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概念
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

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光线通过物体表面的反射或透射而产生的视觉感觉,它是人类视觉感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色彩是由各种波长的光线组成的,不同波长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2.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从较亮到较暗依次为浅色到深色;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程度,从不纯到纯依次为灰色到鲜艳色。
3.色彩的感知人类的眼睛通过感光细胞来感知外界的色彩,不同的感光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有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同时,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也受到文化、环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二、色彩的分类1.按光的三原色分类按照光的三原色理论,色彩可以分为红、绿、蓝三原色,它们是可以通过光线叠加产生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彩。
而通过不同的光线叠加,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色彩。
2.按色相分类按照色相的差异,色彩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紫六个基本色相,而这些基本色相又可以通过混合和调配产生各种不同的中间色相。
3.按明度和饱和度分类根据明度和饱和度的差异,色彩可以分为浅色、深色、灰色、鲜艳色等不同的分类,不同的色彩分类能够在设计中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4.按色彩的暖、冷分类按照色彩的视觉效果,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和冷色,暖色具有活泼、明亮、温暖的特性,而冷色具有冷静、沉静、清冷的特性。
三、色彩的特性1.色彩的视觉效果色彩在视觉上产生了明暗、对比、深度、立体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2.色彩的情绪效果不同的色彩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红色具有激动、热情、活力的特性,蓝色具有清静、冷静、安静的特性,黄色具有明快、温暖、快乐的特性,而黑色则具有严肃、沉着、厚重的特性。
3.色彩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文化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解读和理解,比如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红色多被用于表示危险和热情。
4.色彩的认知效果色彩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商业设计中,适当的色彩搭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影响其购买决策。
专业美术色彩知识点总结

专业美术色彩知识点总结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影响人们感觉和情绪的一种视觉效果,它是由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色彩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色彩的基本属性,它决定了色彩的基本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色彩的亮暗程度,它是色彩的明暗变化;饱和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是色彩的鲜艳程度。
2. 色彩的基本分色色彩可以按照色相分为红、黄、蓝三个基本色,它们是所有其他色彩的基础。
红色、黄色和蓝色是三原色,它们是所有其他色彩的基础。
由于这三种颜色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来得到,因此它们被称为“三原色”。
3. 色彩的冷暖色彩可以按照温度分为冷色和暖色。
冷色是指蓝色、绿色和紫色等色调,暖色是指红色、黄色和橙色等色调。
冷色给人一种凉爽、清新的感觉,而暖色则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
4. 色彩的配比在绘画中,色彩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影响整体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色彩搭配有对比色、类对比色、相邻色和相似色等。
对比色是指彼此在色相上互为互补的颜色,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等;类对比色是指色相相近但互为互补的颜色,如紫色与黄色、蓝色与橙色等;相邻色是指色相相近的颜色,如蓝色和紫色、黄色和橙色等;相似色是指色相相近但互不互补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黄色和绿色等。
5. 色彩的情感表现色彩除了具有美的外在表现,还能够传递情感和思想。
常见的颜色情感表现包括红色的激情和暴力、黄色的温暖和活力、蓝色的冷静和深沉、绿色的安静和平和、紫色的神秘和魔幻等。
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6. 色彩的应用技巧在绘画创作中,色彩的应用技巧对于作品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色彩应用技巧包括过渡、渐变、叠加、重复、对比等。
过渡是指色彩在画面中的平滑渐变,渐变是指色彩从一种颜色渐变到另一种颜色,叠加是指通过不同颜色的叠加来产生新的颜色,重复是指画面中相同颜色的重复应用,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
色彩主要知识点总结

色彩主要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的概念和分类1. 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光在人眼中产生的感觉,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的波长、频率和光度的组合。
色彩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是视觉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色彩的分类1) 按视觉感知方式分类:物理色和心理色2) 按颜料分类:原色、辅色、中间色3) 按明度分类:明度、浓淡4) 按色相分类:纯色、灰色、互补色、相邻色、三色配色等二、色彩的基本性质1. 色调,也称色相或色度色相是色彩的本质属性,指的是色彩在视觉上的纯净程度。
按照色相的区分,可将全部颜色划分为7种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7种颜色是构成所有颜色的基本色。
