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流派——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在解读 周跃花
形式表现之外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再解读

972023.06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结果便向着影像化方向发展,建筑设计成为一个图像表达的结果,方案在期刊网络屏幕上的表现,如何更美观更上镜,超越了建筑实体,成为评判建筑优劣的主要依据。
酷炫的效果图、分析图,将三维存在的实体二维化了的照片,取代了建筑本身,成为建筑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
如此一来,作为本应由视、听、嗅、触、味多重感官共同体验的建筑,成为视觉艺术的单一感官体验。
而三维立体的空间体验,也被扁平化为了二维的图像表现。
简言之,建筑已经越来越脱离了它的实在,变成了一种仅仅存在于图书、杂志、网络的图像性产品。
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探索形式表现之外的建筑表现手段,如何让建筑在其外在形象之外的领域表达其自身,已经成为一个日渐紧迫的问题。
而1977年竣工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已经为这一探索提供了不少颇具启发的思路。
其建筑技术与艺术表现相得益彰的精妙平衡,便成为建筑史上一大经典。
或许是由于蓬皮杜中心过于强大的形象震撼力,导致当下对该作品的解读大都集中在技术与形式表现等方面。
文章从建筑的外在形象表现之外的其他角度,来重新理解和认识蓬皮杜艺术中心,并希望以此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些许启发。
2作为信息交换的展示场所蓬皮杜艺术中心是当时竞赛的近七百个方案中,唯一一个设计了广场的方案。
来自城市各个方向的人直接面对的就是高度通透,与室外连成一体的宽大立面。
蓬皮杜中心的立面,是非帕拉第奥或阿尔伯蒂式的立面,它是反立面甚至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立面。
这栋建筑就是一个信息、语言、符号的网络。
钢和玻璃的使用给建筑提供了一种透明性,内部和外部之间是透明的,这与同摘要 工业革命后技术飞速发展,带动了媒体与影像的扩张,使得建筑艺术越来越成为单一的视觉艺术表现,脱离其真实与意义的形式语汇,但这些已经成为阻碍建筑艺术进步的一大瓶颈。
文章以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例,从信息交换、机械化与符号化、拟像序列的视觉影像三个角度,论述蓬皮杜中心如何在建筑形式表现之外的领域进行建筑艺术的自我表达,反纪念碑式地建立一场文化“内爆”,成为一场由人群、信息与符号交织的大型艺术展示,并为信息化与拟像化程度更甚的当代建筑艺术表现提供新的思路。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法国名胜古迹介绍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法国名胜古迹介绍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法国名胜古迹介绍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简称"蓬皮杜中心", 位於法国巴黎市中心, 距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米.蓬皮杜中心是在法国前总统蓬皮杜的倡议下, 由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共同设计建造的, 1977年, 中心建成开放, 并以其倡议者蓬皮杜总统的名字命名.蓬皮杜中心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建筑, 长166米, 宽60米, 高42米, 地上共有6层, 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整个建筑除钢架结构外, 全部为玻璃覆盖.建筑师有意將结构和设备作为建筑物的装饰, 因此, 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以及各种颜色的管线全部暴露在外.在东立面上, 挂满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 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 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系统, 蓝色的是空调系统, 黄色的是供电系统.人們可以从大街上望见大楼里面五彩缤纷的设备.在西立面上, 悬挂着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 一条是从底层蜿蜒而上的自动扶梯, 其他几条水平方向的是多层的'外走廊.设计者把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 其目的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整座大楼由28根钢管柱支撑, 其中除一道防火隔墙外, 没有一根内柱, 各层门窗和隔墙都不承重, 可以任意移动或取舍.這座大楼共用去1.5万吨钢、5万吨混凝土和1.1万平方米的玻璃.蓬皮杜中心的结构设计充分显示了高工业技术对新建筑的巨大影响, 打破了文化建筑的典雅、宁静的传统风格, 使它从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座化工厂或一艘远洋客轮.這座古怪的建筑落成后, 受到多方指责, 但现在已成为巴黎市最受欢迎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 并且也成为西方当代新建筑的著名代表作.蓬皮杜中心的建立宗旨, 是用现代化的设备、以创造性的方法來传播文化艺术知识.中心包括4个部分: 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音乐和声学研究所.公共图书馆是法国对公众开放的最大图书馆, 共有两层, 有图书50万册、期刊2000多种, 还有许多声像资料, 全部图书杂志都是开架阅览.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400多万人, 在全世界图书馆中首屈一指.现代艺术陈列馆是法国目前最大的现代艺术品陈列馆, 在参观人次和收藏数量方面仅次於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而位於第二.這里收藏有1914年以后的绘画和雕塑作品, 其中包括现代派、抽象派、印象派、荒诞派、立体派、野兽派的绘画和雕塑.工业设计中心经常举办各种展览, 介绍建筑、城市建设、公用设施及日用工业产品和新发明.音乐和声学研究所设在蓬皮杜中心西侧的广场下面地下室里, 有实验室、电声设备室、收音室、计算机控制室和一个新颖奇特的音乐厅, 音乐工作者可以在這里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音乐创作.蓬皮杜中心还有儿童画室、各种展览厅、剧院、电影院以及咖啡馆、餐厅等服务设施.。
