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养殖技术论文
优质肉鸭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农家科技52优质肉鸭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肉鸭养殖在我国畜牧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人们对鸭肉的需求和消费也呈增长态势。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对肉鸭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肉鸭养殖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
本文针对优质肉鸭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浅析,以供同行交流。
一、饲养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原国家环保部和原农业部于在2016年11月联合印发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明确提出“畜禽粪便、养殖废水、沼渣、沼液等经过无害化处理用作肥料还田”;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
为满足国家对生态、环保的要求,传统肉鸭养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必须往环保、更节约、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各个肉鸭养殖企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
肉鸭养殖模式和生产技术持续转型方向:一是降低污染排放,实行环境友好养殖;二是提高动物健康水平,提高抗病存活力;三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四是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目前生态养鸭主要有以下三种饲养模式:多层笼农家科技53养模式、发酵床网养模式、自动清粪网养模式。
二、鸭舍建设规模养鸭的鸭舍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
鸭舍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
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的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
建鸭舍时按规格要求将支架装好后,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紧,再用竹竿和钢丝将支架网牢3~5行,每2~4米设立柱1根。
舍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铺设草帘,草帘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盖70%~80%防晒网。
肉鸭多层立体养殖技术

肉鸭多层立体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传统的肉鸭养殖主要采取网上平养的方式,棚舍建造简陋,每栋舍养殖量约为5000-6000只,需要1-2名饲养员;鸭粪便掉落在网床下,定期处理。
该模式养殖规模较小,土地利用率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养殖户管理水平差,养殖效益较低。
养殖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难以收集和处理,对周边环境构成了污染,严重制约肉鸭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尤其随着国家禁养、限养、环保政策的出台,肉鸭产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发了肉鸭多层立体养殖技术,如下。
1.确定了标准化棚舍建造尺寸和选材用料;2.确定了立体养殖笼具的设计尺寸、用材;3.确定了棚舍内养殖配套设备,包括自动喂料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光照系统、通风管理系统等的安装和使用方案;4.确定了智能化舍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的安装使用、环境控制器的调试使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建立等等。
(二)示范推广情况该技术目前已在河北清河、山东新泰、山东平邑、山东菏泽、山东济宁以及安徽等多地推广应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该技术相关的饲养面积,养殖量是平养模式的3-4倍,1名饲养员即可管理1栋棚舍(2.5-3万只鸭),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料肉比至少降低0.05个点,则以出栏体重3公斤计算,节省饲料成本0.35-0.4元/只。