2. 饱和度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反映了颜色中其他颜色成分的含量。
未被其他颜色成分污染的颜色是纯净的颜色,其饱和度最高。
3. 亮度亮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明度。
亮度越高,色彩越明亮,亮度越低,色彩越暗淡。
三、色彩的作用1. 色彩的情感作用色彩是一种视觉语言,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
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
1) 红色:激情、愤怒、喜悦2) 橙色:无忧无虑、快乐3) 黄色:温暖、开朗4) 绿色:平静、安宁5) 蓝色:冷静、深远6) 紫色:神秘、高贵2. 色彩的视觉作用色彩对人的视觉有影响,可以引起人的视觉疲劳和视觉错觉。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调节环境氛围,使人感到舒适。
四、色彩的搭配原则1. 色相搭配色彩的搭配原则主要包括对比搭配、相似搭配、单色搭配等,要根据设计目的和对象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搭配方式。
2. 亮度搭配亮度搭配是指不同颜色之间在亮度上的关系。
亮度对比鲜明的颜色搭配会增强对比效应,而亮度接近的颜色搭配则会使整体色调柔和。
3. 饱和度搭配饱和度搭配是指不同颜色之间在饱和度上的关系。
不同饱和度的颜色在搭配时要考虑其相互的平衡。
4. 色彩搭配的应用色彩搭配的应用为建筑、室内装饰、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指导原则。
产品色彩知识点总结

产品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由光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一种视觉的感受。
在人类的视觉系统中,色彩是通过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解释和感知而产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视觉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商品设计和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是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
色相是指色彩在色谱中的位置,是色彩的基本性质。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是色彩的亮度和深度。
而饱和度则是指色彩的纯度和鲜艳程度。
1.3 色彩的分类按照色相的不同,色彩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色相。
而根据色彩的明度、饱和度的不同,则可以分为明、暗、浅、深、鲜艳等不同的色彩类型。
1.4 色彩的作用在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中,色彩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视线、传递产品信息、表达品牌特征和情感意义等作用。
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对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1.5 色彩搭配原则在设计中,色彩的搭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比如对比原则、同类原则、互补原则等。
色彩的搭配不仅需要考虑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的搭配,还需要考虑不同色相之间的搭配。
二、产品色彩设计原则2.1 产品包装色彩设计原则产品包装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特点、产品属性、市场定位和竞争对手等因素。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的选择需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和目标受众的口味,同时还需要符合品牌的形象和定位。
2.2 产品形象色彩设计原则在产品形象设计中,色彩的选择需要符合产品的属性和特点,还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口味和喜好。
比如对于儿童产品,需要选择色彩鲜艳、明亮的色彩,而对于高档奢侈品,需要选择色彩典雅、沉稳的色彩。
2.3 产品色彩心理学原理色彩心理学对于产品色彩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红色可以使人们产生愉悦、兴奋、热情的心理反应,而绿色可以使人们产生平和、舒适、安宁的心理反应。
2.4 产品色彩潜在影响原理产品色彩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色彩的潜在影响。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愉悦感、能够传达信息、引起情感共鸣等作用。
色彩理论是研究色彩的形成、变化及其作用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构成、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下面将对色彩理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光的三属性之一,它由光的波长决定。
色彩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要素。
1. 色相:色相是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它由光的波长决定。
色相是分类色彩的依据,是色彩的主体。
在彩轮上,色相按照波长的不同被分为七种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红、绿、蓝为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所有颜色。
2. 明度: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是色彩的亮度和暗度的表现。
明度是亮度的概念,亮度高的颜色被称为“亮色”,亮度低的颜色被称为“暗色”。
3. 纯度:纯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是色彩的深浅和灰度的表现。
纯度高的颜色被称为“艳色”,纯度低的颜色被称为“淡色”。
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色彩空间,即色彩立体空间。
二、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光的原色、物质的原色和三原色。
光的原色是指通过合成其他颜色的颜色,包括红、绿、蓝三种。
物质的原色是指原色油彩、原色水彩或原色颜料,包括红、黄、蓝三种。
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颜色,它们是一切色彩的构成颜色,可以通过它们的混合调配出其他所有颜色。
三、色彩的分类色彩根据光的波长、颜料的特性、光的照射等不同,可以进行多种分类:1. 按光的波长分类:根据光的波长不同,可以将色彩分为三大类:红、绿、蓝。
这三种颜色是光的原色,通过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所有的颜色。
