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交换机基础知识

交换机基础知识

交换机基础知识什么是交换机交换机、集线器交换机、集线器是什么,功能如何,有何区别,就这些问题简单的做些解答。

首先说HUB,也就是集线器。

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而交换机(又名交换式集线器)作用与集线器大体相同。

但是两者在性能上有区别:集线器采用的式共享带宽的工作方式,而交换机是独享带宽。

这样在机器很多或数据量很大时,两者将会有比较明显的。

第一章普联TL-SF1008L产品概述1. 产品简介TL-SF1008L/TL-SF1016L/TL-SF1024L是TP-LINK公司开发的二层可管理楼道交换机产品,提供8/16/24个10/100M自适应RJ45端口,每端口均支持MDI/MDIX 自动翻转功能并可实现线速转发。

TL-SF1008L/TL-SF1016L/TL-SF1024L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802.1Q VLAN、基于端口和802.1p优先级的QoS策略以及端口限速等功能,能满足对接入层设备的可靠性及性能有高要求的网络环境。

TL-SF1008L/TL-SF1016L/TL-SF1024L提供两个管理端口,满足本地及远程管理需求,并对上联端口做了防雷设计,具备良好的可管理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2. 产品特性遵循IEEE 802.3及IEEE 802.3u标准(IEEE 802.3一种网络协议。

);8/16/24个10/100M RJ45端口,均可工作在全双工、半双工模式下;所有端口均支持MDI/MDIX自动翻转功能;(MDI ,MDIX:其实意思就是说网线顺序压错了没有关系.无论是直联的还是交叉的只要插上去都会自动实识.从而正确的加以使用.一般现在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具备此功能.)支持存储转发和MAC地址自动学习功能;(MAC地址自动学习功能:交换机的各个端口具有自动学习地址的功能,通过端口发送和接收的帧的源地址(mac地址)将存储到地址表中。

从一个地址记录加入地址表)支持交换机设备描述及端口描述功能;(给每个交换机或端口命名)提供1和8/16/24两个管理端口,支持远程管理;提供端口限速功能,可对进出端口流量进行控制;支持基于端口、IEEE 802.1p的优先级设置模式;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IEEE 802.1Q的VLAN功能。

交换机基本知识

交换机基本知识

1、交换机的定义局域网交换机拥有许多端口,每个端口有自己的专用带宽,并且可以连接不同的网段。

交换机各个端口之间的通信是同时的、并行的,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吞吐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每个端口还可以只连接一个设备。

为了实现交换机之间的互连或与高档服务器的连接,局域网交换机一般拥有一个或几个高速端口,如100M以太网端口、FDDI端口或155M ATM端口,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

2、交换机的特性通过集线器共享局域网的用户不仅是共享带宽,而且是竞争带宽。

可能由于个别用户需要更多的带宽而导致其他用户的可用带宽相对减少,甚至被迫等待,因而也就耽误了通信和信息处理。

利用交换机的网络微分段技术,可以将一个大型的共享式局域网的用户分成许多独立的网段,减少竞争带宽的用户数量,增加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从而缓解共享网络的拥挤状况。

由于交换机可以将信息迅速而直接地送到目的地能大大提高速度和带宽,能保护用户以前在介质方面的投资,并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交换机不但是网桥的理想替代物,而且是集线器的理想替代物。

与网桥和集线器相比,交换机从下面几方面改进了性能:(1)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信息吞吐量。

(2)将传统的一个大局域网上的用户分成若干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设备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地解决拥挤现像。

这种方法人们称之为网络微分段(Micro一segmentation)技术。

(3)虚拟网(VirtuaI LAN)技术的出现,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

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虚拟网。

(4)端口密度可以与集线器相媲美,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是有一个或几个服务器,而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客户机。

客户机都需要访问服务器,这样就导致服务器的通信和事务处理能力成为整个网络性能好坏的关键。

交换机就主要从提高连接服务器的端口的速率以及相应的帧缓冲区的大小,来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从而满足用户的要求。

