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美国经验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与启示研究随着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日趋减少,保护自然资源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为此,各国政府相继开始了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国内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
本文将从国家公园建设的经验入手,提出关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启示研究。
一、国家公园的定义与建设历程国家公园是指以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景观和文化资源为主体,实施保护、科研、教育、旅游等综合管理活动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
国家公园的建设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Yellowstone国家公园的建设奠定了国家公园的基本模式。
此后,散布全球的国家公园逐渐起步,涵盖不同的地理地貌、生态文化类型和管理模式。
至今为止,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公园。
二、国家公园的管理形式国家公园是一个需要实现多重目标的综合型保护地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公园必须采用合适的管理形式。
目前,世界各国应对国家公园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公有制管理公有制是一种权力机构对土地资源独占性使用的方式。
在该模式下,所有权利均归国家管理机构所有。
2、特许经营管理特许经营管理方式将国家公园的土地资源分配给某些公司进行经营或开发,让这些公司对土地资源进行负责管理和保护。
3、合作式管理合作式管理模式强调公民的参与和合作,将国家公园的管理过程转交到公众或特定社会机构手中。
4、共同管理共同管理是指将土地资源控制权划分给多个政府机构或公民团体,然后实行共同管理。
三、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策略制定保护与管理计划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必要步骤,也是一切后续管理工作的基础。
因此,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保护与管理计划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键。
总体来看,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管理国家公园的生态研究和科学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学管理旨在确保国家公园的保护工作具有科学基础和科学方法,以保证政策决策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
美国保护地役权实践经验及启示

美国保护地役权实践经验及启示张宁;余露【期刊名称】《世界农业》【年(卷),期】2023()1【摘要】保护地役权作为一项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工具,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中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实践探索不断出现。
美国的保护地役权实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其经验与得失可以为中国保护地役权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保护地役权与地役权的区别,保护地役权与发展权、生态补偿等其他制度工具的比较,厘清保护地役权在产权属性、实施目的、参与主体等方面的特征。
同时,本文对美国保护地役权的法律基础、价值评估机制、相关利益主体的角色与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
研究发现,美国保护地役权已经有了完善的配套立法,明确了保护地役权转移前后土地产权束的变化,与发展权转移、生态补偿等手段做出了严格的区分;并且基于公平市场价格建立了保护地役权估价方法,用税收优惠来鼓励土地所有者捐赠保护地役权。
此外,美国的保护地役权仍面临着公众参与不足、公平与激励难平衡等问题。
美国保护地役权的案例与经验可以为中国保护地役权改革与实践中的制度、组织建设与政策工具等提供参考与经验。
【总页数】9页(P57-65)【作者】张宁;余露【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相关文献】1.美国的农业保护地役权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启示2.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实践经验及启示3.国家公园内保护地役权的设立和实现——美国保护地役权制度的经验和借鉴4.论公共地役权与国家公园改革的制度性契合——以美国保护地役权为镜鉴5.保护地役权对中国国家公园统一管理的启示——基于美国经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黄石公园自驾游攻略 我趣旅行独家经验分享

菜鸟新手黄石自驾指南——我趣独家经验分享1、黄石公园最佳旅游季节黄石国家公园全年开放,但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开放只有每年的5月中旬到10月中旬。
除了北部和东北部出入口,其他入口在每年的11月份要为冬季清理道路(3月底到4月初要为夏季清理道路)。
2、自驾到黄石公园黄石公园一共有5个门,分别是北门,西门,南门,东门,东北门,这里面只有北门是全年开放的,其它门都是冬季关闭。
黄石公园周边的机场都是小机场,所以到那里的航班通常需要转机。
如果你是从西海岸出发的话,飞Bozeman和Billings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一般50-120刀左右。
飞Salt Lake City的机票价格通常很低,最低在100刀以内,而且航班数量非常多。
但开车距离就比较长,到黄石至少5个小时。
ackson Hole、Yellowstone Airport、Cody、Idaho Falls这四个机场的情况是机票价格通常在500刀左右。
有钱没时间的话,这是最好选择,因为距离黄石都比较近。
黄石公园内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只能在以上几个城市机场租车。
自驾路线:前往黄石公园的路线大致为三个方向:北方、西南方和东方。
由北方进黄石公园的自驾路线A. 从I-90号公路到利文斯顿(Livingston)转89号公路南下,可以到达加德纳(Gardiner),到黄石公园北门。
B. 从波兹曼(Bozeman)方向南下,沿着191号公路开至西黄石(West Yellowstone),到黄石公园西门。
C. 从毕林斯(Billings)方向南下,沿212号高速公路开至银门镇(Silver Gate),到东黄石公园北。
由东方进黄石公园的自驾路线A. 从科迪镇(Cody)向西行驶,沿20号高速公路可到达黄石公园东门。
B. 从科迪镇(Cody)向西北方向行驶,沿120号公路然后转296号公路行驶,可到达黄石公园东北门。
由西南方进黄石公园的自驾路线A. 从盐湖城出发,可以沿I-215号公路行驶,而后转上I-15号公路,到达爱达荷瀑布市(Idaho Fall),再沿20号高速公路往北行驶,即可到达西黄石。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

2015年8月下半月刊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
杨 扬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区众多,但其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在实际的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模式有待完善。通过 总结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现有管理模式的缺点,将其经验适当运用到我国的风景名胜区 的管理中,有利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3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5年8月下半月刊
旅游管理研究
长,忽略对资源保护 当地政府对景区的社会情况最为了解,因此,当地政府作为
景区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有利于景区资源的利用,当地政府一般 把景区作为增强地方经济实力,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 础,对景区实行强有力的管理。但是,地方政府为了盲目推动当 地经济的发展,对景区的资源过度开发并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 不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使景区出现一时兴盛。
2、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 对国家公园的管理及经营权限的分离, 又在能有利于资源合 理利用前提下, 提升了公共旅游资源的经营管理水平。 3、严格的特许经营方式 通过立法对国家公园经营项目采取严格的特许经营,确保了 经营方式的统一性和可进入性,利于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旅游资 源的保护。 4、保护第一性和公益性 突出强调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 开展活动都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特别是对旅游资 源进行划分,特地区分了国家公园与州立公园的功能划分。充分 体现资源的全民所有属性,重视全民的福利,采取低门票价格制 度,确保了全民享受资源的福利。