而色相环则是根据光的波长的分布情况将色彩划分开来,成为了七大色系。
2. 按颜料特性分类:颜料的种类和特性不同,可以使得颜料在光的照射下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根据这一特点,人们将颜料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三辅色,它们能够分别调配出其他颜色。
3. 按光的照射分类:颜料在颜料间的相互照射下,可能会产生混合的效果,出现一些全新的颜色。
色彩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色彩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色彩是视觉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还能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色彩必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分为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
原色是红、蓝、黄,它们不能通过混合其他颜色得到;二次色是橙、绿、紫,通过混合两种原色得到;三次色则是通过混合原色和二次色得到。
- 色彩的三属性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的基本特征,明度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
2. 色彩的分类:- 暖色和冷色:暖色给人以温暖、活跃的感觉,如红、橙、黄;冷色则给人以冷静、沉稳的感觉,如蓝、绿、紫。
- 互补色:在色轮上相对位置的颜色,如红和绿、蓝和橙,它们相互混合会产生灰色或黑色。
3. 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和危险相关联,蓝色则与平静和稳定相关联。
4. 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对比色的应用可以增强视觉效果,但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视觉疲劳。
调和色则能够创造平衡和和谐的感觉。
5.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选择需要考虑品牌识别、信息传递和视觉吸引力。
-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可以改变空间的感知大小和氛围。
6. 色彩理论:- 色彩理论是研究色彩如何影响视觉感知的科学。
它包括色彩的物理属性、心理效应和文化意义。
7. 色彩的混合:- 色彩混合分为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
加色混合是光线的混合,常用于电视和计算机屏幕;减色混合是颜料的混合,常用于绘画和印刷。
8. 色彩的数字化表示:- 数字色彩通常使用RGB(红绿蓝)或CMYK(青色、品红、黄色、黑色)模式表示。
9. 色彩的调色技巧:- 调色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能,需要掌握色彩的属性和混合规律,以达到预期的色彩效果。
10. 色彩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对色彩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设计。
色彩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
色彩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色彩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色彩基本概念1. 色彩是指人眼能够感知到的物体反射或发射出来的色泽。
在光线的照耀下,表面吸收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的光就会给人以色彩的感觉。
2. 色彩由三种原色光组成:红、绿和蓝。
而在色彩运用中,色彩还是由三种基本颜色,即红、黄和蓝组成。
这三种基本颜色可任意混合,组成各种各样的颜色。
二、色彩的三要素1. 色相:色相是色彩的品种或种类。
指的是红、蓝、黄等色彩的名称。
在彩色光线中,三种基本光色就是红、绿和蓝三种色对。
2.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或浓淡程度。
饱和度高则色彩浓烈,饱和度低则色彩较淡。
3. 亮度: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亮度高则色彩明亮,亮度低则色彩昏暗。
亮度和明度是指黑白的深浅程度。
三、色彩搭配原理1. 对比原则:对比原则是指以对比色彩的对立面互为补充,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效果。
对比色彩有红绿、黄蓝、橙青等。
对比色的搭配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张力,常用于强调或突出色彩效果。
2. 类比原则:类比原则是指在色彩搭配中,通过相近或相似的色彩进行搭配,形成和谐、温暖的色彩效果。
类比色彩的搭配具有柔和、温暖的特点,适合用于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
3. 色彩的明度搭配原则:色彩搭配中,将明度较高的颜色与明度较低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能够产生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色彩效果。
明度对比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增强立体感。
四、色彩的运用原则1. 着色原则:着色原则是指在进行色彩运用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达的意境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色彩需要与作品内容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表达效果,以达到艺术表现的最佳效果。
2. 色彩的比例原则:色彩搭配中,需要根据各色彩在整个图案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各色彩的使用量和搭配方式,形成和谐的色彩效果。
比例的选择对于作品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色彩的层次原则:层次原则是指在色彩搭配中,通过运用不同明度、饱和度的色彩,来建立作品的层次感,使得作品更加的丰富多彩,形成立体感和深度感。
色彩知识点总结校考

色彩知识点总结校考一、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视觉上的感觉,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透射和折射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的品质。
在色彩世界中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它们可以总结为三原色(红、黄、蓝)和三次要色(绿、橙、紫)。
此外,黑、白、灰也是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色彩的基本特性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的品质,包括红、黄、蓝等;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亮和暗淡的对比;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净程度,即深浅与纯度的对比。