一些高档的交换机还采用全双工技术进一步提高端口的带宽。

交换机_百度百科

交换机_百度百科
直通方式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交叉的线路矩阵电话交换机。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由于不需要存储,延迟非常小、交换非常快,这是它的优点。它的缺点是,因为数据包内容并没有被以太网交换机保存下来,所以无法检查所传送的数据包是否有误,不能提供错误检测能力。由于没有缓存,不能将具有不同速率的输入/输出端口直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页 编辑词条 交换机目录[隐藏]
数据网络交换机概念和原理
网络交换机分类
网络交换机功能
·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交换机除了能够连接同种类型的网络之外,还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之间起到互连作用。如今许多交换机都能够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
利用专门设计的集成电路可使交换机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信息,提供了比传统桥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如理论上单个以太网端口对含有64个八进制数的数据包,可提供14880bps的传输速率。这意味着一台具有12个端口、支持6道并行数据流的“线路速率”以太网交换器必须提供89280bps的总体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专用集成电路技术使得交换器在更多端口的情况下以上述性能运行,其端口造价低于传统型桥接器。

《交换机基础知识》课件

《交换机基础知识》课件

交换机的防护措施
访问控制列表(ACL):通过设置ACL, 可以限制网络流量,保护交换机免受未经 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VLAN隔离:将不同的用户或部门划分 到不同的VLAN中,可以减少广播风暴 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端口安全:通过绑定MAC地址和端口, 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
加密传输:采用SSL/TLS等加密技术, 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交换机路由配置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介绍交换机路由配置的实际应用和效果,包括 网络拓扑结构、设备连接方式、路由协议选择等。
交换机的性能指标
吞吐量
时延
定义:时延是指交换机接收数据帧后,处理该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因素:交换机的硬件性能、软件算法、数据帧长度等
分类:转发时延、排队时延、转发时延+排队时延 测试方法: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并计算平均时延来测试交换机的时延性 能
交换机的应用场景
企业网络中的应用
企业局域网建设
企业数据中心建设
企业广域网建设 企业分支机构互联
校园网中的应用
添加项标题
校园网概述:介绍校校园网中的应用,如接入层交换机、 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层交换机
添加项标题
校园网中的交换机选型:根据校园网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 型号和配置
丢包率
定义:丢包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丢失的比例
影响因素:网络拥堵、设备故障、线路质量等
测试方法: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并统计丢失的数据包数量来计算丢包率
性能指标意义:丢包率越低,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高
带宽利用率
定义: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能力 影响因素:数据包大小、网络拥堵程度、交换机性能等 评估方法:通过测试网络带宽利用率来评估交换机的性能 优化方法:合理配置交换机参数、优化网络结构等

2024版交换机培训

2024版交换机培训
分析定位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可能的 原因,并逐一排查。
验证修复
对定位到的故障进行修复,并验 证修复结果。
总结经验
对故障排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 经验积累。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案例一
VLAN配置错误导致网络不通。解决方案:检查 VLAN配置,确保端口正确划分到相应VLAN。
案例二
交换机反复重启。解决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升级交换机软件版 本或更换硬件设备。
物理故障
包括电源故障、端口损坏、模块故障等,表现为设备无法开机、 端口指示灯异常等。
配置故障
由于配置错误导致的网络故障,如VLAN划分错误、路由配置不当 等,表现为网络不通或性能下降。
软件故障
交换机操作系统或软件缺陷导致的故障,可能表现为设备反复重启、 功能异常等。
故障排查思路和方法论
收集信息
了解故障现象,收集相关日志和 告警信息。
日志分析与审计
利用专业工具对收集到的日志进行分析和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 威胁和违规行为。
日志告警与通知
根据日志分析结果,及时生成告警信息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确保网络安全事件的及时发现和处置。
网络设备固件升级与漏洞修补
固件升级流程
定期关注厂商发布的固件更新信息,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固件升级操作,确保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最新功能 和安全补丁得到及时更新。
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 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
换机。
机和第四层交换机。
常见交换机品牌及型号
01
02
03
04
05
思科(Cisco)
华为(Huawei) 新华三(H3C) 锐捷(Ruijie)
瞻博网络 (Junipe…

交换机技术基础知识

交换机技术基础知识

交换机技术基础知识交换技术可分为:端口交换、帧交换和信元交换。

下面是整理的交换机技术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1.端口交换技术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

以大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

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

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

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容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2.信元交换技术ATM技术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

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

ATM采用专用的非差别连接,并行运行,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同时建立多个节点,但并不会影响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力。

ATM还容许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建立多个虚拟链接,以保障足够的带宽和容错能力。

ATM采用了统计时分电路进行复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

ATM的带宽可以达到25M、155M、622M甚至数Gb的传输能力。

但随着万兆以太网的出现,曾经代表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的ATM技术,开始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