后现代艺术典藏——蓬比杜国家艺术中心

名 的。 当时,在六百 多位参与竞逐 的
暖、通风 管道,一个个 巨大的通风 口 好像正在向路人颂扬 着 自己独特 的建
筑文化语 言。整幢建筑把 大楼 内部构 架和设备通通暴露 于大楼 的外部,作 为装饰性功能展示着 它的魅力。
设计方案 中,最终由瑞索 ・ 皮埃诺和
理 查德 ・ 罗杰斯合作设计的脱 颖而出。
沿着 塞纳 河北岸 步行 十几分 钟,
再向北拐就到 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后现代艺术典藏 蓬 杜 家 图/ 比 国 艺.李 术心 文兵 中梅
在我们 的行程 中并没有参观 蓬皮杜文 感和综合性 。 化艺术 中心, 只是去往 巴黎圣母院来
观赏也 已足 以让人感受到她的震撼 ! 那天巴黎 下着 少见的 大雨,雨水将整 幢建筑清洗的格外鲜亮, 虽然是雨天,
在此 中彰显 着一种超现代感的艺术魅 力。从 外表看 蓬皮杜艺术 中心宛如 一
座核 电站, 外围四面大片玻璃 ,透 明
钢 制 构 架 与设 备 管 道 纵横 交错 :露 天
的、蓝红相 间的塑料钢架筒形 那是 自 动 电动扶梯:观光 电梯则交叉在 管道
中间,看起 来好像 是还未完全拆 除的
脚手 架。 虽说是观光 电梯,但并 不能 观光, 只是露在外面的一个集装箱, 全 封 闭式的上 下移动着,极 富创意 ! 置 于 大楼外部还有所有 的供 电、 供水、 供
皮社国家艺术和文化 中心,17 年建 97 成于巴黎市 中心。 0 2 世纪 7 年代为纪 0
念戴高乐将军兴建的一座现代艺术馆, 并以法 国已故总统蓬皮杜的名字而命
蓬皮 社 中心是 一座 结合 图 书馆 、
蓬皮 杜艺术 中心坐 落于繁 华的闹 展 览馆、电影院、 工作 室和剧院的综 回的途 中路过。 虽说只是路过,驻足 市 区,周 围是民居 以及古典主义建筑 合性 艺术中心。作 为艺术的建筑,比
历史与未来的搭接--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再解读

历史与未来的搭接--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再解读
陈苏柳;刘松茯;饶望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4(022)003
【摘要】通过对比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对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与法国中世纪哥特建筑进行了深入的比较,阐释了该建筑对法国建筑历史文脉的传承.并进一步的说明了它对现世的挑战及对未来的预示等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而证实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以其超前的时代创造精神对当今建筑发展所具有深远意义.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陈苏柳;刘松茯;饶望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150090;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教授,150090;吉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150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
【相关文献】
1.现代艺术殿堂的室内外艺术--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访问记 [J], 刘先觉
2.梦想照进现实:蓬皮杜艺术中心设计背后的文化和社会理想 [J], 李婷婷
3."未来文化艺术市场当看中国"——专访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布鲁诺·拉辛 [J], 刘芳;
4.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见闻 [J], 邵增生
5.蓬皮杜艺术中心总统钦点的“文化超级市场” [J], 黄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蓬皮杜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
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
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是已故总统蓬皮杜于1969年决定兴建的,1972年正式动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
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地上6层。
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众知识图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巴黎市中心区,是一座闻名遐迩的现代艺术博物馆,1976年建成已来,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
今天,几十年过去了,它现在的状况又如何呢?人们的感受又会怎样呢?我带着一些好奇的心理,在去年的8月份访问了这座现代艺术殿堂。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者是皮阿诺和罗杰斯,他们是在国际竞赛中的获胜者。
二人分别出生于意大利和英国,此前都已在国际舞台上崭露过头角,这次的合作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外观是一个简单规则的长方形体块,宽48m,长约120 m,高6层,里面包含着现代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和工业设计中心,其中艺术博物馆主要分布在3-6层,图书馆和工业设计中心则布置在1-2层。
建筑外表一反常态,布满了钢架和各种颜色的管道,被人们称之为“高技派”的代表作。
有人说它象是一座化工厂,外表不拘一格,不与周围的古典建筑匹配,独树一帜,成为整个城市环境中的叛逆者;也有人认为,它的复杂表面结构和管道既反映了时代的特色,也能和周围古典建筑的复杂装饰相协调,并且具有鹤立鸡群之势。
作为设计者的原始构思也是希望用这种现代技术来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打破过去传统的装饰常规,试图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蓬皮社艺术文化中心