2. 色彩的特点:暖色:红、橙、黄,表现暖和、活泼、轻快等特点;冷色:绿、青、蓝,表现冷淡、沉稳、深远等特点。
3. 色彩的心理作用:不同的颜色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例如红色会激发人们的情绪,蓝色能够使人平静。
三、色彩的应用1. 化妆品颜色搭配:根据不同的化妆品功能和应用对象,合理搭配颜色,可以更好地凸显产品的特性和效果。
2. 广告海报设计:色彩在广告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确的色彩搭配可以让广告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 室内装饰设计:色彩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打造舒适的家居环境,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四、色彩的搭配原则1. 对比原则:通过对比明暗度、冷暖色相、饱和度等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加视觉冲击力。
2. 和谐原则:通过相似色彩、相似特点的搭配,可以营造出舒适和谐的氛围。
3. 三色原则:在搭配色彩时,选择一个主色,一个辅助色,一个点缀色,这样搭配可以显得比较有层次感和和谐。
五、色彩的心理学效应1. 红色的心理效应:红色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增加兴奋感,使人更加强大和积极。
2. 蓝色的心理效应:蓝色可以给人一种安静、悠闲的感觉,有利于放松和缓解压力。
3. 黄色的心理效应:黄色能够增加人们的亲和力,让人感到温暖和友好。
六、色彩的文化价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颜色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和祥和,黑色代表沉重和不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色彩的概念1)色彩的三原色2)色彩的三要素2.色彩的视觉感受1)色彩的表情2)色彩具的精神价值3)色彩的心理错觉4)色彩的错视与幻觉3.配色1. 色彩的概念1)色彩的三原色原色包含两个系统:光的三原色和和色料或颜料的三原色色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色料的三原色:紫红,柠檬黄,天蓝无彩色--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
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
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
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
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
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上都等于零。
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黑与白做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有彩色--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
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
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2)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纯度构成色彩的三要素有彩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应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
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人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
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
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色相可以分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纯度--(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
当一种颜色掺人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
当掺人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的掺人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感觉出来了。
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
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光都是最纯的高纯度的光,色料中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是纯度高的色相,蓝绿色是纯度最低的色相,眼睛在正常光线下对红色光波感觉最敏,因此红色的纯度显得特别高,对绿色相对弱,因此绿色的纯度就低。
“高调”和“低调”。
底色浅的称为高调;底色深的称为低调。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
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
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
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
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最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2.色彩的视觉感受1)色彩的表情色彩本是没有灵魂的,它只是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够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是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例如,草绿色与黄色或粉红色搭配,会不知不觉地与我们儿时的一些生活经验呼应起来,那时我们曾躺在嫩绿的草坪上晒太阳,周围盛开着黄色、粉红色的野花,当这样的色彩一呈现时,就会引起一种欢快、生机勃勃的情绪。
当然,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因为一切知觉经验都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记录在头脑中,它是对外来信息经过贮存、转换、分析等各种复杂的处理后,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整体的把握、不仅与局部的经验有关,还与整体的意识发生作用。