国家公园遴选标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40卷第20期2020年10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0,No.20Oct.,2020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80100);保尔森基金会㊁河仁基金会 中国国家公园总体空间布局研究收稿日期:2019⁃11⁃11;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0⁃08⁃27∗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zyouyang@rcees.ac.cnDOI:10.5846/stxb201911112380杜傲,崔彤,宋天宇,欧阳志云.国家公园遴选标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生态学报,2020,40(20):7231⁃7237.DuA,CuiT,SongTY,OuyangZY.Internationalexperiencesofnationalparkselectioncriteriaandtheinspirationsto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20,40(20):7231⁃7237.国家公园遴选标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杜㊀傲1,2,崔㊀彤1,宋天宇3,欧阳志云2,∗1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北京㊀100190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㊀100085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㊀100714摘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㊂国家公园作为国际普遍认可的自然保护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㊂美国㊁加拿大㊁德国㊁南非㊁日本等国的国家公园建设较早㊁发展较好,通过分析其国家公园建设经验得出:(1)国家公园是以自然保护为首要目标,并为公众提供享受大自然的场所;(2)其评价对象与标准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自然遗迹㊁生态系统㊁生物多样性/重要栖息地㊁面积/范围㊁自然区域/自然环境㊁文化景观等;(3)根据资源条件和目标定位的差异,国外国家公园的选建模式主要有基于生态区划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㊁基于社区共建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和基于资源主导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㊂在国际经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及国家公园建设需求,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发展建议:(1)明确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2)制定国家公园评价准则和方法,建立以国家代表性㊁完整性㊁原真性为主,包括生态区位重要性㊁历史文化价值等因素的国家公园评价指标体系;(3)划定面向国家公园规划布局的生态地理分区,在区域内建立国家公园,并与生态系统优先区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或代表性自然景观格局相协调㊂关键词:国家公园;国外;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InternationalexperiencesofnationalparkselectioncriteriaandtheinspirationstoChinaDUAo1,2,CUITong1,SONGTianyu3,OUYANGZhiyun2,∗1CenterofArchitectureResearchandDesign,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90,China2StateKeyLaboratoryofUrbanandRegionalEcology,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85,China3Academyof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NationalForestryandGrasslandAdministration,Beijing100714,ChinaAbstract:ItisamajormeasureofChinaᶄsecologicalcivilizationtoestablishaprotectedareasystemwithnationalparksasthemainbody.Asawidelyrecognizednatureprotectionmethod,nationalparkiswelcomedbythewholeworld.ThisresearchanalyzednationalparkestablishmentexperiencesinAmerica,Canada,German,andJapan,etc.whicharewelldeveloped.Theresultsshowthat(1)theprimaryobjectofnationalparkisnatureconservation,anditprovidesplacesforthepublictoenjoynature.(2)Theevaluationindexesandcriteriaaremainlynaturallandscapes/heritages,ecosystems,biology/importanthabitats,areas,naturalregions/environments,andculturallandscapes,etc.(3)Thenationalparkpatternsaredividedintoecologicalzoningtype,communityconstructiontype,andresources⁃orientedtypeaccordingtodifferentresourceconditions,andfunctionsandobjects.ThisresearchputforwardsuggestionsfornationalparkdevelopmentinChinabasedontheforeignexperiencesandChinanationalconditions:(1)toidentifythefunctionsofnationalparks;2327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2)toestablishnationalparkevaluationcriteria,methods,andindexes,suchasnationalrepresentative,integrity,authenticity,importanceofecologicallocation,andhistoricalandculturalvalue;and(3)todivideChinaintoeco⁃geographicregionsfornationalparkplanningandanalyzethespatialpatternsofecosystem,keyprotectedspecies,naturallandscapes,andecosystemservices.KeyWords:nationalpark;foreignexperiences;ecosystem;naturallandscape;biodiversity;evaluationcriteria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2000多处,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㊂但也存在缺乏保护地总体发展战略与规划㊁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不尽合理㊁保护地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严重㊁保护成效不高等问题,影响自然保护地整体成效的发挥[1]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改革工作,完善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出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以建立国家公园为契机,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地矛盾[2]㊂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先后实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㊁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将国家公园作为我国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3]㊂与现有自然保护地不同,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3],实行最严格保护,同时兼具科研㊁教育㊁游憩等综合功能,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㊁自然景观最独特㊁自然遗产最精华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㊁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㊂以国家公园为主要抓手,建立国家公园㊁自然保护区㊁自然公园三大类型的保护地体系,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㊂国家公园是人类社会保护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之一㊂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由此开始了其长达140多年的国家公园建设历史,形成了世界上建设最早且管理完备国家公园体系,被誉为美国 最好的想法 ㊂随后,加拿大㊁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掀起建立国家公园的浪潮,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10000多处国家公园,世界国家公园运动蓬勃发展㊂国家公园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推动了世界自然保护事业的兴起与发展㊂我国拥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植物㊁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反复多彩的生态组合,建立国家公园,保护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珍贵的自然遗产,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已形成了国家公园的理念㊁定位和发展目标,但在总体规划㊁建设标准㊁法律条例㊁管理办法等方面仍有待制定和完善㊂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部分国家关于国家公园的遴选标准㊁规划方法㊁选建模式等,得到国外国家公园的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国家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建议㊂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既需要与国际接轨,又需符合中国国情㊂1㊀国外国家公园定位与目标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以保护国家和区域代表性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为主体,并具备自然保护和游憩教育的双重功能,综合国外国家公园的定位与目标,其具有以下特征:(1)国家公园建设的首要目标是自然保护㊂国家公园是大面积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区域,其设立的目的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条件和实际状况各有不同,但其建立的根本原则和首要目标均是自然保护㊂保护大面积的陆地或海洋生态系统[4],及大尺度的生态过程[4⁃8];保护动物㊁植物㊁土地㊁底土㊁空气㊁水及常规自然环境,防止区域自然破坏[9];保护生物和基因资源,以保障生物多样性[10];保护独特而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10⁃14],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14]㊂(2)国家公园为公众提供享受大自然的机会㊂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建立,这个广袤而优美的自然区域,最初被定位为 供人们享用和娱乐的公共公园或娱乐场地 ㊂随着人们对于自然保护理念认识的深入,国家公园的定位虽不仅局限于 娱乐场地 ,但是其始终为公众提供享受大自然的机会[11⁃13],鼓励公众认识㊁欣赏㊁接触自然遗产[15],也可开展与环境保护目的相符的活动,包括科学环境监测㊁自然教育,和公众体验自然等[6⁃8],并在可行的条件下为经济发展做贡献[16],成为人们认识自然㊁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㊂(3)国家公园具有国家代表性㊂以保护所有代表性的重要自然区域为主[15],或是一种特定资源类型的典型代表[17⁃18],这些自然区通常是国家级或世界级生物多样性重要分布区,或区域内拥有国家代表性自然系统㊁风景名胜或文化遗产地的典型例证[16,19],包括自然地理区域㊁生物群落㊁遗传资源和本地物种等[20]㊂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生态系统㊁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为主的自然区域,是国家公园的重要使命㊂2㊀国外国家公园评价对象与标准不同国家针对其自然资源状况㊁法规政策,以及管理的有效性和便利性提出相应的国家公园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以保障国家公园选址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表1)㊂主要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有以下几方面:(1)自然景观/自然遗迹㊂纵观国家公园发展历史,最早的国家公园都是建立在自然景观独特的区域,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国家公园建立的首要条件㊂美国在1972年的国家公园建设标准和后来的修订标准中,均提出国家公园需具有突出的自然风景㊁壮丽的景色,或其他特殊的景观特征[18,21⁃22]㊂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在强调美学价值和独特性的同时,还需具有国家代表性[11⁃12,19,23]或世界意义[20],也要注重自然景观的多样化[11⁃12],及保存状况[10]㊂(2)生态系统㊂国家公园以保护大尺度生态系统为目标,注重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15⁃16,19]和原真性,及区域典型特征[6⁃8],或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条件[10]㊂(3)生物多样性/重要栖息地㊂国家公园是珍稀㊁受威胁或濒危动植物物种的集中分布区[15,17⁃18],或国家甚至世界生物多样性重要分布区[19]㊁重要动植物栖息地[7⁃8],或生物群落㊁遗传资源和本地物种的代表性例证[20],要保证这些区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㊂(4)面积/范围㊂为确保资源的长期保护并满足公众享用,国家公园需要有充足的面积[18],部分国家根据其国土面积情况,制定了国家公园面积标准:德国国家公园至少10000hm2[7⁃8];瑞典国家公园至少1000hm2[23];日本国家公园陆地区域面积要超过30000hm2,海洋公园原则上面积要3000hm2[11⁃12]等㊂(5)自然区域/自然环境㊂部分国家会考虑国家公园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家公园所在自然区的质量和状态[15,20,23],或是与其所在国家的领土关系,需是领土内重要自然保护区域的组成部分[7⁃8]㊂(6)文化景观㊂文化景观在各国的国家公园规划建设中均有渗透,而只有部分国家提出了明确的建设要求,加拿大国家公园需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特征或文化景观[15];韩国国家公园必须拥有极具保护价值并能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文化或历史景观[10]㊂(7)其他㊂部分国家根据国家公园建设需要,提出相应的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如美国提出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直接管理[17],俄罗斯提出土地权属的要求[24],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提出关于公园内社区居民利益和需求的问题[15,20],德国提出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网络的建设[7⁃8],及韩国对于国家公园区位的考虑[10]等㊂3㊀国外国家公园选建模式国外国家公园在选建过程中,根据各国自然资源条件和国土面积情况,采取不同的选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表2):3327㊀20期㊀㊀㊀杜傲㊀等:国家公园遴选标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㊀4327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表1㊀国外国家公园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Table1㊀Foreignnationalparkevaluationindexesandcriteria评价对象Evaluationindexes评价标准Evaluationcriteria主要评价对象Mainindexes自然景观/自然遗迹Naturallandscape/naturalrelic具有突出的自然风景,如奇特的地貌特征㊁地貌与植被的强烈对比㊁壮丽的景色,或其他特殊景观特征(美国);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优美景观,包括至少两个景观要素,以提供多样化风景(日本);具有南非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㊁风景名胜或文化遗产地的典型例证(南非);以精神㊁科学㊁教育㊁游憩或旅游为目的来保护具有国家和世界意义的自然风景区域(澳大利亚);能够代表整个国家中某一广泛或独特的自然景观(瑞典);具有特殊生态价值㊁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自然资源(俄罗斯);自然景观必须保存完好,没有损坏和污染(韩国)㊂生态系统Ecosystem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加拿大);拥有较高自然原真性的大面积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由自然物种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并具有区域典型特征(德国);保护区域内一种或多种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南非);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条件,或具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或自然瑰宝(韩国)㊂生物多样性/重要栖息地Biodiversity/Importanthabitat是珍稀动植物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尤其是官方认可的受威胁或濒危的物种,是物种可持续生存的重要生境(美国);特殊的自然现象,稀有㊁受威胁或濒危野生动物和植被(加拿大);具有国际和/或国家意义的栖息地(德国);是国家级或世界级生物多样性重要分布区(南非);生物群落㊁遗传资源和本地物种的代表性例证应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以提供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澳大利亚);占主导地位的地貌景观或特殊动植物群落(新西兰)㊂面积/范围Area/Boundary区域的自然系统和/或历史环境必须具有充足的面积和合理的布局来确保资源的长期保护并满足公众享用(美国);面积大㊁完整㊁独特,至少10000hm2(德国);原则上区域面积要超过30000hm2,海滨公园原则上面积要3000hm2(日本);面积至少1000hm2(瑞典)㊂自然区域/自然环境Naturalregion/Naturalenvironment根据地理和生物特征,从重要性和代表性方面综合评估,划分自然区(美国㊁加拿大);代表性自然区域的质量(加拿大);领土内重要自然保护区域的组成部分(德国);自然地理区域的代表性例证应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以提供生态稳定性(澳大利亚);包括代表瑞典景观的自然区域,并保持他们的自然状态(瑞典)㊂文化景观/文化遗产Culturallandscapes/culturalheritages重要的文化遗产特征或景观(加拿大);必须拥有极具保护价值并能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文化或历史景观(韩国)㊂其他评价对象Otherindexes管理模式Managementpattern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直接管理(美国)㊂土地权属Landownership国家公园是联邦政府独有财产,公园边界土地如果有其他使用者和所有者,则用联邦预算和其他来源购买这些土地(俄罗斯)㊂社区居民Community注重当地土著居民的利益,与土著居民签订全面的声明和协定(加拿大);应该考虑到当地人民的需要,如维持生计资源的使用,只要它们不与这些原则相冲突(澳大利亚)㊂自然体验Naturalexperience公众认识㊁教育㊁享受大自然的机会(加拿大);开展研究㊁户外休闲与旅游活动(瑞典)㊂生态系统网络Ecosystemnetwork国家公园通过有效的生态走廊与周围的栖息地和物种保护等重要区域相连(德国)㊂区位Location国家公园的区位必须与整个国家领土的保护和管理保持平衡(韩国)㊂㊀㊀(1)基于生态区划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㊂该类型的国家公园以大面积的自然区域为主,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主要保护大尺度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此类型多出现在国土面积大,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如美国㊁加拿大㊁南非㊁澳大利亚等㊂以加拿大国家公园为例,根据地貌形态和植被分布特征,将加拿大划分为39个 国家公园自然区 ,这些区域必须拥有良好的自然代表性及区域特征,包括野生动植物㊁植被㊁地质㊁地貌;其次,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必须处于自然状态,目标是每个自然区需要在国家公园体系中体现,至少建立一个国家公园;再考虑区域生态系统㊁野生动植物物种和植被㊁文化遗产或景观㊁土地和资源等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选拔出国家公园潜在区域,并根据国家公园建设的可行性和其他政策法规㊁协定谈判等,最终确立国家公园[15,25]㊂(2)基于社区共建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㊂该类型的国家公园内包含当地原住民,原住民社区是国家公园保护目标之一,保留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并与自然和谐相处㊂此类型国家公园所在国家的国土面积较小,没有大尺度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国家公园是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区域,如英国㊁法国等㊂英国国家公园多属于IUCN保护地管理体系中的第Ⅴ类,其选址在充分考虑地域景观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内的村庄等人文景观,允许并保护村庄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认为这些是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14]㊂法国国家公园内部功能区划,主要有两部分核心区和加盟区,核心区实行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并兼顾生态保育;而加盟区以社区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加盟区的居民具有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义务,使他们构成 