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
1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地震作用重现期年限 50 40 30
抗震构造规范版本 2001 89
95抗震鉴定标准
加固结构耐久性年限估算(仅供参考)
加固方法及防腐措施
加大截面法,外包型钢法且有效防腐时,置换混凝 土法,绕丝法外粉水泥砂浆时,体外预应力法有效 防腐时,结构体系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等。
化学植筋
采用无机胶粘锚或“有机 胶+锚栓”双重锚固时
新旧钢筋焊接连接
60mm要求
接长板负筋 12@250
原悬挑板钢筋 12@250 10d=60
焊接最简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95 13.1.3~4条 关于锚栓的适用范 围,主要应根据锚固连接的破坏型态和 延性确定,机械定型锚栓一般较为粗短, hef=6~10d0,不论膨胀锚栓或扩底锚栓, 基本上均为基材混凝土脆性破坏,故不 能用作承重结构的锚固连接。
P.95 13.1.5条什么叫“加长型锚栓”?应有个量 的概念,比如对未裂混凝土hef≥10d0,对开裂混凝 土hef≥14d0。日本人采用“锚栓+长螺杆”,其锚固 深度hef=16~18d0。
扩孔型锚栓和专用化学栓用于承重结构的规定, 国内外无任何工程实例,虽说该两种锚栓锚固承载 力的离散性和对基材适应性均有较大改善,但破坏 形态并无质的改变,绝大部分仍为基材破坏,尤其 是群锚。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在加固设计中的意义
风、雪荷载不同重现期的相对取值
设计使用年限
10
30
50
100
与50年的相对比值
0.7
0.9
1.0
1.1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相对关系
设计使用年限
20
30
40
50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egin code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 structureGB 50367--200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4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67-2006,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需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六年六月十九日前言本规范是按照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等单位一路修订而成。
在修订进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验证性实验,总结了最近几年来我国棍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普遍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和试点工程的试用,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大体规定、类加固方式配套利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痕修补技术和钢筋阻锈技术等。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需严格执行。
为充实提高规范的质量,请各利用单位在实施本规范进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内)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邮编,610081,http:采用定型化学锚栓时,其产品说明书标明的有效锚固深度:对经受拉力的锚栓,不得小于(do为锚栓公称直径);对经受剪力的锚栓,不得小于。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概述.doc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概述.doc1:概述:本文档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简要概述,旨在为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和施工,包括建筑、桥梁、水工、隧道和其他工程结构。
1.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规范层次和保留规定2.术语和定义2.1 术语2.2 定义3.设计基本原则3.1 加固目标3.2 加固方法选择原则3.3 加固设计的基本要求3.4 加固设计的承载力验算方法4.材料和施工4.1 加固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4.2 加固施工的要求和控制4.3 确定加固后构件受力形式和承载力的试验方法及评定5.加固设计的要求5.1 加固设计基本要求5.2 加固设计的构思和评价5.3 加固构件的受力性能和参数要求6.施工控制和质量验收6.1 加固施工控制6.2 加固施工质量验收7.附则7.1 加固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7.2 加固设计的使用寿命7.3 加固施工质量保证和监督检查附件:1. GB50367技术参数2. 加固设计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结构:指以混凝土为基础材料构建的各类工程结构体系。
2. 加固:指对已有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和增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行为。
3. 加固设计:指根据已有的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现状,进行加固方案设计和验算的过程。
2:概述:本文档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详细概述,旨在为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参考。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和施工,包括建筑、桥梁、水工、隧道和其他工程结构。
1.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规范层次2.术语和定义2.1 术语2.2 定义3.设计原则3.1 加固目标3.2 加固方法选择原则3.3 加固设计的基本要求3.4 加固构件受力形式和承载力的试验方法及评定4.材料和施工4.1 加固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4.2 加固施工的要求和控制5.加固设计及验算5.1 加固设计基本要求5.2 加固设计的构思和评价5.3 加固设计的承载力验算方法6.施工控制和质量验收6.1 加固施工控制6.2 加固施工质量验收7.附则7.1 加固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7.2 加固设计的使用寿命7.3 加固施工质量保证和监督检查附件:1. GB50367技术参数2. 加固设计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结构:指以混凝土为主要构建材料所建立的各类工程结构体系。
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

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设计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旨在保证加固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
1.《建筑结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范》该规范是我国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主要参考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各项技术要求、加固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关试验和监理要求。
2.《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该规范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标准,对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结构安全系数和承载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加固设计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该规范是我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标准,其中包含了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规范。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该规范是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的标准规范,其中包括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施工技术规范和要求。