此外,色彩的效果非常直接并有着自发性,就像前面所讲到的心理学家的那些实验,谁都知道,强明度、高饱和度和长波振动的色相可以引起神经的兴奋,明亮的纯红比柔和的灰蓝色更为活跃,但是特定的强光对神经系统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振动波长会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这些问题在心理科学的研究上仍没有彻底澄清。
因此仅用联想的理论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现象,因为色彩心理决不会只是由知识附加结它的某一解释所引起的。
尽管如此,有一件事实是没有争议的,即色彩能够有力地表达情感。
无论有彩色的色还是无彩色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
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或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
因此。
要想说出各种颜色的表情特征,就像要说出世界上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那样困难,然而对典型的性格作些描述,总还是有趣并可能的。
就让我们对典型的色彩作一些描绘吧,它会使我们和色彩更加亲近。
红色——强有力的色彩,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
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表明性格刚烈而外向,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红色能够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强,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这恰好符合颜色心理的效果:相当于长波振动的暖色能引起兴奋的感觉。
红色是热烈、冲动的色彩,革命的旗帜使用红色可以唤起人民的斗志。
中国人用红来表达喜庆。
歌德曾经通过一块红玻璃观察明亮的风景,此刻他想到最后审判那一天弥漫天地的那种光,“不禁产生敬畏之心”。
他在红色中看到了—一种高度的庄严和肃穆。
康丁斯基说:“当然,每一个颜色都可以是既暖又冷的,但是哪一个颜色的冷暖对立都比不上红色这样强烈。
”不管其能量和强度有多大,“它只把自身烧红,达到一种雄壮的成熟程度,并不断向外放射许多活力。
(红色)是一种冷酷地燃烧着的激情,存在于自身中的—“种结实的力量。
”约翰·伊顿教授描绘了受不同色彩刺激的红色。
他说:在深红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在蓝绿色底上,红色就像炽烈燃烧的火焰,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在黄绿色底子上,红色变成—种冒失的、鲁莽的闯入者,激烈而又寻常,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在橙色底子上,红色似乎被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好象焦干了似的。
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橙色——橙色的波长仅次于红色,因此它也具有长波长导致的特征:使脉膊加速。
并有温度升高的感受。
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它使我们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因此是一种富足的、快乐而幸福的颜色。
橙色稍稍混入黑色或白色,会成为一种稳重、含蓄又明快的暖色,但混入较多的黑色后,就成为一种烧焦的色;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带有一种甜腻的味道。
橙色与蓝色的搭配,构成了最响亮、最欢快的色彩。
黄色——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
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黄色是亮度最高的色,在高明度下能保持很强的纯度。
黄色的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因此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因此又象征着财富和权力,它是骄傲的色彩。
黑色或紫色的衬托可以使黄色达到力量无限扩大的强度。
白色是吞没黄色的色彩,淡谈的粉红色也可以像美丽的少女一样将黄色这骄傲的王子征服。
黄色最不能承受黑色或白色的侵蚀,这两个色只要稍微的渗入,黄色即刻会失去光辉。
绿色——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
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
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鲜艳的绿色非常美丽,优雅,特别是用现代化学技术创造的最纯的绿色,是很漂亮的色。
绿色很宽容、大度,无论蓝色或黄色渗入,仍旧十分美丽。
黄绿色单纯,年青;蓝绿色青秀、路达。
含灰的绿色,也仍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雾中的田野那样。
蓝色——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静的色。
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
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个性的色。
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白等色,均不会对蓝色的性格构成较明显的影响力。
蓝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这最辽阔的景色都呈蔚蓝色。
无论深蓝色还是淡蓝色,永会使我们联想到无娱的宇宙或流动的大气。
因此,蓝色也是永恒的象征。
蓝色是最冷的色,使人联想到冰川上的蓝色投影。
蓝色在纯净的情况下并不代表感情的冷傲,它只不过表现出一种平静、理智与纯净而已。
真正令人的情感缩到冷酷悲哀的色,是哪些被弄混浊的蓝色。
紫色——明度在有彩色的色料中是最低的。
紫色的低明度给人一种沉闷、神秘的感觉。
波长最短的可见光波是紫色波。
通常,我们会觉得有很多紫色,因为红色加少许蓝色或蓝色加少许红色都会明显地呈紫味。
所以很难确定标准的紫色。
约翰·伊顿对紫色作过这样的描述:紫色是非知觉的色,神秘,给人印象深刻,有时给人以压迫感,并且因对比的不同,时而富有威胁性,时而又富有鼓舞性。
当紫色以色域出现时,便可能明显产生恐怖感,在倾向于紫红色时更是如此。
歌德说:“这类色光投射到一幅景色上,就暗示着世界末日的恐怖。
”紫色是象征虔诚的色相,当紫色深化暗化时,又是蒙昧迷信的象征。
潜伏的大灾难就常从暗紫色中突然爆发出来,一旦紫色被淡化,当光明与理解照亮了蒙昧的虔诚之色时,优美可爱的晕色就会使我们心醉。
用紫色表现混乱、死亡和兴奋,用蓝紫色表现孤独与献身,用红紫色表现神圣的爱和精神的统辖领域——简而言之、这就是紫色色带的一些表现价值。
伊顿教授对紫色的描述,的确能给我们以启示,它似乎是色环上最消极的色彩。
尽管它不像蓝色那样冷,但红色的渗入使它显得复杂、矛盾。
它处于冷暖之间游离不定的状态。
加上它的低明度的性质,也许就构成了这一色彩在心理上引起的消极感。
与黄色不同,紫色可以容纳许多淡化的层次,一个暗的纯紫色只要加入少量的白色,就会成为一种十分优美、柔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