目前推广量计算,年节省饲料成本万元。
良好的养殖环境和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多层立体养殖模式下,肉鸭发病少,节省药费约0.3-0.5元/只。
鸭群健康,用药少,机体内兽药残留少,提高了禽肉产品质量,从产品原料端保障了食品安全。
(四)获得奖励情况1.“肉鸭智能化集约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新泰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水禽集约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获得获得第八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3.“笼养鸭(鸡)无人值守技术”,获得2018年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一等奖。
二、技术要点1、标准化棚舍建造。
肉鸭健康养殖及管理技术

249肉鸭健康养殖及管理技术肖洁华(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畜牧站,广西钦州 535099)摘 要:肉鸭养殖周期短,效益高,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地方老百姓易于接受、又十分理想的畜禽养殖项目。
为确保肉鸭养殖效益,肉鸭养殖务必要采用健康管理技术,以实现肉鸭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保证短期上市肉鸭的质量,提升肉鸭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肉鸭养殖;经济效益;疾病防治1 前言广西肉鸭养殖为常见的畜牧养殖项目,主要养殖的肉用鸭品种有天府肉鸭和樱桃谷,天府肉鸭和樱桃谷作为普通的肉用型鸭品种,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最重要的是饲料要求不高,饲料利用率高,小鸭阶段肉料比一般为1.75~1.9:1,大鸭阶段肉料比为2.0~2.1:1,肉鸭生长速度快,方便养殖,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地方老百姓易于接受、又十分理想的畜禽养殖项目。
2 肉鸭养殖前景2.1 养鸭效益天府肉鸭和樱桃谷属于快大型肉鸭,使用精料混合快速育肥,一般40~60d 即可出栏,这两个品种饲料利用率高,饲料成本比低,有很好的利润前景。
2.2 市场消费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肉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养殖场养殖出来的肉鸭,鸭肉更为鲜美,更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2.3 农村养鸭的优势农村养殖肉鸭能因地制宜、方式多样,比如水面养殖,陆地圈养,水陆结合,或者与果园种植相结合的放养等方式均可,只要能规范化开展肉鸭养殖,建立完整的“养、供、销”相结合的养殖产业链,抢占农村养殖新高地,都是农村养鸭获得良好利润回报天然优势。
3 肉鸭健康养殖及管理技术概述3.1 建好鸭场,布局好鸭舍鸭场选址,不仅考虑地势、朝向、周边生态环境等,也要考虑动物防疫条件情况。
选择地势高干燥、远离污染源、远离饮水源、远离人口密集居住地、远离周边畜禽养殖场、远离交通主干道等,排水方便,方位坐南朝北的地方建场;养殖场要求交通便利,水质良好;鸭舍实行雨污分离,场内布局合理,消毒设施、通风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处理设施等一应俱全,把生态环境和动物疫病防控有机结合起来。
肉鸭养殖技术

肉鸭养殖技术第一篇:肉鸭养殖技术肉鸭是我国以及世界上很重要的一种禽类,其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商品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
肉鸭养殖是一门生产与管理相结合的技术,要想得到高产、高效和高质量的产品,需要制定出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体系。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肉鸭养殖的技术。
一、环境准备要想让肉鸭产生最佳的生产性能,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敞亮的空气:肉鸭养殖的场地要求通风良好、清洁卫生、不积水,这样有助于降低鸭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减少病菌的滋生的同时,也减少了臭气和粉尘的体积。
2. 合适的温度:在养殖历程中,鸭群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的温度,这样可以保证肉鸭不过度发汗或者感到寒冷,从而缩减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3. 适宜的光照:肉鸭需要暴光时间以及对光的温度和强度,当养殖场所太过阴暗时,对鶣鷪的正常生长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一般而言,每天的有效照射时间应该在8-14小时之间。
