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总复习课件ppt
高一物理下册全册复习课件

高一物理下册全册复习课件学习就像登山一样,仅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登到最高峰。
下面为您推荐高一物理下册全册复习课件。
1、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为了简化解题过程引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按正交分解或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
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它们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的特点。
运动的合成是运动分解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等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其运动规律为:(1)水平方向:ax=0,vx=v0,x= v0t。
(2)竖直方向:ay=g,vy=gt,y= gt2/2。
(3)合运动:a=g,,。
vt与v0方向夹角为,tan= gt/ v0,s与x方向夹角为,tan= gt/ 2v0。
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与v0无关。
水平射程s= v0 。
3、匀速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正确理解并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掌握相关公式。
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时,关键找出向心力,再利用向心力公式F=mv2/r=mr2列式求解。
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还可以由合外力来提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其大小不变,作用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的合力指向圆心,此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与半径垂直的各分力的合力改变速度大小,在中学阶段不做研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课:知识总结课件(共62张PPT)

十九、弹性势能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公式:
E p弹
1 2
k
l 2
(3)拉长或压缩(发生弹性形变)过程,弹力做负功,
弹性势能增加。
恢复弹性形变过程,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
十七、动能和动能定理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1、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时刻改变) 2、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时刻改变)
五、向心力(效果力)
五、向心力(效果力)
六、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七、开普勒三大定律
八、万有引力定律
八、万有引力定律
4、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变大,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天体问题与常规运动(平抛等)相结合
vx v0
v0
x
o
Vx
y
P
Vy
V
位移方向: tan y gt
x 2v0 速度方向: tan vy gt
vx v0
即 tan 2 tan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2)每次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3)坐标原点不是槽口末端点,应是球在槽口 时,球心在图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
(2)公式:
Ek
1 mv 2 2
2、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 变化,即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2)公式:
W合
1 2
m v22
1 2
m v12
(3)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力做负功, 物体的动能减小.
二十、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
1、机械能 (是标量) (1)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期末复习

知识回顾: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4.向心加速度:描述物体线速度方向改变快慢
v
a
大小: R ω R
方向:时刻指向圆心
5.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
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大小:F m vR mω R
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注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在分析做
(1)小球从平台上的A点射出时的速度大小v0;
(2)小球从平台上的射出点A到圆弧管道入射点P之间的距离l(结果可用
根式表示);
(3)如果小球沿管道通过圆弧的最高点Q时的速度大小为3m/s,则小球运
动到Q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知识回顾: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描述质点做圆周运动的快慢,
s
v
大小:
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公式:
式中
Mm
F G 2
r
G 6.67 10 -11 N m 2 /kg 2
称为引力常量,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定.
适用条件及说明
(1)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
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力是碗和碗内水重力的8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绳子
不断,表演获得成功,求:
(1)碗通过最高点时速度的最小值;
(2)碗通过最低点时速度的最大值。
专题:传动问题
v = rω
1、皮带、齿轮传动
2、同轴传动
线速度大小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角速度、周期大小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小试牛刀
高一物理总复习课件

3
能量守恒定律
探究能量守恒定律在物体运动和碰撞中的应用。
机械波和电磁波
机械波的特征
了解机械波的性质和传播规 律。
电磁波的结构
学习电磁波的电磁场结构和 谱线特征。
波的干涉和衍射
探索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及 其应用。
重力和斜抛运动
学习重力和斜抛运动对物体运 动的影响。
摩擦力的作用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及其应用。
牛顿的三定律和力的合成分解
1
牛顿第二定律
探究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2
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存在和相互
作用。
3
力的合成分解
学习用向量法和分解法分析多个力的 合力和分解。
动量和冲量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运动的表示和描述
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 匀速和变速运动
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计算 方法。
掌握匀速和变速运动的特征和运动方程。
3 曲线运动
4 简谐振动
学习曲线运动的表示和描述方法,如圆周 运动和抛体运动。
了解简谐振动的特点和对应的运动方程。
力和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探索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的原理。
高一物理总复习课件
欢迎来到高一物理总复习课件!本课程将涵盖物理的各个重要主题,让您对 物理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
量和单位
基本量和衍生量
学习物理中的基本量和衍生量,如:质量、 时间、速度等。
单位换算
学习如何进行物理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际单位制
了解国际单位制以及不同物理量的单位。
常用量纲式
了解物理量之间的量纲关系,掌握常用量纲 式。
高一物理总复习PPT课件