中心概况
蓬皮杜艺术与文 化中心总造价约4.8亿 法郎,总面积约10万 平方米,地上六层, 地 下四层。该建筑内 设有工业设计中心、 音乐与声学研究所、 现代艺术博物馆、公 共情报 知识图书馆以 及相应的服务设施。
中心概况
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 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 成,楼板可上下移动, 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 暴露。东立面的管道 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 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 覆盖。中心打破了文 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 常规,突出强调现代 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 的密切关系,是现代 建筑中重技派的最典 型的代表作。
士大力支持。有人戏称它是 “市中心的炼油厂”。这种建 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 (High-tech)风格。 这些外 露复杂的管线,其颜色是有规 则的。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 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 动扶梯是红色。
建筑风格
蓬皮杜中心建筑物最大的 特色,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 及复杂的管线。建筑兴建后, 引起极端的争议,由于一反巴 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 市民无法接受,但也有艺文人
“公共参考图书馆”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旧式图书馆,它拥有当代书籍30万 卷,期刊2400种,幻灯片20万张,微缩胶卷15000个,唱片1万张及各种电影、录像、 地图、磁带等。馆内设施一律开放,读者可随意翻阅开架图书;也可以通过录相机随 意选看介绍各国文学艺术、科技、民俗等情况的电影、录像;音乐爱好者可以戴上耳 机自由欣赏自己挑选的唱片。馆内到处都设有放大阅读机和复印机,读者可随时地呈坡形,可容纳自发性的娱 乐活动及露天表演,时传统的 街头艺术得以恢复,成为卖艺 涂鸦者自自由活动的“天堂”。
建筑师有意将这座建 筑设计成类似机械框架的 装置,将内部做成宽敞的 无阻拦的大空间, 允许 内部布置灵活变动。这座 中心是本世纪高技派建筑 的代表作。
线性元素的造型艺术——当代语境下对蓬皮杜艺术中心视觉形象的重新解读

线性元素的造型艺术——当代语境下对蓬皮杜艺术中心视觉
形象的重新解读
王舸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建成至今已有30余年.在这个建筑造型缤纷多样
的年代,它的形象依然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因为其形象饱含“技术”特征,更是因为对“技术”产生的形象进行艺术处理后,获得了“艺术”特征.该建筑的造型以线
性元素为主导,在“线”的造型和“线”的组织方式两方面进行了技术和艺术的双
重处理.“线”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当代建筑语境下重新解读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视觉形象,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王舸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6
【相关文献】
1.论当代语境下视觉形象的权力逻辑 [J], 庞弘
2.当代语境下的造型艺术基础教学 [J], 张驰
3.全媒体语境下商业视觉形象的动物化建构——基于受众认知视阈下的“阿里飞猪”
视觉形象分析 [J], 汪昊;王薇薇;孙燕
4.高职实用美术教育中的平面视觉形象造型艺术设计 [J], 虎勇;王锐;姚志奇
5.视觉元素在食品店品牌形象设计中的运用——评《食品店品牌形象设计》 [J], 陈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黎蓬皮杜中心设计理念

巴黎蓬皮杜中心设计理念巴黎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是法国巴黎市的一座著名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现代艺术馆之一。
蓬皮杜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派建筑和功能主义设计的思想,以及对艺术与文化的推崇和尊重。
蓬皮杜中心的设计师是英国的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和意大利的建筑师雷内·勒邦敦,他们的设计理念是将建筑和艺术融为一体,将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和公共空间相结合,使蓬皮杜中心成为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多功能性的地方。
蓬皮杜中心的外观设计十分独特,建筑的结构和功能被外部公然显示出来,不再隐藏在建筑的内部。
建筑外部的管道、通风设施和管线都被裸露出来,以明确显示不同的功能。
这种设计风格被称为“内外倒置”,即建筑的内部功能和结构被置于建筑的外部,使得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内部的活动和功能。
蓬皮杜中心还采用了色彩鲜明的外立面设计,用不同的颜色和材质来区分不同功能区域。
这种设计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又能使建筑更加生动活泼,给人以愉悦和刺激的感受。
此外,蓬皮杜中心还注重了公共空间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
建筑内部设有大型广场和楼梯,用于展览和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中心还设置了餐厅、书店和咖啡厅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体验艺术和文化。
总之,巴黎蓬皮杜中心的设计理念是融合艺术、文化和建筑,体现了现代派建筑和功能主义设计的思想,将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多功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