二、饲料管理养殖政策成功率的直接关键是饲养管理。
这里提供几点养鹅的饲料标准:1. 材料能量:根据群体年龄和层级,可将饲料中的能量划分为完成期、增重期和繁衍期,通常在饿鹅1小时后供应饮,每天供应2~4次饲料。
2. 饲料摄入量:根据鹅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对饲料的摄入量要有一个基本的掌握,而蛋鹅、屠宰鹅所需的饲料量则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调整。
3. 饲料成分:饲料中所含的成分有利于肉鸭的健康和生长,应该严格操纵营养成分的控制。
鹅的营养成分据传,多由水、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几个部分构成。
三、预防养殖设施卫生1. 消毒时候要保证器材消毒剂的彻底,而且要融合多中方法来进行殊效消毒、消毒后的地面、壁面要通风干燥仔细消毒。
2. 适度调整密度是预防鹅疾病的关键,鹅的密度和扇翅数的多寡,会影响空气的湿度和垃圾处理的顺畅度,从而拉高疾病的发生率。
3. 定期查岗,良好的前处理是目前预防鹅患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群体的活动区域检测鹅的体温、皮试和屑检,确保未经化验检查的鹅不能正式接受种养。
谈肉鸭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控

谈肉鸭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控关键词:肉鸭养殖;技术;疫病;防治肉鸭养殖技术的运用能更好地促进肉鸭生长,为肉鸭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和条件。
肉鸭养殖过程中,对肉鸭健康产生较大威胁的是各种疫病,如肉鸭病毒性肝炎、肉鸭大肠杆菌病、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等。
需要将预防与治疗进行结合,提高肉鸭养殖水平。
1肉鸭养殖技术1.1肉鸭养殖大棚搭建技术肉鸭是我国重要的肉类食品来源,也是重要的农业经济生产内容。
在肉鸭养殖方面,加强饲养管理能更好地促进肉鸭生长。
养殖肉鸭时通过大棚为肉鸭提供食宿和活动场所。
肉鸭养殖大棚的搭建要考虑大棚位置附近是否有供肉鸭饮用和活动的水源地,大棚是否交通便利,方便肉鸭养殖运输等。
肉鸭大棚搭建时还要考虑肉鸭的光照需求,一般应遵循背风向阳的原则。
肉鸭大棚高度一般为2m左右,这样可以增加肉鸭养殖空间。
在搭建肉鸭大棚时需要先搭建大棚框架,再搭建大棚棚顶,最后搭建大棚四周围挡和门等。
为了保证肉鸭养殖大棚坚固耐用,可以经受住正常的风吹雨淋,需要使用钢管作为大棚骨架。
钢管在土壤中需要埋入一定深度,并用固定构件来固定,提高大棚框架的稳定性。
钢管框架搭建好后,需要使用茅草帘作为大棚的棚顶。
茅草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可以满足肉鸭养殖的需求[1]。
大棚周围遮挡也可以利用茅草帘作为主要材料,并搭配竹竿作为支撑。
肉鸭养殖大棚需要满足养殖人员和肉鸭进出,大棚的门要能灵活打开和关闭。
大棚周围可以加装草帘卷席,当阳光温和而充裕时卷起草帘可以更好提供肉鸭生长,也有助于维持大棚的室内温度。
1.2肉鸭养殖期间管理技术1.2.1消毒管理肉鸭养殖过程中,鸭棚鸭舍的消毒工作非常关键。
肉鸭生长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排泄物,以及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灰尘杂质等,这些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并进行全面消毒,滋生出的细菌会直接影响肉鸭健康。
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肉鸭养殖大棚进行消毒[2]。
在肉鸭大棚中喷洒高锰酸钾消毒液后,需要紧闭大棚进行熏蒸,使消毒更加彻底、有效。
无公害肉鸭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

出栏 率 :若饲 养密度较 稀 ,不 利于控制 鸭舍 的温度与湿 度 , 因此 .必须要合理控制每一问鸭舍 内的饲养密度 。
2 . 6 定 期 开 窗 通 气 .提 供 充 足 的光 照
鸭场要合理规 划布局 .尤其 是具有一定规模 的鸭场 。鸭 场分 区布局重点是 生产 区.其 布局要面对 当地 常年盛行风 的
实 际情况 .配 合兽பைடு நூலகம்医行政 部门积极 监测 肉鸭场 的疫 病情况 。 另外还需要及 时接种疫 苗 ,选择合适 的疫 苗 ,聘请专业人员 进行疫苗接种 ,防止疫病 的产生 。
3 . 3 加强消毒 工作
要根 据雏鸭 的不 同生 长阶段提供适 宜温度 。一般雏 鸭刚孵化 出来时 ,鸭舍温 度要 比较 高 ,通 常控制在 2 8 — 3 1  ̄ C,此后 随 着雏 鸭年龄的增长 ,可以适 当调低 室温 ,温度 的控 制要根据
饲料 的选 择极其重 要 .如果 喂养 的饲料没有达 到相应标
准 .或 者是 使用 了变 质饲 料 ,肉鸭可 能会受 到感染 。肉鸭 生长 的不 同阶段需要 的营养量不 同 ,需要 以此为依 据进行饲
料配 制 .另外饲料 中的添加剂及 营养成分含量最好 参考相关
标准 。
2 . 3 适 宜 的 温度
2 . 7 合 理 分 群
要建立专 用道路 ,主干道和支干 道按 照相关标准建设 [ 1 l 。
2 饲养 管理
2 . 1 鸭 苗 的 选择
