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_地球的故事

合集下载

《地球、太阳和月亮》PPT课件大班科学

《地球、太阳和月亮》PPT课件大班科学

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公里,质量约 为地球的333,000倍,Fra bibliotek一个巨大的 恒星。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01
02
03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沿着一个椭圆轨道绕 太阳公转,一年完成一圈 ,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四季 变化。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太阳的引力对地球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使得地球保 持在一个稳定的轨道上运 行。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
天,称为一个恒星月。
月亮对地球的影响
月亮对地球产生引力作用,引起 海洋的潮汐现象。此外,月亮还 对地球的自转速度产生微小影响 ,使得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减慢

月相变化
随着月亮绕地球公转,太阳照射 在月亮表面的部分会发生变化, 使得我们在地球上能够观察到月
相的变化。
太阳与月亮的相互作用
01
日食和月食
当月亮绕地球公转到一定位置时,如果太阳、月亮和地球恰好处于一直
故事。
宇宙中的其他天体
03
介绍宇宙中的其他天体,如黑洞、中子星、白矮星等,让孩子
对宇宙有更全面的认识。
培养孩子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观测星空
鼓励孩子晚上观测星空 ,认识不同的星座和亮 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和想象力。
阅读天文书籍
推荐适合孩子的天文书 籍和科普读物,让他们 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知
识。
参加天文活动
昼夜交替还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白天太阳照射地面使得地面温度升高,而夜晚地 面则会向空中散发热量使得温度降低。
探索宇宙之旅
06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1 2
古代天文观测
古代人们通过肉眼观测天空,记录星象,预测天 气和农时,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

《地球的故事》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地球的故事》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海啸,由风暴或海底地震 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 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 大破坏力的海浪。
龙卷风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 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 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 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 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 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
雪崩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 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 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 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
火山喷发
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 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 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 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 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 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 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 水平能见度小于 一百米的严重风 沙天气现象。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在探究的过程中懂得利用科学技术。 2.对待心中的疑问,要大胆的去猜测,更 要想办法去证明。 3.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 们也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1957年苏 联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卫 星,人类第 一次在遥远 的太空观察 到了地球。
在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 神舟”五号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 赤道的周长有大约4万千米,需要 4000多万个同学手拉手才能围住 。这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 航程,或者成人一刻不停地步行 大约1年的路程。
课外延伸:
人类在认识地球的漫长过程中,有 过许多大胆的猜想与勇敢的探索。搜集 有关的资料,制作一张有关地球的故事 的科学小报。
古希腊人

地球生命史上的五次大灭绝PPT课件

地球生命史上的五次大灭绝PPT课件
(人类必须在100年内殖民外星,以避免灭绝)
回顾地球生命史,人类的先祖至少遭遇过5次大劫
当地球上98%的物种已经灭绝时,人类却成功进化,坐上地球 霸主的宝座。
我们凭什么能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立足?
.
又能否再一次摆脱劫难?
3
. (1972年12月7日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照片,名为蓝色弹珠;图片源自NASA)
断夯实的地基之上 终于嬴得了人类星球
250万年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而言
人类的胜利堪称奇迹。
.
(人类文明的“地基”)
17
然而
距离上一次大灭绝
已经过去6500万年
它会否再次降临?
人类能打破霸主必亡的宿命吗? ? ?
.

18
本课件制作主要参考了星球研究所微信 公众号的“各位霸主,一路走好”的文 章。
.
.
(上图为当时的人类祖先大带齿兽)
12
第4次大灭绝
距今2亿年前第4次大灭绝正式开始史称三叠纪大 灭绝。
.
(位于德州理工大学的波斯特鳄化石)
13
第五任霸主出现距今1.6亿年左右的侏罗纪时期
恐龙
哺乳动物
之前被鳄类压制的恐龙则逐步填满 了鳄类留出的生态位,随后的故事
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们小
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恐龙遍布全球, 心翼翼地从阴暗的地下走出,
提塔利克鱼
人类先祖开始在海陆相接的边缘生存, 它名为提塔利克鱼是鱼类和两栖动物之 间的过渡物种,它的鳍已经可以像四肢 一样支撑身体必要时还能爬上岸边。
.
8
第2次大灭绝
3000万年后也就是3.7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第2次 大灭绝再次降临地球史称泥盆纪大灭绝。
. (头骨保存于美国克利夫兰国家自然博物馆,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邓氏鱼化石)