蓬皮杜中心的独特外观和色彩鲜明的外立面设计,使其成为巴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蓬皮杜中心的设计理念为现代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空间和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建筑流派——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在解读周跃花
发表时间:2019-07-19T10:19:48.71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3月上作者:周跃花
[导读] 本文分析了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思想及方法,从建筑思潮与流派方面分析建筑设计特点以及两位建筑师的设计手法。
通过对比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对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与法国中世纪哥特建筑进行深入的比较,阐释该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思想及方法,从建筑思潮与流派方面分析建筑设计特点以及两位建筑师的设计手法。
通过对比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对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与法国中世纪哥特建筑进行深入的比较,阐释该建筑对法国建筑历史文脉的传承。
并进一步的说明了他对现世的挑战及对未来的预示,从而证实了蓬皮杜文化中心以其超前的时代创造精神对当今建筑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特色的延承;现实的挑战;未来的预示
一、前言
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筑作品都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它能展示历史,即它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给历史的发展以清晰的脉络;二是能预示未来,即他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给时代的前进以大胆的引领。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作于标新立异的现代建筑,不同于传统的欧式建筑,曾经备受艰难然而现在,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艺术中心,而且成为巴黎的一大名胜,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模式,突出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联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本文再次解读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它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可借鉴性。
二、对历史的延承
建筑,特别是对公共建筑的“诞生”过程,通常会受到历史、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蓬皮杜文华艺术中心设计方案的选择,也受到欧洲当时社会变革的影响。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是70年代走进巴黎城的一座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延承性,又具有前卫姿态的划时代开创性的建筑。
从历史的角度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潜在的内涵可以追溯到12-15世纪法国哥特式建筑时期。
设计者皮亚诺与罗杰斯以高科技的手段再现与抽象地表达了对这种艺术的传统的延承。
三、选题背景
在1969年,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了纪念带领法国于第二世界大战时击退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于是倡议兴建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
乔治.蓬皮杜于1974因癌症逝世,所以建筑于1977年1月31日完工启用后就命名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来纪念他。
从历史延承角度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全名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全名为法国片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及像一座工厂,雇用有炼油厂支撑。
这个做设计新颖、造型特意的线路主力5年完工。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立面悬挂了一个各项大轮船上舷梯一样的装着自动扶梯的玻璃管道,更主要表达了他们设计的思想构思及追求。
四、蓬皮杜的文化内涵
1、文化底蕴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并继承了法国这座自古以来多彩的城市特色。
它是根根据当代建筑的功能、结构、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出来的具有古典精神的新时代的建筑,完全脱离了传统建筑材料和形式,并且超越了以往对历史符号的肤浅模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抽象地提示地方及历史文化特质。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采用的是鲜亮颜色,与巴黎的历史建筑产生了对话。
2、设计概念形成的根源
抛开建筑形式评价上的功过是非,本文着重分析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概念的思想理论来源,实际上,最早在高技派建筑领域进行探索的,建筑师是塞德里克•普莱斯,他的一生虽然只有少数的几个建成的项目,但是他的建筑思想,特别是他在AA担任教授期间的理论。