雏鸭 在饲养一 段时 间后 ,需要 根据雏 鸭的公母 、大小 、 强弱进行分群 .每群 的数量控制在 2 0 0 — 3 0 0只。分群一般应 在早上或 晚上进行 .另外可 以适 当在饲料 中添加多维 ,减少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商品肉鸭的生产特点商品肉鸭是指专业化的肉用型品种和兼用型品种。
其特点有:1、生产速度快、饲养报酬高商品肉鸭的早期生产速度较快。
以大型肉鸭为例,8周龄的体重可达千克,全期的料肉比可到达3:1左右;甚至6-7周龄即可上市出售,那么全期的料肉比可到达〔〕:1。
2、净肉率高、肉质肉鸭上市体重一般在3千克以上,其胸肌和腿肌特别兴旺,产肉率高。
据实验结果测定,8周龄上市的大型肉用仔鸭的胸肌肉可达600克以上,占全净膛重的25%以上,胞肌可达350克以上,且鸭肉的品质好瘦肉率高,肉嫩多汁,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青睐。
3、生产周期短商品肉鸭由于早期生长快,整个饲养周期一般为42-56天,因此每一批肉用仔鸭的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适合于集约化生产,由于肉仔鸭采用舍饲,可以人为地控制鸭舍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克服养鸭生产的季节性,年均可批量生产4-6批,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调节生产的批次和产量。
如果采用集约化生产,那么劳动效率会大大提高,每人可饲养1-3万只,既节省劳动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4、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肉用仔鸭的生产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最适宜屠宰日龄上市出售,能获得最正确的经济效益。
同时施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质,那么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超过最正确的屠宰日龄,会给你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0-3周龄是商品肉鸭的育雏期,习惯于把这段时期的肉鸭称为雏鸭。
这是肉鸭生产的重要环节,因为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均不完善,还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必须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让其顺利地生产和发育,并发挥最正确的生产水平。
因此,在育雏期必须掌握以下内容:1、雏鸭的生理特点雏鸭的生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短,自身调节提问的能力差,很难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需要人工给温。
浅谈肉鸭的养殖技术论文

浅谈肉鸭的养殖技术论文1•清洁化的肉鸭场建设1.1 鸭场场址1.1.1 宜的地势、地形、土质地势:要求向阳背风,场区小气候相对稳定。
地面平坦,稍有坡度,以便排水,防止积水。
地形地貌:场地应开阔整齐,运动场应留有发展余地,场地内阳光充足,鸭场朝向要求南偏东一些。
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物,例如树木、河川等可作为场界的天然屏障。
土质:场内土质以渗水性好、透气性强的沙性土壤为好。
要具备清洁而保障鸭场使用的水资源。
一般经人工净化和消毒处理后水质符合NY502& 2001要求。
鸭场地面水应符合GB3834 88标准,饮用水质量要符合NY5027- 2001规定的标准。
1.1.2 良好的鸭场外部条件①选址肉鸭场不要位于重大畜禽传染病疫区内,要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
②遵循社会公共卫生准则要保证鸭场与周围环境互不构成对方的污染源。
鸭场要位于居民区下风处,地势要低于居民点,必须离开居民区污水排出口。
鸭场要远离居民点2000m以上。
鸭场周围要无化工厂、屠宰场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下风处。
③电力保障要有可靠的电力供应,鸭场要靠近输电线路,保证全天供电。
必要时自备发电机。
④通讯设备要求通讯设备良好。
⑤气候条件根据肉鸭品种,慎重考虑肉鸭对本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⑥实行种养结合种植业的农产品作为养鸭的饲料来源,鸭粪作为种植业的肥料,以便实现种养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⑦交通便利考虑到防效卫生和噪音干扰,要求鸭场距主要公路在2000m以上,鸭场要修专用道路,并与主要公路相连。
⑧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⑨鸭场空气质量要符合GB3095-1996规定的标准⑩鸭场场地土壤质量应符合GB3095- 1995的规定1.2.1 科学分区①鸭场分区规划的基本原则节约用地,便于鸭粪的处理利用,合理利用地形地物,创造有利的养鸭环境; 减少投资,提高劳动效率,留有发展余地,兼顾人、鸭健康,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