《地球概述》PPT课件-完美版

《地球概述》PPT课件-完美版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来自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 故事, 这节课 我们就 来读一 个鲁迅 巧对先 生的故 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 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 搜集此 类故事 ,与同 学们交 流。
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远去的 帆船的船 身比桅杆 先消失
月食过程
3.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km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二、地球圈层
1.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球的外部圈层
你知道地球以外的世界吗?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概述》PPT课件
地球概述
《地球概述》PPT课件
学习目标: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地球圈层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古代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猜想
盖 天 说
“ 天 圆
——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北京天坛
天圆地方
上海博物馆
古印度人的地球观
古代印度 人则认为大 地是一个圆 盾,由三头 大象驮着, 站在乌龟背 上,大龟跨 在眼镜蛇身 上。
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有:
• 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是一个闭合的箱子,大
地是这个箱子的底板。
• 古希伯莱人认为大地是一块平板。 • 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由一条大洋河环绕的圆

科普故事ppt课件

科普故事ppt课件

生命进化的历程
总结词
生命进化的历程
详细描述
生命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的演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形态、生物结构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04
科普故事三: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总结词
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大爆 炸理论和宇宙的演化史。
科普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 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帮助他 们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概念 。
培养科学思维
科普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 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 力。
促进科学教育
科普故事作为科学教育的辅助 手段,能够提高科学教育的趣 味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
习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和启示
黑洞和宇宙射线
要点一
总结词
介绍黑洞和宇宙射线的性质、形成和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黑洞是一种极度神秘的天体,具有强大的引力,连光也无 法逃脱。宇宙射线则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对地球 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影响。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研究黑 洞和宇宙射线,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05
科普故事四:科技的力量
VS
详细描述
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 ,被称为大爆炸。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宇宙 微波背景辐射等证据,揭示了宇宙的起源 和演化过程,包括宇宙的膨胀、星系的形 成和演化和宇宙的最终命运。
星系和恒星的形成
总结词
解释星系和恒星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在宇 宙中的角色。
详细描述
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组成的庞大系统 ,而恒星则是由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凝聚而 成。在宇宙演化过程中,星系和恒星的形成 与演化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壮丽景 象。

《地球的故事》PPT课件-完美版

《地球的故事》PPT课件-完美版

地球的形成
地球的从无到有,一共经历了七个重大阶段,它们分别是: 一、晶体粒状环层阶段。 二、结晶体块群阶段。 三、大结晶块区阶段。 四、凝固地块阶段。 五、初级旋动地块阶段。 六、甩动地球阶段。 七、膨胀地球阶段。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
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认为“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由此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1519年9月,麦哲伦带领由5艘舰船组成、共256人 的船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他们从西班牙出发, 一直向一个方向航行。
在漫长的 航行中,麦哲 伦一行历尽艰 苦,船员因病 大批死亡,麦 哲伦也在与部 落中死亡,4艘 船先后沉没。
当最后一艘船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时,船上只剩下 21人。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在探究的过程中懂得利用科学技术。 2.对待心中的疑问,要大胆的去猜测,更 要想办法去证明。 3.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 们也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1957年苏 联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卫 星,人类第 一次在遥远 的太空观察 到了地球。
在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
《地球的故事》P P T 课件
地球的故事
《地球的故事》P P T 课件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
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 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地球已有44~ 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 着地球以30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 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 转并且以一 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古希腊人
发现:进港的 船只,总是先 看见桅杆,再 逐渐看见船身 ;船只出港, 总是先不见船 身,然后船桅 再逐渐隐没在 海平面下。因 此他们提出了 大胆的假设。