生态共同体 [26]㊂(3)基于资源主导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㊂该类型的国家公园从其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特征出发,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㊁自然景观独特性㊁生物多样性㊁国家代表性㊁范围面积㊁管理可行性㊁人文景观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最适合建立国家公园的典型区域,在考虑完整系统保护的基础上,划定公园边界,最终选定国家公园,主要有德国㊁南非等国家公园㊂表2㊀国家公园建设模式对比Table2㊀Comparisonofnationalparkconstructionpatterns类型Types建设目标Constructionobjectives特征Features代表国家Representativecountries基于生态区划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Nationalparkconstructionmodelbasedonecologicalzoning以保护区域代表性生态系统或自然景观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等①所在国家国土面积大,生物多样性丰富;②国家公园能够反映所在自然区特征;③每个自然区至少建立一处国家公园美国㊁加拿大等基于社区共建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Nationalparkconstructionmodelbasedoncommunityparticipation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留并保护国家公园内的村庄或社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与发展①所在国家国土面积较小,没有大尺度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②在不违反国家公园内自然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并保护社区居民的的生产生活方式;③村庄或社区是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㊁法国等基于资源主导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Nationalparkconstructionmodelbasedonresource⁃led以保护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为主,并兼顾教育娱乐㊂①所在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以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为主;②根据资源特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针对最具代表性资源直接评价德国㊁南非等4㊀国外建设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通过对国家公园国际经验的分析,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状况㊁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特征,我国国家公园的建立需考虑以下问题:(1)我国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保护生态系统结构㊁过程与功能的完整性,并具有全民公益性㊂国家公园作为我国新自然保护地体系主体类型,目的是加强对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㊁自然景观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生境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并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㊁认识自然㊁开展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㊂国家公园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5327㊀20期㊀㊀㊀杜傲㊀等:国家公园遴选标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㊀6327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其保护对象是国家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资源和自然遗产;其次,面积较大,可以完整保护生态地理区内代表性的生物区系和生态系统过程;最后,对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完善和空间优化,并提高自然保护地体系对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㊂(2)建立以国家代表性㊁完整性㊁原真性为主,包括生态区位重要性㊁历史文化价值㊁紧迫性㊁可行性㊁对人类活动的抗干扰性等因素的国家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㊂其中,国家代表性包括生态系统代表性㊁物种丰富程度,和自然景观独特性;原真性是自然生境面积比例和景观原貌保持状况;完整性包括面积大小,能否完整保护重点生态过程或自然景观;生态区位重要性是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域;历史文化价值包括民族性㊁影响力和传承性;紧迫性是保护的紧迫性,人类活动对保护目标的威胁程度;可行性是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权属,及可达性;抗干扰性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㊁旅游等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㊂(3)采取 基于生态区划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 ,根据我国生态系统㊁自然地理㊁植被区系,借鉴美加自然分区的方式,划分面向国家公园规划布局的生态地理分区,每个区域内建立至少一处国家公园;另外,分析我国生态系统㊁重点保护物种㊁自然景观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明确我国代表性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区㊁物种多样性保护关键区㊁代表性自然景观,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区域的空间格局,为国家公园规划建设提供自然依据和科学基础㊂致谢:文中部分资料由美国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StuartL.Pimm教授和原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MichaelSoukup博士提供,特此致谢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XuWH,PimmSL,DuA,SuY,FanXY,AnL,LiuJG,OuyangZY.TransformingprotectedareamanagementinChina.TrendsinEcology&Evolution,2019,34(9):762⁃766.[2]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2019⁃06⁃26)[2020⁃01⁃18].http://www.gov.cn/zhengce/2019⁃06/26/content_5403497.htm.[3]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7⁃09⁃26)[2019⁃11⁃0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9/26/content_5227713.htm.[4]㊀FranceLaws.EnvironmentalCode.(2006⁃04⁃10)[2019⁃10⁃1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104/32695239.shtm.[5]㊀DudleyN.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应用指南.朱春全,欧阳志云,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33⁃36.[6]㊀FederalMinistryfortheEnvironment,NatureConservationandNuclearSafety.Actonnatureconservationandlandscapemanagement(FederalNatureConservationAct–BNatSchG)of29July2009.[2019⁃10⁃07].https://www.bmu.de/fileadmin/Daten_BMU/Download_PDF/Naturschutz/bnatschg_en_bf.pdf.[7]㊀FederalAgencyforNatureConservation(BfN)2018fromdataprovidedbythefederalstates,spatialbasedata:GeoBasis⁃DE/BKG2015.[2019⁃10⁃09].https://www.bfn.de/en/activities/protected⁃areas/national⁃parks.html.[8]㊀HeilandS,HoffmannA,WiedS.Checkingmanagementefficiency:evaluationofGermannationalparks.FederalAgencyforNatureConservation.Berlin,Germany:EuroparcGermanye.V.,2012:5⁃9.[9]㊀GuignierA,PrieurM.Legalframeworkforprotectedareas:France.IUCN⁃EPLPNo.81.[2020⁃01⁃16].https://www.iucn.org/downloads/france_en.pdf.[10]㊀KoreaNationalParkService.NationalparksofKorea.[2019⁃11⁃07].http://www.knps.or.kr/front/foreign/info.do?pageRow=30.[11]㊀MinistryoftheEnvironment,GovernmentofJapan.Naturalparkact(ActNo.161of1957).[2019⁃09⁃21].https://www.env.go.jp/en/laws/nature/law_np.pdf.[12]㊀MinistryoftheEnvironment,GovernmentofJapan.NaturalparksystemsinJapan.[2019⁃09⁃24].https://www.env.go.jp/en/nature/nps/park/doc/files/parksystem.pdf.[13]㊀MinistryoftheEnvironment,GovernmentofJapan.Nationalparks&importantbiodiversityareasofJapan.[2019⁃09⁃24].http://www.env.go.jp/park/topics/review/attach/pamph1/en_full.pdf.[14]㊀UKLaw.Nationalparksandaccesstothecountrysideact1949.[2019⁃09⁃02].