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腹泻、过敏成节日病主角

合集下载

红眼病主要症状及预防常识

红眼病主要症状及预防常识

红眼病的主要症状及预防常识一、红眼病简介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

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

该病不限年龄段,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

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

流行快,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二、红眼病的主要症状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

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

三、红眼病的主要感染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

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四、红眼病的预防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

红眼病科普文

红眼病科普文

红眼病科普文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疾,也被称为结膜炎。

它是指眼睛的结膜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眼球发红、疼痛、痒、异物感等症状。

红眼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眼睛疲劳等。

红眼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或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传染。

这种疾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等途径传播。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红眼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红眼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充血和疼痛。

患者眼球和结膜会变得红肿,眼睛会出现痒、痛、灼热感,并有分泌物。

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睛里有异物感,甚至眼睛也可能出现光敏感。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红眼病的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进行治疗。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只能通过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而过敏性红眼病则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使用抗过敏眼药水来缓解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眼部卫生。

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洁眼部,避免揉眼睛。

同时,避免使用他人的眼药水、眼膏等眼部用品,以免交叉感染。

此外,应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湿,避免长时间用眼和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

对于红眼病的预防也非常重要。

首先,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眼部或使用眼药水前。

其次,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枕头、化妆品等个人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此外,注意避免过度用眼,适当休息和眼保健操对于眼部健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红眼病是一种常见但容易治愈的眼疾。

预防红眼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原体和过度用眼。

一旦出现红眼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避免和控制红眼病的传播,保护眼部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红眼病吗 要了解清楚病因

你知道什么是红眼病吗 要了解清楚病因

你知道什么是红眼病吗要了解清楚病因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

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

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

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引起红眼病的原因:1、接触刺激物当眼睛受到外界物质的刺激,就会变得通红。

一种常见情况就是孩子在泳池中游泳后眼睛感觉疼痛且发红。

这是因为泳池中有可对眼睛造成刺激的氯。

如果想要让氯流出,让眼睛恢复正常,只要留点眼泪或者冲个澡就可解决。

如果睫毛、灰尘、小虫子等进入眼睛,或是眼睛被抓伤也会发红。

2、眼睛黏滞很多新生儿会出现眼睛黏滞的情况,有时候伴有眼睛发红。

如果眼睛整个晚上都有黄色的黏稠的脓流流出来,那么第二天眼睑很容易粘在一起。

家长可以用纱布蘸温水后轻轻为孩子擦一擦,应该从眼角的里侧向外侧擦。

倘若眼白也发红色,或者眼睛得了炎症,那么就需要给孩子滴抗生素滴眼液。

3、结膜炎如果是眼睑处得了炎症或者受了感染而不是结膜,那么孩子就得了脸缘炎。

一般孩子很少得虹膜炎。

根据病因来分,有细菌性、病毒性两种,两者病症相似。

但是病毒性结膜炎流传广,危害也更大。

结膜炎全年都有可能患病,春夏季是高发期。

通过了以上的介绍,红眼病是一种传染病来的,而且传播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多是由于人们因为不注意卫生而引起的,所以,无论成年人还是小朋友,都一定要注意眼部卫生。

红眼病也要对症治疗,专家教你科学荐药

红眼病也要对症治疗,专家教你科学荐药

红眼病也要对症治疗,专家教你科学荐药“红眼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具体怎么防治?“红眼病”: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这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眼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之一。

该病发病急,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红眼病”的主要症状患者眼结膜(白眼珠)急性充血,自觉患眼刺痒、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灼热感;上、下眼睑因脓性分泌物黏附,患者早晨醒来不能睁眼。

严重时可有畏光、疼痛、视力减退症状。

少数病例出现头痛、发热、鼻塞、喉痛等症状。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

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病毒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

一般病情1~2天发展至顶点,3~4天后逐渐减轻,7~10天后恢复正常。

本病易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混淆,后两者视力下降明显,兼眼痛、头痛,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治疗:眼药外用+中成药内服治疗上,本病可选用抗病毒眼药水外用滴眼,但勿滥用含激素类眼药水。

可用0.5%无环鸟苷眼药水,或更昔洛韦凝胶点眼,每次1滴,每日4次。

中医认为红眼病是外感风热邪气,按风热辨证论治分为热重于风型、风重于热型、风热并重型,同时中成药内服对于抗病毒有较好作用。

热重于风型辨证要点:眼痛难睁开,怕热畏光,分泌物多黄稠,甚至热泪如汤,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兼见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推荐中成药: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2支(10~20毫升),每天3次,或鱼腥草口服液,每次1~2支(10~20毫升),每天3次。