5.《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该规范是我国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标准,对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在进行混凝土加固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要求,综合运用以上规范进行设计。
加固设计应先进行结构评估和损伤识别,根据结构的现状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材料。
常见的混凝土加固方法包括添加钢筋增强、喷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贴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等。
在进行加固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和使用性能,保证结构加固后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通过合理选择加固方法和材料,确保加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准确遵循规范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的要求修订而成,由XXX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参与。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总结了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并与国外先进标准规范进行比较和借鉴。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各种加固方法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和钢筋阻锈技术等。
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范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提交给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
2术语和符号本章节规定了本规范中所使用的术语和符号的定义和解释,包括加固、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钢丝绳网片-复合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
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本章节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加固设计的目的、加固前的调查和评估、加固设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加固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程序等。
此外,还介绍了加固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加固后的检验和评定方法。
4材料本章节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筋、粘贴剂、纤维复合材料、钢板、锚具等。
对于材料的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5增大截面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增大截面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增大截面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截面增大的计算方法、截面增大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6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置换混凝土加固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置换混凝土的计算方法、置换混凝土加固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7外加预应力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外加预应力加固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预应力的计算方法、预应力加固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gb50367-2024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

gb50367-2024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涵盖了加固对象的范围,结构加固的目的和原则,加固设计的基本要求,加固材料和构配钢筋的选用和试验,加固的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加固验收等方面。
首先,规范明确了结构加固的对象范围,包括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填充钢管结构等。
同时,规范对加固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阐述,以确保加固后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规范要求加固设计必须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包括强度、稳定性、刚度和耐久性。
在加固设计中,还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条件、施工工艺和其他相关要求。
在加固材料和构配钢筋的选用和试验方面,规范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材料、设备和工艺。
加固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规范对加固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封裹加固、钢板加固、钢筋加固等不同的加固方法。
对于每种加固方法,规范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加固效果的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规定了加固的验收方法和标准。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旨在提升现有建造物的抗震能力、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旨在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实施,确保追求安全、可靠和经济的加固方案。
二、术语和定义2.1 加固:对现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化和改造,提高其抗震和承载能力。
2.2 增强:通过添加附加组件或者材料,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三、加固前的评估3.1 结构评估:对现有结构进行评估,确定需要加固的位置和部位。
3.2 荷载评估:对加固后结构要承受的荷载进行评估,确保加固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3.3 材料评估:对加固用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四、加固方案设计4.1 结构图纸:使用CAD软件绘制加固先后的结构图纸,标注加固位置和详细尺寸。
4.2 加固材料选择:根据加固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如纤维增强聚合物、碳纤维等。
4.3 加固方法选择:根据结构特点和加固目的,选择适合的加固方法,如粘贴法、钢板加固法等。
4.4 设计计算:进行加固方案的结构计算,确保加固后的结构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五、材料和施工工艺5.1 加固材料准备:按照设计方案,准备加固材料,并进行相关测试,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5.2 加固材料施工: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加固材料的施工,包括表面处理、涂覆、粘贴等步骤。
5.3 加固构件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加固构件,如钢板、钢筋等。