②鸭场功能区划分生活区占全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位置,以后按风向、地势从优到劣依次安排管理区、生产区、粪便和病鸭处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肉鸭的养殖技术
1.清洁化的肉鸭场建设
1.1 鸭场场址
1.1.1 宜的地势、地形、土质
地势:要求向阳背风,场区小气候相对稳定。
地面平坦,稍有坡度,以便排水,防止积水。
地形地貌:场地应开阔整齐,运动场应留有发展余地,场地内阳光充足,鸭场朝向要求南偏东一些。
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物,例如树木、河川等可作为场界的天然屏障。
土质:场内土质以渗水性好、透气性强的沙性土壤为好。
1.1.2 清洁充足的水源
要具备清洁而保障鸭场使用的水资源。
一般经人工净化和消毒处理后水质符合ny5027~2001要求。
鸭场地面水应符合gb3838~88标准,饮用水质量要符合ny5027~2001规定的标准。
1.1.3 良好的鸭场外部条件
①选址肉鸭场不要位于重大畜禽传染病疫区内,要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
②遵循社会公共卫生准则要保证鸭场与周围环境互不构成对方的污染源。
鸭场要位于居民区下风处,地势要低于居民点,必须离开居民区污水排出口。
鸭场要远离居民点2000m以上。
鸭场周围要无化工厂、屠宰场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下风处。
③电力保障要有可靠的电力供应,鸭场要靠近输电线路,保证全天供电。
必要时自备发电机。
④通讯设备要求通讯设备良好。
⑤气候条件根据肉鸭品种,慎重考虑肉鸭对本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⑥实行种养结合种植业的农产品作为养鸭的饲料来源,鸭粪作为种植业的肥料,以便实现种养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⑦交通便利考虑到防效卫生和噪音干扰,要求鸭场距主要公路在2000m以上,鸭场要修专用道路,并与主要公路相连。
⑧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⑨鸭场空气质量要符合gb3095~1996规定的标准。
⑩鸭场场地土壤质量应符合gb3095~1995的规定。
1.2合理规划鸭场场地
1.2.1 科学分区
①鸭场分区规划的基本原则节约用地,便于鸭粪的处理利用,合理利用地形地物,创造有利的养鸭环境;减少投资,提高劳动效率,留有发展余地,兼顾人、鸭健康,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
②鸭场功能区划分生活区占全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位置,以后按风向、地势从优到劣依次安排管理区、生产区、粪便和病鸭处理区。
1.2.2 鸭场建筑物布局
①鸭舍要考虑通风、采光、防寒和抗暑,建造的多栋鸭舍应采取与长轴平行的酉己置,两幢鸭舍间距离应为鸭舍顶部高度的4倍
以上。
②饲料库饲料库离每栋鸭舍的距离要适中,且要求位置较高,既干燥通风,又利于成品料运向各鸭舍。
③兽医室和病鸭舍应放在鸭场下风头,而且是相对偏僻的一角,便于隔离和减少空气及水污染传播。
④办公室和宿舍应位于生产区之外的地势较高的上风头,生活区的生活污水不得排向鸭场。
1.2.3 科学建造鸭舍和选购用具
鸭舍建造类型可选择鸭棚(现多为塑料稻草大棚)。
鸭舍高度以2.2~2.5m为宜,跨度以7~10m为宜。
舍内地面可为水泥地面或沙质土壤地面。
1.2.4 清洁化的养鸭用具
①育雏设备选择无毒塑料育雏网架。
可用多用煤炉供热,但排烟管道必须通向舍外。
②料器和饮水器要根据肉鸭生物学特性和不同日龄选用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喂料器和饮水器,包括料盘、料桶、水盘、水槽及贮水罐等。
2.饲料、饲养方式和饲喂方法
2.1饲料标准
根据市场规律、生产水平,结合肉鸭育种公司推荐使用的商品肉鸭饲养标准,制定本场实用的满足无公害肉鸭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的饲养标准。
2.2饲养方式
全舍式饲养(分舍内地面饲养和舍内网上饲养)。
2.3饲喂方法
根据市场需要选择控制饲喂、充分饲喂、限制饲喂和分阶段饲喂。
3.饲养管理
3.1雏鸭舍及相关的准备
育雏前要搞好各种设施、设备的检修安装,调整舍内通风换气和光照,备足饮水、喂料器具。
要做好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鸭舍内外先用2.5%烧碱水消毒,再以清水冲洗。
完成舍内预温,以达到30~32℃为宜。
备足育雏用饲料、常用药品等。
3.2鸭苗的选择
要选择优良的鸭苗,必须考虑种鸭的饲养条件、种蛋孵化条件、雏苗本身质量等因素,综合选择健雏。
3.3提供合理的育雏条件
3.3.1 温度
育雏开始温度可设定在30~32℃。
育雏温度随日龄增加而逐渐下降,下降速度快慢视雏鸭体质、季节而定。
实践证明,温度不是恒定的,应以雏鸭感到舒适为最可靠依据,随时作适当调整。
3.3.2 湿度
雏鸭1周龄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70%,2周龄后维持在50%~55%。