便秘明显者,推荐黄连上清丸,每次9克,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或牛黄上清片,每次5片,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

风重于热型辨证要点:双眼痒涩刺痛,羞明流泪,分泌物清稀,眼睑微肿结膜充血。

兼见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3月保健知识:红眼病

3月保健知识:红眼病

3月保健知识:红眼病
俗称的“红眼病”就是医学上称为的“传染性结膜炎”。

可以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以病毒感染为重。

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传染性眼病。

红眼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多见。

红眼病一般是双眼先后发病,发病后眼部明显赤红、眼睑肿胀、发痒、怕光、流泪、眼屎多,一般不影响视力。

由病毒感染的红眼病,症状更明显:结膜大出血、局部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还会侵犯角膜而发生眼痛,视力稍有模糊,病情恢复较慢,全身无力。

红眼病传染性极强,通过接触传染,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接触后几个小时或1~2天就可以发病。

因此,本病常在集体单位广泛传播,甚至造成暴发流行。

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或患者家中串门;不要与宝宝合用生活用品,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要注意勤给宝宝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要让宝宝用脏手揉眼睛。

若宝宝眼睛有不适感觉马上去医院,请医生诊断处理。

患过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的幼儿,对此病并无免疫力,同样需要注意预防再度感染。

给宝宝点眼药水来预防红眼病是不可取的。

因为抗病毒或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健康宣传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健康宣传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一、“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眼结膜疾患。

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潜伏期很短(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二、结膜炎患者主要症状:眼痒、眼红、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痛、异物感、分泌物增多。

三、被“红眼病”患者看一眼就会感染?1、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

通常的人患上红眼病,如不及时隔离、治疗和预防,在一两天内全家受感染,有时甚至一两周造成全班、全单位、全村流行。

大流行期间曾造成一些城市停课、停产、停市,给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2、“红眼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传播。

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健康人群使用以上未消毒的物品时就会存在被感染的风险,而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常常存在不卫生的共用情况,红眼病在此类单位流行。

仅仅与红眼病患者对视而不产生接触的情况,并不会感染红眼病。

四、“红眼病”预后如何?“红眼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视力无损害,角膜无基质浸润,一般无后遗症。

应注意的是EV70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大流行期偶有少数结膜炎患者在结膜炎后1~8周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腰骶脊髓神经根炎,下肢肌肉酸痛、肌张力减低、膝腱反射消失、下肢运动麻痹或面瘫,部分患者恢复,部分患者致残。

五、怎么预防“红眼病”?1、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勤洗手,不揉擦眼晴。

2、应做到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单用,洗脸最好用流动水。

3、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应用75%乙醇消毒双手。

4、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

红眼、腹泻、过敏成节日病主角 - 婴幼儿疾病防治方法

红眼、腹泻、过敏成节日病主角 - 婴幼儿疾病防治方法

红眼、腹泻、过敏成节日病主角-婴幼儿疾病防治方法
昨日,记者从佛山中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今年中秋的节日病,像流行性感冒等内科传染病不多,车祸、酒精中毒等急诊疾病也
不突出,但吃撑了仍然是节日病的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红眼病
的发病高峰期仍未过去,又增添了虫咬、过敏等疾病。

"小长假收尾的那天,从上午到晚上我一人就看了200多位患者。

"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罗文峰副主任医师说。

中秋在南方来说适逢
夏秋转季,不少市民除了因花粉、螨虫等引起过敏外,节日期间
吃得多、吃得杂也可引发全身皮肤过敏。

6岁女孩清清(化名)最爱吃月饼,中秋家宴次日早上清清吃月饼做早餐,随后出现腹痛,全身起风疹块,到医院看病,医生认为是
饮食不节引起的过敏。

潮湿闷热的天气也让蚊虫容易滋生,被毒蚊、毛毛虫等昆虫蛰咬
而导致肿痛、皮疹的市民占了门诊量的一成左右。

佛山市中医院眼科周蔚主任医师介绍说,小长假红眼病仍居高不下,占了眼科门诊患者的九成以上,除了旧患者回来复诊外,还
有不少新发病者,和前段时间相比,红眼病的症状有所加重,老
年患者也明显增多。