3.帧交换技术帧交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

一般来讲每个公司的产品的实现技术均会有差异,但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

存储转发: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

前一种方法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对网络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

交换技术汇总:交换机的116个基本知识点

交换技术汇总:交换机的116个基本知识点

交换技术汇总:交换机的116个基本知识点1. 以太网最初基于同轴电缆.1972年发明,1979年Xeroxinter 和DEC提出DIX版.2. 1983年,IEEE802.3标准提出.3. CSMA/CD 通讯过程,传输—监听—干扰—随机等待—传输。

4. 传统以太网用网桥来分割主机,用路由器连接网段。

5. 交换式以太网,平时主机都不连通,当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开。

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式集线器和交换机。

6. 交换式以太网物理逻辑均为星型。

分割冲突域,将网络冲突限制到最小范围。

7. RMON共九组,常用的端口统计、历史、告警、事件4组。

8. 数据流量区分,按组织行政构成、按主机类型、按物理分布、根据应用类型。

9. 80/20规则,80%在本地,20%其他网段。

20/80规则,相反。

10. 交换机单个百兆口64字节包转发1488810pps,路由器整机64字节包转发小与100100pps。

11. 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硬件的路由转发,转发路由表也是由软件通过路由协议建立的。

12. 三层交换与路由均为根据逻辑地址确定路径、运行三层校验和、使用TTL、对信息处理和相应,分析报文、用MIB更新SNMP管理。

13. 三层交换优点:基于硬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

14. 四层交换基于数据流,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考虑端口号和协议字段。

15. 局域网设计原则,考察物理链路、分析数据流特征、采用层次化模型、考虑冗余16. 局域网管理系统功能:配置功能、监控功能、故障隔离。

17. 必须保证的网络性能,带宽和时延。

其取决的一个重要因素,线缆的类型和布局。

18. 为用户增加带宽,增加总体带宽&减少在一个共享介质上的用户数量。

19. 快速以太网(100M)标准为802.3u。

20. 自协商使用物理芯片来完成,不需要专用的数据报文。

发送16bi的报文,整个保文按16ms间隔重复。

21. 速率不通过自协商一样可完成,但工作方式会产生问题。

交换机的基础知识

交换机的基础知识

交换机的基础知识1.1 交换机简介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用于连接各种网络设备,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能够根据MAC地址学习和过滤数据,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1.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工作,根据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将数据包从源端口传送到目标端口。

通过建立MAC地址表,交换机能够学习设备的物理位置,实现更快速、精准的数据传输。

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1 连接交换机在使用交换机之前,首先要通过网线将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与交换机连接。

确保连接的网线正常,端口指示灯亮起,表示连接正常。

2.2 登录交换机要配置交换机,首先需要登录到其管理界面。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Telnet或串口连接来进行登录。

确保登录时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是正确的,以确保获取管理员权限。

三、交换机的基本命令3.1 查看端口状态在交换机上,了解端口的状态是很重要的。

使用以下命令可以查看端口的工作状态和连接情况:bashCopy codeshow interfaces status这个命令会列出所有端口的详细信息,包括端口的速度、双工模式以及连接状态。

3.2 配置VLAN虚拟局域网(VLAN)是交换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可以实现逻辑上的隔离。

以下是配置VLAN的简单命令:bashCopy codevlan databasevlan 10vlan 20exit这个命令序列会创建两个VLAN(ID为10和20)。

3.3 配置端口将端口划分到特定的VLAN中是常见的配置任务。

使用以下命令可以完成这个操作:bashCopy code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这个命令将交换机的端口FastEthernet 0/1配置为访问模式,并划分到VLAN 10中。

3.4 保存配置在完成配置后,务必将配置保存到交换机的非易失性存储中,以便在重新启动后配置依然生效:bashCopy codewrite memory这个命令将当前的运行配置保存到交换机的闪存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交换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2. 交换机的分类
从应用区域划分: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 广域网交换机: 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基础平台。