D 速度不变,加速度很小
6.短跑运动员在100米竞赛中,测得他5秒末的速度为 10.4m/s,10秒末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 这100米中的平均速度为( D )
A 10.4m/s
B 10.2m/s
C 10.3m/s
D 10m/s
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从某时刻开始,在第一个2s内 通过的位移是8m,在第二个2s内通过的位移是20m,求质点运动 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a=3m/s2, v=1m/s)
2.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若汽 车刹车后第2s的位移为6.25m(刹车时间超过2s),则刹车后6s内 汽车的位移是多大? (20m) 3.一列火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 一个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相齐,当列车匀加速启 动时,测的第一节车厢经过他身边的时间是2s,则从第5节到第 16节车厢经过他身边的时间为多少? (4s)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 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改变
5.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不可能的有D(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 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总复习提纲
运动学
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
1.运动的描述:
1.质点 2.参考系 3.矢量
•基础知识
1.位移 2.速度 3.加速度
•描述运动的三个物理量
下一页
2.运动的规律
1.v=v0+at
•公式 •图象
2.x=v0t+at2/2 3.v2-v02=2ax 4.V中=v=(v0+v)/2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力复习课件

⑶木块在桌面滑动后,使水平拉力大小变为 1.5N,木块受到多大的摩擦力?
答案:⑴1.5N ⑵2.2N ⑶2.0N
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木块与 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木板一直是静 止的,如图所示,那么木板M受到地面对它
大小为____6f_,方向___沿_A__D.方向
物体受力分析
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各栓一个物体, 如图所示.物体A和B重均为20N.水平拉力 F=12N.若物体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 物体A和B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的示意图,并 计算各力的大小
300 B B
A
.如图所示,A、B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 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
力的概念
按性质分
力的分类
按效果分 大小;G=mg
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力
力
学
产生条件;①接触 ②形变
中
的 三
弹力
大小;F=Kx (弹簧)
大
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力
产生条件:①有压力②接触面粗糙③相对运动(或趋势)
摩擦力
大小
动摩擦:F=uFN 静摩擦:0<F<Fmax
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正交分解法
力的概念
例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 的作用 C.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力可 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重力
例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考前指导课件.pptx

(二)实验题
1.先找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关键在于理解。
2.若题干较短,结合实验原理图通读题干,再结合问题找思路;
若题干较长,可结合实验原理图看问题,从题干中找已知条件。
3.注意g的取值、单位换算、对结果的要求(保留有效数字或者
小数)、字母表达式要用题目中已知量表示。
4.注意答题术语:实验目的照应实验结论,加上在误差允许的
4.卷面---干净整洁,答案一定要在显眼的地方。
(一)选择题
二、知识技能指导
1.受力分析基本知识---选研究对象、受力分析一般
顺序、合成法与正交分解法、平衡与非平衡问题。
2.运动学基本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基本公式、推论。
3.功能关系基本知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
范围内。如平衡摩擦力、存在阻力等。
(三)计算题
一、考前技巧指导
1.慢审---边读题干边标画已知条件(手口眼心注意力集中在
一个地方)。若有图,可先用铅笔标注到图上。结合图分析
运动过程,搞清受力情况。
2.快答---结合问题,先在脑子里理思路,直接动笔在答题卡
上写规范步骤,拿不准的先在草稿纸上进行。
3.规范---写基本公式,有过程出处,有必要文字说明。
电场中的偏转和加速;6.电学中的图像问题。
基础过关题目:课本章末习题A组2、3、4,B组1、3、4。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
祝愿大家:
梦圆盛夏,不负韶华!
是一个过程,能量是一种状态。掌握八种功能关系。
4.能量守恒基本知识---会判断守恒的条件,三种守
恒的形式。明确表达式的意义。常见模型:弹簧小
高一物理总复习课件

h1
C
h2 V2
D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功
率
功率的定义式:
P=
W
t
功率的另一表达式:
※ F:所指的力
※ v:物体的运动速度
瞬时速度:瞬时功率 平均速度:平均功率
※ :F、 v的夹角,若F、v同向,则有:
P=Fv
第三十页,共33页。
汽车启动问题
(1)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
P一定,P=F v
Ff一定
F -Ff=ma
做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Ek=21 mv2
EP=m g h EP=21 k x 2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机械能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动 能 情景: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牵引力F的 作用下经位移s, 速 定 度由原来的v1变为v2,已知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 理
则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 W=(F-f)s,而F-f=ma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机
械
能 (1)内容:在只只有有重重力力((或或弹弹力力))做做功功 的情形下,物体的动
守 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恒 定 (2)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mA
律
Ek2+EP2=Ek1+EP1
B
V1
h
△h
末状态的机械能 初状态的机械能
只有重力做功的状态下,任意位置的动 能和势能总和相等。
运
动
v
=
Δl Δt
ω=
Δθ
Δt
n =f
1 T
=
v
=
2πr
T
ω=
2π
T
v = rω
2、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