提醒:警惕儿童秋季腹泻
以往秋风一起,就会泛起一片小儿秋季腹泻潮。

佛山市中医院儿
科刘翠瑛副主任医师说,今年中秋天气转凉,腹泻的孩子也很多,但多数患儿并非轮状病毒感染,而是普通的病毒性肠炎,其中还
有不少孩子是食饱积滞所致,秋季腹泻只是零星偶发,远未到流
行的程度。

医生提醒,适时添衣,饮食有节,起居有度是预防节日病的四大
法宝,尤其是体弱的一老一少。

(记者李传智通讯员禤影妍)。

【鬼故事】红眼病

【鬼故事】红眼病

【鬼故事】红眼病有一天,小明听说了一个传闻,说是附近的村子里出现了一个传染性的疾病,叫做红眼病。

听起来很可怕,小明忍不住对这个病情感到好奇。

据说,红眼病是一种病毒性的眼部感染病,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细菌感染,但是事情很快失去了控制。

患者的双眼会变得通红,而且还会有剧烈的疼痛和刺痛感。

最令人惊恐的是,当一个人感染了红眼病之后,被感染的眼睛会变成鬼一样的红色,这就是这个病名字的由来。

小明对这个传闻感到好奇,便前往村子了解情况。

他来到了村子里最近的一家农舍,看到有几个人正在那里谈论着红眼病的事情。

他们说,村子里有几个人已经感染上了这个病,而且这个病的传染性非常高,几乎每一个感染者之后,都会有好几个人相继被感染。

村子里的人们都非常害怕,生活也被这个病情影响了很多。

听到这个消息,小明心里有些发毛,不过他还是决定探索一下这个病的真相。

他跟着村民的指引,找到了一个正在废弃的农舍。

这个农舍据说是红眼病的病源地,那里是一个被人们远离的地方。

小明走进农舍,只见到一片破烂的废墟,周围布满了腐烂的食物和褐色的烂木头。

他小心地走过这片混乱的废墟,发现了几个躺在地上的人。

他们的眼睛通红,全身颤抖着,嘴里发出低沉的呻吟声,看起来非常的痛苦。

小明走近并询问这些人的情况,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们的眼神呆滞,一片空洞。

小明感到非常的害怕,他迅速离开了这个可怕的地方。

回到村子里,小明决定继续了解这个病情。

他发现,感染红眼病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之前都去过这个废弃的农舍。

小明思考了一下,决定再次回到那个废弃的农舍,看看里面是否隐藏了什么秘密。

小明再次走进农舍,这次他小心地观察一切。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从角落里爬了起来。

这个人正是村子里的李叔叔。

李叔叔的双眼变成了血红色,一双眼睛如同两个火球一般,燃烧着煞气。

小明感到非常惊慌,他希望尽快逃离这里。

可是,李叔叔却逐渐走近小明,口中发出可怕的嘶声。

小明害怕极了,他发出一声尖叫,拼命地向外奔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眼、腹泻、过敏成节日病主角
昨日,记者从佛山中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今年中秋的节日病,像流行性感冒等内科传染病不多,车祸、酒精中毒等急诊疾病也不突出,但吃撑了仍然是节日病的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红眼病的发病高峰期仍未过去,又增添了虫咬、过敏等疾病。

“小长假收尾的那天,从上午到晚上我一人就看了200多位患者。

”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罗文峰副主任医师说。

中秋在南方来说适逢夏秋转季,不少市民除了因花粉、螨虫等引起过敏外,节日期间吃得多、吃得杂也可引发全身皮肤过敏。

6岁女孩清清(化名)最爱吃月饼,中秋家宴次日早上清清吃月饼做早餐,随后出现腹痛,全身起风疹块,到医院看病,医生认为是饮食不节引起的过敏。

潮湿闷热的天气也让蚊虫容易滋生,被毒蚊、毛毛虫等昆虫蛰咬而导致肿痛、皮疹的市民占了门诊量的一成左右。

佛山市中医院眼科周蔚主任医师介绍说,小长假红眼病仍居高不下,占了眼科门诊患者的九成以上,除了旧患者回来复诊外,还有不少新发病者,和前段时间相比,红眼病的症状有所加重,老年患者也明显增多。

以往秋风一起,就会泛起一片小儿秋季腹泻潮。

佛山市中医院儿科刘翠瑛副主任医师说,今年中秋天气转凉,腹泻的孩子也很多,但多数患儿并非轮状病毒感染,而是普通的病毒性肠炎,其中还有不少孩子是食饱积滞所致,秋季腹泻只
是零星偶发,远未到流行的程度。

医生提醒,适时添衣,饮食有节,起居有度是预防节日病的四大法宝,尤其是体弱的一老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