换机,Bay公司的BayStack350/450交换机等。固 定配置交换机的可扩充性显然不如模块化交换机,但是价格要低 得多。
2.2.2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专用芯片与通用芯片 • • • X86: 通用计算机芯片 ASIC: (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 ) NP: 专用网络处理器
• 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 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 地址表中。
2. 交换机的特性
与网桥和集线器相比,交换机从下面几方面改进了性能: (1)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一个大局域网上的用户分成若干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
• 背板带宽与端口速率 • 模块化与固定配置 • 专用芯片与通用芯片 • 单/多MAC地址类型
2.2.2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背板带宽与端口速率 背板带宽和端口速率是衡量交换机的交换能力的主要 参数。 背板带宽:指通过交换机所有通信的最大值。 交换机的端口速率:每秒通过的比特数。 – 10Mbps – 100Mbps – 1000Mbps – 10000Mbps
2.1.2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概念: 交换机将数据从一个端口转发至到另一个端口的处理 方式称为交换模式。
类型: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 •直通交换(Cut—Through ) •碎片丢弃(Fragmentfree)
2.1
交换机概述
2.1.2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2.1.3 交换机与网桥的主要区别
(1)延迟小。交换机通过硬件实现,而网桥通过软件实现。网 桥是通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上的桥接协议实现;交换机使用 了 专 用 集 成 电 路 ( 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大大提高了网络转发速度。
(2)端口多。交换机得端口密度远大于网桥。
2.3.1 交换机的接口类型
光纤接口 目前光纤传输介质发展 相当迅速,各种光纤接口也 是层出不穷,分别应用于 100Base-FX、1000Base-FX等 网络中。在局域网交换机中 , SC类型是一种常见的光纤 接口,SC接口的芯在接头里 面,右图所示的是一款 100Base-FX网络的SC光纤接 口模块。
为的 Quidway S3526E 等。这类交换机一般 具有一定数量的高速端口,以提供较高的 数据吞吐能力。
3层式交换网络拓扑结构
双冗余热备份网络拓扑结构
2.2.1 交换机的分类
根据传输介质、传输速度以及发展历史上看,局域网 交换机有这样一些类型:
• 以太网交换机 •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 万兆以太网交换机 • FDDI交换机 • ATM交换机 • 令牌环交换机 • ……
交换机具有很高的交换背板带宽和较多 的高速以太网端口或光纤端口。比如 Cisco 4000 、 4500 、 5000 和 6500 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