局域网交换机则: 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 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
注意交换机的分类
按组建园区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层次,可划分为:接入层交换 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层交换机。 • 核心层交换机: 一般采用机箱式模块化设计,机箱中可承载 管理模块、光端口模块、高速电口模块、电源等,具有很高的 背板容量; • 汇聚层交换机: 可以是机箱式模块化交换机,也可以是固定 配置的交换机,具有较高的接入能力和带宽,一般会包含光端 口、高速电口等端口;
2. 交换机的分类
按照交换机的可管理性,可分为:
交换机概述
.2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特点: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首先将数据包存储到缓冲 器中,进行CRC循环冗余校验,如果这个数据包有 CRC错误,则该包将被丢弃;如果数据包完整, 交换机查询地址映射表将其转发至相应的端口。 优点:没有残缺数据包转发,可减少潜在的不必要的数据 转发 缺点:转发速率比直接转发方式慢。 适用环境:存储转发技术适用于普通链路质量或质量较为 恶劣的网络环境,这种方式要对数据包进行处理, 所以,延迟和帧的大小有关。
• 接入层交换机: 一般是固定配置的交换机,端口密度较大, 具有较高的接入能力,以10/100M端口为主,以固定端口或扩展 槽方式提供1000Mbps的上联端口。
2. 交换机的分类
根据传输介质、传输速度以及发展历史上看,局域网 交换机有这样一些类型:
• 以太网交换机 •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 万兆以太网交换机 • FDDI交换机 • ATM交换机 • 令牌环交换机 • ……
2. 交换机的分类
根据架构特点,人们还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
– 机架式
– 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
– 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
2. 交换机的分类
按照OSI的七层网络模型,交换机又可以分为:
– 第二层交换机
– 第三层交换机
– 第四层交换机 – 第七层交换机
基于MAC地址工作的第二层交换机最为普遍,用于网络 接入层和汇聚层。基于IP地址和协议进行交换的第三层交换 机应用于网络的核心层,也少量应用于汇聚层。部分第三层 交换机也同时具有第四层交换功能,可以根据数据帧的协议 端口信息进行目标端口判断。第四层以上的交换机称之为应 用型交换机,主要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
.2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碎片丢弃(Fragmentfree)
特点: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检查数据 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 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等于64字节,则发 送该包。 优点: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 缺点:比直通式慢 适用环境:一般的通讯链路
.3 交换机与网桥的主要区别
(4)传输模式不同
集线器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交换机采用全双工方式来 传输数据。
Hub
冲突域1
Switch
冲突域 2
冲突域
.3 交换机与集线器(HUB)的主要区别
总结:
交换机与集线器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在工 作层次、通讯方式、传输速度和可管理性上,都 都存在明显的差别,交换机与集线器相比具有无 与伦比的优势。目前,交换机已经成为组网中的 普遍使用的网络连接设备,而集线器已经逐渐在 退出历史舞台。
交换机基础知识
交换机概述
交换机,英文名称为 Switch,也称为交换式 集线器,它是一种基于 MAC地址(网卡的硬件地 址)识别,能够在通信系 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 的设备。
.1 交换机简介
交换机的工作特点: • 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板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 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板总线上
• 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 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地址的网卡(NIC)挂接在哪个端 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
• 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 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 地址表中。
.2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概念: 交换机将数据从一个端口转发至到另一个端口的处理 方式称为交换模式。
类型: •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 •直通交换(Cut—Through ) •碎片丢弃(Fragmentfree)
.2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直通交换(Cut—Through)
特点:交换机只读出数据帧的前6个字节,即通过地址映 射表中查找目标地址,将数据帧传送到相应的端 口上。直通交换能够实现较少的延迟,因为在数 据帧的目的地址被读出,确定了转发端口后马上 开始转发这个数据帧。 优点:转发速率快、减少延时和提高整体吞吐率 缺点:会给整个交换网络带来许多垃圾通信包 适用环境:网络链路质量较好、错误数据包较少的网络 环境,延迟时间跟帧的大小无关。
(1)延迟小。交换机通过硬件实现,而网桥通过软件实现。网 桥是通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上的桥接协议实现;交换机使用 了 专 用 集 成 电 路 ( 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大大提高了网络转发速度。
(2)端口多。交换机得端口密度远大于网桥。
(3) 功能强大。交换机除了转发 / 过滤的功能,还有诸多管理 功能,如网络管理协议的支持、虚拟局域网的划分等。
.3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主要区别
(1)在OSI/RM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工作层次不同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更高级的交 换机可以工作在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或更高层。 (2)数据传输方式不同 集线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broadcast)方式,即所有端口 处在一个冲突域中;而交换机的数据传输一般只发生在源端口和目的 端口之间,即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处在不同的冲突域。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 集线器所有端口共享集线器的总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具 有自己独立的带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