地球生病了绘本ppt课件

地球生病了绘本ppt课件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全球性挑战,共同保护地球
家园。
05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
故事背景
地球环境日益恶化, 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通过故事传达保护地 球、珍惜资源的理念
绘本以地球的视角, 讲述地球生病的原因 和后果
主要角色介绍
地球
故事的主人公,生命之母,现在却生病了
小鸟
生活在地球上的小动物,与地球息息相关
04
如何保护地球
提高环保意识
培养爱护地球的观念
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让人们意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人们选择环保的生活方式,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 用水、垃圾分类等。
培养环保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习惯,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环境,成为地球的 守护者。
主题深化
05
06
通过插图揭示主题,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 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THANK YOU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城市扩张导致土地资源 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汽车尾气排放增加,空 气质量下降。
自然灾害的影响
01
02
03
04
地震
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洪水
冲毁房屋、道路和农田,影响 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干旱
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枯竭 。
火山爆发
火山灰覆盖大片区域,影响交 通和居民生活。
地球生病了绘本PPT课件
• 地球现状 • 地球生病的原因 • 地球生病的后果 • 如何保护地球 •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 • 绘本中的插图展示
01

2024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4.1地球的故事(课件)

2024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4.1地球的故事(课件)
2.航海家麦哲伦带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 C)。 A.地球上有很多水 B.地球的北极很寒冷 C.地球是圆的 D. 地球是方的
3.古希腊学者( B)通过观察月食,得出“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A.郑和 B.亚里士多德 C.麦哲伦 D.哥白尼 4.下列证据中,能支持“地球是球体”推测的是( )D。 A.月食现象 B.麦哲伦航海 C.远处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桅杆顶部 D. 以上都能证明
月食是怎么回事啊?
想一想
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发现了什么?麦哲 Nhomakorabea从哪里出发?
想一想
在太空中看地球
这是最好的证据。
从太空看地球是什 么样的?
找一找
古人是根据什么推测“天圆 地方”的呢?
现代科技用什么证明地球 是球形的?
千百年来人们对地球 的认识来自什么?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古时候人们在海边观望远处驶来的帆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A),后看到 ( ),这也是地球是球体的有力证据。 A.船帆;船身 B.船身;船帆 C.一起看到;一起看到 D. 都不能看到
让科学流行起来
5.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最有力信息是( D)。 A.太阳是球形的,月球是球形的,地球也应该是球形的 B.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 C.月食时,地球投影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D. 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
练一练
二、判断题
1.航海家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三年后船队回到了出发地,这表明大地不是方形的,也是圆盘子 状。( ×) 2.在海边观察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 3.月球上的黑影是太阳的影子。( ×) 4.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 5.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与月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最后一艘船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时, 船上只剩下21人。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在探究的过程中懂得利用科学技术。 2.对待心中的疑问,要大胆的去猜测,更要 想办法去证明。 3.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 也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 “神舟”五号在太空 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认为“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由此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大地不是平的, 可能是一个大圆球。
后来,人 们在长期的实践 中,对这些想象 产生了怀疑。古 希腊人发现:进 港的船只,总是 先看见桅杆,再 逐渐看见船身; 船只出港,总是 先不见船身,然 后船桅再逐渐隐 没在海平面下。 因此他们提出了 大胆的假设。
…………………………………
我们能用模 拟实验的方法来 验证。
实验材料: 1、橡皮泥做的“船”。 2、篮球。 3、火柴梗或小木棍。
斐迪南· 麦哲伦
1519年9月,麦哲伦带领由5 艘舰船组成、共256人的船队开始 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他们从 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一个方向航 行。
在漫长的航行 中,麦哲伦一行历 尽艰苦,船员因病 大批死亡,麦哲伦 也在与部落中死亡, 4艘船先后沉没。
地球是一个巨大 的球体。地球赤道的 周长有大约4万千米, 需要4000多万个同学 手拉手才能围住。这 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 小时的航程,或者成 人一刻不停地步行大 约1年的路程。
4000多万个同学
课外延伸: 人类在认识地球的漫长过程中,有 过许多大胆的猜想与勇敢的探索。搜集 有关的资料,制作一张有关地球的故事 的科学小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