5.4 质量控制:对加固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加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5 防水处理:对加固部位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加固材料受潮或者渗水。
5.6 缺陷修补:对加固过程中浮现的缺陷进行修补,确保加固效果的完整性。
六、加固后的验收和保养6.1 加固后的结构验收: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验收,检查加固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2 加固后的结构保养:制定合理的保养方案,定期对加固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件:1. 混凝土结构加固前的结构评估报告范本2. 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材料技术规范3. 碳纤维加固板施工工艺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造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2. 结构设计规范:指GB 50010-2022《建造抗震设计规范》3. 施工工艺:指加固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4. 加固材料:指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材料,如纤维增强材料、钢板、钢筋等。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是指为已建成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设计时需要遵循的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是为了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耐久性等而进行的工程技术措施。
在加固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原有状态、使用要求和加固材料的特性等因素,以确保加固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加固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规定了加固设计的目标,即提高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明确了加固设计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保持原有结构的完整性、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合理利用加固材料等。
2.加固前的结构评估:加固设计应首先对原有结构进行评估,包括结构的受力性能、病害情况以及使用要求等方面。
根据结构评估的结果,确定加固的必要性和加固的重点部位。
3.加固设计的方法和材料选择:根据结构的特点和需要,确定加固的方法和材料的选择。
加固方法包括增加截面尺寸、增加纵向钢筋、粘贴或喷涂加固材料等。
材料选择涉及到加固材料的强度、粘结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考虑。
4.加固设计的计算和验证:对加固设计进行力学计算和结构分析,验证加固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计算和验证过程需要考虑加固材料与原有结构的黏结状态,以及各种荷载情况下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机制。
5.加固施工的要求和监督:规定了加固施工的要求,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同时,加固施工过程应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加固效果的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加固设计工作的进行,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加固设计规范通常是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制定的,其中包括建筑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材料使用规范等。
总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制定和遵循对于加固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加固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抗震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
一、前言
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开裂、变形等情况,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加固的设计规范。
二、加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加固设计前,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包括:
1.结构的类型、尺寸、荷载等基本参数;
2.结构的裂缝和变形情况,包括裂缝的宽度、深度、分布和走向等;
3.结构的材料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强度等;
4.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三、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加固的基本原则包括:
1.保证加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影响原结构的使用功能;
2.保证加固结构与原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和连续性;
3.保证加固材料的质量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四、加固设计的方法
混凝土加固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截面、增加受力构件、使用预应力等。
1.增加截面
增加截面是指在原结构的截面上增加新的混凝土或钢筋,增加截面的
形式包括粘贴钢板、混凝土外加筋、混凝土内加筋等。
2.增加受力构件
增加受力构件是指在原结构上增加新的构件,包括加固梁、加固柱等。
3.使用预应力
预应力加固是指在原结构上施加预应力,使其受力状态更加优化,包括预应力钢筋、预应力碳纤维等。
五、加固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加固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粘结剂、板材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可靠性、施工性等因素。
1.混凝土
混凝土的选择应根据原结构的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同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2.钢筋
钢筋的选择应根据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需要加固的部位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同等强度等级的钢筋。
3.粘结剂
粘结剂的选择应根据增加截面的材料和要求确定。
常用的粘结剂有环氧树脂、聚氨酯、聚酯等。
4.板材
板材的选择应根据增加截面的要求和增加截面的材料确定。
常用的板
材有碳纤维板、玻璃钢板、钢板等。
六、加固设计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加固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截面设计、钢筋设计、粘结设计等。
1.截面设计
截面设计是指根据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加固要求,确定增加截面的尺寸、布置、配筋等。
截面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耐久性等要求。
2.钢筋设计
钢筋设计是指根据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加固要求,确定增加钢筋的直径、间距、长度等。
钢筋设计应满足强度、屈服状态、疲劳性等要求。
3.粘结设计
粘结设计是指根据增加截面的材料和粘结剂的特性,确定粘结层的厚
度、强度、长度等。
粘结设计应满足粘结强度、剥离强度等要求。
七、加固设计的施工要求
混凝土加固的施工要求主要包括:
1.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质量;
3.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加固效果。
八、结论
混凝土加固是保证结构安全和耐久的重要措施,在设计、材料选择、计算和施工等方面都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确保加固效果。