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Geo6/12⁃13⁃14/97.[15]㊀EnvironmentCanadaParksServices.Nationalparksystemplan.[2019⁃10⁃02].https://www.pc.gc.ca/en/pn⁃np/plan.[16]㊀GovernmentGazette,RepublicofSouthAfrica.No.31of2004:Nationalenvironmentalmanagement:protectedareasamendmentact,2004.[2019⁃11⁃10].https://www.environment.gov.za/sites/default/files/legislations/nema_amendment_protectedareas_act31.pdf.[17]㊀NationalParkService.Managementpolicies2006:theguidetomanagingthenationalparksystem.[2019⁃03⁃17].https://www.nps.gov/policy/mp/policies.html#PlanningforNaturalResourceMngmt411.[18]㊀NationalParkService.Criteriafornewparklands.[2019⁃03⁃17].https://parkplanning.nps.gov/files/Criteria%20for%20New%20Parklands.pdf.[19]㊀SANParks.Parkplanning&development.[2019⁃11⁃09].https://www.sanparks.org/conservation/planning/services.php.[20]㊀AustraliaGovernment.Environmentprotectionandbiodiversityconservationregulations2000.[2019⁃07⁃17].https://www.legislation.gov.au/Details/F2018C00929/Download.[21]㊀NationalParkService.Nationalparkservicehistory:nomenclatureofparksystemareas.1972.[2019⁃03⁃17].https://www.nps.gov/parkhistory/hisnps/NPSHistory/nomenclature.html.[22]㊀NationalParkService.Parttwoofthenationalparksystemplannaturalhistory.WashingtonDC:SuperintendentofDocuments,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72:1⁃15.[23]㊀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国家公园体制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97⁃110.[24]㊀罗金华.中国国家公园设置及其标准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107⁃111.[25]㊀欧阳志云,徐卫华,杜傲,雷光春,朱春全,陈尚.中国国家公园总体空间布局研究.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8:28⁃33.[26]㊀张引,庄优波,杨锐.法国国家公园管理和规划评述.2018,34(7):36⁃41.7327㊀20期㊀㊀㊀杜傲㊀等:国家公园遴选标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㊀。
国家公园门户社区旅游发展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9BH157)㊁中央高校西南民族大学项目(2020SYB06)㊁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项目阶段性成果ꎮ作者简介:沈兴菊(1974-)ꎬ女ꎬ甘肃古浪人ꎬ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旅游管理ꎻ刘韫(1978-)ꎬ女ꎬ山东菏泽人ꎬ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旅游社会学ꎮ四川成都610041㊀㊀2021年10月12日ꎬ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ꎬ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㊁大熊猫㊁东北虎豹㊁海南热带雨林㊁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ꎮ第一批中国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ꎬ标志着我国向建立系统的国家公园体系迈出了坚实的步伐ꎮ国家公园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产物ꎮ由于它较好地处理了自然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ꎬ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自然生态保护模式ꎬ目前已有近200个国家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ꎮ作为国家和全球遗产ꎬ国家公园具有巨大的吸引力ꎬ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访ꎬ而国家公园的性质又要求为游客提供服务的社区通常不能在公园保护区内ꎬ因此ꎬ在地域上与国家公园毗邻㊁且位于进入国家公园必经之路上的门户社区就顺理成章地承担了这一职能ꎮ从地域分布来看ꎬ全球大多数国家公园都位于乡村地区ꎬ门户社区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国家公园建设的进程而进行ꎮ建立国家公园和实施乡村振兴都是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ꎬ是我国从战略层面提出的核心问题和顶层设计ꎬ也是 十四五 期间我国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和任务ꎮ作为国家战略ꎬ实施乡村振兴和建设国家公园ꎬ二者在目标上是统一的:都为了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ꎬ都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一㊁门户社区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一)门户社区关于门户社区ꎬ广义的定义为: 一个靠近公共土地的社区ꎬ充当特定区域的入口或出口 ꎻ狭义的门户社区被定义为: 毗邻(美国)宏伟的国家和州立公园㊁野生动物保护区㊁森林㊁历史遗迹㊁荒野地区和其他公共土地的城镇和城市 [3]ꎻ随着研究的深入ꎬ后来的诸多研究都把国家公园周围的服务和辐射社区(包括村镇)定义为门户社区ꎮ(二)门户社区旅游与乡村振兴国家公园和门户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为彼此提供了协同发展的优势ꎬ但也要把握好国家公园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ꎮ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ꎬ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来说ꎬ都是极具挑战性的ꎮ国家公园是划定的保护区ꎬ要进入国家公园ꎬ首先要穿过国家公园周围的门户社区ꎬ门户社区就具有了接待游客的天然区位优势ꎮ但也正是由于它们与国家公园受保护的土地接壤这一事实ꎬ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也面临着国家公园多年的建设实践已证明ꎬ旅游业是国家公园门户社区的重要生计选择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ꎮ美国的许多门户社区依托国家公园区位优势ꎬ通过发展旅游来增加本地居民就业ꎬ改善基础设施ꎬ促进当地文化振兴并加快环境保护ꎬ将门户社区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典型ꎬ也成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典范ꎬ既发挥了国家公园的品牌价值ꎬ保护了生态ꎬ又实现了当地的产业兴旺ꎬ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ꎮ二㊁美国国家公园门户社区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经验(一)发挥区位优势ꎬ利用旅游服务带动社区经济门户社区为国家公园的游客提供服务ꎬ国家公园带动周边社区的经济产出并直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ꎮ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ꎬ美国政府在国家公园每投入1美元ꎬ可以带来10美元的产出ꎬ这种产出ꎬ主要是对当地社区经济的拉动ꎬ不仅包括门票收益ꎬ还包括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全方位覆盖ꎮ2017年ꎬ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共接待3.31亿游客ꎬ这国家公园的影响力超出其自然界限ꎬ其提供的生态价值是从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收益ꎬ因此ꎬ国家公园可以视为自然资本的资产ꎬ它能为门户社区提供维持国家公园重要资源价值的就业机会ꎬ还能帮助当地规划出一条通往更可持续和更理想的未来道路ꎮ根据PaulC.Sutton等人测算ꎬ全美国家公园每年提供约980亿美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ꎬ而且越是规模大的国家公园ꎬ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高ꎬ如游客们熟悉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每年贡献约22亿的总生态价值ꎬ另一个著名的国家公园优胜美地ꎬ每年提供约12亿美元的总生态价值ꎬ其他国家公园每年也都贡献不菲的生态价值[6]ꎮ良好的生态是国家公园的价值ꎬ同时也是门户社区的优势ꎮ美国亚里桑那大学曾连续多年调查访问过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游客ꎬ受访游客表示ꎬ正是因为大峡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对他们构成了最大的吸引ꎬ因此强烈支持保护公园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ꎮ从平均得分情况来看ꎬ受访者认为吸引他们去大峡谷国家公园游览最核心的㊁最重要的公园资源是以下五表2㊀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主要价值平均得分清洁的水4.8清新空气4.8原生动物4.8濒危物种4.8安静自然的声音4.6㊀㊀注:满分为5分这些国家公园贡献的生态价值ꎬ成为了吸引游客最重要的因素ꎬ同时也是促进了门户社区保护环境的动力ꎮ因为良好的生态价值ꎬ游客选择游览这些国家公园ꎬ同时也选择在该公园的门户社区停留ꎬ因而门户社区更愿意投入精力与时间保护自然与生态ꎬ二者形成良性循环ꎬ保持了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价值ꎬ促进了门户社区经济发展ꎬ也保障了乡村的生态宜居ꎮ(三)保障门户社区参与ꎬ提升居民发展能力门户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属公园保护和发展的一部分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保护区域定义中明确提到的 保护相关文化资源 