那时候的艺术家经常在街头通过表演的方式宣扬民主,自由的想法,利特伍德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认为街头表演实际上创造了街头剧场的空间,在那里没有舞台,表演者和观众的界限,演员和观者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互动,而且街头空间,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提供各种可能性的可变空间。
当建筑与人们的活动之间产生矛盾时,建筑也应该能够自由的改变,不断地更新,对建筑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五、现实的挑战
现代主义的出现带来了建筑领域史无前例的大变革。
他的设计勇敢的探索了新的道路冲破了现有环境的束缚,他们对现实挑战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理性与非理性的共存: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是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存在于矛盾之中的建筑,他有着独特的,使人联想到幻想及非理性功能的特质,再有现实和精神,双方面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二个转折点是时代的精神,当然们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以后,逐渐感到了现代主义、技术主义所带来的个性丧失,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从观念和建筑形象上迈出了跨越新的一步,这种建筑艺术上的建筑思想异议风起云涌,是人们的思想更加的向着自由、无拘无束的方向发展。
六、未来的预示
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是对封建时代的表述,也是对现代文明的预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则是对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以及预兆的现代文明的表述,对在自身基础上的未来引领。
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诞生,至今已有30年之久。
蓬皮杜存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点对建筑形象的言论。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引人注目,激发人的复杂心理,主要是因为他很陌生、复杂、暴露、滑稽、变化多端的建筑形象。
今时间的验证,他的确迎合着当代人们的审美期望和审美心境。
第二点建筑空间的灵活,运用及建筑多功能性的灵活布局,设计者认为,建筑应该设计的让人民能够在他的内部和外部自由自在的活动,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内部的活动方式和外面广场非常相似,人们自由的流动按照自己的兴趣,随时加入到不同的圈子中去,以满足各
种不同的使用上的需求。
第三个技术的引领。
建筑中采用装备齐全的先进设备,这些设备及其内部的部件和构建均采用预制结构来建造。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造型,形式语言及高超的技术手段,在对世人说明自己与现在与过去的建筑的不同,展示着自己的心隐约独特,在未来,即使他的设计手法已经过时了,但他的大胆的变革精神将引领着人们继续前行。
七、总结
蓬皮杜现在艺术博物馆内展示着无数奇奇怪怪的现代艺术作品,这是多元时代提供给艺术家的机会,因此,这座展示馆的奇特外形也正好像艺术展品一样给观众以新颖与疑问,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论他现在是好还是坏。
今天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这座建筑在观众的心目中,以逐渐有排斥到认可,有认可到熟悉,同时因为很少有人去赞美他的创新,从普莱斯的建筑立项到蓬皮杜艺术中心,还是为了对现实的设计工作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影响。
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案例,有三点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第一点,当建筑设计概念进入现实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矛盾,建筑师需要从工程的可执行度等方面,进行权衡和决策。
第二点,建筑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承载和激发更多的社会活动。
建筑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否能找到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属性、传统之间的一种形式联系。
或者保持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脉络的目的所在?建筑所要做的并不是仅仅提供建筑形式上的延续。
最终,还是为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因此在设计和建筑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还是建筑是否提供更好的适应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环境。
第三点,建筑设计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建筑因为功能的局限,无法适应快速的建筑空间使用变化,经常会成为建筑寿命的制约因素。
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功能的灵活性,就不是为一个好的解决措施。
建筑不会由于使用中不适应功能变化的原因,而面临拆掉重建的危机。
参考文献
[1]吴焕加,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与当代一种艺术流派.论现代西方建筑.北京:中1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26~134
[2]路易斯.格罗德茨基.哥特式建筑.吕舟,洪勤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受之.“高科技”风格.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77~381.
[4]费菁,傅刚,波普艺术建筑.世界建筑,2001(9)指导老师: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