生产上应以温度为主要因素,把湿度与温度结合起来调
整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3.3 密度
雏鸭饲养密度要随日龄增加而减少。
冬季饲养密度宜适当大些,夏季宜适当小些。
不同周龄雏鸭的饲养方式及密度。
3.3.4 光照
雏鸭入舍前3日采用24小时光照,第4天后每天减半小时,要让雏鸭逐渐适应熄灯制度,最后保持半夜熄灯,早晨5~6时开灯。
光照以鸭看清采食为宜。
3.4日常管理
3.4.1 饮水和开食
按照”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一般先饮水(最好饮5%葡萄糖水),饮水后1小时左右喂食。
初喂食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烂、不黏”,无公害肉鸭开食应是颗粒饲料的破碎料(全价配合料)。
3.4.2 少喂多餐和定时定餐
开食后前3天要特别注重引诱弱鸭采食。
6日龄后定时饲喂,每2小时喂1次,8~12日龄每3小时喂1次,13~15日龄每4小时喂1次,16~20日龄后每昼夜喂5次,21日龄后每昼夜喂4次。
3.5肉仔鸭的科学饲养(4~7周龄)
3.5.1 饲养方式
选择网上饲养或地面饲养。
要把好过渡期的饲养关。
从育雏舍转入中雏舍应保持空腹。
转舍后的前3~5天应将雏鸭料逐步调整
为中雏料。
转舍后最初几天舍温可适当增高一点,继而逐步扩群,使雏鸭适应环境的变化。
根据中雏鸭的消化情况,安全过渡到定时、定量喂料。
可以喂颗粒料,也可喂湿粉料。
3.5.2 日常管理
①常规管理
要保持舍内清洁干燥。
随日龄的增加,要适当调小密度。
要保持适度的群体,强、弱仔鸭要分开饲养,要特别注意给弱群开小灶。
让鸭采食一定量的饲料,对增强其消化能力十分重要。
②夏季饲养要点
夏季高温、高湿不利于肉鸭生长,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搞好饲料供应,适当调整饲料配方,最重要的是以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平要尽可能调到最低限。
要做到少量多次、饲喂高质量的新鲜饲料,做到每次料食净后再添加。
可采用一些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
要适当调整供料时间,早晨提前1~2小时喂料,晚上延长饲喂时间,尽量减少白天高温对采食的不利影响。
降低饲养密度,保持舍内通风干燥,加强防病治病,减少对鸭群的各种干扰因素。
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③计划用料和体重目标管理根据肉鸭日龄增加和料重比的自然变化,每日需料计划逐步增加,认真实施计划用料和体重目标管理,生产中必须灵活掌握。
4.疫病防治
坚持”综合性防治”和”防重于治”、”先防后治”的原则。
鸭病综合性防治措施如下。
4.1 饲养管理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保持鸭场良好的通风换气,避免产生环境应激。
4.2 环境净化
严格隔绝鸭病传染源,杜绝人和带菌动物进入鸭场。
强化消毒工作,建全消毒池、消毒室等消毒设施,完善切实可行的消毒卫生制度。
彻底消除蚊、蝇、鼠害,病死鸭及排泄物、垃圾等要作无害化处理。
4.3 疫病监测和控制
肉鸭场必须制订详细的符合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的疫病监测和控制方案,获得上述部门的批准认可,鸭场必须接受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鸭场必须向县管理部门和官方兽医提供连续的疫病监测信息。
特别是鸭场发生传染疫情时,必须立即上报县主管部门,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4.4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鸭场疫病发生规律制定比较合理的免疫程序,但又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改进。
本鸭场近年来采取的鸭免疫程序。
1日龄鸭病毒性肝炎苗常规量
4日龄鸭禽流感疫苗常规量
15日龄大肠杆菌疫苗常规量
20日龄鸭瘟苗常规量
25日龄鸭传染性浆膜炎苗常规量
4.5 药物防治
适时用药预防,主要对1~5日龄和25~30日龄肉鸭投药,以预防常见、多发的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例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及传染性浆膜炎等。
兽药使用的准则: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兽药使用准则》的要求。
5.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鸭场应具备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及时处理。
5.1病死鸭
按照gb16548规定处理。
5.2鸭粪
进行无害化脱水干燥处理和发酵处理。
5.3鸭粪的利用
5.3.1 用作肥料
从防疫卫生角度考虑,不要直接撒向农田,要先作无害化处理后使用,以生产有机复合肥更合适。
5.3.2 用作饲料
加工处理(堆贮或密封),减少微生物数量,消灭疫原体,提高适口性,代替牛、羊、猪、鱼的部分饲料,其中以喂牛、羊较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