就反映动ꎬ一方面提升了居民的发展能力ꎬ由输血变为造血ꎬ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当地居民有相对稳定的收入ꎬ提升了他们的发展能力ꎬ避免农村社区空心化和边缘化ꎮ三、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国家公园建设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ꎬ但作为国际性运动ꎬ它们又有着许多共通之处ꎬ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所需要处理的矛盾与关系基本相同ꎮ这些矛盾与关系包括: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㊁国家公园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等[9]ꎮ事实上ꎬ美国的经验教训也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建立国家公园时共同面临过的问题和难题ꎬ如门户社区在参与国家公园旅游发展时ꎬ尽管获得了很大的收益ꎬ也促进了乡村振兴ꎬ但不能否认仍然有不少问题存在ꎬ纵观国家公园门户社区的发展问题ꎬ比较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ꎮ(一)经济过于单一门户社区的经济单一是很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ꎬ美国也不例外ꎮ一方面是因为门户社区的地理位置ꎬ国家公园门户社区大多高失业率和许多完全以旅游为生的本地居民短时的贫困ꎮ另外ꎬ在旅游密集区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旅游者ꎬ地方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数量通常远大于常住人口所需ꎬ这就意味着公用事业和服务的升级通常由当地居民支付ꎬ但游客使用的时间却很短ꎬ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ꎬ对资源的利用来说ꎬ并不经济合理ꎮ(二)外来者迁入导致本地居民利益受损国家公园的游客给门户社区带来大量经济收入的同时ꎬ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受益者是谁?虽然游客毫无疑问会进入社区ꎬ但问题在于谁从中受益最多ꎮ国家公园是一块金字招牌ꎬ对游客有天然的吸引力ꎬ而游客的可观消费也同样吸引了其他资本ꎮ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门户社区中ꎬ不乏大型连锁店和大型零售店ꎬ以及财大气粗的其他投资商ꎬ进入国家公园门户社区的他们ꎬ以庞大资本做支撑ꎬ带走了大量的旅游收益ꎬ当地社区居民收益则被逐年蚕食ꎬ如黄石公园和大提顿公园周边著名的杰克逊小镇ꎬ在2016年被评为美国经济最不平等的城市ꎬ底层90%的居民收入仅占该社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社会冲突:社区居民与国家公园管理者之间因为管理理念和参与问题产生矛盾㊁社区成员之间因为利益分配不公或社区工作参与不公平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㊁本社区居民与外围居民或游客因为争夺资源或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不同而引发的冲突等问题ꎮ科罗拉多州梅萨维德国家公园是印第安人文化遗迹保留地ꎬGomez和Valerie以该公园的几个门户社区为例ꎬ研究发现部分社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历史建筑保留下来ꎬ社区似乎只是为了服务游客ꎬ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带来了本地文化资源的破坏ꎻ还有些社区刚开始对旅游业态度冷漠ꎬ并没有大力地宣传ꎬ也不想积极介入ꎬ客观上使得该地的各类文化与景观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ꎬ但随后游客们发现这些大部分未受影响的历史社区仍然存在ꎬ于是大量涌入ꎬ但本地居民并不欢迎这些不期而至的游客ꎬ双方产生新的摩擦等[11]ꎮ综上所述ꎬ国家公园的旅游对当地的门户社区来说ꎬ其影响是巨大的ꎬ它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ꎬ促进社会发展ꎬ保护民族文化ꎬ同时ꎬ也面民族社区发展的各种需要ꎬ还可以兼顾游客多样化的需求ꎮ国家公园门户社区的乡村振兴需要从中央到地方㊁从政府到群众进行合作才可以顺利实现ꎬ农村居民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主体ꎬ是重要利益相关者和参与者ꎬ激活农民的参与积极性ꎬ有助于乡村振兴顺利实现[12]ꎬ因此ꎬ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初期ꎬ需要将规划前置ꎬ在规划中突出和加强民族地区门户社区的地位和作用ꎬ并保障当地社区居民有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权利ꎮ落基山国家公园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ꎬ该公园在20世纪90年代建设初期聘请了专业的规划师ꎬ通过合理的规划ꎬ让公园一开始就和门户社区有了紧密的联系:公园几乎依赖门户社区来提供所有服务ꎬ游客乘坐穿梭巴士参观公园ꎬ但要在门户社区停留ꎬ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都由门户社区协助完成ꎬ做到了从公园内到公园外的无缝衔接ꎬ形成了社区支持国家公园建设ꎬ公园促进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ꎮ(二)品牌先导ꎬ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增值国家公园门户社区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是经如何减少本地居民利益损失并减少门户社区社会矛盾是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另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ꎬ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尽可能让本地居民有独特的生计方式ꎮ贝特曼认为ꎬ在保护区内享受自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文化生态系统服务ꎮPavlukovi等认为ꎬ基于地方文化的旅游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14]ꎮ国家公园门户社区的文化对于来访的游客来说ꎬ是一种增值的吸引力ꎬ大多数人都有兴趣目睹或了解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类型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和动力源泉ꎬ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和乡村振兴道路ꎬ理应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ꎬ向世界彰显各民族的文化自信ꎮ我国的国家公园类型多样ꎬ分布于不同的地区ꎬ也因此产生和孕育了多样而独特的地方文化类型ꎬ包括饮食㊁服饰㊁语言㊁曲艺㊁建筑等ꎬ如神农架国家公园区域不仅是神农文化的发源地ꎬ也是秦汉文化㊁楚文化㊁商文化㊁巴蜀文化的交汇地ꎬ既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古老文化痕迹ꎬ又具有浓厚的山林地域风貌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山原生态文化ꎬ这长的历史和现实中ꎬ以自己生存的环境为场地ꎬ创造出包含了自然观㊁价值观㊁伦理观等诸多元素的地方文化ꎬ并由此形成了对地方的依赖与依恋ꎬ这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ꎬ也是解决国家公园建设中人与环境冲突的有效手段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㊁人文精神㊁道德规范ꎬ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㊁教化群众㊁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㊁少数民族文化㊁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17]ꎮ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乡村振兴过程中ꎬ要充分利用民族社区居民的地方依恋ꎬ将少数民族居民朴素而传统的价值观㊁生态观纳入国家公园建设和乡村振兴过程ꎬ利用 地方 的意义ꎬ设计与当地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相一致的乡村振兴目标ꎬ将国家公园的发展目标与当地居民的民生目标相联系ꎬ通过人地联结ꎬ共创民族地区地方价值ꎬ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建设和民族社区管理模式ꎬ实[6]SuttonPCꎬDuncanSLꎬAndersonSJ.Val ̄uingOurNationalParks:AnEcologicalEconomicsPerspective[J].Landꎬ2019ꎬ8(04):54-72.[7]McMahonꎬE.T.TourismandtheEnviron ̄mentꎬWhat stheConnection?[J].PlanningCom ̄missionersJournalꎬ1997(28):20-22.[8][澳]沃里克 弗罗斯特ꎬ[新西兰]C.迈克尔 霍尔.旅游与国家公园 发展㊁历史与演进的国际视野[M].王连勇ꎬ等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14.[9]杨锐ꎬ等.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16.123-127.[16]SchroederꎬH.W.VoicesfromMichigan sBlackRiver:obtaininginformationon specialplaces fornaturalresourcesplanning[M].St.PaulꎬMN:U.S.DepartmentofAgricul ̄tureꎬForestServiceꎬNorthCentralForestExperi ̄mentStationꎬ1996.[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河北日报ꎬ2018-02-05(05-06).收稿日期:2021-04-10㊀责任编辑:王㊀珏fulChinabutalsoanimportanttaskandgoaldur ̄ingthe14thFive ̄YearPlanperiod.Aspartofnationalandglobalheritageꎬna ̄tionalparkscanhaveagreatappealpossiblylead ̄ingtolargenumbersoftouristseveryyear.Howev ̄erꎬthenatureofnationalparksrequiresthatthesurroundingcommunitiesprovideservicesfortour ̄iststhatnormallycannotbeofferedontheParkgrounds.Thereforeꎬagatewaycommunityꎬwhichisadjacenttoanationalparkorontheroadtoitꎬshouldtakeupthisfunction.Nationalparkshenceencouragegatewaycommunitiesandtheirresidentstoparticipateinthetourismindustryandprovidevariousservicesforvisitors.Inamannerofspeak ̄ingthismaycompensateforthecommunitylossescausedbytheconstructionofnationalparks.Thereforeꎬtourismcanberegardedasadriverofsustainabledevelopmentfornationalparks.Theinterrelationshipbetweennationalparksandtheirgatewaycommunitiesseemstoprovideanadvan ̄ipationtocontributetodevelopmentꎬinordertoenableagoodpartnershipbetweennationalparksandlocalcommunities.Howeverꎬitalsofacesproblemssuchasthesingularityoftheeconomyꎬthelossoflocalresidents interestscausedbytheimmigrationofoutsidersꎬandvariousconflictsbe ̄tweendifferentstakeholders.WhenconstructingnationalparksinChinaꎬweshouldpayattentiontoputtingplanningfirstwhilestrengtheningcommuni ̄typarticipationꎻmakingfulluseofthebrandvalueofnationalparkstorealizethevalue ̄addedofourbusinessmodelsꎻintegratinglocalculturetoculti ̄vateendogenouspowerꎻconnectingpeopleandtheirlandinordertocreateasharedandlocalval ̄ueꎻandothermeasurestoestablishinChinasuit ̄ablenationalconditionsfornationalparkconstruc ̄tionandruralrevitalization.KeyWords:nationalparksꎻruralrevitaliza ̄tionꎻgatewaycommunityꎻtourismdevelopment。
(完整版)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案例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案例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欧美国家聪明的并不认为只是单一的圈地保存,而是想办法怎样让人类走进大自然中,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为当地或国家创造经济收入。
在经历了上百年的研究和摸索中,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摸索出一套有效可行管理办法,让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了旅游经济的创收。
无论是旅游项目、管理措施、还是资金运作上,都无不把环境保护和研究作为核心。
其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更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生态环境的维护”这一基本点严格遵守,并作为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
黄石公园,被世界公认为最完美的生态旅游管理成功案例之一.黄石公园的简述一万多年前,黄石公园原是印地安人的狩猎区,1807年,随著路易斯与克拉克探险队的远征及第一位进入黄石公园的白人约翰·寇特的探勘,黄石公园才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直到1872年,美国总统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黄石国家公园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如今,黄石公园地处美国西部爱达荷、蒙大拿、怀俄明三个州交界处的熔岩高原上,总面积8,987平方公里.公园自然景观有以石灰石台阶为主的热台阶、大峡谷、瀑布、湖光山色、间歇喷泉与温泉等。
黄石公园内栖息着60种哺乳动物,12种鱼,6种爬行动物,4种两栖类动物,以及100多种蝴蝶和300多种鸟。
其中不乏世界珍稀动物北美野牛、灰狼、棕熊、驼鹿、麋鹿、巨角岩羊、羚羊等。
由于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长达100多年的旅游历史中众多特许经营商加盟园内,每年约有300万游客到公园旅游,有1/3的美国人一生中至少黄石公园一次,如今黄石公园已经成为旅游者的天堂.保护措施黄石公园员工自己引以为傲是他们保持国家公园系统的优良传统,即:公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园资源的保护工作。
在黄石公园,所有的雇员都被鼓励参与对游客的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的内容涉及到资源保护时。
当游客们看到在公路上慢悠悠地行走的野生动物时,会成为公园守护者的忠实的听众,听他们讲解关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种群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一起参与黄石公园的维护中,除了专家、协调员和雇员外,还有来自各个行业的自愿者、合作伙伴、合作协会、基金会以及黄石公园的赞助商们。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一、本文概述国家公园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的比较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重点关注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与职责、法律法规与政策、资源保护与利用、公众参与与教育等方面,以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外国家公园的管理实践。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本文将着重分析几种典型的管理模式,如美国的分散管理模式、加拿大的集中管理模式、欧洲的多元共治模式等。
这些模式在资源保护、生态恢复、公众参与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成效,对于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优势,认识到国家公园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公众参与和教育在国家公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还将为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国家公园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的分类在国外,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可以划分为集中统一型、分散管理型和混合管理型三类。
集中统一型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实行中央集权制,即由内政部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负责全国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标准。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规划标准,确保了国家公园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分散管理型管理模式以英国和加拿大为代表。
在英国,国家公园的管理权归属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仅通过立法和财政支持进行间接管理。
加拿大则设立了专门的国家公园管理局,但各省也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共同负责国家公园的管理。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社区的积极性,实现国家公园与当地社区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园-美国经验国家公园,美国经验国家公园已经成为“美国之美”的一张名片,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汇聚而来,游览黄石、大峡谷、优胜美地这样全球地标性的自然保护地。
美国这么美的一个因素是: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以国家力量介入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最早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国家,也是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
根据美国197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公园事业许可经营租约决议法案》:“国家公园体系是不管现在还是未来,由内政部长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以建设公园、文物古迹、历史地、观光大道、游憩区等为目的的所有陆地和水域。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制度最先建立、最完善的。
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着18个类型,62个国家公园,391个国家公园体系成员,12000个历史遗址和其它建筑,8500座纪念地和纪念馆,美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悉数被打包入“园”,构成了美国之美的要素。
面对曾经自然优美的美国大陆遭受工业化带来的严重的生态破坏,在以被誉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的约翰?缪尔为首的一些人的积极活动下,美国于1872年通过黄石法案(Yellow stone Act),成立了全球第一个国家公园,又于1916年成立了全球最早的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简称NPS)。
从此,在国家公园体系的庇护下,美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中的精华得到了有效保护。
美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如今,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各成员单位总占地面积33.74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面积约3.64%。
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3亿人次,2010年财政预算约25亿美元,并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框架。
美国内务部设有8个国家局(相当于中国由部委管理的副部级国家局):国家公园管理局、野生动物及鱼类管理局、土地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土地围垦局、矿产管理局、露天采矿办公室、印第安事务管理局。
其中,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辖10个区域管理局、1个巡护员培训中心、1个解说规划中心和1个规划设计服务中心。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架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特点可以用“统一、规范、公益”三个关键词来总结。
“统一”是指,美国国家公园严格按照“一地一主”、“一地一牌”进行管理,且所有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统一负责。
丹佛规划设计中心的技术人员包括风景园林、生态、地质、水文、气象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还有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家。
规划设计在上报前,首先向地方及州的当地居民广泛征求意见,否则参议院不予讨论。
“规范”,即各方面制度完备,不但建立了十分科学务实的机构和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则,也具备了完善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且只有被国会批准才能成为国家公园。
“公益”,即特别突出公益性,门票价格极其低廉,且在带动周边社区发展和鼓励公众参与公园管理上成效卓著。
美国国家公园的门票一般是10美元/车或5美元/人。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承担的功能和任务非常多样化。
首先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功能。
国家公园是各种珍稀物种的庇护地,美国面临威胁或濒临灭绝大多能在国家公园里发现踪影。
其次是休闲游憩功能。
提到美国国家公园,给人的第一联想是家庭露营、登山、欣赏珍稀植物群落和动物种群、欣赏远离文明的荒野之美。
为人民开展各种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并提供亲近大自然的切身体验,是国家公园提供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
此外,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还直接管理了8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且除了土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以外,美国国家公园还管理着其相关的旅游资源、水资源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美国,教育公众是一个令人兴奋又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教育青少年提高对保护自然资源的认识。
因此,环保教育是其诸多服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有人数众多的专业人员,其专长涵盖对相关法规的阐释、执法及自然资源管理,同时还包括公园警察、救火员、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历史学家、维修工程师、建筑师以及许多其他的专业领域。
国家公园拥有近6000名森林看护人,其中半数是受过训练的执法专业人员,他们同时亦是具有专业水准的看护人。
近半数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为维护人员,这些人员基本上是当地征募的,他们整个职业生涯中将工作在某一特定公园。
美国国家公园除了员工体系外,还建立了志愿者计划,每年几十万志愿者帮助恢复或者重建生态系统,甚至修建道路等,为联邦政府节省了上百万美元的开支。
美国人民公认:国家公园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和遗产。
因此,美国国家公园义不容辞的承担了科研功能,对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学术团体非常开放,为他们提供各类数据,并积极拓展与学术机构的合作制度,通过全国性学术中心为各类学术研究提供设施,为各类大学的教师提供便利。
美国国家公园如何规划美国按照严谨的程序来对公园进行规划。
如何确定景观值得实施联邦政府级、州级、及地区级的保护呢?如果对其实施联邦政府级的保护,何种机构来领导这项工程呢?美国国家公园的资源评估标准,或者叫“准入标准”,包括:国家级的重要性、独特的位置、独有的景观、多样化的生物种类,稀有的植物/物种、景观质量、历史重要性。
因为建设和运营国家公园对财政资金的占用是很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接收新成员必须考虑可行性。
为此,美国在将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时非常慎重,候选地必须满足四项标准:国家重要性、适宜性、可行性和不可替代性。
其中可行性指一个候选地要进入国家公园体系,必须兼备两个条件:一是具备足够大的规模和合适的边界以保证其资源既能得到持续性保护,同时也能提供美国人民享用国家公园的机会;二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可以通过合理的经济代价对该候选地进行有效保护。
对于可行性的考察,一般考虑如下因素:占地面积、边界轮廓、对候选地及临近土地现状和潜在的使用、土地所有权状况、公众享用的潜力、(包括获取土地、发展、恢复和运营的)各项费用、可达性、对资源现状和潜在的威胁、资源的损害情况、需要的管理人员数目、地方规划和区划对候选地的限制、地方和公众的支持程度、命名后的经济和社会经济影响,可行性评价还将考虑国家公园管理局在资金和人员方面的限制。
有一些区域已通过国会认定作为国家公园体系的附属,但由其他机构按照与国家公园管理局达成的合作协议实施管理,它们不算是国家公园体系的成员。
特别要强调的是,如果其他模式能提供充分的保护和公众欣赏机会,那么一般不会将其纳入到国家公园体系中来,以最小化国家公园规模而节省州政府开支。
因为高度强调公益性的理念,国家公园的三条资金来源渠道(财政渠道、市场渠道、社会渠道)中,主渠道是联邦财政经费(约占70%),国家公园的门票历来低价且明确门票收入主要用于资源保护。
在资金机制上,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确保了国家公园主要的资金来源,确保了国家公园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的管理模式。
同时,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公园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的税收法规大力鼓励个人和组织进行捐赠,大大减轻了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
目前美国虽然实施门票收费制,但收费很低,门票的价格受到严格限制且仅有1/3的国家公园需要买门票,2/3处于免费状态。
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主要就是通过妥善处理以下关系解决各种困扰的历程: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遗产资源根据重要性分级所有、分级管理,使命各有侧重。
2.不同政府部分之间的关系――依据产权关系分部门所有,依据资源性质使命各有侧重。
3.资源保护与经营开发之间的关系――资源保护和提供公益服务是根本,经营开发是为之服务的手段。
4.管理机构和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管理机构需要民间组织在财力和人力的帮助和在管理上的监督。
5.简单愉悦公众和全方位为公众服务之间的关系――必须拓展为公众服务的领域同时引导公众更全面深入地利用遗产资源。
美国国家公园的理念和使命美国之所以能形成处理这些关系的有效模式,主要原因是其很清晰的管理理念――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的“美国理念”:根据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确定资源的使命(mission),然后建立与使命相应的资金机制、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监督机制等,以保证管理手段、管理能力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而且,这种理念从国家公园建立之初就被一以贯之,我们从镌刻于黄石公园的大门上约翰?缪尔倡导的自然保护宗旨――“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快乐”――上就可见一斑。
在践行这个理念时,最重要的是确定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使命。
主要通过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两套体系,美国基本实现了根据资源的价值和公益性的差别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级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有少数例外。
如在体系建立的早期,一些资源价值一般的遗产地因为土地权国有也被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事实上,从建立这一体系起,在这种分级管理中贯彻的是同一思想:无论何种自然文化遗产资源,都不仅是我们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而且是从我们的后代那里借来的,所以,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做到可持续利用是主要目的。
对此,早在1916年的通过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中就明文规定:“保存(公园地的)风景、自然、历史遗迹和野生生命并且将它们以一种能不受损害地传给后代的方式提供给人们来欣赏。
”1992 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其发布的《美国国家公园21 世纪议程》中进一步明确“我们国家的历史遗迹、文化特征和自然环境有助于人们形成共同国家意识的能力――这应是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核心目标。
”显然,美国将遗产资源的公益服务排在其使命的第一位。
美国国家公园的经营管理特点经过时逾百年的五个阶段的发展,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趋于成熟,其资金机制、管理机制、经营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基本定型。
美国国家公园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是旅游景区。
这种由政府主导,但又具有灵活性的对重要自然区域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被世界各地广泛采用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或体制。
它能以较小面积为公众提供欣赏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同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科学研究和国民环境教育,并使大面积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美国国家公园有六大经营管理特点。
第一,管理理念坚持保护第一的公益性。
正因为这种高度强调公益性的理念,确保了国家公园的资金来源渠道主渠道是联邦财政经费,国家公园的门票历来低价且明确门票收入主要用于资源保护。
第二,国家公园是美国重要的保护地管理体系,但不是唯一。
比如,内务部还下设有“野生动物和鱼类管理局”。
第三,管理制度完善,建立了法律法规和统一规范的管理机构。
第四,开创了特许经营制度,把国家公园的管理和经营权分离,分工明确。
第五,资金保障充分,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第六,监督机制完善,强调了社区和公众参与。
美国基本不采取门票价格杠杆的方式来限制客流量是基于以下认识:传统上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是管制或庇古税。
国家公园尽管有拥挤效应(环境容量),严格来说是共同资源而非纯公共产品,但在国家公园观光、休闲和接受教育是如一周5天工作制和义务教育一样的公民基本福利,只能通过管制性的排他制度(如预约制、游客流量上限制等)而不能通过价格杠杆调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